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家小區車庫被刺身亡,細節披露!「打招呼」背後真相讓人憤怒

2021-01-17 澎湃新聞

來源:今日女報 ,作者李立 李曼倩

轉自:中國普法

特別提示:凡本號註明「來源」或「轉自」的作品均轉載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

 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湖南高院」)女法官周春梅沒有等來2021年春天的綻放,她最終用一種悲壯的凋零,給我們留下了新年交替之際最痛徹心扉的追憶。

  1月12日清晨,湖南高院審判監督第一庭副庭長周春梅在小區地下車庫被人行刺,當場死亡。

  根據警方通報,犯罪嫌疑人向某與周春梅系同鄉關係,向某因事向法院提起訴訟,請周春梅為其打招呼被拒,繼而心生怨恨、行兇報復。目前,向某已被控制,案件還在偵辦中。

  「湖南女法官拒絕『打招呼』,被同鄉殘忍殺害」一案,迅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也讓人們倍感痛心。

  記者迅速跟進報導,深度還原案件背後細節,以及這位優秀女法官追求公平正義的一生。

  我們堅信法治社會絕不容許殺害法官這樣挑戰社會正義、違背公義底線的事件發生,一個優秀法官的離去,也將激勵更多法官見賢思齊,堅守職業良知,守護公正司法。

  1月12日晚,記者來到位於長沙市某小區的周春梅家中。

  一場簡單的追思會正在進行,並不寬敞的家中擠滿了人。

  周春梅的丈夫陳文曲雙眼通紅地坐在客廳的椅子上,偶爾強打起精神回應著親友、同學和同事的寬慰。

  15歲的兒子陳星(化名)同樣紅著雙眼,跪在地上答謝前來弔唁的親友長輩。

  周春梅兩歲多的女兒還不能理解為什麼家裡突然來了這麼多人,哭喊著要媽媽。這時,有人拿來一臺播放著動畫片的平板電腦擺在了她面前,分散了她的注意力。

  白髮人送黑髮人,周春梅的父母的痛更刺痛著在場人的心。

  巨大的精神壓力幾乎要擊垮周春梅的母親,在湖南高院院長田立文一行前來看望慰問時,她好不容易停住了嚎啕,卻根本站不起來。

  這樣一起令人痛心、令人憤慨的案件到底是怎樣發生的呢?

嫌疑人因不滿崗位調整毆打副總,

引發勞動爭議

  1月12日晚,在周春梅居住小區的地下車庫案發現場,想起12個小時前發生的這場猝不及防的慘劇,記者仍然不寒而慄。

  長沙市公安局天心分局1月12日發布通報:當天7時30分,湖南高院法官、45歲的周某某被44歲的向某刺傷,周某某已無生命體徵,犯罪嫌疑人向某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經警方初步調查,周某某與向某是同鄉,向某因事向法院提起訴訟,請周某某為其打招呼被拒而心生怨恨,行兇報復。該案目前還在偵辦中。

  據此前報導,「作案者是被害法官的同學」「作案者化裝成求職者應聘小區保潔員,上班5天,蹲完點後伺機行兇」。

  一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向某確實與周春梅相識,兩人是湘西州龍山縣老鄉,從中學到湘潭大學都是同學。

  該知情人士還告訴記者,向某2000年到某公司上班,2017年公司崗位調整,向某不同意安排。矛盾激化後,2019年3月11日,向某手持木棍毆打公司副總祝某,將其頭部等處毆打致傷。同日,向某在公司的多個微信群裡發表了其對公司領導的負面評價。

  2019年3月14日,長沙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對向某行政拘留10日,並處罰款。同年4月26日,向某與傷者祝某就打人事件達成和解協議書,並向祝某支付了醫藥費及部分賠償款。

  後來,公司以向某單方面毆打公司員工,又散布不實言論惡意造謠中傷相關領導,違反了國家勞動法相關法律法規及公司的規章制度、勞動紀律為由,與向某解除了勞動關係。

  向某認為公司非法解除勞動合同,開始起訴公司,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並支付年資津貼、未休年休假工資、餐費補貼等費用。但一審和二審,法院均沒有支持向某的請求。

老鄉拜託「打招呼」,

她直言「你沒道理」

  上述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這個案子從勞動仲裁到一審、二審,向某都向同學兼老鄉的周春梅諮詢過意見,「周春梅看完材料後,就告訴向某,『這案子你沒什麼道理,敗訴的可能性很大。』」

  向某聽不進去周春梅的意見,甚至要求周春梅利用自己的身份向下級法院「打招呼」。

  周春梅並沒有去打這個招呼。周春梅的丈夫陳文曲告訴記者,家鄉不少人知道妻子「在省裡的法院當法官」,希望妻子能顧念鄉情在司法方面幫忙打招呼,但妻子為此和家鄉人約法三章,「為案子說情請託請不要敲我家的門」,導致很多人覺得妻子「不講人情」。

  向某在一審、二審均敗訴後,向湖南高院申請了再審。案子正好分到周春梅所在的審判監督第一庭,審判長是副庭長蔣琳。

  「一直到9月底這個案子判完了,春梅才告訴我,之前我同學有個案子在你那,已經判完了。」蔣琳告訴記者,向某的這個案子是9月4號裁定的,法庭認為公司解除與向某勞動關係有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向某的再審理由不能成立,駁回了再審申請。

△ 周春梅生前在民一庭工作時,當事人為周春梅和同事們送來感謝的錦旗。

兒子說:

媽媽出事後,我想學法律

  4個多月後,2021年1月12日清晨,向某蟄伏在周春梅居住的小區地下車庫,向走進車庫準備開車上班的周春梅舉起了屠刀。

  趕到地下車庫抱起妻子慢慢變冷的身體時,陳文曲撕心裂肺地嚎啕大哭。這個曾經幸福的四口之家頃刻墜入深淵。

  陳文曲和周春梅在讀研究生時結識、相戀,婚後很快有了第一個孩子,前兩年又添了個女兒。兩人的專業都是法律,有共同話題,都愛思考、愛學習、愛研究,知網上至今仍查詢得到多篇兩人共同撰寫的法學論文著作。

  周春梅是法官,本來還接案子的陳文曲執業迴避,停了律師業務,專注於學術和教學。

  因為工作繁忙,周春梅經常是白天開庭、接待當事人,晚上寫審理報告、判決書,加班到凌晨的情況經常有之。照顧孩子的事,更多的靠家中老人和丈夫陳文曲。雖然又累又辛苦,對家人還充滿愧疚,但她曾說,為了社會的公平正義,一切都值得。

  「信守程序,明辨是非;善用法理、溫情司法;準確衡平、中立公正;疏導調解、案結事了。」周春梅用32個字闡釋自己的工作理念。

  剛上高一的陳星正值青春期,之前他一直覺得媽媽對他要求太嚴格。他說,他很後悔沒多聽媽媽的話,想跟媽媽說句對不起。原本陳星準備學理科,但媽媽的事情發生後,他告訴記者,打算學法律。

  「我想把媽媽沒做完的事,繼續做下去。」

父親心中的「小驕傲」

  1月12日晚,周春梅的父親勉強抑制住悲痛的情緒,和記者進行了短暫的溝通。在他的印象中,女兒從小懂事乖巧,學習從來不用家長操心,「她那時在龍山縣一中讀書,成績不是班上第一就是第二」。

  湘西群山裡的中學,刻苦讀書的苗家妹子周春梅對於自己走出大山的未來和理想有著清晰的認知,喜歡閱讀的她對法律書籍尤其感興趣。

  1999年,周春梅法學本科畢業後進入了吉首大學從事智慧財產權法的教學工作。同時,她毫不懈怠地學習法律知識,閱讀各種法學雜誌、法學名著,關注法學理論最新動態。講臺、圖書館、食堂、宿舍便構成了她生活軌跡的大部分。

  2000年,她考取了湘潭大學民商法學碩士研究生。

  記者了解到,讀研期間,周春梅繼續著她的「學霸」傳奇。2003年6月,因科研成果突出,她榮獲湘潭大學校長獎,參與省部級科研項目2項。先後在《法律適用》《西南政法大學學報》《當代法學》《行政與法》等國家核心法學期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

  也正是在湘潭大學讀研期間,周春梅認識了她的先生陳文曲。由志同道合的同學成為舉案齊眉的愛侶,他們原本是很多同學羨慕的對象。

  2003年,周春梅研究生畢業,通過公開招考,進入湖南高院工作。

△ 周春梅曾經參加電視普法節目錄製。

「要認真,要對當事人負責」

  1月13日上午,記者來到周春梅生前工作的湖南高院審判監督第一庭。

  她的辦公桌上堆放著一摞沒送出去的案卷,案卷下方是周春梅用娟秀字跡寫的呈送意見。案頭還擺著一排厚厚的法律專業書籍,一個抬高的書本夾。

△ 周春梅生前的辦公室。

  因為常年伏案工作,周春梅的頸椎有了些問題,看書的時候,她總是用這個書本夾把書固定得高高的。兩臺電腦沉默著,邊上是一筒吃了一半的小點心,她加班時會用這個來充飢。

  一切照舊,仿佛周春梅剛剛起身離開辦公室,去隔壁拿一份文件。

  審判監督第一庭副庭長蔣琳是周春梅多年的同事,比周春梅早進法院幾年的他,對周春梅在業務方面的精益求精印象非常深刻。

  「春梅能辦案,能辦好案。她來審判監督第一庭之前,全年辦案數位在全院3個民事審判庭中是第一,她所辦的案件經評查全部為優秀,且無一超審限,無一上訪鬧訪,無一因過錯被發回、改判。因表現出色,她曾被評為湖南省高院2014年度辦案能手。」蔣琳告訴記者。

△ 蔣琳對周春梅在業務方面的精益求精印象非常深刻。

  2016年,在民一庭工作了13年後,業務優秀的周春梅出任審判監督第一庭副庭長。

  「審判監督就是依法糾正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錯誤判決、裁定,審判監督的法官是『法官中的法官』,這對法官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要求更高。」蔣琳告訴記者。

  「春梅的為民意識很強,她是我們庭『繁案精審』團隊負責人。」蔣琳說,這些「繁案」,大多法律程序複雜、事實複雜、法律關係也複雜,需要如理亂麻一樣「精耕細作」,經過她和團隊的努力,這些案子大多順利判決,息訴息訪的很多。

  審判監督第一庭法官助理黃理曾經在2018年給周春梅當過一年的法官助理,她始終記得周春梅跟她說得最多的兩句話——「要認真」「要對當事人負責」。

  「我們經常和春梅姐探討業務。討論的題目包括爭議較大的案子、疑難案件、新出的司法解釋等等。我印象最深的是,春梅姐不會因為自己是副庭長、業務能力比我們強,就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我們,她會鼓勵我們充分思考,說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然後再分析法理和邏輯,讓我們把問題思考得透透徹徹。」黃理告訴記者。

不懼威脅,滿懷溫情

  周春梅生前曾參與過湖南一檔普法電視節目的錄製。一名和她打交道多年的媒體人告訴記者,周春梅法官關愛弱者,崇尚法治,非常注重案件細節的平衡。

  2015年11月3日,周春梅受邀參加這檔普法電視節目的錄製,第一次面對攝像機鏡頭的她對自己的著裝和措辭要求嚴格,以至於有點緊張。

  錄製完後,她告訴該媒體人:「怕正式出來讓人大跌眼鏡,我都不敢告訴別人收視時間。」

  「參與錄製這些普法節目,會佔用大量的空餘時間。很多法官本身工作就很忙,很難擠出時間來幫媒體做『義工』。但我們從第一次找到周春梅法官起,她就很支持我們。我理解,她是為了一份情懷在向大眾普法。」該媒體人告訴記者。

△ 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追求,貫穿著周春梅的一生。

  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追求,也許是周春梅在繁重的工作之餘還堅持普法的原因。向曼琦是湖南高院新聞信息網絡處網絡科科長,她和周春梅的最後一次工作聯繫,是為了院裡開展民法典的宣傳工作,「當時我們安排了各個業務庭對民法典的各分編進行解讀,其他的業務庭大都安排了年輕的業務骨幹撰寫。但作為庭領導的春梅姐,認認真真寫了一篇解讀高空拋物行為法律責任的文章發給我」。

  「在我的印象中,春梅為人正直,辦案認真,會注意到案件的每個細節,查清事實後依法公正處理案件。」蔣琳告訴記者,周春梅此前所在的民一庭,所辦案件很多涉及金融、房地產等糾紛,法律關係複雜、標的額動輒以億計算,案件當事人常想方設法拉攏她或對她施壓,甚至是人身威脅,「但她始終不為所動,公正審理」。

  平和溫婉、善良正直、專業公正,是記者在湖南高院聽到的諸多同事對周春梅的共同評價。

  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追求,始終貫穿在周春梅少年時代的法律夢想,青年時代的法律課堂,以及此後十幾年的法律工作中。「如果不是這場意外,她一定會成為一位很有成就的法官。但也是這場意外,讓大家看到了一位湖南法治工作者不徇私情的內心堅守。」蔣琳告訴記者。

相關焦點

  • 武漢融僑城小區無視整改通知「違建私家車庫」置若罔聞、利益薰心
    地下圍車庫,都是私人定製,置其他數百戶業主利益不管。甚者於武漢市武昌區建設局人防辦已經下達了整改函,依舊無果,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力量在背後操控這一切?武漢一小區違建私家車庫:業主回家需拐8彎,無視整改通知!
  • 摩拜單車被停小區甚至自家車庫,我們離分享文明還有多遠?
    解決出行最後一公裡有難題的「共享自行車」,最近遭遇到文明的尷尬:自行車被停進了小區、公司、自家地下車庫,二維碼被惡意破壞,有些車甚至被運到了幾十公裡之外。信用的困境,讓一些分享經濟平臺企業缺乏基本的生存保障;公德的缺失,讓提供分享的商家只能提出「經濟懲罰」的原則。
  • 排水管損壞 滁州一小區地下車庫水汪汪
    地下車庫裡汪著一層水。「小區地下車庫排水管破了,水譁譁地向外流,地面上積了一層水,根本進不去人。」1月21日上午,市民劉先生打進市長熱線,反映滁城陽光河畔怡園多棟居民樓地下車庫排水管損壞,地面汪著一層水,希望相關部門管一管。昨天上午,記者對此事進行了採訪,小區物業負責人表示,他們正在解決居民遭遇的這件鬧心事。
  • 彩繪牆、「智能車庫」……黃浦這個小區的「微更新」 讓老小區煥發...
    「喲,噶漂亮啊,個記阿拉小區扎臺型了。」前不久的一天早上,瑞雪小區居民王阿姨發現小區車庫的牆面上多了兩幅綠意盎然的牆繪。,經過一周的努力,這幅「集眾人之力」的彩繪終於完成了,從此以後,居民們進車庫停得安心又方便,出車庫覺得美觀又貼心。
  • 中年夫妻身亡自家客廳 屍體並排躺倒均被割喉
    中年夫妻身亡自家客廳 屍體並排躺倒均被割喉   昨日早上,合肥市經開區金星家園小區某棟居民樓內,一對40多歲的中年夫妻渾身是血,並排躺在家中客廳地板上。
  • 江蘇一小區地下車庫辦白事酒席 小區業主:真晦氣又沒法說
    11月2日,江蘇一小區地下車庫辦酒席。江蘇淮安一小區內,有一戶人家把辦酒席地點選擇在地下車庫。現場一共有10張桌子,旁邊還擺著灶臺,有師傅在燒菜。根據承辦酒席的範師傅說,這戶人家當天老人去世,因為地上空間太小,要安排不太方便。這戶人家在和物業溝通了之後,才選擇在地下車庫辦酒席。
  • 洗車店開進小區地下車庫 有業主反對有業主覺得便利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滿達 李輝)小區地下車庫開了一家洗車店,不僅佔用了停車資源,洗車的廢水弄得地面溼漉漉的前日,家住武昌中北路某小區的李先生認為,開發商將車位出租給商家開洗車店,改變了車庫的用途,有些不妥。  李先生介紹,他住在該小區三期,小區的地下車庫F區靠近出口位置,開了一家洗車店。該洗車店佔用了車位用來洗車,洗車的廢水弄得車庫地面溼漉漉的。洗車店還在車庫設有櫃檯,售賣汽車用品。
  • 幫你忙|這個小區地下車庫裝地鎖,開發商做錯了什麼?
    案 例 市民杜先生通過閔行民生熱線反映:申貴路1599弄小區,開發商未經任何協商和同意,擅自安裝地下車庫的地鎖,影響居民正常停車,希望管理部門能夠核實情況,並詢問這種開發商擅自安裝在車庫安裝地鎖的行為是否合法?
  • 長沙一小區地下車庫水泥承柱保護層脫落,開發商回應:沒大問題
    這讓長沙凱富漫城小區的業主十分擔憂,會不會對居民樓有安全隱患? 今年8月16日,長沙凱富漫城小區的業主就在地下車庫發現,承重柱體出現問題,向開發商反映情況後,開發商請來檢測公司與加固公司,對問題承重柱進行檢測與維修。但業主們發現,檢測與維修的只是4棟和9棟底下車庫承重柱,其他樓棟底下的水泥承重柱卻沒有檢測維修,而且實際檢測項目與協商時候的不一致,「沒有解決根本問題」。
  • 地下車庫裡開了家洗車店有點讚的也有吐槽的
    ,她家小區地下車庫也開出了一家洗車店,但業主們有喜也有憂。  業主朱先生家的停車位緊挨著洗車店,一個星期前,他還全然不知自家車庫旁的建築垃圾房會變成什麼樣。「半個月前,那裡周圍一圈都用圍布遮擋起來了,只聞到有油漆味,但不知道是在裝修店面。」他覺得,只要排水方面不出問題,洗車店的存在對自家車輛的進出不會有太大影響。
  • 濟南中海紫御公館小區電梯不直達地下車庫,「奇葩」設計愁壞業主
    業主:電梯不能直達地下車庫想乘電梯還得先爬樓「你們見過電梯不能直達地下停車場的小區嗎?我們小區就這麼『奇葩』,電梯不能直接到車庫,想要開車還要下了電梯再轉樓梯。」近日,中海國際社區C1地塊紫御公館的業主曉文(化名)反映,小區已經交房的13棟樓,都無法乘坐住宅電梯,直達地下車庫。
  • 地下車庫、大堂等公區居然這樣做交付包裝,太有心機了!
    所以在2017地產交房秀中,更多項目開始重視自家產品細節的包裝,尤其在以往大家都不太注意的公共區域,無論是交付觀感還是人性化細節展示,很多項目都玩出了新花樣。 地下車庫交付亮點 童話車庫及人性化細節最動人社區中,第一個重要的客戶觸點就是地下車庫
  • 童話故事的真相:5個經典童話故事背後隱藏的悲慘細節
    特別是當我們通過細節來進行思考的時候,更能夠證實這一點。在今天的文章裡,小編就要為你介紹,童話故事的真相:5個經典童話故事背後隱藏的悲慘細節。011、小紅帽被迫吃了一頓可怕的飯很多人都有聽說過小紅帽的故事,我們也都知道小紅帽是如何從大灰狼的肚子裡獲救的。
  • 地下車庫建了個澡堂子?哪個小區這麼牛!
    李江浙愛娛樂 舉報   這是聖世金鼎城5棟的地下車庫
  • 劇情神反轉,《識鑑真相》有2處細節,讓人細思極恐
    識鑑真相,顧名思義,識辨鑑別真相。《識鑑真相》是印度2020年2月份上映的一部懸疑片,又名《法醫追兇》。之所以叫《法醫追兇》,是因為劇中找到真兇的人是法醫。這部片,豆瓣評分6.0,個人感覺片子不錯。情節跌宕起伏,懸念迭生。唯一可能不適的,有幾處血腥的場面。
  • 地下車庫變儲藏室,小區商鋪憑空加層,違建亂象怎麼治?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施雯11月初,餘杭星橋街道銀領時代,一幢排屋的18個業主私自將400平方米地下自行車庫隔成了18間雜貨間,街道發現後對違建及時拆除、並清理了垃圾。星橋華藝星座小區門口的商鋪餐飲林立,空中違建的問題拖了好幾年,8家商鋪在近500平方米的二層露臺上搭建陽光房,隔成13個餐飲包廂,餐飲油煙擾民,屢遭投訴,街道10月底進行了統一拆除,小區違建怎麼治,今年以來,餘杭星橋街道組織力量對全域範圍內經營鋁合金、不鏽鋼、玻璃的商家摸排建檔,並同涉及到全部38個商家逐一籤訂了違建陽光房法律責任告知書
  • 小區停車有點煩(1):小區車多位少好煩惱
    由此引發的糾紛屢屢出現:停在小區內的車被物管砸爛,停在路面上的車被人刮花……  本報記者 童雯霞 實習生 肖穎  買私家車的人越來越多了!可是,高高興興把車開回來了,接下來的停車問題卻叫人鬧心。最近,廣州多位讀者向本報講述自己在居住小區內停車出現糾紛的苦衷。
  • 犬吠擾民西安警方入戶查處 查處範圍已延伸至小區地下車庫
    6月30日,華商報記者從西安警方獲悉,最近犬類管理行動查處重點從街面、社區、住戶家中的查處,已經延伸到了小區地下車庫的查處。  率先由地面轉向地下停車庫查狗的是公安碑林分局限制養犬辦公室。該限養辦僅在摩天城小區地下停車場就巡查了兩天,因為場內視線以及車輛眾多的關係,搜尋起來有難度,但最終還是搜尋和收容了2隻。
  • 遼寧男子與人聚餐醉酒,睡在自家小區裡四肢凍僵,醫生:夠嗆保住
    遼寧男子與人聚餐醉酒,睡在自家小區裡四肢凍僵,醫生:夠嗆保住!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相信這句話很多人都聽過,卻很少有人能夠輕易的遠離它。有人說酒是好東西,它能夠讓一個人短暫的忘記痛苦;也有人說酒不是個好東西,有多少人因為它而誤事,因為它而失去生命的;他們說的都對,但是酒本身並沒有錯,錯在喝酒的人!少量飲酒怡情,過度飲酒傷身。就比如近日遼寧這位男子,晚上與人聚餐醉酒,吃完飯後直接睡在自家小區裡,知道被人發現時他的四肢早已經被凍僵,醫生說:夠嗆保住了!
  • 情侶爭先扎刀測驗感情,男方胸部不慎被刺當場身亡;長沙一寫字樓...
    天公作美是一方面,在這場雨背後,長沙還打響了人工增雨第一炮。中午12時16分,長沙市氣象部門搶抓有利時機;在位於長沙縣福臨的作業炮點,發射兩枚人工作業火箭彈。作業前為陰天,作業後中雨,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