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用5個道理告訴你,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你能懂幾句

2021-01-09 娛樂場記

《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

這樣一部對於中國人最為重要的典籍,將人的修養修行及處在人生不同階段的應對策略講到了極致。

《易經》中有很多人生的道理的我們學習,從中體會易經所蘊含的道理,知道自己的人生趨利避害,趨吉避兇。

我們匯總了易經智慧的5個道理,如果懂得了這些道理,會讓你終生受益的。

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易曰: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也。

中國有句老話,「吉人天相」「吉人自有天相」,這裡的「天相」就是上天的幫助,天助天佑。

吉人就是符合天道的人,是上天喜歡的人。

人生最好的狀態,是永遠奮發圖強,積極活躍的狀態。

天,只會幫助那些靠自己努力的人,特別眷顧那些超常努力,想要改變自己命運的人。

人之所助,信也

「人之所助者,信也",出自《易經繫辭上》。意思是對人最有幫助的是誠實守信。

對於那些經常幫助人,使他人工作、生活順利,不去障礙他人的人,工作生活自然也會順利,更不會遇到無端的麻煩。

而一個人如果信譽很高,從不欺誑別人,言行若一的人,大家都會願意幫助他,為他出力。這告訴人們,多積德行善的重要性。

受人之辱,不動於色——《易經八律》

人都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慾,生活中很多人受不了對方的言語不敬,稍有不悅就立刻翻臉,一把嗔火燒了自己的前程。

蘇東坡曾說:「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大,而其志甚遠也」。吞得下委屈,才能有大的格局。一個人遇到一點冒犯,就要起身和人爭鬥,不是真正的勇敢。

蘇軾被貶黃州,曾在鬧市遊玩,有個醉漢一身酒氣出來撞倒了他。然後罵罵咧咧地離開了。蘇軾卻不惱怒,反而說:自喜漸不為人識。

一個人一旦太拿自己當回事,就容易出問題。

別人的冒犯,沒必要計較,懂得低頭,才是明智。

低頭不是懦弱,而是一種豁達和寬厚。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易經》的最高指導原則,在「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多做好事,積累善行的人家,一定有充裕的喜慶;常做壞事積累惡行的人家,一定會留禍殃給後代子孫。

一個人,如果連這個道理都不相信,哪裡能夠改變命運呢?

成功改變命運的人之所以能夠有效地改變命運,主要的關鍵,即在於他聽到善言,能夠深信不疑,而且堅持到底,貫徹實踐。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道行不通時就變,變就豁然開通,行得通就可以長久。

這句道出了一個至深的道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自然發展規律,也可能有它滅亡的一天,真正到了窮途末路之時,就要換個角度去思考,往往會找到新的解決方法,往往會絕處逢生,出現新的生機。

每個人都會遇到困境, 遇到壓力, 有些人在壓力面前喊苦叫屈, 抱怨牢騷, 可他們喊破喉嚨也無能為力,最終被壓垮了, 失敗了。

如果一味因循守舊、墨守成規,只會死路一條。

所以,任何人都要不斷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尋求新的發展,這樣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

《易經》不管是在什麼時候對人們的影響都很大。

孔子、老子同生於春秋末期,都有共同的愛好——尊崇《易經》。

不僅是孔子,在1990年11月26日,北京友誼醫院裡面,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在囑咐完遺囑之後,他旁邊的學生詢問是否還有什麼要留下的。

這位老人想了一會,只留下了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易經》。"

這位老人就是被譽為現代新儒家的馮友蘭先生。

讀雜書萬卷不如真經一部,《易經》是我們老祖宗全部智慧的精華萃取和高度升華,是經典中的經典,很多人覺得《易經》這本書晦澀難懂,上面都是文言文,不知道從哪裡下手開始閱讀。

我讀的是這本白話文圖解版本《圖解易經》,書中把晦澀難懂的古文翻譯成我們通俗易懂的白話文,裡面還有相近的注釋和插圖,在書中領悟到了很多古人的智慧。

易經裡可不僅只有深奧的大道理,而是貼近生活的人生智慧!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每一個都是能讓你實際運用到職場,生意場和生活中的。

《易經》是傳統文化的綱要,是傳統文化的根。是我們理解傳統文化的基石。讀《易經》可以讓我們更好的把握自己的命運!

結合生活中的案例,更能讓人沉浸其中,看完之後,對於生活中的很多困惑也就豁然開朗了!

這本《易經》才99元,也就是兩包煙錢,卻能讓你受益終生!

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把這本大智慧帶回家了。

相關焦點

  • 《易經》中最深奧的5句話,人的福掌握在自己手中,你能看懂幾句
    人的福掌握在自己手中,你能看懂幾句?1、受人之辱,不動於色人都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慾,生活中很多人受不了對方的言語不敬,稍有不悅就立刻翻臉,一把嗔火燒了自己的前程。《孫子兵法》裡面有一句話,心有驚雷而面如平湖者,當拜上將軍。意思是有人辱你或者聽到一個震驚的消息而面不改色,非但不是懦弱,反是胸襟,胸襟寬厚者,人生自有天地。
  • 《易經》:人的命運要自己掌握,看看這5個道理,讓你事半功倍
    人的命運要自己掌握,我們匯總了易經智慧的5個道理,懂得這幾個道理,讓你事半功倍自天佑之,吉無不利「自天佑之,吉無不利」,明白地把「自」放在「天」的前面,就在告訴我們:「自己」先努力,「上天」才會依據自然規律來保佑我們。我們常常抱怨老天為何對我如此不公?但這不過是你發牢騷而已,因為老天本來就沒有說同情你,老天只是照顧該照顧的人。
  • 《易經》:人的命運憑自己掌握,領悟這5個道理,讓人生越來越順
    所以領悟易經裡這5個道理,掌握自己的命運,讓人生越來越順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它的意思就是我們要自己去了解天理,順從自然,就會得到吉祥,就不會有不利的後果。這就說明,我們所重在人,在自己。其實《易經》就是把自然的規律轉移到人事方面的倫理。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君子所居所察所玩所佔,無不在事物變化之中來順應與把握,強調人的積極主動性。
  • 易經:用5句話告訴你,人有多少福握在自己手中!你能悟幾句?
    《易經》教您掌握規則,今天站著,明天看。您將來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十九年前,1990年11月26日,一個垂死的老人在北京友誼醫院問他旁邊的學生是否遺忘了他的遺囑。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易經》是一本經典的祝福書。《易經》用5句話告訴您人們手中握有多少福氣:1、受人之辱,不動於色——《易經八律》每個人都有喜悅,悲傷,情緒和欲望。生活中許多人無法忍受彼此的言語和不尊重。當他們不快樂時,他們立即轉過臉,用火燒自己的未來。在《孫子兵法》中有一句話,他有如雷鳴般的面孔和像平湖的臉,他應該崇拜將軍。
  • 《易經》: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悟透這4個道理,便會擁有好運氣
    著名的中國大師南懷瑾也說過:千萬不要晚上看《易經》,因為一不小心天就亮了。而曾經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李政道也曾公開表示過,自己之所以能在科學領域有所建樹,《易經》功不可沒。這些名人將《易經》視為生命之寶的原因是,這本書的內容將人們的修養,實踐和命運推向了極致。畢竟,人類的生活並非完全由天堂決定。
  • 《易經》:人的命運在自己手裡,悟透這5個道理,讓你功成名就
    《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首」。這樣一部對於中國人最為重要的典籍,將人的修養修行及處在人生不同階段的應對策略講到了極致。我匯總了易經智慧的5個道理,懂得這幾個道理的人,最容易改變命運,也將最好命。
  • 《易經》:人的命運在自己手中,看看這5句話,你可能會有所變化
    《易經》中國的曠世奇書,有上千年的歷史,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譽為"三玄之冠"、"萬經之首"!《易經》曾被認為是關於一本算命的書,但是人們發現,這本書裡將人的修養修性,以及在人生不同階段怎麼處事都講到了極致,也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在《易經》的智慧中,有這樣5個道理,如果能領悟,最容易掌握自己的命運,也會最好命。
  • 易經之道: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謹記5條天規,人生逆風翻盤
    《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易經》曾被認為是關於一本算命的書,但是人們發現,這本書裡將人的修養修性,以及在人生不同階段怎麼處事都講到了極致,也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在《易經》的智慧中,有這樣5個道理,如果能領悟,最容易掌握自己的命運,也會最好命。
  • 《易經》告訴你,人到中年,懂得這三個道理,下半生好運終會來
    人生一世幾十年,我們會經歷許多事情,見過許多人物,但是大部分事情是不如意的,大部分的人也只是匆匆過客。真正順心如意的事情很少很少。小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一切都是圍著自己轉的;少年時,我們立下凌雲壯志,總希望將來一飛沖天,創萬世基業。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生活的壓力,我們終有一天不得不承認,自己和天下的芸芸眾生一樣,只是個普通人。
  • 《易經》中的5句話,隱藏著做人的境界,你能看懂幾句?
    《易經》是一部蘊含著人生福報的經典,很多人生成功之道、為人處世的道理,《易經》都講得很透徹,如能活用活學,福氣自然多多。這5個句子,在《易經》裡隱藏著做人做事的高境界,如能讀懂,人生就會順風順水。一覺人之詐,不怒於言。1覺人之詐,不憤於言。
  • 沒有人是廢紙,命運就像自己的掌紋,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
    也讓我一直堅信人的命運如同手中的掌紋,彎彎曲曲,但無論它怎樣變化,始終都是由人自己掌握。也只有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尋找到生命的閃光。認真的人改變自己,執著的人改變命運。只要在路上就沒有到不了的地方。
  • 讀懂《易經》中的5句話,人就會越來越有福氣,你能看懂幾句?
    對於想出名的人來說,這是一本使自己成為「將帥」的書,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易經》是修身養性的經典。1、受人之辱,不動於色佛家有句話:「受人之辱,無動於色,道成近矣。」南懷瑾先生說,一個人能承受多少福氣的關鍵在於他能承受多少恥辱。
  • 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懂《易經》的人?不是佔卜,不是算命……
    說的是他為讀《易經》多次翻斷了編聯竹簡的牛皮帶子。「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讀懂《易經》能夠指導人生不犯錯。曾國藩,一生讀它5遍,在步步驚心的朝野,識人有術,謙虛謹慎,網羅一大批俊彥才傑,助他成就一代偉業,即使後來功高蓋主,也能在《易經》智慧的幫助下,轉危為安。毛澤東,自幼喜讀它,參悟到受用一生的政治智慧和軍事謀略。在抗戰中,佔據西北「天門」軍事要位。
  • 易經提示你:與人交談時,要少說自己這「兩件事」,是有道理的
    中國人說話都非常的含蓄,每一句話都需要認真的思考琢磨才能懂,簡單的一句話不僅包含了表面的含義和有著更加深層的意思,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潛臺詞。成年人之間的友誼是非常脆弱的,如果不懂潛臺詞,那麼你的人際交往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甚至會出現尷尬的局面,讓別人對自己產生厭惡感。
  • 《易經》:一個人的「財運」強求不來,掌握這3個規律,不請自來
    花錢容易,賺錢難,「雖然很多人工作很努力,但就是賺不到錢。即使賺到錢也發不了財。有人說這是他們的運氣差,也有人說這是自己不夠努力。其實,早在《易經》中,就有這樣一個問題的答案:掌握了這三條定律,財富自然會不請自來!許多人喜歡把成功或失敗歸於智商和金錢。
  • 射手座:性格決定命運,而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性格是一個人對人、對事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上表現出來的心理特點。我們常說的急性子和慢性子,勤勞或懶惰,誠實或虛偽,勇敢或膽怯,果斷或優柔寡斷,這些都是性格特徵。性格是靠後天培養的,可以改變的。一個懶惰的人可以通過克服自己的惰性變得勤勞,如果愛撒謊也可以努力變得誠實一些,所以說性格是可以塑造的。
  • 原來,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抽籤或許真的是一種宿命,因為當你懷著忐忑的心情想通過籤來決定命運的時刻,你也給自己的命運多上了一個枷鎖。但,好處是,我們可以把壞的籤再還給天地,因為我們不接受;把好的籤,認為是宿命裡給我們指出了未來的出路。所以,如果你心中有了和命運抗衡的心,那麼無論你抽到什麼籤,都是好籤。可悲的是,我們能把壞籤還回去,人生中當下的挫敗卻不能還回去。
  • 算命先生是靠《易經》來改變你的生活,還是靠觀察你的言行?
    如今的風水大師和算命師都精通《易經》和《周易》,這兩個字是用來佔卜出生的八個字符,測量當年的命運,揭示生活,分析事業,看理財方向,改變人的命運,然而他們對《易經》和《周易》的認識是膚淺的,根據文獻記載的卜卦圖像,他們用羅盤、銅幣、甲骨文等道具進行預測。還有一些「仙人」依靠觀察,而不是《易經》和《周易》的天地之道,讓生活在天堂的人有改變命運的神筆。
  • 《易經》成為地攤貨,"算卦"你能信多少
    更多的人,把希望寄托在街頭那些擺臺算命的術士口中,希望聽到自己要發財,他就:財爻持世主財榮,財化進神而生世爻... ...背幾句歌謠,或者說,今年你命中有天乙貴人,你要走運等等的解說,但是到最後的殺手鐧就是一句:你最近有災或者不順的話語,而這句話就足以使一個七尺男兒誠惶誠恐,不知所措。
  •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做一個強者,走自己的路!
    當我們弱小的時候,我們總是無力去對抗命運對我們的壓迫,生活給我們的痛苦,也無能為力去挽救一些遺憾!只有我們真正成為強者的時候,才能真正有對抗一切的能力! 有人總是在抱怨不公平,抱怨這世間的一切,可那又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