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等了485天,周杰倫終於在昨晚十一點,帶著奶茶和新歌來了!
周杰倫的新歌被刷屏,說好的不哭,卻因成功背後的故事讓我們感動到哭,女主角淚流滿面的感人畫面時,時刻牢記審題的我頓時發現了華點——說好的不哭呢???
看見即是療愈
兩個相處,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被對方看到,這個看到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相處,而且是兩顆心靈的觸碰。
這裡兩顆心的觸碰必然會牽扯到最真實的自己,沒有人喜歡被說教,沒有人喜歡被控制。因為當我們想要改變對方時,無論出發點多麼好,道理多么正確,其實都在傳遞:我不喜歡你現在的樣子,你應該變成另外一個樣子。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每個人雖然不完美,但是都有被對方看到真實自己的需求。
猶太哲學家馬丁布伯說,關係分為兩種:我與你,我與它。當我放下預期和目的,以我的全部本真與一個人或事物建立關係時,我就會與這個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這種沒有任何預期和目的的關係,即是我與你的關係。
在馬丁布伯看來,「我與你」只是生命的瞬間。也許我與你神性相遇的境界太高,但至少我們普通人可以學習做到,去尊重對方是一個獨立的生命,不是一個實現我們想像中功能價值的「它」。
可是現實情況是我們很多人並沒有能力直接把自己的情感和情緒用語言表達給對方的能力,很多時候只能用一些表情甚至一些情緒化的行為來向對方把內心的真實感受表達出來。
哭當然是很重要的一個表達方式。
哭泣很重要
過去幾十年裡,科學家對哭泣提出了多種解釋,他們認為流淚的能力或許為早期人科動物賦予了一種適應性優勢。這些科學家中,有的提出了「水猿理論」(aquatic ape theory),認為眼淚是對鹹水環境的適應;還有的認為眼淚模糊視線,相當於在向可能的襲擊者「舉白旗」——哭表示無法傷害對方。另外還有比較直接的生物學解釋,認為流淚是為了溼潤眼球、防止有害細菌而演化出來的。
不過,現在流傳最廣的理論或許是這個:眼淚是一種社交信號系統,它是從哺乳動物的求救呼叫中演化而來的。眼淚是一個清晰的視覺信號,它表示有人正在遭受痛苦或是遇到了危險,需要別人幫助。
過去二十年裡,荷蘭心理學家阿德溫格霍伊斯(Ad Vingerhoets)一直在研究我們為什麼要哭、什麼時候會哭的問題。「眼淚具有很強的符號意義,」他說,「它傳達出無助,尤其是在人類最脆弱的童年時代。」
如果我們不能用語言直接表達情感,很多時候就只能藉助這樣的方式來讓對方看到自己的脆弱,其實這個時候也是呼喚對方來療愈自己,幫助自己。
從這個角度來說,哭泣真的很重要。
哭泣,是為了讓你看見
上述我說過,每個人都有被看到的需求,因為被看到就是被療愈。
而哭泣自然是為了可以讓我們不能表達的情感被看到,溫格霍伊斯認為,「眼淚在你獨自一人時並不怎麼重要,因為沒有人在看你流淚。」他說。
不過無論什麼年代,大眾都相信哭泣具有宣洩情緒的作用。但是在溫格霍伊斯看來,就連這個作用都可能是社會建構出來的。
當我們放下所有的要求、控制、評價,只是單純看見對方當下的樣子,當下的感受,並願意和這個真實的人在一起,分享時光,這就是真正的陪伴。這種陪伴,無論對自己還是對方,都是巨大的滋養療愈,是我們存在的證據。
所以杰倫說好不哭的意思大概就是希望可以在戀愛中,彼此都可以看到真實的對方,我們也可以真實表達自我,而不需要用哭泣這種次一級的方式來表達感受,這樣會有更幸福的表現!
從這個角度來看,杰倫真是用心良苦啊!
總之,溝通是一種能力,需要訓練。
在這過程中,時刻保持清醒的覺察,是感情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