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本屆三年展為靈感設計的U盤
以一節火車為標誌的上海雙年展於7日開幕,而廣州三年展則先聲奪人。
6日下午,第三屆廣州三年展在廣東美術館開幕。以廣東美術館、廣東美術館時代分館作為主展場,本屆三年展將展出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78位藝術家的最新作品。
「奢侈」的學術流動論壇
本屆廣州三年展的主題是「與後殖民說再見」。 以高士明(中國)、薩拉·馬哈拉吉(倫敦)、張頌仁(香港)為主策展人的策展團隊,解釋了這個主題出爐的時代背景:一方面,後殖民主義在世界文化格局中依然強勁且有廣泛的勢力範圍;而同時,在藝術領域,後殖民主義已經越來越意識形態化和政治化,失去了其批判意義,並且限制了藝術的新可能。
策展團隊希望通過本屆三年展,為藝術尋找新的可能。他們認為需要將藝術從與社會政治議題的糾纏中拯救出來,並在網絡時代全新的人生體驗、虛擬主體視角重新建構的世界夾縫中,賦予藝術新的創造力。「藝術家對於現實的超越意味著什麼?創造性意味著什麼?可能世界又意味著什麼?我們應該如何重新釐定藝術與現實的關係?」這是三年展給出的問題。為此,本屆三年展設立了四個專題板塊: 行進中的計劃、思想屋、自由元素、獨立計劃。在三年展籌備的漫長時間裡,策展人、藝術家和一些學者,還在倫敦、廣州、杭州、上海、北京、黃山、香港等地進行了流動論壇。這個為了學術而舉辦的奢侈的流動論壇,是本屆廣州三年展的一大特色。
在展覽開幕之前半小時,展廳裡依然是一片繁忙。許多作品的布展還沒有完成,因此提前入場參觀的媒體記者紛紛表示只能看個大概。有媒體戲稱,應該戴著口罩看三年展。儘管如此,有一些體積巨大的作品還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邵譯農和慕辰的作品《東風西風》,用黑色絨布材料做成了樣式迥異、但是都空無內容的相框、吊燈。這些相框和吊燈體積都很大,並且數量眾多,在展廳裡顯得很有氣勢。本次廣州三年展還邀請了一批第三世界國家的藝術家參展。巴基斯坦、蒙古藝術家的作品雖然因為語境、民族、國家、歷史的差異等原因,看起來有些費解,但似乎想像力也並不比中國藝術家差。
輸贏並不重要
就本屆上海雙年展已經透露的作品和主題所確定的外延來看,這是一屆十分強調上海城市歷史和區域文化的雙年展。而廣州三年展似乎秉承了廣東美術館一貫的宏觀視野。這個宏觀視野中甚至不包括幾乎同期開幕的上海雙年展。在新聞發布會上,廣州三年展策展團隊放出豪言,聲稱這次三年展肯定比上海雙年展好得多。其實,在深刻的學術主題下,上海雙年展和廣州三年展都很注意吸引觀眾,因此,都展示了一些體積龐大、通俗易懂或者娛樂性強的藝術作品。
雖然這是藝術大展十分頻繁的一年,上海雙年展、廣州三年展、廣州雙年展等組織者也彼此密切聯繫,構築了一個亞太藝術共同繁榮的景象,內在的競爭卻是不可避免的。上海雙年展和廣州三年展已經走上了鬥寶臺,輸贏並不重要,或者說並不會有輸贏,對藝術來說,有競爭才有發展。
「2008藝術北京」開幕式
「2008藝術北京」開幕式
2008藝術北京揭幕
9月5日下午7點,「2008藝術北京」開幕式在現場觀眾的注目中拉開帷幕。
藝術北京2008主題展由趙力策劃,以「公共藝術」為主題,展覽邀請隋建國、瞿光慈、向京等參加,特別重視藝術品與藝術品之間、藝術品與展覽空間之間的關係,希望通過這個展覽找到一種藝術進入生活的方式。
面對亞洲當代影像藝術市場的現狀,在藝術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展覽的同時,藝術北京執行委員會將會專門拿出全國農業展覽館的5號館來舉辦影像北京(Photo Beijing),這是一個專門為影像藝術設立的嶄新單元。藝術北京邀請來自世界範圍內的具有影響力的影像藝術畫廊,展現當代世界影像藝術的發展趨勢。影像北京的主題展Artist Cinema邀請亞洲範圍內10位當代影像藝術家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