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大學教育稱得上「盛景」嗎?這些真相您未必了解|上海灘|復旦...

2021-01-20 騰訊網

在近年來的所謂「民國熱」中,對民國大學的教育狀況的評價,存在一個傾向:民國大學已漸被建構成一種「學術盛景」。

如有人稱民國是中國大學發展的黃金時期,政府尊師重道、大學教師待遇優渥、學術成就極高,甚至以此來對比當今的大學教育。其實若拂去那層「一廂情願」的心理包裝與人為建構,民國大學教育的真實情形未必會令人滿意。

「教授治校」為何戛然而止

北京大學是北方高校中當之無愧的執牛耳者,也是北京政府統治時期唯一隸屬於教育部的大學,堪稱民國新式教育理念的「試驗田」。

自1917年始,蔡元培執掌北大,力推「教授治校」模式,時任文科教授的沈尹默也向他提議:「與其集大權於一身,不如把大權交給教授,教授治校,這樣,將來即使您走了,學校也不會亂。」蔡元培先後主持制定了《北京大學各科教授會組織法》《國立北京大學內部組織試行章程》等一系列具體規定,建章立制,完善制度。

不惟如此,蔡在北大還努力營造一種民主平等的氣氛, 使師生之間、教職員之間無隔膜,沒等級差別。蔡曾在出國話別會上說:「現在校中組織很周密, 職員辦事很能和衷, 職員與學生間也都有開誠布公。」這種「集思廣益、開誠布公」的民主氛圍, 既是拜「教授治校」模式所賜,又利於該模式推行。

正因蔡氏的實踐頗見成效,引起各大學紛紛效仿。清華設立校級教授委員會,東南大學確立教授會制度,復旦大學成立由教授主導的「行政院」,名稱不同,實質皆較為接近。教授治校,自然形成一股抵禦行政權力幹預的力量。

不過為何這看似良好的模式數年後卻戛然而止?其中關鍵原因便是該模式與中國實情多有扞格不入之處,終陷入困局。真正實現教授治校,需要政府、校長、教授、學生等群體協力合作,其中政府與校長的態度尤為重要。

當獲得政府認可的校長與教授們步調一致時,教授治校便可以起碼在表面上實行起來,否則將陷入困局(由此也可以看出民國大學在某種程度上存在「人治」的色彩)。

1930年底,被視為蔡元培得意門生的蔣夢麟卸任教育部長,再次掌舵北大,公開提出「校長治校、教授治學、職員治事、學生求學」的辦學方針,「教授治校」的潮流就此退卻。其實,他國再好的教育理念,都面臨一個與本國實情相接榫的問題。

大學教師待遇一直優渥嗎?

極其出人意料且令人十分尷尬的是,作為部屬重點大學,北大居然常常鬧錢荒,根子就在教育部。彼時教育部可謂典型的弱勢部門,經費短缺是家常便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北大自然跟著受窮。

上世紀20年代,很多北大教授、學生赴政府抗議示威,並非次次都秉持什麼「崇高的主義」,而是為了實實在在的吃飯問題。

更加窘迫的是,因為囊中羞澀,教育部不時拖欠北大的電費與水費,導致學校隨時面臨斷電之虞,且遊泳池常年沒有水。到了1926年,連教授們的工資發放,北大都已不能保證。

比如青年教師顧頡剛此時之窘境,真稱得上是山窮水盡。這一年其「在兩個多月之中只領到一個月的一成五釐,而且不知道再領幾成時要在哪一月。友朋相見,大家只有皺眉嗟嘆,或者竟要淚隨聲下!」迫於無奈,顧氏只好南下廈門,改換門庭謀生。

蔣夢麟在《西潮》裡也說:教授「通常兩三個月才拿到半個月的薪水。他們如果示威,通常就可以從教育部擠出半個月到一個月的薪水」。

有財政不景氣的部,當然也有殷實有餘的部。比如當時外交部、交通部便油水頗大。清華大學隸屬外交部,不僅學校經費充裕,可以堪稱「任性」地挖其他名校牆腳,延攬人才,而且教師、學生出國深造機會也是多多,故很受時人青睞。

民國上海灘有句時髦語,叫做「金飯碗、銀飯碗、鐵飯碗」。「金飯碗」指銀行,「銀飯碗」指海關,「鐵飯碗」則指交通部。該部負責興修鐵路,自然財大氣粗,其下屬的交通大學亦惹人豔羨。首先,交大特別強調英文教育,課本一水兒的外文理工科教材;其次,校長唐文治胸懷「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宗旨,注重保存發揚傳統文化。中西學問皆不偏廢,且不愁銀子問題,交大自然成為許多江浙師生的首選。

名校背後的教會與官紳勢力

燕京大學與輔仁大學是北方教會大學之重鎮,南方教會大學則主要分布於沿海及長江流域,這實與基督教會早期的傳教策略有關。無論燕大、輔仁,還是南方的聖約翰大學,其辦學對象多為租界裡或者富裕的資產階層、工商家族,於教授知識之餘,同時布道傳教。擁有西方背景的教會大學,其校規較之國內一般大學,要更為嚴格。

錢穆在燕京大學任教時,曾欲更改學生考試分數,被校方拒絕。主事者講明學校無此前例,並說:「此乃私情。君今不知學校規定,所批分數乃更見公正無私。」錢頗為不滿道:「餘一人批分數即餘一人之私,學校烏得憑餘一人之私以為公!?」

雖然錢穆終得以索回考卷,另批送校,但經過此事,他方體悟到燕大近乎嚴苛的遊戲規則:「始覺學校是一主,餘僅屬一客,喧賓奪主終不宜。然餘在此僅為一賓客,而主人不以賓客待餘,餘將何以自恃。於是知職業與私生活大不同,餘當於職業外自求生活。此想法為餘入大學任教後始有」。

私立大學多由官紳創辦,其中南方最著名是創辦於清末的中國公學與復旦公學(可視為大學之前身或雛形)。中國公學是留日學生在1904年時,因抗議日本政府對待中國學生的不公政策,憤然返回上海而組織建立,其最著名的人物非胡適莫屬。

復旦公學則在1905年從震旦公學分離而出,經費靠江蘇巡撫衙門劃撥。辛亥革命成功後,經費反而斷絕,復旦因之停頓關門。後來復旦得以復校,與兩個人密切相關。一是校長李登輝(近代教育家,非臺灣地區前領導人),他的一大功勞便是四處籌得資金,比如說服了南洋菸草公司、中南銀行等入股。另一位則是青幫大哥杜月笙,每當復旦遭遇危機,他皆能從人脈、財力等方面施以援手,因此成為校董會董事之一。

與復旦類似,北方的私立大學亦步履維艱。南開大學雖貴為名校,但囿於私人背景,經費時常捉襟見肘。據南開經濟研究所首任所長何廉回憶,起初依靠「捐款收入、基金捐贈和私人資助維持住局面」,「這裡薪金水準很低,卻起碼可以按時如數照發」。

然而隨著每位教師學術研究的推進,經費需求愈發強烈,而南開實在拿不出更多的錢來加以支持,於是不少知名教授紛紛轉投他校。何廉認為這實是無奈之舉,「他們曾忠誠地為南開工作過,薪水剛夠維持溫飽,很難有積蓄,而他們地家庭規模越來越大,開支日益增加,他們趁機到其他有關機構就任報酬更豐厚地職務也是理所當然的」。可見無政府作為穩固的財政支撐,是眾多私立大學發展過程中所遭遇的最大瓶頸。

稱之「盛景」是以偏概全

民國大學教育版圖與實況,可謂前浪與後浪並湧,背景複雜,犬牙交錯,問題亦多,有得亦有失,難稱「盛景」。

民國的大學教師,既有薪金優厚者,也有屢遭欠薪、難以餬口者;民國的諸所大學,既有提倡學術自由、精神獨立者,也有與政治、宗教、社會勢力聯繫緊密,甚至依靠後者才能勉強生存者;民國大學的成就,多集中在歷史、哲學、文學等中國已有上千年積累的人文學科,而在物理、化學、生物、機械等新興理工學科方面,則乏善可陳。

我們應當看到,民國時期中國的識字率大約在10%至20%,這些識字者中,能上大學的可謂鳳毛麟角,其家庭出身可想而知,稱之為「貴族的教育」亦不為過。民國大學教育的確取得了一些令人矚目的成就,但那僅是局部現象,遠遠沒有惠及最廣大的基層民眾,更難以滿足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研究歷史,應當以真實、客觀、全面為基本原則,倘若以偏概全,甚至借題發揮,實在不是求知求實的態度。

整體而言,此時期的高校教育一直處於向現代學術體制轉型中,呈變動不居的態勢。但畢竟千川百流,同入大海,眾高校一道構築了民國時期盛衰枯榮的教育氣象。

閱讀延伸

大師雲集之下是教育普及率的低下

對民國教育的推崇一直是「民國熱」中很重要的一點。民國教育確實有很多值得今人效仿的地方:「教授治校」讓高校遠離名利;「義務教育」開中國先河;民間編撰的教科書更是成為今人學習的經典……但是除此之外,我們不能忽視,出發點良好的政策和大師雲集之下,是教育普及率的低下。

在今天看來已是「低學歷」的小學生,在當時還被社會認為是「精英」、「秀才」,從某種意義上講,今天我們津津樂道的「民國小學範兒」,是犧牲大多數孩子識字權換來的。據當時報刊的記載,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中國文盲率高達95.1%,也正因如此,葉聖陶、陶行知等有識之士才會推行大眾教育,提倡文化救國。(紀文)

本文發表於北京日報2016年5月16日,原標題為《民國大學教育稱得上「盛景」嗎?》

來源:北京日報|作者 王學斌

編輯:袁昕

流程基本:吳越

相關焦點

  • 民國大學教育稱得上「盛景」嗎?這些真相您未必了解
    在近年來的所謂「民國熱」中,對民國大學的教育狀況的評價,存在一個傾向:民國大學已漸被建構成一種「學術盛景」。 如有人稱民國是中國大學發展的黃金時期,政府尊師重道、大學教師待遇優渥、學術成就極高,甚至以此來對比當今的大學教育。
  • 1947年民國教育部國立大學排名,大部分仍是名校,復旦、河大巨變
    現在網上流傳很多的大學排行榜,比較知名的有上海軟科排行榜、校友會排行榜等等,但事實上,這些都是由一些機構或者是公司進行排名的排行榜,所以權威性不算太高。而教育部沒有進行過明確的官方排名,只不過每隔幾年會進行一次學科評估,而且學科評估並不進行準確的排名,只是以A、B等等級進行區分,所以並不能稱得上是大學排名。但是在1947年,民國教育部曾評選出20個最強國立大學,並進行了排名,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當時的民國大學是怎樣的一個狀況。
  • 復旦大學繼續教育智慧教學與金課建設研修班招生簡章
    復旦大學繼續教育智慧教學與金課建設研修班招生簡章一、院系介紹復旦大學是教育部部屬院校中最早開展成人教育的院校之一。復旦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自1988年發展以來,形成了非學歷繼續教育和學歷繼續教育並舉的繼續教育辦學格局。
  • 復旦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復旦大學始創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1917年定名為復旦大學。上海醫科大學前身是1927年創辦的國立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1932年定名為上海醫學院,1985年改名為上海醫科大學。
  • 復旦大學戰「疫」前線醫務工作者子女線上輔導志願隊上線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正值的關鍵時期,復旦醫務工作者們,不畏艱險,或馳援武漢,或堅守在上海抗「疫」第一線。由共青團復旦大學委員會組建的復旦大學戰「疫」前線醫務工作者子女線上輔導志願隊應運而生。踴躍報名,486位志願者愛心集結截至2月13日12點,共有486位志願者提交了報名問卷。
  • 第四屆北大—復旦「國家治理深度論壇」議程 -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
    陳志敏(復旦大學副校長)俞可平(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蘇長和(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主旨演講劉建軍(復旦大學)「中國新型政治知識體系的確立)中華帝國的誕生:漢王朝政治實踐與地方主義威脅樊英傑(成都大學)地方自治的背離——以民國榮縣基層會議記錄為主的考察3:10 - 4:4003
  • 《國信睿光領導捐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成長基金》
    近日,記者得知,尤淦鵬向上海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學生成長基金,捐贈了人民幣60,000元整。並對這些學生送上了美好的祝福。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為表感謝特意給尤淦鵬頒發了一份捐贈書,捐贈書上寫到:「承您慷慨解囊,襄助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學生成長基金,捐贈人民幣60,000元整,謹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謝。您對學院的支持,為我們共同教育理想的實現增添了一份動力。
  • 愛的奉獻 國信睿光領導捐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成長基金
    愛的奉獻 國信睿光領導捐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成長基金時間:2017-11-03 10:47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愛的奉獻國信睿光領導捐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成長基金 作為國信睿光的法人,他常說,國信睿光是一個溫暖的企業,愛作為這個企業的基因應該得以傳承,身為國信睿光的一份子,我們必須承接這種基因
  • 燃儘自己生命 播下未來種子 追記英年早逝的復旦大學教授鍾揚
    原標題:中國夢·申城美丨燃儘自己生命播下未來種子追記英年早逝的復旦大學教授鍾揚  10月11日,中共復旦大學委員會作出《關於開展向鍾揚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13日下午,復旦校黨委舉行學習鍾揚同志先進事跡大會,號召全校黨員、幹部和師生向鍾揚同志學習。
  • 復旦大學成人夜大學關於本學期公共英語課期末考試統一進行上機...
    復旦大學成人夜大學關於本學期公共英語課期末考試統一進行上機考核通知根據上海復旦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決定,本學期公共英語課期末考試將統一採取上機考的方式進行,每場考試的時長仍舊是一個半小時。凡參加公共英語課期末考試的同學,必須通過手機端復旦繼續教育微學院進行考試場次的預約,預約成功後按照所預約的時間場次與地點,按時前來相應的考試機房參加考試。本次上機考將安排在工作日及雙休日進行,不同日期的場次時間及考試地點均有所區別。請同學們仔細閱讀上機考時間、地點的相關信息,根據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合適的考試時間、地點參加考試,並提前做好準備。
  • 中國最好的12所大學,號稱大學的十二星座
    3、復旦大學(復旦)復旦位於上海市,教育部直屬的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是一所綜合性研究型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211工程」、「985工程」,雙一流大學A類。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後,復旦大學成為以文理科為基礎的綜合性大學;2000年,原復旦大學與原上海醫科大學合併成新的復旦大學。
  • 2019年復旦大學發布《自考學士學位授予實施辦法》通知說明
    復旦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制定了《復旦大學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學士學位授予實施辦法》,特此發布,於2019年9月2日起生效執行,原《復旦大學成人高等教育學士學位授予實施辦法》,自本實施辦法生效起自動失效。
  • 復旦大學:按照大類招生 在京可能會繼續擴招
    一、在京招生政策變化不大 可能繼續擴招周帆介紹說,復旦大學的招生計劃正在教育審批中,不過預計不會有實質性變化,按照往年情況來看,在北京生源比較好,會像往年一樣進行擴招。二、按照大類專業招生 考生入讀後可跨類轉專業復旦大學按照大類進行招生,不是按照單獨的小專業進行招生。進入復旦後,大一可以進行專業的分流。
  • 民國第一大學有2000多年歷史,後被拆成19份,快看有沒有你的母校
    提起中國現在著名的大學,很多人往往第一反應就是清華,北大,復旦等,但是若將時間線往前推個100年,即便是清華北大在國立中央大學的眼中,都不在一個檔次。當時的國立中央大學,可以說是民國時期的最高學府,教育界執牛耳之學校。
  • 2019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出爐!浙大復旦爭第三!網友:神仙打架
    世界權威機構發布「中國最好大學」排名,浙大第三。學生:擇校有定位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教育事業也正在邁向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近些年來,我國在高等教育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建設發展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優質大學。
  • 民國時期最洋氣的大學,卻在1952年後消失,結局讓人惋惜
    提起中國著名的大學,大家肯定會想到清華,北大,復旦等,但是你可知道,民國時期有這麼一所大學,它名聲在外,培育了我們很多熟知的名人,它就是位於南京的教會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大學當時擁有一些著名學科,當時的中國文化和英語文學聞名全世界,而金陵大學的農學也是當時中國最早創辦,同時很多專業也是建立了中國的先河,如在中國首次建立醫科專業七年制,開創博士教育等,這一系類辦學創新得到了世界的認可,所以在1928年中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對所有在華辦學的教會大學中進行評估,而金陵大學是唯一一個拿到A+評價的教會大學,並成為持有金陵大學本科學位的畢業生,可直接申請美國大學的研究生
  • 復旦大學夜大學成人高考5月份調整上課時間的通知
    復旦大學夜大學成人高考5月份調整上課時間的通知根據復旦大學關於「五一」國際勞動節放假的通知,以及本學期的教學日程安排,現將夜大學上課時間作如下調整:一、「五一」國際勞動節期間邯鄲校區:1、原定於5月1日(周五全天)、5月2日(周六全天)、5月3日(周日全天)共3天的課程停課;
  • 復旦大學2019年成考夜大學5月份調整上課時間和考試安排(楓林校區)
    復旦大學2019年成考夜大學5月份調整上課時間和考試安排(楓林校區)根據復旦大學關於「五一」國際勞動節放假的通知,以及本學期的教學日程安排,5月18日、19日為夜大學第一次期末考試,5月25日、26日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教學管理辦公室需使用第一、第二教學樓作為《上海市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的考場,因此,現將夜大學楓林校區上課時間作如下調整
  • 2020年春季學期復旦大學夜大學相關考試安排的通知
    2020年春季學期復旦大學夜大學相關考試安排的通知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要求,鑑於本學期學生無法整體返校,為保證相關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經研究決定,對本學期夜大學相關考試安排做相應調整。諮詢電話:65643871(邯鄲校區)、54237319(楓林校區)(工作日上午8:30-11:00,下午13:30-16:30)電子郵箱:cce-jxb@fudan.edu.cn(邯鄲校區)cce-fl@shmu.edu.cn(楓林校區)復旦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成人高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
  • 2020年復旦大學考研成績查詢公布時間:2月20日
    2020年復旦大學考研成績查詢公布時間:2月20日 2020-02-20 12:55:48| 復旦大學 各位考生:根據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工作部署,我校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