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這個時代,誰不希望自己能多賺錢,過上更好的生活呢?
只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最後真正能發達者,往往只有少部分人。
那麼,那些真正賺了大錢的人,他們身上的哪些特質,幫助他們獲得了成功的呢?
一位富翁說:身上有這3個特質的人,註定非富即貴,看看你有嗎?
一、把時間花在重要的事情上
生活中,有一些人,他們每天都忙忙碌碌,但是他們的收入微薄,這是為什麼呢?
富翁指出,其實大多數的窮人並不是遊手好閒的懶人,他們也很勤勞,但他們像無頭的蒼蠅一樣,不知道主次。而那些富人的做法同勤勞的窮人截然相反,他們具有大局意識,知道自己是為了什麼而忙碌,懂得把時間花在重要的事情上。
據說,民間有一種捕猴子的方法:在一塊木板上挖兩個洞,剛好夠猴子的手伸進去,木板後面放一些花生。猴子看見花生,就伸手去抓。結果,抓了花生的手緊握成拳頭,無法從洞裡再縮回來,木板成了一塊活生生的枷鎖。
猴子就這樣緊緊抓著他的花生,被人輕而易舉捉去。可憐的猴子!它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把食物看得太重了,而忘記了自己的生命更為重要。 其實,窮人又何嘗不是這樣!
能區分出什麼事情更重要,什麼事情不重要,從大處著眼,這是富人區別於窮人很重要的一點。
一般人很容易有一種眼前的事先解決的心理。其實,即使是迫在眉睫的工作也並非一定最重要,重要性和目標有關。凡是有利於實現個人目標的事情就是重要的事,而那些急迫之事往往是對別人而不是對自己很重要。如果一個人一生只專注於這類事情,那麼他們終有一天會被瑣事淹沒。
一個人,如果懂得把有限的時間,花在重要的事情之上,其結果必然是成功、非富即貴。
富翁的忠告:在積累財富的過程中,一定要清楚地知道應當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富人不把時間、精力花在瑣事上,因為瑣事使他們偏離主要目標和重要事項。
二、重視身邊的每一個機會
當今社會,很多人的願望就是有個好職業,努力工作,然後慢慢往上爬,最終安享退休生活。事實上,要成為衣食無憂的小康之家,也許並不困難,普通的工薪階層,也能做到這一點,但要成為真正的富人就不那麼容易了。
這需要機會,一個人致富的機會也許一生難求,但只要能掌握一次,全力投入,便有成為富人的可能。一個人要創業致富不但要勤奮、敬業,認準目標鍥而不捨,更重要的是他要找到一個可以全力投入的好機會。
富翁指出,生活它不斷地將禮物送到人們手上,有的人抓住了,有的人卻視而不見。前者成為了富人,後者卻只能徘徊在窮人的行列中!
用一個通俗的比喻,機會之於人,就像蛋之於雞。沒有蛋就沒有雞,有了雞又生出更多的蛋,如此循環下去,窮人變富人。所以一個人要想成為富人,一定要抓住身邊的機會,不要讓它從身邊溜走。
富翁的忠告:機會來了,一定要重視,且想辦法去抓住,而不是害怕重重障礙,讓機會白白流失掉。正所謂「命運無常,良緣難再。」在我們的一生中,若錯過良好機會,不及時抓住,以後就可能永遠失去了。
三、每天比別人多想一點
富翁說,可以這樣把世人分成三類:一類是不思考的,為下者;一類是思考的,為中者;再有一類就是比別人多思考一點的,這為上者。
在茫茫人海中,好多人覺得自己好像從來都沒有過所謂的計劃和目標,他們都是在迷茫中前進,走到哪裡算到哪裡。
富翁指出,人之所以比動物高貴,是因為人更能思考。每天我們都一樣地活在這個世界,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思考,但這種思考僅僅我們都在一個水平線上,在經濟上不會給我們帶來一些與眾不同,更不會成為我們成功的起點。
因此人與人窮富的差距,更多體現在思想方法上,雖然初始時的差距就那麼一點點,但日積月累就越拉越大。
因此,你要想發達,不僅要有自己的計劃和想法,更要有比別人多一點的想法,哪怕就是多想一點點。因為每天都這樣多想一點點,你就是一個比他人更有思想的人,你就會擁有更多的財富。
比如:看到爐子上的水壺蓋子被水頂開,大眾都會想到的是「水開了」,而有人卻會比別人多想一點「為什麼」,就這一步多想推動的卻是整個人類文明的進步;蘋果砸了頭,更多的人會罵「老子今天真晦氣!」但有人多想了一點就樹立起了物理學新的裡程碑。
能夠做好自己的本分,是做人的基本。而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要比別人多想一點,才能贏得更多的財富,獲得更大的成功。人要善於觀察、學習、思考和總結。僅僅靠一味地苦幹奮鬥,埋頭拉車而不抬頭看路,結果常常是原地踏步。
富翁忠告:每天比別人多想一點,就像你站的比別人高一點,你離財富就會比別人近得多。
- The End -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請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