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口普查員是什麼樣的體驗
記者帶你感受泉州十二時辰中的他們
利用間隙抓緊整理信息
泉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還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對於人口普查工作者來說,「大國點名」以來,每天都是不平凡的。普查指導員、普查員放棄假期,加班加點,按照工作方案,奔赴普查登記第一線,在社區、在小區、在居民樓裡,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通過一天裡的不同時點,記者記錄下普查員的辛勤付出。
□記者 廖培煌 通訊員 陳白璇 曾開灶 文/圖
子時(23時—1時)
夜深人靜,辦公室裡還是一片燈火通明,普查員小王抵住困意,審核、梳理白天採集的信息,整理工作日誌、總結。不知過了多久,他晃了晃昏漲的腦袋,站起身,雙臂舉過頭頂,伸了個大大的懶腰,「終於完成今天的序時進度了」。
牆上時鐘嘀嗒嘀嗒提示,夜深了,該休息了。
子夜時分仍在忙碌
丑時(1時—3時)
普查員迎著皎潔的月光,將最後一戶登記資料上報後,為PAD(平板電腦)充上電,備註當天走完的單元和次日預約的住戶。
普查開始後,加班加點成了常態。每天早出晚歸,陪老婆孩子的時間屈指可數。漸漸進入夢鄉了,夢裡還是「大國點名」……
寅時(3時—5時)
夜與晝交替之際,許多人還在夢鄉。鬧鐘剛響,普查員玲姐迅速起床,簡單洗漱,準備一家老小的早餐,還有孩子要穿的衣物。收拾妥當,她即刻出門,趕往預約了幾次好不容易才約好時間的一戶。
卯時(5時—7時)
旭日東升,全新的一天又開始了,上班族的腳步聲、上學娃的嚷嚷聲給城市增添了勃勃生機。晨起鍛鍊的老人回到家中泡起一杯清茶,普查員配合不同普查對象的工作作息時間,也早早來到他們家中……
辰時(7時—9時)
普查員們匆匆吃上簡單的早餐,聚集在會議室將每天的問題進行匯總、討論、分析,有疑問的,向指導員諮詢求教,相互提醒做好疫情防護措施。
入戶細心登記信息
巳時(9時—11時)
臨近中午,大多數人在上班,上門往往碰不到人,普查員留下電話、姓名,將到訪不遇通知單粘貼在居民家門口顯眼的地方,請他們積極、主動與普查員或社區聯繫。
午時(11時—13時)
人們午間小憩,卻是普查員繁忙之時。「您好,我是負責咱們小區人口普查的普查員,現在國家正在進行人口普查,根據安排,需要對您家中的人口信息進行登記,謝謝配合!」肩挎藍白袋、胸戴普查員證、手持PAD,老黨員、普查員謝姐敲開一家住戶的門。
未時(13時—15時)
嗓子疼,喝口水都難受。入戶大半天的普查員芬姐,趁著午休時間去了單位附近的社區醫院。
「芬姐,這是化膿性扁桃體炎,要掛兩天水,注意休息啊。」醫生檢查完盯著她說道。「掛水要多長時間?我下午還有事呢。」「兩小時,你起碼得掛3次。什麼事情也沒身體重要。」見醫生要開處方,芬姐看了下手機:「來不及了,麻煩您開點藥,我先吃著。」
申時(15時—17時)
一次優質的入戶登記,普查員與住戶嘮上家常,關切老人的健康、孩子的學業。他們同時更新、摸排信息,建立困難戶幫扶臺帳,主動捐贈所需物品、化解困難需求。經常有住戶遞上水果、遞上熱茶,但他們笑著婉拒。
酉時(17時—19時)
趁著許多人下班回家,普查員走大街穿小巷,深入轄區每一戶居民家中,進行普查告知,發放「致住戶的一封信」,詢問家庭成員居住、戶籍、受教育等基本情況,詳細登記。
戌時(19時—21時)
加班加點不怕,工作繁瑣也不怕,怕的是不被理解。「5號樓的一戶,上門幾次,不是人不在就是不開門,昨天終於給我們開門了,那一刻很自豪,很有成就感。」普查員黃姐說,這是國家交給普查員的重擔,也是光榮的任務。
亥時(21時—23時)
夜深,寒意濃。普查員不分晝夜,常常入戶到晚上11點,次日又一大早趕在居民上班前入戶普查。「還差兩家這一單元就完成了!」普查員阿莉的疲憊被喜悅取代。
時間不曾停歇,普查員也不曾停步,他們用腳步丈量城市,在人口普查中譜下奉獻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