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為了腎與白血病患者結婚,她等到了嗎?

2021-01-09 網易

  

  導語

  長安君(ID:changan-j):尿毒症患者王宵為了活下去,和白血病復發患者於建平籤下結婚協議——

  他死後,將腎捐給她;而她,則負責照顧他的父親。

  等腎,就是盼「丈夫」快死,這人生的悖論悲壯而慘烈。

  王宵能如願等到丈夫的腎嗎?

  命運兜兜轉轉,又會出現什麼轉機?

  「為了活著,請原諒我的卑微和齷齪!」

  2011年,23歲的王宵從西安工業大學畢業,成為西安華榮公司的一名白領。

  她準備工作兩年就談戀愛、結婚,未來的一切滿是光明和希望。

  2012年初,王宵突然覺得渾身沒勁,吃不下東西,連走路都打晃。到西安交大附屬醫院一檢查,發現自己竟然患上尿毒症,而且已經是晚期!

  顧不上憂傷,王宵隨即住院接受治療。

  醫生說,如果不換腎,她很可能挨不過一年。

  王宵的父母有慢性病,不符合器官移植條件;姐姐的條件符合,但姐夫死都不同意。

  王宵整天泡在患者QQ群裡,苦苦尋找生機。

  2013年4月的一天,有人給她出了一個主意:

  

「你可以到癌症群找一個男病友結婚。等他離開人世後,以妻子的身份接受他的腎臟移植。癌症患者只要不並發腎功能衰竭、血型吻合,腎臟一般都符合捐獻條件。」

  在病友的推薦下,王宵加入「活著真好」西安癌症患者QQ群。

  隨後,她在群裡發布了徵婚啟事。

  在啟事裡,她忐忑而真誠地寫道:

  

「婚後,我會給予對方最好的照顧!為了活著,請原諒我的卑微和齷齪!」

  這個帖子迅速在群裡引起了反響。

  同在死亡懸崖邊上徘徊,沒有人忍心責備她,很多人都是一聲嘆息。

  第三天晚上,一個網名為「喜歡向日葵」的群友,問王宵:「你是不是惡搞?」

  王宵當即給對方發去了自己的病情證明和身份證照片。

  過了好一會兒,對方才回覆說:「我願意和你結婚。我叫於建平,西安人,27歲,患骨髓瘤3年,B型血,2012年做過骨髓移植,復發了,已經不抱希望了。」

  腎移植和骨髓移植不同,只要血型一致就可以,而王宵也是B型血。

  王宵喜出望外,很快和於建平交換了手機號。

  於建平還想繼續聊,王宵半天才回了一句:「透析呢!胳膊被固定了,現在是單手獸一隻!」

  於建平以為她在開玩笑,幾秒後,王宵卻發來一段自拍視頻。

  視頻裡,王宵正躺在透析機一旁,輸液管裡流淌著紅紅的血。

  

  她臉色慘白,但笑容燦爛:「看到了吧?一會兒姐舊貌換新顏,日新月異呀!」

  於建平看了目瞪口呆,這女孩太調皮了!

  2013年6月下旬,王宵暫時出院了。

  在熟人的幫助下,王宵確定了於建平的身份。隨後,兩人約在西安的興慶宮公園見面。

  見面時,大熱天的,兩人卻都戴著口罩。

  遠遠地,彼此一眼就 「認」了出來,互相擁抱。

  王宵哈哈大笑:「這算相親嗎?怎麼像特務接頭?兩個奇葩啊!」

  於建平被她逗樂了,也開起玩笑:「來!看看我,你就活得有希望了!」

  於建平摘下口罩,王宵才發現他的臉色很難看。

  原來,早在一年前,他就放棄了住院治療,血象維持都是靠服藥。

  王宵十分驚訝:「這怎麼行?你這麼草率,隨時會出大問題!」

  於建平的神色暗淡:「我不在乎。我受夠了,反正你等著我的腎呢!」

  這是兩人都繞不過的沉重,王宵沉默了。

  於建平只對王宵提了一個要求:「你不需要照顧我,但要在我死後替我照顧我的父親。」

  這個要求令人心酸,王宵毫不猶豫地點了頭。

  

  於建平比王宵大兩歲,畢業於西安交大,是西安光大理財公司的業務經理。他和女友馬上要結婚時,卻突然查出患了白血病。

  很快,女友像躲瘟神一樣離開了。

  他的母親已去世。為了給他治病,父親把房子都賣了。

  本來前途一片光明的他,人生陷入絕境。

  他對自己絕望了,越來越擔心父親:母親走了,房子賣了,錢也沒了,自己要是再走了,父親一個人孤苦伶仃的,可怎麼過?

  這個念頭重重地壓在於建平的心頭。正感到束手無策時,卻意外看到了王宵的徵婚啟事。

  他很清楚,這份協議沒有法律效力。可是對於絕望的他來說,卻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他只能試試。

  王宵其實也抱著類似的想法。

  腎臟移植與骨髓移植不同,血型相融是手術的首要條件。其他指標就算配型不理想,也可以考慮手術。

  能夠找到同血型的腎源太不容易了,所以,哪怕手術有風險,她也不願意放棄這個機會!

  2013年7月16日,兩人在西安市碑林區民政局辦理了登記手續。

  

  中午,這對特殊的夫妻在友誼東路的一家小飯館慶祝「結婚」,並籤訂了一份特殊協議:

  鑑於雙方的身體情況,兩人不同居,不公開,財產獨立。

  若於建平死於王宵之前,自願捐腎給她,於建平將以遺書形式告知父親。

  若捐獻手術成功,王宵存活,需要照顧於建平的父親,直到老人去世。若於建平的腎臟無法使用,王宵無須承擔盡孝的責任。

  「我們要死一起死,要活一起活!」

  雖然「結婚」的目的不純,可真「結婚」後,兩人都情不自禁地牽掛起對方來,畢竟這很可能是他們生命中唯一的一次婚姻。

  他們每天都要打很多電話,一聊就是很久。

  王宵有失眠的毛病,於建平主動說:「我講故事最乏味了,保證讓你睡著。以後我每晚都給你講個催眠故事吧。」

  王宵開心地說:「行啊!」在他溫和又有磁性的聲音裡,王宵很快進入夢鄉。

  2013年9月初,王宵的肌酐值突然急升,超出正常數值30多倍,緊急住院。

  看到自己的小腿腫得發亮,回憶起一個病友死前也是這個樣子,王宵再也笑不出來了。

  於建平發信息,她沒有心思回;他打來電話,她也不接。

  於建平怕她出意外,跑到西安交大附屬醫院腎病科,一間一間病房地找,終於找到了王宵。

  看到於建平,王宵嚇了一跳。

  見王宵的父母也在病房,於建平連忙自我介紹:「叔叔、阿姨,我是王宵的病友,來看看她。」

  老人客氣地又是讓座又是倒水。

  等王宵父母離開病房,於建平立刻拉下了臉:「你病了怎麼不說一聲?」王宵強作歡顏:「對不起,我等不到換腎的那一天了。」

  

  看見意志消沉的王宵,於建平心裡很難受。

  同時,冒出一個念頭:「如果我現在多陪陪她,她將來或許能記住我的好,能對我爸好一些……」

  於建平決定每天都到醫院陪伴王宵。

  在於建平的鼓勵和陪伴下,經過半個月的系統治療,王宵的各項指標都降了下來,腿腫也消了,她又恢復了過去的調皮。

  有一次,於建平沒在病房,她用美顏模式自拍了一張小腿照,發給於建平:「哎,那個當老公的,分享一下我的銷魂小腿吧!」

  於建平哈哈大笑:「驚豔到晃眼!要是你沒病,我會追你的!」

  王宵心裡美滋滋的:「那就等我好起來吧!」

  說完這句話,於建平一下沉默了。

  王宵心裡一沉:她想徹底好起來,要靠於建平的腎。她連忙把話題岔開了。

  於建平其實是個幽默風趣的人,上大學時寫了很多段子,還會演小品。只是因為病痛的折磨,他的情緒漸漸低落起來。

  和活潑的王宵在一起後,他的幽默天賦又被激發出來。

  每當王宵被病痛折磨得沒了脾氣,他就發給她幾個原創的幽默段子,逗得她捧腹大笑。

  善於煲湯的於建平,還跟朋友學會了做藥膳。

  他根據兩人各自病情的禁忌,每天做好兩罐湯,帶到病房一起喝。

  每次他一邊喝,一邊發出誇張的聲響:「哎呀!這該叫同病湯啊!好喝,真好喝!」

  而王宵也非常關心他,每天都詢問他的血象情況。

  時間長了,於建平形成了條件反射,一看見王宵,就自動報出一大串數據,然後說:「匯報完畢,請指示!」

  兩個人互相關心,互相溫暖,兩顆心也越來越近。

  2014年元旦晚上,於建平吃過飯,特意提上自己親手做的花籃去看望王宵。

  一見面,於建平就給了她一個擁抱:「新年快樂!」

  王宵緊緊擁抱著他,說:「新年快樂,老公。」

  於建平哈哈大笑:「你應該說,新年快樂,我的腎!」

  王宵的眼圈瞬間紅了,於建平緊緊抱住她,說:「我喜歡你!傻丫頭!」

  在那燈火闌珊的街頭,王宵幸福地閉上了眼睛。

  然而,元旦過後,王宵又聯繫不上於建平了。

  1月9日上午,王宵按照身份證上的地址,打車來到於建平家,是於建平姑姑開的門。

  於姑姑告訴她,於建平和父親都在醫院裡。因為最近於建平連口服的化療藥也停了,血象一塌糊塗。

  

  父親催他去醫院,他也不肯去。一周前,於父叫來幾個親戚,把他強行送去西京醫院。

  一瞬間,王宵的眼淚噴湧而出:於建平這是在故意加速死亡,好成全她呀!

  「這個傻瓜,這個瘋子!」王宵迅速趕赴西京醫院。

  路上,她一邊哭,一邊痛罵於建平。

  然而,也正是在這次「你死我活」的抉擇裡,王宵想明白了一件事:她要拉住於建平的手,一起橫渡茫茫滄海,他們要一起活著!

  一出現在於建平面前,王宵就大聲嚷道:「於建平,你不吃藥、不治病是想找死,是吧?」

  於建平怕王宵說錯話,連忙示意父親在場。

  王宵卻把老人拉出病房,把事情的經過對他和盤託出。

  她鄭重地對於父說:「既然我和建平已經是夫妻了,我們要死一起死,要活一起活!」

  返回病房,她又給於建平下了通牒:「你必須好好治療,否則,我就和你離婚,你的腎我也不要了!」

  於建平對王宵強調說:「我不是單純為你才放棄治療的,我不想受罪了,而且也沒錢。現在死還能救你,等以後腎損害了,什麼都晚了!」

  王宵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憤怒,哭著衝上去扇了於建平一個耳光:「你不怕死,我也不怕!我們連死都不怕,還怕活著嗎?」

  於建平被她鎮住了,含淚一遍遍問:「你這是何苦?」

  王宵也淚流滿面地說:「我不甘心,我還沒戀愛過,你就當一回陪練,不行嗎?」

  於建平喃喃地問:「我行嗎?」

  「你行,因為我倆在一個起跑線上,旗鼓相當,都是落後分子!」

  王宵含著淚大聲說。

  於建平笑了,但隨即又哭了起來。

  這一次,他分明看到了生命的希望。

  「這和我們的協議已背道而馳了」

  這天下午,王宵回家後,把結婚證放到了父母面前:「我瞞著你們結婚了……」驚呆了的父母弄清前因後果,悲愴淚下。

  他們怎麼忍心責怪女兒?

  對突然冒出來的「病女婿」,他們也只有接受:「結婚證都領了,也就是咱們的孩子了。」

  之後,王宵再做透析,也選擇了西京醫院,方便和於建平相互照顧。兩家人還在醫院附近租了一間車庫,一起做飯,給兩個孩子增加營養。

  2014年初,兩人的病情都基本穩定了。王宵開始忙著給於建平籌措藥費,進行第二次骨髓移植。

  

  因為做過一次骨髓移植手術,於家已經家徒四壁。

  於建平長期不上班,收入只有單位的基本補助。王宵打算向父母借錢,先給他治病。

  然而,於建平卻無論如何不肯接受:「這和我們結婚時的協議已背道而馳了。萬一我再次移植失敗,你怎麼辦?」

  王宵的父母也不同意:「我們手裡只有不到50萬元的積蓄,這是你的救命錢!萬一哪天等到腎源呢?這筆錢誰也不能動!」

  這條路行不通,王宵又開始想辦法賺錢。

  然而,作為一名晚期尿毒症患者,她根本找不到賺錢的門路。

  就在她束手無策時,朋友李斌給她介紹了一個臺灣手工藝人,對方會做漂亮絕倫的「永生花」。

  「永生花」有一段纏綿悱惻的故事:

  二戰期間,戰火蔓延到歐洲南部的安道爾城,一對情侶即將離別。

  男孩從花園裡摘下盛放的玫瑰,送給女友,說:「當玫瑰的最後一片花瓣腐爛時,你就忘記我,開始新的生活。」

  然而,他走後,女友把花瓣脫水、烘乾、染色,這樣製作的花永不枯萎。

  終於,男孩回來了,兩人再也沒有分開過。

  而這種永不枯萎的花,被人們稱為「永生花」。

  

  王宵覺得,永生花的故事,簡直就是她和於建平的寫照。

  她當即在藝人的指點下,製作了一朵永生花,帶到於建平的面前:「我們就像這朵永生花,雖然經過了褪色、染色,但一樣絢麗!」

  看到「永生花」和真花一模一樣,於建平驚奇不已。

  更令他吃驚的是王宵的決定,她要製作大量的永生花到街頭售賣,為於建平籌措藥費。

  她自信滿滿地說:「你等著我!」

  於建平被深深觸動了:「我也跟你一起做花,陪你去賣花。」

  2014年春節前,大唐西市廣場,王宵和於建平擺的「永生花」花攤開張了。

  王宵把兩人的故事寫成一張張卡片,掛在花攤前。

  她寫道:「這是廢墟裡盛開的永生花,花永生,愛永恆!」

  不到兩個小時,他們帶來的百餘朵花就銷售一空。

  短短幾天,他們就賺了3000多元。

  

  「花想容」花藝店的老闆王容聽說他們的故事後,不僅從王宵這裡大量進貨,還在當地的花藝群裡號召大家一起找王宵進貨。

  很快,王宵就拿到了每月1萬盒永生花的固定訂單,而且生意越做越大。有一位好心人,一次買了7萬元的永生花送人。

  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王宵就為於建平籌到了手術所需要的30萬元。

  4月中旬,王宵委託姐姐前往上海,聯繫於建平第一次做手術時的醫院—上海瑞金醫院。

  經過檢查,於建平的身體狀況符合骨髓移植的條件。

  4月19日,醫院通過骨髓庫聯繫了當初的捐獻者,一個25歲的浙江青年。對方願意再一次捐獻骨髓,得知這一消息,王宵喜極而泣!

  王宵的父母拿出了10萬元,於家父子又自籌10萬,一共湊了50萬元。

  4月26日,於建平在上海瑞金醫院完成了二次骨髓移植手術。

  進艙前,王宵捧著一束紅色的永生花,含淚親吻著於建平的額頭:「老公,我等你健康出來!」

  於建平給了她一個踏實的擁抱:「等著我。」

  因為是第二次移植,各種風險都將無限增加。

  在艙內的一個多月,於建平數次掙扎在生死關頭。

  而王宵不停地製作著永生花,她相信這些經過了涅槃重生的花朵,將散發世界上最濃烈的芳香,丈夫一定能聞得到!

  與此同時,王宵也在拼命自救,她定期做透析,跑步,吃中藥。

  5月底,於建平順利轉入普通病房。

  6月20日,他的各項指標正常,和父親、王宵一起返回西安。

  看著兒子身體逐漸康復,於爸爸對王宵既感激又慚愧,對她說:「孩子,要是沒有你,建平就沒有今天!我的腎要是適合你,馬上捐給你!」

  王宵含著眼淚說:「您這麼大年紀,不能做手術了。放心吧,我好好調養身體,慢慢等腎源。」

  而愛,再次催生了生命奇蹟:

  王宵的病情不但沒有惡化,反而好轉了。透析由每周兩次,改成了一個月一次。2015年1月,經檢查,她的肌酐指標進一步降低。

  醫生說,如果照這樣下去,即使不換腎,她也可以活下去。

  2015年2月14日,王宵和於建平在西安和平大飯店舉行了婚禮。

  王爸爸給他們寫了一副對聯:「一對老夫妻,從此新生活。」

  而他們的愛情和生命,如同永生花一樣,經過種種考驗後,涅槃重生,歷久彌新。

  聲明:本文轉自《婚姻與家庭》雜誌,在此致謝!

相關焦點

  •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率僅萬分之三 血液透析患者存活率逐年提升
    4月21日,2018海峽兩岸首屆血液淨化管理與技術交流會在重慶黃泥磅醫院召開,據臺灣血液淨化醫學會副秘書長徐永堂博士介紹,隨著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醫療技術的提高,以及腎透析設備的不斷更新迭代,目前我國尿毒症腎透析患者的存活率大大提升,以臺灣為例,腎透析患者的5年存活率達到56%,而歐美的數據僅僅為30%。
  • 尿毒症患者有條「生命線」?不想腎病變尿毒症,腎友謹記2點
    尿毒症出現說明腎臟已經受到明顯傷害,各種腎臟疾病持續發展而沒有得到控制,可能就會轉變成尿毒症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因此,在明知尿毒症不可避免的情況下一些保護好身體的關鍵措施應該做到位,這樣可以防止腎臟病變一發不可收拾。
  • 尿毒症患者若接受腎移植,術後護理要重視,6個注意事項請牢記
    尿毒症是很嚴重的一種腎臟疾病,在後期往往只能夠通過血液透析或者腎移植的方式來進行控制。如果想要徹底擺脫尿毒症帶來的影響一般也就需要進行腎臟移植手術,但是在移植手術之後,依然需要長期進行控制,才能保證身體健康。尿毒症術後該如何護理?
  • 武漢非新冠肺炎患者求醫路:癌症晚期、尿毒症、心梗等重症病人與...
    2月9日凌晨5點,社區內又一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上了救護車,武漢人小妍發了條朋友圈。她發朋友圈習慣配圖,但這次沒有。比起傳染病,小妍更擔憂的是無法化療的母親。2019年夏天,小妍的母親確診為卵巢癌三期。半年來,母親扛過嘔吐、脫髮、血象高危,才換來醫生一句「好多了」的病情評價。如果不按期化療,小妍母親的病灶可能會加速惡化,這對中晚期癌症患者可謂「生死時速」。
  •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出現這3個症狀,就是尿毒症準備襲擊了
    糖尿病患者的患病時間一般都是比較長的,部分老年人出現了十年以上的糖尿病病史,糖尿病患病的時間一久就害怕自己會得腎病。1.經常性的尿頻尿急,尿不盡。引發尿毒症的誘因有很多,但是尿毒症的主要表現症狀都是尿頻,尿急和尿不盡,這和生殖器受到感染以及有部分的前列腺患者的表現相同。
  • 湘籍白血病患者李真去世,他曾寫下「告母書」感動無數人
    人物|湖南白血病患者上《見字如面》 寫給母親的信看哭網友紅網時刻7月9日訊(記者 盧欣)去年9月,湘籍白血病患者李真登上綜藝節目《見字如面》,寫給母親的信,道盡一個農村學子患絕症後的絕望、悲傷與無助,令無數人動容。今日,李真女友向華證實,李真於7月7日晚上7時死亡,今晨火化。四年「抗白」路 自覺愧對父母「對不起,媽!
  • 無言大愛成為大學「無語體師」 深大總醫院61歲難治白血病患者捐獻...
    記者從深大總醫院獲悉,深大總醫院61歲難治白血病患者鍾麗娜在走完人生最後一段旅程後,捐獻遺體作為無言的「大體老師」將協助深圳大學醫學部開展教學工作。作為一所2018年剛開業的新醫院,這也是深圳大學總醫院首位患者捐獻遺體。
  • 為什麼尿毒症患者那麼多,醫生提醒:4種食物少吃,或有助腎健康
    一盤菜引起的疾病60歲陳阿姨喜歡吃刀豆,平時在家裡面經常買刀豆,有一次,在家裡煮菜的時候接了一個電話,忘記煮了多久的她直接把菜裝起到盤裡,吃完飯後,陳阿姨就出門去散步了。平時注重健康的她每天都有走路半小時的習慣。
  • 白血病患者出院正逢50歲生日 醫生護士送上驚喜慶祝新生
    當白血病患者曾女士(化名)從移植艙出來,醫生護士送上鮮花蛋糕,唱起生日歌,她驚喜又感動,眼睛頓時溼潤。當天,是曾女士重獲新生的日子,歷經千辛萬苦、生死考驗,終於離開移植艙踏上歸程,9月17日恰又是她50周歲的生日。
  • 這種水果別亂吃,透析患者更不能吃!多吃一口,可能命懸一線!
    血液透析患者能吃嗎?下面康萊爾醫療的專家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一場飯局後男子突然噁心嘔吐腹痛 2019年11月29日夜間,廣東普寧的楊某、張某表兄弟和朋友聚餐飲酒。席間大家聊得正開心,做東的朋友突然拿出一瓶楊桃泡的白酒,說是已經泡了兩三年,很好喝。於是大家就開始喝這個甜甜的楊桃酒。
  • 守護血透患者「生命線」的白衣戰士(圖)
    尿毒症患者,每周必須兩次透析,才能維持生命,加之患者常年透析使得他們的抵抗力低於常人,而透析室治療區又是一個充分暴露的大空間,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醫院血透室將採取怎樣的措施來守護患者的「生命線」?做血透患者的健康守護人為了做好血透患者的安全防護工作,江西南昌市第四醫院要求,所有醫護人員必須第一時間學習相關防控知識,制定應急預案,調整完善工作流程。
  • 「濟南好妻子」孫國芳:捐腎救夫 情比金堅
    因為,從這兩條傷疤之前的傷口處,妻子將自己的一個腎給了身患尿毒症的丈夫,將他從生死線上拉了回來。  傷口慢慢凝固成疤痕,李方東的身體一天天好起來,孫國芳的臉上漸漸露出笑容,他們抱著5歲的兒子,一家人的生活重新回歸平靜。兩條長長的傷疤,在外人看來是傷痛,但對這個家庭來說,卻是真情、重生和完整。A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李方東患上「尿毒症」之前,他對這個病就已經非常熟悉了。
  • 五臟六腑同時換 心肝腎同時移植手術西安完成
    新華網西安2月3日電(記者丁海濤)西安西京醫院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這家醫院經過16個小時的努力,成功為一名患多種重大疾病的中年婦女實施了心、肝、腎三個器官的移植。手術於3日凌晨結束,目前新移植的器官已健康存活。
  • 告知父母:尿毒症是拖出來的,醫生提醒,身體出現兩臭兩腫,最好查下腎功能
    緧袵燏顉湤忙榰苯矠怗殥蔰鯚佇澖喁圕引濊勩嶼苪戎琸倆煬哆磅鉤躊觠捱仩撽鯉紊簍袿搐暫航攱洩嘾寅鉹誼浵抮杶作為一名腎內科醫生,每每接診到尿毒症的患者,都會特別替他們惋惜,因為尿毒症的發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但在這個過程裡,由於不重視
  • 有效減緩腎臟功能衰退,腎友需要重視這3項潛在因素
    雖然這數字看的驚心,但事實上,大部分腎友經過及時有效的治療和控制,都能使病情達到穩定,據發達國家的統計,只有約2%的患者會進入終末期腎病階段,需要通過透析或腎移植治療來維持生命。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哪些因素會加快尿毒症的進程,又或者說,已發展至尿毒症的腎友之前大多是忽視了哪些問題才導致腎損害進展如此迅速,希望能幫助腎友們提高警惕,引以為戒。
  • 腎不好,百病纏?提醒:避免腎衰竭,記3字,喝3水,保證腎臟健康
    腎,在國人心目中這是一個神聖的存在。日常中仍舊有很多人不注意保護腎臟健康,忽略腎臟的「4怕」,最終導致自身出現身體浮腫、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性慾減退等不適症狀。倘若患者出現這類身體不適仍然不注意日常習慣,腎臟病變進一步加重,可能會引發腎衰竭、尿毒症,危害生命健康。
  • 捐腎救夫心切奇蹟出現 夫妻血型不同配對成功
    活體捐腎,夫妻間配對成功的機率僅有十萬分之一。在江蘇地區,已經5年沒出現過不同血型的人配對成功的例子了。不過,家住徐州市何橋鎮卜莊村一隊的村民任貴俠卻沒考慮這些陌生而冰冷的數字,依然決定捐腎救夫。幸運的是,她配型成功了。  4年前,任貴俠的丈夫邊道德患上了尿毒症。2013年底,邊道德病情加重,危在旦夕。
  • 疫情之下,血透患者的「生命線」,如何守護?
    人民網上海2月21日電(董志雯)「請問周醫生在嗎?」2月4日上午,兩個面戴口罩,雙手戴著手套的女子怯怯地問到。 「在的,請稍等。」血透室周瑛醫生聞聲而至。 「周醫生,求求您!
  • 捐腎救夫:血型不同 夫妻倆竟真的配型成功(圖)
    不過,家住徐州市何橋鎮卜莊村一隊的村民任貴俠卻沒考慮這些陌生而冰冷的數字,依然決定捐腎救夫。幸運的是,她配型成功了。  4年前,任貴俠的丈夫邊道德患上了尿毒症。2013年底,邊道德病情加重,危在旦夕。任貴俠毅然決定捐腎救夫。在南京軍區總院,任貴俠告訴揚子晚報記者捐腎的原因:「結婚時,他答應對我好一輩子,現在才走了一半,我得讓他說到做到!」
  • 不要覺得尿毒症離我們很遠,出現這6個症狀,趕快去醫院做檢查
    雖然看上去確實像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但是要結合尿毒症的其他症狀來看,看到底是不是尿毒症到來。  4、尿量異常  喝水喝的少,尿量就會減少,但是尿毒症患者不是這樣尿毒症患者,因為腎臟的濾過水平下降,尿量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