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是第一生產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用矛盾的方法看問題】
大家好,今天呢我們就來聊一聊逆境!
各位,最近又在看內容的時候,我會帶著評論一起看,我們會發現,在網上很多都說自己犯水逆。相信現在閱讀過我們內容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易經》當中講「否極泰來」。
其實就是說壞運到了頭,好運就來了。那今天我們就想和大家分享三點,我們說,假如做好這三點,遇到再大的水逆,也會有時來運轉的一天。
首先第一點就是:不失志!
有一句話說「人生失意無南北」!我們想要過一帆風順的一生,沒有坎坷,那基本上是不可能,因為失意是人生的常態。
但是,一個人失意不要緊,只要不失志,就會有無限的可能!《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出身不好,而且是連續參加了四次科舉考試,都落榜了。
一直到72歲,才到青州,成為了候補貢生。《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也一直到44歲才去南京國子監讀書,55歲做浙江縣丞的時候啊,被人誣陷坐牢。
一直到他晚年,寫完了《西遊記》,包括楊絳先生曾經說過「走好選擇的路,別選擇好走的路」!有志者,才會走得更遠。
那再來說一下第二點就是:不失德!
我們常說「厚德載物」這個詞,那這個詞啊,也是很多名校的校訓,就是在告訴大家啊,每個人都立德修身,以德服人。
也是在告訴我們,現在社會生活中,和任何人合作沒有德的話,他是不會有好的結果的。李嘉誠年輕的時候去打工,和他同期一起去的,多少都會有一點偷奸耍滑。
但是呢,他卻一直本本分分做事,那最後呢,也因為他的德行好,老闆再看中了他,收他做了學徒,然後呢,一步一步的走到了現在。
所以說,做人首先要有良好的品德,才會有更多的成功機會,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或許你現在成功了,將來某一天也會失敗。
最後說一下第三點就是:不失氣!
這裡的氣啊,指的是一個人的氣節,節操,說起這個,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不為五鬥米折腰」!陶淵明面對商界最大的誘惑,不為所動。
因為,他秉持著自己的氣節,不會為了那一官半職,氣放棄自己的底線,去討好別人,或許我們還覺得,我們姿態可以低,但是底線不能低。
其實,犯水逆每個人都會有,當你自己覺得生活不順的時候,彆氣餒,你只要你記得,你要堅持做好上面的這三點,那好日子呢,就會在後頭!
各位朋友,看到這裡就快接近尾聲了,非常感謝大家的閱讀,歡迎大家把你的觀點在下方和我留言分享!
好了,今天的內容到這裡就全部結束了,我們下次再見。更多精彩內容盡請期待,讀懂管理36計,我們風雨同舟,共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