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命運坎坷,離不開因果報應,能做到這2點,福報自來

2021-01-11 我聞梵音

發人深省的一句話:「人間很美妙,但是下輩子不會再來了,俯首敬紅塵,來世不做人,紅塵三千多磨難,世間百態如雲煙。」沒有一個人不希望,自己有一個美好的人生,但人生中就是充滿了坎坷,命運總喜歡捉弄人。所以古人也常講:「人活著就是一種修行,不要因為命運坎坷,就迷失了自己。」

命運發展的軌跡,總會讓人事與願違,有時候又會打的我們措手不及,有一句話,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這話聽起來挺消極,不過有時候,當你遇到人生的一些問題,你會發現無論自己怎樣做,都無濟於事,只能把事情歸結為命運的安排。

那麼命運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佛教講:「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後世果,今生做者是。」由此可知,命運在於自己的行為,都是因果報應的驅使。很多人不相信因果,所以肆意妄。

如果不相信因緣果報,那麼請想一個問題,今天有一個人做了一件壞事,你不要看現在沒有報應,看三年後,看五年後,如果你把時間拉長,就會發現,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佛教所講的因緣果報,比網際網絡還要複雜,在生活中發生的極其微小的事情,都與因果有這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果規律,就是神通廣大的諸佛菩薩,都不能改變,人生在世不能夠一帆風順,只因在生生世世的輪迴中,做過缺德事,誰還沒做過幾件缺德事呢,人生哪能皆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很多人學佛,其目的也很單純,就是希望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華嚴經》云:「一切法由心想生。」只要心轉了,境隨心轉,所有的一切都會變得美好。當感知自己命運坎坷時,其實離不開因果報應的障礙,這時能做到以下這2點,福報自來。

第一、遇到磨難,皆是因果,接納懺悔,就能轉禍為福。

人為什麼來到這個世間,佛教講:人生酬業,酬償過去累生累世的業報,人無業不來娑婆。所以人的一生就是一個償還業障的過程,對於福報大的人來講,也是消耗福報的過程,無論富貴貧賤皆是因果。生活中的順境,是自己的福報。逆境是自己的業報,當逆境降臨,遇到磨難,正是消除業障的好機會,不要抱怨,抱怨沒有用,只有接納懺悔,才能轉禍為福。

第二、世間如夢幻泡影,遇到的一切,都會過去,苦盡甜來。

《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首先要清楚,人生就是一場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真能看破放下,也就沒有什麼煩惱了。當然佛法不離世間法,佛教中說講的「放下」,並不是讓人捨棄家庭,去過清閒日子,而是放下對事物的執著,遇到不順的境遇,要看開,沒有過不去的事,當你認為一件事過去的時候,其實已經過去了。

無論你有無信仰,都應懂得感恩和尊重。在生活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長此以往,久久必獲吉慶,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命運坎坷,離不開因果報應,若能做到這2點,福報自來
    「人活著就是一種修行,不要因為命運坎坷,就迷失了自己。」我在心境不好時所發的許多說說,言論裡總是充斥著消極、憤慨與無奈,總是會有友人善意的規勸抑鬱的我:你走不出來,是因為你的內心世界少了一種信仰……所謂信仰,說白了就是一種精神的支撐。
  • 佛說:這三件事千萬不要做,折損福報!
    一個人的善良裡藏著他的運氣,在不可預知的未來,你所積攢的福報,往往會給你帶來意外之喜。佛教重視因果,種善因,才能得善果,福報都是人自己積攢而來的。所以大家要廣結善緣、廣種福田,在利益他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從中獲得福報。佛說:這三件事千萬不要做,折損福報!
  • 佛說,命好福報大的「女人」,身上有這2個特徵,是你嗎?
    之前小編還無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可在小編漸漸長大之後,見到了許多生活艱難的人,其中就包括許多一生困苦的女人。她們從出生開始就註定要歷經磨難,小編見到許多命不好的女人,出生在一個不幸福的家庭裡,歷盡坎坷,自己組建家庭之後,遇到的卻是個對她不好的丈夫。她們一生都在與命運作鬥爭,卻最終耗儘自己的心力,整日以淚洗面。每當見到這樣的人是,小編內心都是非常為她們感到惋惜的。
  • 佛教:人生無常,牢記四句話,掌控因果報應,趨吉避兇
    你能看到這篇文章,讀著這些文字,我相信絕非巧合。沒有任何一片雪花,會因為意外落在錯的地方。人生中很多事情看似偶然,其實都是理所當然。《佛說造塔功德經》云:「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因緣的道理也很簡單,懂得「緣起性空」的道理就能明白佛教所講的「因緣果報」。確實如此,每個人的福報都有定數,前世的緣分是固定的福報,後天依靠自身的努力也可以增加福報,趨吉避兇,創造自己完美的人生。
  • 供養:佛前供花,做好這兩點,福報自來!
    佛教之中,在佛前供奉殊勝,美妙、莊嚴的物品,如鮮花、水果、香、燈、水等等,其皆具有無量功德。佛前供花,其花代表萬事皆有因,又因才能有果。表示對佛陀的尊敬、奉獻、感恩、學習佛陀的教化,以佛為師。佛前供花,做好這兩點,福報自來!一、因果!花,在佛教之中,代表「因」,正所謂,一切植物結果必先開花,所謂「花開結子」,花是結子的因,沒有花開的過程,也就沒有「結果」的收穫。
  • 佛教:因果報應,這4種人,再求佛也無用!
    只要果報未現前,業力就不會自行消失,它時刻隨業流轉,影響著人的命運和福禍。「禍福無門,為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切禍福得失皆事出有因,如是因、如是果,自己的因果自己了,誰也幫不了你。若想避免遭受惡報,就要種好因,別等到業障現前想著去燒香拜佛,到那時候就是抱佛的大腿也無濟於事,因為「神通抵不過個人的業力」。因果報應,這4種人,再求佛也無用!
  • 燒香拜佛時,這三尊菩薩一定要拜,功德無量,福報自來!
    後來佛教分為不同的宗們,不同的宗門都以禮拜自己所信奉的佛。比如淨土宗主要禮拜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這三尊也叫「西方三聖」。而華嚴宗主要禮拜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一般說來,普通人去拜佛,這三尊菩薩,一定要拜。如果你真的做到了這三尊菩薩的要求,你就功德無量,福報自來。
  • 佛家所說的因果報應都有哪幾種?
    因果報應的觀念深入人心,成為中國人倫理觀的重要部分。因果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有人不明白因緣果報的道理,只見到世間有許多行善的好人,日子過得並不順遂,而那些造惡之人卻富裕逍遙,便誤以為因果業力是迷信。其實每一個事物的滋生和成長,都是有其必然性的,有如是因即感如是果。雖然其中的關係極為複雜,但都是有條不紊毫釐不差的。諸法皆空,因果不虛,因果皆循環,因果通三世。
  • 什麼是福報?福報是自己努力得來的,做到四點,五福齊來
    最近「福報」這個詞比較流行,因為馬雲說了句「執行996工作時間的人會得到福報」。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感嘆,某某人福報真好,子孫滿堂,孩子一個比一個孝順,家庭幸福美滿,又不缺錢,事業也是一路亨通。總是在感嘆,為什麼他(她)福報那麼好,而自己什麼都沒有,真的是老天爺偏心嗎?
  • 佛說:因果有輪迴,蒼天饒過誰
    人生在世,頭頂有藍天,暗處有神明,須知神目如電,行善作惡自認聰明,但天必知曉,因果報應更是從來不開玩笑。做人,心要向善,不可偷奸耍滑,別總想著算計誰來成全自己,別總想著欺騙人來達到目的。沒有人是真的又蠢又傻,你能算計到的都是心裡在乎你的人,你能欺騙到的全都是信任你的人。便宜,你可以偶爾佔一次,好處,你可以偶爾搶一回,但是你失去的東西,卻是一生的福報。
  • 佛說:行持這五件事,能讓你的福報究竟圓滿!
    佛說,行持這五件事,可讓你的福報究竟圓滿一、培福培福,就是培養福報。當下有諸多學佛之人有一個通病,都希望自己有福,但卻又不想去培植福報。那樣福報會自己增加嗎?答案是一目了然,肯定是不會自動增加的。如有人說,我培福了,但不管是修行、還是生活皆沒有一點兒改變,這培福是不是沒用。培福並非沒用,而是看你培福之後有沒有好好護持自己所培的福報。如你在布施、供養之後,就出去不守三業,行種種不善之舉,那麼就算是一直培福,那麼亦也沒有丁點改變。
  • 為何古人說福報是有定數的,看懂這4句話,福報能自然長久
    人生坎坷,萬萬不可隨心而行,以免造成大禍。在生活中,我們都只是芸芸眾生之一,其實是很渺小的,也許我們的一輩子都很平凡,也許我們也做了很多善事,但卻沒有得到回報。其實,這一切都是註定了的。一個善良的人,福雖未至,但禍已遠去,因果報應其實一直都圍繞在你的身邊。人心本來就是相互的。一個熱心腸的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別人也會去拉他一把。
  • 佛說:人的福報和好命,其實都是自己修來的
    書上說:命裡有時終需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人生無論你怎麼精心規劃,都抵不上一場命運的安排。就像佛又說: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這兩番話,有異曲同工之妙。所謂人生智慧,就是對生命的通透理解,以及對人性的大徹大悟。最豁達的人生,莫過於放棄生命中該放棄的,執著於不該執著的。
  • 佛說命好福深的人,身上都有這三大吉兆,福報自來!
    佛法中說,一個人命運的好壞,並不是與生俱來,而是自己修來的。《三世因果經》中記錄到:「預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一切都在因果循環之中。一個命好福深的人,一定在過去世中種下了許多善業,如今因緣成熟,自然得受善報。
  • 佛說: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必讀)
    人這一生帶有多少福氣,有多少衣穿、多少糧食吃,是有定數的,並非無窮無盡,如果過早揮霍完,就要福盡人亡。聰明智慧的人懂得惜福和培福,就像「開源節流」一樣,不浪費福報,而且通過各種途徑為自己修福。很多人喜歡到寺院,到佛菩薩寶像前求福,希望能得佛菩薩加持,賜予財富福報,但其實天上不會掉餡餅,福報是求不來的。福報是靠個人行善積德修來的,我們所做下的每一件善事,存下的每一分好心,最終其實都是成就了我們自己。利人者最終都利益了自己,就像那句話說的: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能夠「舍」的人終有「得」,把自己的福報舍給他人,那麼自身的福報才會加倍。
  • 佛教:如何能圓滿的在佛前供水?做到這幾點,功德無量!
    佛教:如何能圓滿的在佛前供水?做到這幾點,功德無量在佛教中,常常會在佛前供水。那麼對佛的供養有好多種,供花,供香,供燈,供食品,為何要單單供水呢?以水供佛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來源於佛陀的時代,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也手拿楊柳枝淨水瓶來普渡眾生,救化大眾。滋潤眾生,利益眾生。
  • 人命運的貴賤如何決定?佛說有這四種方式!
    這一世還沒活明白,總想著下輩子怎樣怎樣。尤其是富貴常在否?福報又如何?富貴者求來生依舊富貴,貧賤者求改變貧賤命運,竟成了許多人學佛的目的與歸旨。這也不能怪世人太俗。早在佛陀時代,信眾們就曾向佛詢問過這個問題,且看佛是如何看待決定命運貴賤的方式的?
  • 佛說:人這一生的福報是有定數的!要懂得惜福
    無須盲目羨慕他人,也不必自輕自賤、貶低自己,每個人這一生都有他的晴空萬裡,也有他的陰雲密布,福禍相依、此起彼伏。生命是充滿無常的,萬事皆沒有永恆。這世間,本來就是各人下雪,各人有各人的隱晦與皎潔。所以,過好自己的生活,發自己的光就好,不要吹滅別人的燈。佛說,人的福報是有定數的。
  • 佛前供水果寓意很深,但要注意5點才有功德,最後一句影響你一生
    現在最常見的就是用水果供佛,寓意著因果。種善因得善果,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報應,絲毫不差,如影隨形。「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萬事萬物都是因緣和合的,沒有長久不變的,所以在本質上是不可得,也就是世事無常。就是《金剛經》上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但是因果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 佛說:因果不饒人,這5件事,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因果不饒人,這5件事,折損「陰德」,別再做了!一、生貪心每一個一生當中所能承受的福報是有限的,不可能什麼都讓你得到,背負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前行,那不是積福,而是攬禍。人生福禍相依,得到未必是福,失去未必是禍。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往往是不用太費力的,如果你使勁渾身解數才苛求來的東西,往往根本就不屬於你,即使得到了,也不會有利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