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改變了兩個大國命運?細節決定成敗,有時是謊言

2021-01-19 栩先生

1

我看歷史的時候,發現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大概是在春秋時期。

有兩個諸侯國,一個是楚國、一個是吳國。

其中,吳國的邊城卑梁(今安徽省天長市)和楚國的鐘離城(今安徽省鳳陽縣)相鄰,兩地的老百姓都以採桑紡織為業,桑樹就是他們的身家性命。

某一天(具體不詳),楚國的一個少女和吳國的少女為了爭一棵桑樹而大打出手,跑回家一哭訴,兩家的大人直接抄起傢伙就幹到了一起,直接導致其中一家被滅門。

兩國的邊邑長官很快知道了這件事情,大怒之下率兵互相攻擊,結果吳國的邊境小城被攻破。

吳王這下更憤怒了,直接帶領大軍攻打楚國,佔領了兩座城池。

……

兩個女孩爭桑樹,結果引發了兩個國家間的全面戰爭。這個故事如果不是記載在《史記》裡(詳見《史記·吳太伯世家》),我無論如何也難以相信。

其實,《史記》相對於其他歷史書之所以更好看,也是因為他的記載裡有很多類似這樣的傳奇故事。

大家也喜歡看這樣的故事,「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任何歷史只要這樣去寫,傳奇性、故事性、戲劇性以及神秘性就都有了。

這樣的想的人很多,羅素就曾經說過:拿破崙在萊比錫的失敗,是因為他在德勒斯登戰役後吃了一個桃子。

但真正的歷史,其實並不傳奇,也不神秘,偶然性裡更多的是必然性。

或者說,任何一個歷史事件的爆發,都是無數必然性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偶然地點燃了而已。

所以,當我再去查閱更多關於吳楚之間這場戰爭的時候。

才發現,其實雙方的矛盾由來已久。

在「二女爭桑葉」之前,已經你攻我打相持了五十多年。

五十多年的爭鬥,吳楚之間的關係已經像熱鍋裡的滾油,隨便扔點東西進去也能炸出來。

而吳楚之間,之所以有這麼嚴重的矛盾,在歷史中也有非常清晰的脈絡。

考慮到我詳細地搬運史料大家看著會比較累,我就用一句話解釋下吧:

吳國的祖上本來比較弱,突然有一天強大了,就忍不住拿隔壁的楚國開刀了,之後楚國伐吳報仇,再之後吳國再伐楚的時候,戰死了一個國君。

從此,兩國就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什麼是地緣政治,這就是地緣政治。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這兩個國家的戰爭一直持續到春秋末年。

直到吳國被越王勾踐所滅。

△越王勾踐畫像

而有意思的是,後來楚國又滅亡了越國,相當於間接滅亡了吳國。

這也是為什麼1965年,越王勾踐劍卻在湖北荊州出土的原因。

你看,看起來再風馬牛不相及的歷史事件,只要你挖的足夠深,掌握的資料和信息足夠多,就總能發現其間的蛛絲馬跡。

這才是歷史的真相。

2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總是會產生「小事情改變了歷史命運」的錯覺。

只是因為視角的局限,如果視角更大,看到的史料更多,會發現沒有什麼重大事件的發生是一次機會的偶然。

如果你覺得是,一定是因為你還不知道他們已經經歷了剩下的99次機會。

如果只盯著一個事件無限推論下去,就一定會出現「如果丘處機沒有路過牛家村」、「假如潘金蓮沒有開窗戶」這種看似頭頭是道實則無稽之談了。

天文學家卡爾·薩根說過:一條假說越是令人驚異,它所需要證實它的證據就越多。

一個匪夷所思的觀點背後,必然需要更多的資料來支持。

你看到的資料越多,就越能知道偶然中蘊含著的必然。

上面這個歷史故事,帶給我最大的啟發,並不是怎麼去讀歷史,而是怎麼去思考。

我們以往的教育裡,有一種誤區叫「細節決定成敗」。

這句話總體上沒毛病,但其成立是有前提的。

那就是,大局已定的情況下,細節的變化決定了成敗。

就像前面那個歷史故事裡,吳楚兩國已經爭鬥了百年,這是大局;在這個大局下,才可能發生「兩女爭桑樹」引發國家戰爭的事。

如果兩個國家本來就相安無事,也沒有必然要打的理由,別說爭桑樹了,爭王后都不一定會打起來。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爆發了塞拉耶佛事件,一次刺殺事件,最終連鎖反應,引發了波及全球的戰爭。

但無論是在歷史教科書裡講的,還是從現實的邏輯來看,我們都知道,塞拉耶佛事件只是一戰的導火索。

同樣,第一次世界大戰裡,爆發了西班牙大流感,因為病死人數太多,各國都沒辦法再抽出青壯年來參戰,導致一戰提前結束。

但即使沒有大流感,一戰還是會結束,而且戰敗國也一定會是德國。

這就是看事看大局的思維方法,學會了從紛繁複雜的細節裡去看透整個全局,去抓住最關鍵的因素,就能做到牽一髮而動全身,落一子而滿盤活。

在這方面,毛主席無疑是佼佼者。

從年輕時候開始,他就有意識的去訓練自己這方面的能力。

24歲的時候,他在寫給老師黎錦熙的信裡就說到:

欲動天下者,當動天下之心,動其心者,當具有大本大源。今日變法,俱從枝節入手,如議會、總統、內閣、軍事、實業、教育,一切皆枝節也……今吾以大本大源為號召,天下之心其有不動乎?天下之心皆動,天下之事有不能為者乎?天下之事可為,國家有不富強幸福者乎?

這段話雖然比較文言,但我決定不翻譯了。

因為寫的太好了。

更可怕的是,他那時候才24歲啊,想想我們24歲的時候都在想些什麼,不禁感嘆什麼才是真正的天生領袖。

這之後,從上井岡山到建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從星星之火到北上延安,再到論持久戰……

毛澤東做所有的事情,都是先從大局入手進行分析,一下子抓住事物的本質和關鍵,也就掌握了解鎖的鑰匙,洞開了必勝的大門。

一直到建國後,他對很多事情的看法,也都是立足全局,即使過了幾十年,仍然有很強的預見性。

比如,我曾經在專注寫歷史、熱點的小號「栩然說」上,寫過一篇《美國的問題?當前的世界形勢?這個問題毛主席在60多年前就講透了》的文章(可以微信搜索「栩然說」,關注後回復「毛主席」查看相關文章)。

在文章裡,我發現毛主席早在1958年的一次講話裡,就對從那時候起到現在的國際局勢做了非常透徹、準確的分析。

即使拿來對照2020年中國所面臨的國際局勢,也準確地讓人驚嘆。

比如毛主席在講話裡談到要準備反對侵略戰爭,也就是準備反制。

儘管總體判斷樂觀,但工作上還是要採取謹慎態度。用毛主席的話說,就是「世界上的事情還要搞一個保險係數」。

總的思路就是既要反對打仗,也要不怕打仗。

關於戰爭的本質,毛主席在其他著作裡做出過精闢解釋:戰爭是政治的繼續。

從這點上講,戰爭就是政治,戰爭本身就是政治性質的運動,從古以來沒有不帶政治性的戰爭。

所以要去分析當下國際上發生戰爭的可能,不要去看什麼邊境爭端,拳打腳踢,你來我往。

而是要去深入分析各國的國內政治環境,以及國際間的政治狀態,才能做出最準確的分析判斷。

3

講完歷史,我再給大家分享幾條走心的乾貨。

我為什麼要這麼去反覆強調大局思維?

有句老話是這麼說的:再大的烙餅也大不過烙它的鍋。

這個鍋就像是一個人的思維,你的思維在哪,決定了你的所有行為表現以及最後產生的結果就在哪。

大局觀決定了思考和行動的邊界。你連想都想不到那兒去,又怎麼可能那樣去做呢。

我們能想像人頭馬面,牛首蛇身的怪物,卻絕對想像不出來「四維生物」是什麼樣的。

因為人頭、馬面、牛首、蛇身,都是我們認知範圍內的東西,想像不過是把他們重新組合了一下,但「高維生物」超出了我們的認知,你無法想像。

一個思維不夠大的人,有時候真的很難理解那些有大局思維的人的行為。

這就像下棋的時候,一個高手忽然走了一步看似天馬行空的棋,旁邊一堆臭棋簍子都看得莫名其妙。

正因為思維、認識以及見解都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所以,在有些高手看起來是好棋的機會,在低手看來卻是一步廢棋;低手自以為的驚天妙手,在高手眼裡卻可能是為後面的失敗埋下伏筆。

大局思維如此重要,但我們怎麼才能學會這樣的思維方式呢?

我由內而外,一層一層剝開來給大家講講。

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就拿下棋來做類比的。

(一) 看事情一定要從全局入手

人生恰如棋局,如果你的視角只聚焦在棋盤的某個角落,再拼命廝殺,最後也不過就是多一個子,少一個子的區別。

我們經常都說的細節決定成敗,建立的前提是大局已經確定。大局未定之前,你越關注細節,就越容易迷茫。

一項工作,你不先去考慮它的因/果/度,了解它的實現邏輯,而是一門心思扎進去,開始從沒完沒了地摳細節,什麼格式不對啊,標點符號錯了啊,幹得越久,你越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後面還要怎麼幹。

大方向是對的,偶爾有挫折,終究也會走出另一條路來;大方向就是錯的,細節再完美,對了也是錯的。

比如,很多人最喜歡舉柯達的例子,柯達直到倒閉之前,其產品細節依然無可挑剔,生產著世界上最好的膠捲。

與之相反,早期的數位相機問題一大堆。但大勢所趨,細節完美的柯達還是敗了,問題很多不斷迭代的數位相機、手機卻最終站穩了腳跟。

大潤發被收購,不是因為他們做不好超市了,而是因為電商太強勢了;方便麵的銷量下降,不是因為口味變了,而是因為人的需求提升,外賣更方便了……

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

不是你不好了,而是你不適合了。

所謂的大勢所趨,不是努力就可以改變的。而全局思維的關鍵,就是要去看到這個大勢,順勢而為。

這就需要有超前的思維模式。

(二) 走一步多看幾步

決定一個人能否成為棋壇高手的分界線,就是看他能不能走一步多看幾步。

如果你的每一步都是應付,最後的結局就一定是疲於奔命、身不由己。

和現實裡的很多人很像吧?

從畢業開始,日漸陷入工作的泥潭,每天都在為了養家餬口而奔波勞累,過個幾年,當年的意氣風發,當年的夢想,全都變成了一聲嘆息,默默地咽下,慢慢地忘記。

要想跳出來,首先從思維上就一定改變過去所依賴的模式。

所有的思考,都不要用直線思維。

直線是一維的。而二維化思維,各個層面、各個方面都有了橫向的聯繫,考慮到了各種相關性,因果性。

到了三維化思維,則是加上了時間維度,做每件事都要考慮未來,回溯歷史。

為什麼說有的人思維水平很高?

首先,底層的思維層次就已經比你高,他和你同時思考一件事,研究一個問題,提出什麼建議,你思考的肯定沒有他深,廣,遠,別人能從至少三個層面去思考,你卻只能就事論事。

這就是思維上的降維打擊。

廣度是聯繫的範圍;深度是找到的因果聯繫,本質裡面想的有多透;遠,那就是時間維度,能看多遠。

這裡面最難的,也是最應該修煉的,就是要學著看得遠,為自己的思考加上時間維度。基於歷史得失,基於過去經驗,去預測未來。

一定要敢於做這樣的事,將這作為一種思維訓練。

一開始你的預測和推斷可能不準,不要緊。遇到任何一件事,都要敢於基於你掌握的信息,過去發生的事情,和你的分析,作出自己的判斷(比如對自己的工作,漲薪,所在城市的房價等等)。

當然,這種預測是理性的,是依據掌握的信息分析來的,而不是直覺的,想像的,神秘化的。

2015年股市大漲的時候,曾有同學花錢加了一個群,給我看裡面對股市變化的分析。他預測股市多少點的依據,居然是什麼神神秘秘的領導人生日,什麼命格,什麼年份,什麼周易…… 簡直匪夷所思,偏偏還有很多人信。

我希望「栩先生」的讀者,能夠不被這種簡單的伎倆所蒙蔽。

世界是聯繫的,但不是胡亂聯繫、隨便聯繫的。過於相信這種胡亂聯繫,就會陷入神秘主義,影響自己的判斷。

4

(三) 保持觀察,洞悉對手,時刻自省

下棋的人,最忌諱的就是注意力不集中。

你不僅得觀察對手下了什麼棋,還得要記住他之前都走了哪些步。

有些盲棋高手,一盤棋下完了,過了幾天,他居然還能完全靠記憶,幾乎一子不落地復盤整局棋。

我看柯南和福爾摩斯的時候,就總在想,為什麼每次破案推論的時候,他們就能發現那麼多的蛛絲馬跡,而且這種蛛絲馬跡往往不是案發後他們才發現,而是案發前他們就注意到了。

也就是說,對柯南和福爾摩斯而言,只要他們去過的地方,見過的人,哪怕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他們也在慣性地敏銳觀察,等到後面破案需要時,他們就會像「回放」一樣,找出裡面的問題來。

當然,柯南和福爾摩斯畢竟是虛構的人物,這種觀察力高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

但在現實生活裡,其實不乏這樣的人。

我之前認識的一個民警朋友,我們一起去吃飯,經過某個地方,即使我們正聊著天,過後他也能告訴我很多關於那個地方的細節,而我則完全沒有關注。

當然,我寫這一條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大家也跟神經質一樣,到了哪兒都去四處觀察。

而是為了告訴大家,從學習到職場再到生活裡,永遠要做一個有心人。經過的事,見過的人,都要用心去觀察。

我們可以去學習一些識人的乾貨(不一定準確,但有參考意義),比如說話滔滔不絕而眼神飄忽的人,多半剛愎自用、聽不進意見;整天黃段子不離口但工作時卻非常認真賣力的人,多半胸有大志、ta是在隱藏自己的真實目的;名校畢業、被領導批評兩句就手足無措的人,多半比較單純……

這些方法網上有很多,但最好還是自己去總結。

這種觀察和洞悉的習慣,能幫助你找到一種透視的視角,在為人處世中,始終保持一種清醒的狀態。

另外還有一條很重要的是,下棋的時候眼睛不要只盯著怎麼吃別人的子,還得要記得看一看自己有什麼棋也在別人的虎口之上。

我小時候下棋總是被我父親罵,就是因為那時候的我總是瞻前不顧後。看得來別人,就忘了自己。

你在觀察和洞悉別人的同時,一定要記得不要「放過」自己。試著用看別人的視角去看看自己,分析自己,能幫助你更好的認識自己。

(四)偶爾下一步閒棋

《三體》裡有一句話我挺喜歡,叫百忙之中下一步閒棋是很有必要的。

所謂閒棋,就是你憑藉著興趣,機緣或是其他莫名其妙的原因,在某個領域做了一些嘗試。

你不知道有沒有用,甚至也不太關心有沒有用。

但很可能,某個機緣巧合下,你的命運就因這一些看似無用的閒棋所改變了。

我把它稱為撒種子法則。有時候,你苦心種下的那一粒種子毫無收穫,無意中哪裡撒下的種子反而帶來希望。

現實生活裡,所謂撒種子,就是在你主業的「八小時」之外,所做的其他嘗試。

這裡的「種子」,包含了兩個方面的概念:

一個是培養的新興趣,get的新技能等等。比如,賈伯斯讀大學期間曾認真練習書法,這段看似沒啥用的經歷,卻為他在後來設計蘋果產品時,帶來了獨特的審美品位,同時也為他傳奇式的成功埋下了重要的伏筆。

這是他在斯坦福演講時,親自講出來的一個真實故事。

你看過的書,學過的東西,都像是一顆又一顆的種子,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芽,更不知道能給你帶來什麼,但這種東西對人生的影響卻可以一直沉澱。

所謂成功的人生,就是這樣把無數個可能的收益累加起來的結果。

另一個,是把正確的事情正確地堅持下去,積小勝為大勝,這也是毛主席最推崇的軍事法則。

即使,這些種子最後都沒有發芽,你也不過是把業餘刷微博、看網絡劇的時間通過其他方式打發掉了而已。

但你如果給自己樹立了這樣的意識,西方不亮東方亮,你的世界將會比現在寬廣的多。

最後多說一點,下棋的人,心態一定要好。

有時候為了取得最後的勝利,棄子爭先、捨車保帥都在所不惜。

這時候如果心態上斤斤計較,什麼都不願意放棄,就很難走出優勢來。

我現在看一個年輕人有沒有潛力,一般就是看兩方面:

一是看他會不會為了某樣東西去全力以赴,捨得付出;第二則是看他會不會為了一些更本質更長遠的東西,去放棄一些唾手可得的利益,敢於放棄。

所謂「不圖小利,必有大謀」。

主席以前說過:

我們現在的大踏步後退,是為了今後的大踏步前進。

不爭一城一地之得失,才是一個具有大局思維之人應有的心態氣度。

—— END ——

我是栩先生,一個

廚藝好,但不煲雞湯

非常忙,但堅持原創

很犀利,但冷靜客觀

的寫字人

被大家親切的稱為「學長」

相關焦點

  • 20件不起眼的小事,多做幾件,能工作順利,也能積福積德
    這個「積」字很重要,積就是持續不斷的做,而不是淺嘗輒止做一件兩件的善事,就想著要好的回報,那不能算積。而世人都想著走捷徑,投機巧,為利益自己,為求回報,帶著這樣的心,試探著做幾件善事。今天做了,明天沒有回報就說因果騙人,佛教騙人,那就太幼稚了。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但為什麼大部分人卻不會主動行善呢?
  • 雙語速讀:讀完「佔星家」的故事,終於明白了-細節決定成敗
    」寓意:做好小事,大事自然就會好起來。英文全文如下:One evening he was walking along the open road outside the village. His eyes were fixed on the stars.
  • 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有這3個習慣,哪怕現在不起眼,也會有大作為
    有一句話說得好:「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看似過於絕對,但是對於想要成大事的職場人士而言,絕對沒有任何誇張的成分。其實,職場上有很多領導給員工升職加薪,並不是因為這些員工做出了什麼大成績為標準,而是以工作中這些員工的細節習慣來評判的。為什麼領導會如此注重員工是否有好習慣?因為有好習慣的員工,他們的潛力絕對不會差,只要加以培養,未來大概率會有出眾的表現。
  • 古城33層哪個樓層好 細節決定成敗末疏忽
    古城33層哪個樓層好 細節決定成敗末疏忽 房天下   2012-10-23 11:49 [摘要]
  • 鞠婧禕眼睛總是水汪汪,眼妝這個細節雖然不起眼,卻成了點睛之筆
    鞠婧禕眼睛總是水汪汪,眼妝這個細節雖然不起眼,卻成了點睛之筆 說到鞠婧禕的話,最近在一個活動中,也是憑藉著一襲黑色的長裙而再次成為熱議話題,因為實在太美了,感覺她的顏值也提升了不少,而且簡單的長髮搭配上港風的妝容,整體確實是比較復古的,特別是一雙眼睛看上去總是水汪汪
  • 大國大運!如何從四中改革改變財富命運
    這些能改變你命運的機遇,大約每五六年就會出現一次。一個普通年輕人,從22歲進入社會,到40歲不惑之年,大約能碰到3次。只要你能抓住一次,就能遠遠的把同齡人拋在身後,和時代的浪潮滾滾前行。如果能抓住兩次,則可改變自身的命運和階層,富甲一方。如果三次都能抓住,則是大能之人,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就是家族的榮耀,整個家族的地位和階層都能因你而躍遷。
  • 想要成功,就要學會這三件事,細節往往決定成敗
    二、不要死板思考,有勇氣打破常規鬼谷子認為,「欲聞其聲反默」,有時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欲聞其聲反默」是什麼意思?也就是說,說話時保持沉默,這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唱反調。當我在學校時,我經常聽到老師說一些學生唱反調,不遵守紀律。但是實際上,那些年輕時常常與老師唱反調的學生,長大後會有很多創新思維,並且很有自己的想法。
  • 既要胸懷大志,又要從小事做起,這樣才能有所成就
    歷史上陳勝的事跡我們都知道,他年輕時給人當僱工,當時正值秦朝的殘暴統治時期,他不甘心受人奴役,十分同情和自己一樣命運的人。有一天,他對一起耕田的夥伴們說:「以後如果有誰富貴了,別忘了一起吃苦受累的兄弟啊。」大夥聽了都覺得好笑說:「咱們賣力氣給人家種田,哪兒來的富貴啊?」陳勝嘆息道:「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脾氣決定命運 語氣決定運氣
    有人說:什麼脾氣就什麼命,什麼言行就什麼人,言行折射一個人的修養,脾氣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我深以為然。性格決定命運,心態決定人生;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方向;態度決定高度,細節決定成敗。這些從一個方面講,沒有錯誤。但我倒認為就一個人而言,脾氣和說話的語氣,更具有實際意義。
  • 天秤座運勢10.26-11.1,不要太迷信經驗,細節決定成敗
    想看更多星座運勢點「關注」帶你去看小星星 天秤座小夥伴們本周會面臨一些改變,也許是受到新月能量的影響,雖然你依然不會主動去引導這些改變,但是也不會像以往一樣注意力只放在保持平衡上,分清孰輕孰重,也會從更加務實和順其自然的角度去考慮很多問題,也許你有一些大的聲明想要知會身邊的人,也許你真正開始思考一些嚴肅而重要的人生目標
  • 不吃早飯才不是最傷胃的,而是不起眼的小事,很多人每天都做
    這都是和日常的飲食壞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很多人都以為不吃早飯是最傷胃的,其實並不是,今天小編就告訴大家最傷胃的事,不是不吃早飯,而是最不起眼的小事,很多人每天都做!那就是暴飲暴食了,很多人經常一到夜晚就大吃大喝,一頓就吃成了急性胃擴張,這樣做最傷胃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有一個好的飲食習慣!
  • 奇門預測,吉兇成敗有時判斷不準怎麼回事?
    1.這是由奇門遁甲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奇門遁甲預測,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同一個局,可以測多人多事。從理論上講,同一個時辰內,無論有多少人來預測,無論要預測多少事,這些人和事的信息,都會集中體現在這同一個局中。因此,一個奇門遁甲局,所顯示的信息量非常龐大,內容非常繁雜,好比千萬條線,攪成一團,難分難辨。2.這是由卦師的預測水平所決定的。
  • 五官不起眼,打扮起來卻很有魅力的星座女
    五官不起眼,而且是打扮起來很有魅力,有魅力來自於氣質,來自於靈魂,有些人就是看著不起眼,打扮起來卻很有氣質的既視感,跟著星座洞君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星座吧射手座不需要很濃的打扮都會覺得好看,是因為平時的一些氣質
  • 有時女人的心眼就是這麼小,哪怕一件小事,往往她會在心裡記很久
    很多時候心眼小點人,總是為一點小事而傷了和氣,還有些人心眼小到一件小事就可以記住很久。這些行為很多時候會出現在女人身上,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說女人斤斤計較,就是說她有點小心眼。經濟上計較到沒有真心朋友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身邊有一種女人,平時看著還是挺和氣的,可是她的身邊總是沒有幾個真心朋友。
  • 8個細節告訴你,男人靠不靠譜
    8個細節告訴你,男人靠不靠譜。不要光用眼睛去看,要看他的行動,要用內心傾聽,很多細節的東西是騙不了人的。異性朋友是否很多看一個男人靠不靠譜,要看他的異性朋友是否很多。一個男人,身邊異性朋友很多,嘴上說著我們都是「鐵哥們兒」,關係很純潔,但他還像「中央空調」一樣對所有異性一視同仁,說明他並不靠譜。
  • 細節論成敗的3生肖:做事大意,如果注意細節,事業格局更寬廣
    就如以下要聊的有的生肖朋友,也常常會因自己不注意細節而錯失很多機遇,一起來了解細節論成敗的3可有時,鼠兒們總把自己當生肖頭名大哥,總覺得別人沒自己聰明,自信過頭,總認為「任何事都得快,結果更重要」。過於積極去爭取機會,卻忘了機會裡每個細節需要完善,有時一個細小的偏差和大意,就會影響全局。
  • 一個創業者的10年感悟:決定人生成敗的,歸根結底就這一件事!
    不要被別人的想法和意見所幹擾,其實,決定人生成敗的,歸根結底就這一件事。
  • 人生短暫,何必為一件小事斤斤計較
    答案是沒有,看到身邊一些瑣碎小事,我們就氣不打一處來?要麼憋在心裡,委屈自己,要麼和別人大吵一頓或者冷戰,其實這樣做又有什麼用呢!如果我們有點事就大發脾氣,難道對方就能得到懲罰嗎?結果只能適得其反,如果我們和其他人吵架,只會讓自己更生氣;如果我們憋在心裡;只會傷害自己的身體,這其實都是在懲罰自己。
  • 今日生肖運勢:生肖豬細節決定成敗,生肖虎愛情運很好!
    今日生肖運勢:生肖豬細節決定成敗,生肖虎愛情運很好!下面跟著星座大叔來具體看看有哪些生肖吧!生肖豬一些人一些事屬豬的人們曾經那麼放在心上,現在你們卻覺得根本沒有必要在意那些人那些事,你們覺得在意那些就是給自己挖坑。
  • 馮侖再三透露:能成事的人,有3個不起眼的特徵,很多人都忽視了
    我們都知道,讀書可以改變命運,實際上,讀書,就是借用別人的經驗和教訓,讓自己少走彎路,但是,每個人選擇的道路都是不同的,不要覺得書中就包括了你走路的所有細節,書是可以教你怎麼快速到達目的地,教你在遇到坑的時候怎麼跳過去,在你遇到困難時,教你怎麼通過思維方式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