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 華章之美 · 禮儀興邦

2021-01-14 靈蘭雅集


漢服運動 | 大事記


1、2003年7月21日王育良上傳自製漢服照,成為當代公開自製漢服第一人。這是漢服消亡三百年後首次以其民族服飾身份亮相。

2、2003年9月1日李宗偉上傳束髮著深衣奏古琴照。他也是當代第一個束髮著漢服,穿漢服給學生講課的人。

3、2003年10月30日武漢「採薇作坊」的邱錦超上傳當代第一套漢服商品照,「採薇作坊」也是漢服運動中第一個漢服商家。

4、2003年11月22日王樂天穿漢服上街,成為首個被媒體報導的人。漢服復興運動擴大為公共事齤件,漢服運動的局面為之一新。

5、2004年8月22日劉斌穿漢服參加黑龍江省武術比賽,這是漢服第一次以武術服出現,為漢服與其它傳統文化協同發展尋求了新思路。

6、2004年10月5日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33名網友,在北京舉行了首次全國範圍內的、著漢服祭祀先烈活動。

7、2004年11月12日方哲萱隻身著漢服參加天津祀孔大典,並撰寫《一個人的祭禮》,影響頗廣。



8、2004年12月2日網友「大宋遺民」製作FLASH視頻《再現華章》,引用大量漢服照片,並填詞演唱,這也是第一個專門為漢服復興運動製作的視頻作品。

9、2004年12月7日丁曉棠、王琢和郭麗紅三人將篡改漢服成「壽衣」一詞的某電子公司告上法庭,這是漢服訴訟第一案。

10、2005年2月8日劉荷花全家著漢服迎春節,是將漢服引入家庭中過傳統節日的第一人。

11、2005年3月13日吳飛與「華夏復興論壇」七位網友在濟南舉行了釋菜禮,為儒學實踐派的首次禮儀活動。

12、2005年4月26日宋豫人在河南鄭州開展了以漢服為主題的講座,後逐步演變為《漢家講座》,其視頻在網絡上廣泛傳播。

13、2005年5月6日禮儀研究者吳飛為吉恩煦著漢服行加冠禮,或為第一次正式的傳統成人禮。

14、2005年8月,重慶大學學生張夢玥發表論文《漢服略考》,這是關於漢服概念的第一篇專業論文。



15、2005年10月1日由漢網組織的「首屆漢服知識競賽」在北京舉行,全國各地40多位網友參加。網友「小狐仙」的漢服舞蹈廣泛傳播。

16、2006年1月3日嚴姬的笄禮在武漢舉行,這也是近200多年來笄禮的首次重現。

17、2006年1月8日50餘位網友在上海松江,首次採用漢禮漢服祭祀先烈夏完淳,並開啟了漢服團購先河。

18、2006年2月11日江陰文廟舉行了祭祀「江陰三公」活動,也拉開了全國各地定期祭拜民族英雄的序幕。

19、2006年2月19日瞿秋石以條幅、宣傳單方式公開介紹漢服,是漢服活動中第一次引入宣傳標識,該方法沿用至今。

20、2006年3月1日全國第一家漢服實體店「漢衣坊」在北京開張,主營漢服禮服、漢式婚禮等。

21、2006年4月7日上海、杭州、北京等地網友著漢服過上巳節,這是漢服活動第一次與傳統節日相結合。



22、2006年4月9日十幾名學生身著漢服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鄉射禮,這也是360年來中國大陸第一次再現射禮。

23、2006年5月16日武漢市516名學生穿漢服舉行了成人儀式,這是官方首次參與主辦的大型漢服禮儀活動。

24、2006年6月9日馬來西亞華裔趙裡昱著漢服從美國回到中國,是第一個穿漢服回家的海外華人。

25、2006年7月18日寫給漢服運動的第一首原創歌曲《重回漢唐》錄製完畢,此曲被廣泛翻唱,並引發了眾多漢服復興者的共鳴。

26、2006年7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將漢族著裝圖片更為「漢服」,這是漢服運動的一次突破。

27、2006年11月12日洪亮夫婦在上海舉辦周制婚禮,是當代第一對依古禮舉辦婚禮的夫婦,他們婚禮也成為了眾多漢式婚禮的模版。

28、2007年3月11日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葉宏明提議,確立漢服為「國服」;全國人大代表劉明華建議,中國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時,穿著漢服學位服,這是漢服第一次進入全國兩會提案。



29、2007年3月24日中國首家漢文化餐廳,「漢風食邑」在北京開張,店內的顧客都是身穿漢服就餐。

30、2007年4月5日20餘家知名網站聯合發布倡議書,建議北京2008年奧運會採用「深衣」作為禮儀服飾,並將漢服作為中國代表團漢族成員的參會服飾。

31、2007年5月福建漢服天下由福州民政局正式核准登記,成為全國首個官方認可的漢服協會。

32、2007年9月中國傳媒大學成立「子衿漢服社」,這是第一個高校漢服社團。

33、2007年10月28日百度漢服吧首任吧主「溪山琴況」因心疾去世,享年三十歲。「漢網」,「天漢網」,「百度漢服吧」等網站舉辦悼念活動。

34、2007年11月24日「Q版《大明衣冠》——漫畫圖解明代服飾」在天涯論壇發布,後出版為《Q版大明衣冠圖志》,多次加印,影響頗廣。

35、2008年1月23日第一本介紹漢服和漢服運動的圖書《漢服》正式出版。



36、2008年1月26日珠海電視臺春晚播出《漢服漢禮》節目,節目以漢服展示的形式介紹了漢服漢禮。此後,漢服展示被廣泛使用到漢服宣傳中。

37、2008年2月20日漢服圖片電影《三世書》在網上播出,這是第一部漢服劇。

38、2008年4月27日陳小末在韓國首爾穿漢服守護奧運聖火,掀起了海內外同袍穿漢民族傳統服裝迎奧運聖火的熱潮。

39、2008年5月3日馬來西亞「第一屆華夏文化生活營」開營,通過穿著漢服、學習禮儀、感受華夏傳統生活的方式,推動華夏文化在馬來西亞的保存和傳播。

40、2008年6月9日《華夏衣冠》電子雜誌創刊號發布,這是國內第一本以漢服為主題的電子雜誌。

41、2008年10月5日黃海清在無錫掌箍閻崇年,引發公眾對於「康乾盛世」、「閻崇年的清朝歷史觀」、「中國學術界話語霸權」的思考與討論。

42、2008年12月22日首部以漢服為主題的電視短劇《誰是你的夢》在成都電視臺都市生活頻道播出。



43、2009年1月28日百度漢服吧發布「漢服同袍自製新春拜年視頻集」,自此以後漢服吧每年春節都向全球網友徵集漢服拜年視頻。

44、2009年3月7日英國網友以穿漢服巡遊倫敦的的方式,揭開了海外漢服復興運動的序幕。

45、2009年3月25日明華堂提出漢民族禮服設想,通過對漢族服飾傳統面料的紋飾研究與復原,製作了新款襖、裙、披風套裝,是高端漢服市場的先行者。

46、2009年5月27日浙江理工大學學生自製漢服學士服,是首次被媒體報導的實踐著漢服照畢業照的活動。

47、2009年5月28日四川成都舉辦的端午節活動,籤到人數為195人,參加活動者超過240人,觀禮人數超過400,是當時規模最大的一次漢服活動。

48、2009年7月14日,西安的雷贇穿漢服參加中央電視臺《開心學國學》節目,並向觀眾介紹了漢服,是穿漢服上漢文化類電視節目的首次嘗試。

49、2009年8月16日楊娜身著漢服,與55個少數民族共同參加了「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這是漢服第一次與55個少數民族服裝同臺亮相。



50、2009年10月28日「中國妝束復原小組」花費兩年時間,復原了漢、唐、東晉三套衣裳和妝容,再現漢人先祖的妝容儀態。

51、2010年2月15日「漢家服裳」歪歪語音頻道創立,這是最早的漢服YY頻道,也是最早開設漢服相關講座的YY頻道。

52、2010年3月27日首個公益漢服動漫團隊「漢風弄晴工作室」建立,並發布了大量漢服動漫作品,漢服動漫MV等,影響廣泛。

53、2010年3月27日中國雲南漢服向旱區大量捐水,影響著更多漢服個人或團隊加入慈善行列。

54、2010年4月28日網友「樹水」在網絡上發布首部以漢服為題材的漫畫小說《君思故鄉明》,該漫畫於2010年年底被印製成漫畫本子在網上銷售。

55、2010年5月1日來自浙江的十幾位學生穿漢服遊世博會,這是世博園裡第一次出現漢服的身影,該事齤件被媒體大量報導。此後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穿漢服遊覽世博會。

56、2010年7月21日第一個漢服廣播劇社——青聆子衿工作室成立,並發布了《耀世風華》,這是首部漢服題材廣播劇。



57、2010年10月16日成都的「反齤日遊行」大學生們誤認為孫婷(化名)所穿的漢服是和服,強行要求其脫下後在公共場合焚燒漢服。

58、2011年2月3日首屆漢服春晚在網絡上發布,共由23個節目組成,內容涉及漢舞、國畫、詩詞、刀劍等多方面,受到廣泛關注。

59、2011年8月8日漢服地圖——全球漢服信息查詢系統正式推出,這也是服務於漢服運動的第一個公益程序。

60、2011年9月15日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開設《走近漢服》選修課,並附有學校校本教材,這是漢服第一次進入教學課程。

61、2012年2月19日唐迪穿漢服參加江蘇衛視《非誠勿擾》節目,這是涉及漢服的目前最有影響力的一期電視節目。

62、2012年3月6日留學生「璇璣」身著漢服在英國街頭表演笛子,照片流傳而走紅各大網絡社區。

63、2012年3月14日中央電視臺播出紀錄片《我為漢服狂》,這是首部漢服紀錄片。



64、2012年3月31日「詩禮春秋」服飾2012品牌發布會在中國時裝周上舉行,展示了以漢服為設計藍本的中國特色禮服。

65、2012年6月21日,江蘇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採用漢服漢禮的形式,此後每年該學校均採此形式對學生授予學位。

66、2012年9月27日成都漢文化研究交流會舉辦了中秋傳統文化活動,並邀請當地政府、企業、文化界知名人士參加。

67、2013年4月30日首屆海峽漢服文化節在福州開幕,兩岸共有70家社團參加,臺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先生贈送親筆題詞。

68、2013年6月23日徐嬌和方文山分別以漢服,漢服混搭造型亮相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閉幕式,成為首次漢服走紅毯的兩位明星。

69、2014年七夕,77對新人著「紫雲裳」禮服 在北京通州大運河舉辦「漢式集體婚禮」,開啟了集「詩禮樂舞」為一體的漢服傳統婚禮。

     


相關焦點

  • 中國夢 漢服夢
    在清代,漢服因為滿清推行剃髮易服酷令而被迫消亡。漢服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用繩帶繫結,也兼用帶鉤等,又以盤領、直領等為其有益補充。《春秋左傳註疏》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而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來說,漢服本身更像是個「符號」,首先是通過漢服運動來復興這個符號,再通過這個符號,勾勒出整個傳統禮儀、音樂、文化、國學,乃至民族思潮的復興。可以說漢服復興運動,復興的不只是一件衣裳,而是一種文化,乃至一種信仰!
  • 成都首條「漢服街」 亮相,坐實漢服之都
    掌上金牛 舉報   8月28日晚,建成36年後荷花池首次迎來了夜市開街,同時,「池上錦」漢服文化產業街區也正式籤約落地
  • 【漢服美圖】《三世書》
    【漢服美圖】《三世書》
  • 著漢服沐蘭湯 祈午時水重溫端午習俗
    ,將端午的節俗之美呈現在觀眾眼前。著漢服沐蘭湯 祈午時水重溫端午習俗"祈午時水"是中國古代民間過端午節時的儀式之一,人們祈求午時之水,認為午時水的陽氣最旺,能夠趨吉避兇,用之沐蘭湯,或沏午時茶、調雄黃酒,是端午節不可或缺的節日習俗。
  • 不需溢美之詞,實幹興邦不容懈怠
    不需溢美之詞,實幹興邦不容懈怠 背景:昨天,在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宣示使命擔當、明確工作坐標這是因為共產黨人講究「實幹興邦」,要繼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進。民族復興依然任重道遠,同志仍須努力!
  • 同胞用精靈耳搭配漢服!腦洞創作出來的漢服,比「傳統風」美太多
    現如今漢服的傳承與發展可謂是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很多穿上漢服的女孩子都非常驚豔,但是你知道嗎?漢服已不再是簡簡單單的穿搭了,很多漢服的同袍們在尋找漢服的穿搭中可謂是腦洞大開既新奇又古怪呀!這不,漢服搭配精靈耳這樣新奇又充滿童話色彩的搭配一出場就風靡於整個漢服圈。不僅協調,還美的夢幻。
  • 一場漢服盛宴!長沙「同袍」集體出行揮袖如雲盡顯「中國風」
    點花鈿,描青黛,穿一襲襦裙霓裳,曲裾輕舞,溫婉端莊的秦漢、繁華奔放的隋唐、文人雅致的宋明……行走在西湖公園,身著各種形制漢服青年男女,或寬袍大袖衣袂飄飄,或窄袖長裙身姿靈動,再飾以古法荷包禁步、點綴花卉刺繡,娉婷之態、古典之美,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寬袍大袖衣袂飄飄,娉婷之態、古典之美,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
  • 雲臺山漢服花朝節即將開幕
    有華服之美是為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恰逢最美人間四月天,百花盛開,萬物可愛。錦繡中華·雲臺山漢服花朝節即將盛大開幕!穿漢服免門票4月7日--4月27日,身穿正規漢服入園的同袍可享受免門票的優惠政策,僅需購買60元/人交通票,還有專屬同袍的雲臺山花花卡。
  • 三山會館:重陽節民俗文化禮儀展示活動開始報名!
    本次第19屆上海市社會科學普及活動周——重陽節民俗文化禮儀展示活動總共分為兩部分:漢服禮儀展示和漢服服飾展示及手工集市,在三山會館的百年建築內領略華夏千年的禮儀氣度,穿越古今,回顧流淌不息的文化風韻。漢服,即中國漢民族傳統服飾,始於「皇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止於清代「剃髮易服」。在漫長的幾千年時間裡,漢服承載的不僅是一種生活美學,更是中國人生活方式的延續和中華禮儀氣度的體現。
  • 數十位漢服愛好者徜徉瘦西湖畔,成為「風景...
    當日,瘦西湖景區導遊服務部的黨員和講解員們也穿上漢服,為廣大遊客提供志願講解、免費講解服務。     漢服女子款款走過  漢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之一,是華夏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越羅衫袂迎春風,玉刻麒麟腰帶紅」,唐代著名詩人李賀用優美的詩句描述漢服。歷經千年傳承,漢服風採依然。當日,數十位著漢服者行走在瘦西湖畔,給人以穿越之感。一位來自上海的遊客停下腳步,目送一個個漢服女子從身邊走過:「第一次看到這麼多穿漢服的人聚在一起,款款走過。我們中國的傳統服飾真的是漂亮,出現在美麗的景區,更是一道風景!」
  • 當代漢服運動大事記(上)
    2013年後,活動改由江陰漢服協會負責,這也成為漢服運動中的一個標誌性祭祀活動。3.2006年3月1日,全國第一家漢服實體店「漢衣坊」在北京開張,主營漢服禮服、漢服婚禮等4.2006年 4月17日,上海,杭州,北京等地網友著漢服過上巳節,這是漢服活動第一次在傳統節日中實踐民俗節日復興計劃。
  • 用漢服點亮成都~第四屆 四川成都1122漢服節漢服秀晚會!
    「1122漢服節」[四川成都第四屆漢服節] [天府相邀,美麗之約]--四川漢服2020年成都漢服節—用漢服點亮成都! 著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漢服復興17年,又是一年出行節日盛會,不忘初心,與子協行。
  • 辦一場漢服婚禮多少錢?傳統漢服婚禮流程是什麼樣子的?
    漢服婚禮,意指身著漢民族傳統服飾「漢服」以《儀禮·士昏禮》為原型舉行的符合現代人審美情趣和禮儀認知的漢民族傳統婚禮。傳統漢服婚禮儀式一般分為婚前禮、正婚禮、婚後禮三大儀程。那麼,辦一場漢服婚禮多少錢?傳統漢服婚禮流程是什麼樣子的?今天就和婚博會網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傳統漢服婚禮流程有哪些吧。
  • 穿漢服,去千年古城!第一屆漢服博覽會將於5月舉辦
    1月9日,「第一屆漢服博覽會·修武」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一場精彩的沉浸式漢服開場秀,讓現場嘉賓感受著華夏歷史文明與藝術之美的繁錦綿長。漢是文化,服是載體。由修武舉辦的漢服博覽會,旨在向大眾展示傳統漢服文化,融華夏之美,頌漢服之音,傳承漢服之邦的民族文化精神。據悉,第一屆漢服博覽會·修武,將於2021年5月7日舉行開幕式,活動從5月7日至5月9日,為期3天。
  • 「漢服復興」到底有什麼意義?穿它上街,算不算文化內涵的體現?
    現如今很多人都開始穿漢服上街了,大家都把這一種現象理解成了「漢服復興」的文化活動。甚至同在一個文化圈裡,如果不穿一件上街顯擺一下,那都可以被說成你不懂得混朋友圈,你屬於落後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年輕人。真的是這樣子的嗎?年輕人玩起來的「漢服復興」到底有什麼意義?
  • 十二星座專屬小仙女漢服,雙魚座嬌美無比,獅子座動人心魂!
    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十二星座專屬小仙女漢服,雙魚座嬌美無比,獅子座動人心魂!巨蟹座:粉紅玫瑰香緊身袍袍袖上衣,下罩翠綠煙紗散花裙,腰間用金絲軟煙羅系成一個大大的蝴蝶結,鬢髮低垂斜插碧玉瓚鳳釵,顯的體態修長妖妖豔豔勾人魂魄。這就是巨蟹座專屬小仙女漢服。
  • 端午祭臺駘,傳承民族禮儀文化!
    祭祀以穿漢服、行漢禮的方式,祭拜太原始祖,治汾先祖,張氏世祖——臺駘,呈現節日之禮儀,傳承民族之精神。上午11時30分,「端午祭臺駘」大典,由一場氣勢恢宏的《鑼鼓舞》拉開序幕。祭祀儀式樂聲起,祭祀興,身著漢服的同袍步履輕盈地走向了古堡廣場祭臺,按照古禮依次進行了上香、獻禮、祭祀等儀式,以此祭祀太原始祖,治汾先祖,張氏世祖——臺駘。
  • 評「漢服熱」與漢服復興:莫把漢服小眾化、符號化、飯圈化!
    近年來關於"漢服復興"的話題總是爭論不休,有人呵斥這是譁眾取寵,到底難等大雅之堂,有人辯解這是中華傳統服飾,理應發揚光大。那麼"漢服復興"到底有什麼意義?穿漢服上街。到底算不算文化內涵的體現呢?什麼叫漢服?"漢服"一詞,最早見於《漢書·西域傳》:"後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
  • 科普還能這麼美?身著漢服的靳舒馨詩意科普中國首次探火
    科普還能這麼美?身著漢服的靳舒馨詩意科普中國首次探火
  • 婉約的漢服亮相紐約時代廣場_是典型的「東方美」
    打開APP 婉約的漢服亮相紐約時代廣場_是典型的「東方美」 發表於 2018-04-08 09:18:00 去年,婉約的漢服亮相紐約時代廣場引起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