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竹下翁解析「李三素:論八煞黃泉斷」一文(通此文者值千金)
(原創文:吳建華)
李三素原文:
甲向黃泉水在寅,此水逢之意便嗔;莊田花盡人丁死,何處求仙問此因?
乙向墳前已水流,此是黃泉急要修;瘟癀歲歲莊田退,災禍重重怎奈何!
丙向黃泉巽水流,人丁先損退田牛;此是黃泉八煞水,若臨墓宅禍無休。
庚向墳前若見申,此水逢之不稱心;定出鰥夫並寡母,須教枉死少年人。
辛向黃泉何處尋?朝來乾上損人丁;定出瘟癀損人口,年年人帶白頭巾。
壬向墳前亥水流,少年枉死人泉囚;任是錢財難免此,年年災禍不曾休。
癸向黃泉艮莫流,艮向甲癸不須求;乙丙莫教流巽上,乙丙還憂已水流。
辛壬作向怕乾位,乾向辛壬切須忌;庚辛還怕坤申水,乾見庚丁亦如是。
竹下翁插話:
如無意外,「八煞黃泉」只是「四路黃泉」的擴張。
清·王道亨著《羅經透解》於清道光三年(即1823年)。《羅經透解·卷上》「第三層:八煞黃泉」中有歌訣:「坎龍坤兔震山猴,巽雞乾馬兌蛇頭;艮虎離豬為煞曜,宅墓逢之一時休。」但這是指先天八卦渾天五行論龍與水避忌關係。而「第四層:八路四路黃泉」的歌訣這樣說:
丁庚坤向是黃泉,坤向庚丁切莫言; 巽向忌行乙丙上,乙丙須防巽水先;
甲癸向中憂見艮,艮逢甲癸禍連連;辛壬乾路最宜忌,乾上辛壬禍亦然。
上面這段歌訣,實際上包含了所謂「反覆黃泉」;即如丁庚與坤之間,互為作為向與水關係而各有因果。但王道亨如此說:「此借向上以論坐山,庚向則坐甲山,丁向則坐癸山,乃金羊收癸甲之靈,是坤未之水宜去不宜朝,倘朝入穴前即『黃泉大煞』。」「定此一局,餘三局同推。」於此可以推出王道亨所說「四局」就是:
金羊收癸甲之靈,鬥牛納丁庚之氣,辛壬會而聚辰,乙丙交而趨戌。
但「金羊」、「鬥牛」、「聚辰」和「趨戌」是指墓庫之方,用二十四山論坐山與水的關係,「三合五行」並無法作出解釋;因為甲山屬木而癸山屬金,甲木墓庫在「金羊」而癸金墓庫在「鬥牛」。若要用四經五行來解釋,只能論朝向與水的關係,同時水之方位在「長生」宮上,只可來而不宜去。以紅囊風水納音五行來論,則論坐穴可以用上屬四句口訣;若用納音五行來演繹《夾竹梅花》「論八煞黃泉」歌訣,宜來還是宜去須作具體分析,原則在於生旺宜來、墓絕宜去。
清·姚廷鑾《陽宅集成》成書於清乾隆十六年(即1751年)。書中「坎龍坤兔」歌訣稱為「八煞惡曜」,這樣就可以清晰區別與「八煞黃泉」,但作為後來者王道亨並無採用。《黃泉經》「反覆黃泉」歌訣則有《夾竹梅花》「八煞黃泉」之意:
甲癸憂艮艮甲癸,乙丙防巽巽乙丙;乾怕辛壬壬辛乾,丁庚坤上坤丁庚。
扼要四句,只是沒有象《夾竹梅花》一樣,把危害性表達出來。對於「反覆黃泉」,姚公只說了一句「此即向上交互,不可出水法也」,再無深入解釋。
竹下翁準備將交互者以正方向與反方向作比較,前者為朝向方位、後者為水之方位,企圖從中找到蛛絲馬跡。
正方向——甲癸→艮,乙丙→巽,辛壬→乾,丁庚→坤
上述四組,用「四經五行」解,為所立朝向見「長生水」,故水宜來不宜去;用「納音五行」紅囊風水四大局解,為甲、丙、壬、庚四五行龍坐穴見「臨官水」,故水也宜來不宜去;用「三合五行」解,則四陽幹向見「臨官水」宜來,四陰乾向見「墓絕水」宜去。
反方向——艮→甲癸,巽→乙丙,乾→辛壬,坤→丁庚
上述四組,用「四經五行」解,甲癸為「死、衰水」,乙丙為「冠帶、帝旺水」,辛壬為「衰、死水」,丁庚為「墓、胎水」,各有來去;用「納音五行」無法直接解答;用「三合五行」解,艮火、巽金、乾木、坤水各得「養、沐之水」(陰乾為「養水」、陽幹為「沐浴水」)喜憂參半(「養水」宜來,而「沐浴水」來去均有弊端)。
上述總共八組,即是「反覆黃泉」,也可能就是「八煞黃泉」了。至於「乙向墳前已水流」和「庚向墳前若見申」,按「四經五行」解屬「長生水」故宜朝不宜放。「辛向黃泉何處尋?朝來乾上損人丁」和「壬向墳前亥水流,少年枉死人泉囚」,同為「四經五行」「長生水」,宜朝來不宜流去,何以乾水之朝也如此逞兇則難以解讀;除非用正五行解釋辛金之向,但如此則不符合「理氣一貫原則」要求。
李公《天機貫旨》纂入「四路黃泉」,可以找到合理解讀;但纂入「八路黃泉」,竹下翁則明白「四路」、迷糊「四路」,期待風水高端者援手解困。
吳建華先生援手解注,竹下翁可「益收廢棄」唯智者方明
從竹下翁先生對四路黃泉評註中可見先生深受七十二龍定四大局之迷,以七十二龍納音定四大局假設來龍朝水及去水當然可以合理解讀,但這樣的解讀是否是四路黃泉學術學理性的原意還待先生及智者細感悟。而本人在此只想細細對先生評註的明白與迷糊兩詞做一個擴明的表述,對錯我想智者慧眼必識。或許我一方表述未能對先生起到任何啟示,因為先生局限於所學之術,並非能認同他人的學理性表述,但站在學術的高牆上並非每個人所學所釋能登及所釋學術之頂,往往互相探討交流學術經驗與學理性容易讓人遇到桃花園的,或許對每一個人所學學術的學理性有著叛逆性的啟示也非壞事,世間之事往往都是遇到迷惘時放下一下,觀觀尉藍的奧空,看看別人互相探討交流學理性的表達,之後深入學習、理解再展開新的開始。
下面依先生所寫原文本人加注在內,因本人在風水學術上如履薄冰,而且學疏識淺,加注的解釋或許並不能完全讓眾人理解認同,但在學術的高牆上,我無意中有意的加入交流的行列,如有所釋不全之處還請海涵。
竹下翁插話:
如無意外,「八煞黃泉」只是「四路黃泉」的擴張。(個人認為李三素的「八煞黃泉斷」不是四路黃泉的擴張。在黃泉中,有數種:白虎黃泉、八殺曜水(八也叫八煞黃泉)、黃泉煞例(又名四路黃泉)、反覆黃泉、黃泉例、四庫破祿大殺黃泉、救貧黃泉、天地人鬼黃泉。其中一、八殺曜水黃泉也稱龍上八煞,在清版古籍王道亨所注的《羅經透解》中,第三層把八殺曜水也稱龍上八煞命名為八煞黃泉,書所載:不惟正煞旁煞,所忌只在納甲,同犯庚申辛酉同乙卯艮寅壬亥一例,排山有山煞,水有水煞,立向相兼忌之,故水雙流來,右水長房受害,左水來二房受害,前水來三房受害,閱田地自見。坎龍忌辰戌向,艮龍忌寅向,震龍忌申向,巽龍忌酉向,離龍忌亥向,坤龍忌卯向,兌龍忌巳向,乾龍忌午向,此系先天八卦渾天五行之官鬼爻。其實不管是以王道亨所注的《羅經透解》叫八煞黃泉還是以比王道亨寫此書之前就有出版的古籍風水藏本叫八殺曜水也好,可知王道亨《羅經透解》的八煞黃泉或八殺曜水或龍上八煞均與李三素「論八煞黃泉斷」是兩個概念的,也就是說李三素論八煞黃泉斷跟王道亨提到的八煞黃泉不是一個學術體系的,如果這一點分不明,那麼不就混消了,更談不上去解注了。其中我例舉的黃泉中,八煞論也非八煞黃泉,實為八卦曜煞,所以八煞論又稱八方曜煞,詩為:壬子癸山曜在申,枉死人命土壓人,出外深山扛屍入,申子辰年必定應。辰巽巳山曜在酉,刑妻克子起官非,巳酉丑年難保壽。丙午丁山曜在亥,僧道官司招人誣,亥卯未年定退財。而黃泉煞例就是四路黃泉,在清版古籍王道享《羅經透解》第四層中,王道享稱之為八路四路黃泉,而所付的圖中稱之為八路黃泉式:其訣總以向上論或水來到堂或門路最畏忌之,主傷丁兇禍敗家離鄉別祖之驗,須要依水立向,則無此煞,如坤申水來當立坤申二向收之則吉,若立庚向黃泉也必兇。反覆黃泉又是獨立的單一性黃泉學術,反覆黃泉沒有別名,只有反覆黃泉一名,諸書同一名。而我提到的黃泉例也是一個單一性的黃泉學術,其學術理念專論破祿而論。四庫破祿大殺黃泉也是一個單一性的學術,專論四墓破祿。救貧黃泉歌是所有黃泉中唯一可用的學術,是符合楊公水法的。而最後一個天地人鬼黃泉專論五行來去。所以各黃泉都是單一性的學術,其實同出一理:生氣朝源會旺方水宜來不宜去,休囚之地水宜去不宜來,我所舉的這些黃泉均符合《葬書》、《玉尺經》原文乘生氣之意,唯有學術得不得正傳,能不能正解,不應以自己不理解,或自己不通達而枉評諸黃泉自相矛盾,反而是自己太自以為是罷了,所謂山外有山,人外人,你不能解或你不理解,並不代表天下沒有人得到真傳或能通達學理並運用於實地。所以竹下翁先生認為八煞黃泉無非是四路黃泉的擴張性,在下不那麼認同,只是竹下翁個人把李三素先生的八煞黃泉斷理解成為八煞黃泉並把這樣的理解聯繫到了王道享寫的《羅盤透經》第四層八路四路黃泉及付圖標題八煞黃泉,並進行了對比,從一開始對李三素的八煞黃泉斷的標題上就理解或去掉了一個斷字,自然認為是四路黃泉的擴張了,其實打開天窗說亮話,不能把八煞黃泉斷說成是八煞黃泉,也不能把八煞黃斷說成是四路黃泉的擴張,李三素的八煞黃泉斷就是四路黃泉的斷語,是解釋四路黃泉詩句的。)
清·王道亨著《羅經透解》於清道光三年(即1823年)。《羅經透解·卷上》「第三層:八煞黃泉」中有歌訣:「坎龍坤兔震山猴,巽雞乾馬兌蛇頭;艮虎離豬為煞曜,宅墓逢之一時休。」但這是指先天八卦渾天五行論龍與水避忌關係。而「第四層:八路四路黃泉」的歌訣這樣說:
丁庚坤向是黃泉,坤向庚丁切莫言; 巽向忌行乙丙上,乙丙須防巽水先;
甲癸向中憂見艮,艮逢甲癸禍連連;辛壬乾路最宜忌,乾上辛壬禍亦然。
上面這段歌訣,實際上包含了所謂「反覆黃泉」;即如丁庚與坤之間,互為作為向與水關係而各有因果。(王道享《羅經透解》是這樣寫的,而古籍風水學術書籍是這樣寫的:庚丁坤上是黃泉,坤向庚丁行最嫌,巽向忌行乙丙路,乙丙須防巽水先;甲癸向中尤見艮,艮向須知甲癸巔,乾向辛壬行不得,辛壬水路怕當乾。確實如竹下翁先生所說的一樣,包含有「反覆黃泉」。)
但王道亨如此說:「此借向上以論坐山,庚向則坐甲山,丁向則坐癸山,乃金羊收癸甲之靈,是坤未之水宜去不宜朝,倘朝入穴前即『黃泉大煞』。」「定此一局,餘三局同推。」(清王道享所註解的黃泉是正確的,只是他不涉及太多,很難讓局外之人不易於去理解與運用,楊公風水學術源於《葬書》葬氣之說,而學理術最難攻關的就是四大局,龍法水砂皆始於四大局而終於四大局,黃泉無非不宜來不宜去,那麼直指山水了,而跟山水聯繫的學術最早諸經原文皆可從四大局求之,故諸黃泉也只有用四大局才能去註解全理的,唯有八煞曜水也稱龍上八煞一種是源於渾天甲子子父財官,以遇官鬼為煞曜。所以王道享只提及,未作學術詳解,難免後學之人亂作理解一通。癸甲交而未,坤未乾來破軍反朝,所謂反墓大煞,背離《葬書》生氣會旺朝源,流休囚之地,反而從休囚之地反朝來犯了墓方朝來黃泉大煞,此《玉尺經》原文有截:一、水朝來者皆犯破軍墓水倒衝生氣方,《葬書》云:生氣朝源會旺衰而流歸休囚之地。如休囚之地反流生氣朝源之方為倒墓大煞犯黃泉。二、《玉尺經》中的「天機賦」云:破軍侵帝旺之鄉,身無一命之寄。天罡犯貪狼之位,難招半子之榮。貪狼直步天罡,百年頤壽。破煞倒衝生氣,丁眷奚堪。墓煞出盡應小房,病死墓絕系焉。是以迢迢生水貫天罡,不特長兄毓秀,曲曲旺神歸墓庫,也應仲叔均榮。乙辰至而投河自縊。少亡橫屍,為犯黃泉。流通四庫,婦女撐家。均系理同也。三、《天玉經》云:不破旺方財祿聚,流破生方損少丁,長生位上黃泉是,幹化之年定刑傷。還待讀書人細細品味。)
於此可以推出王道亨所說「四局」就是:
金羊收癸甲之靈,鬥牛納丁庚之氣,辛壬會而聚辰,乙丙交而趨戌。
2008年應李定信先生三次邀請後前往贛州交流風水學術
但「金羊」、「鬥牛」、「聚辰」和「趨戌」是指墓庫之方,用二十四山論坐山與水的關係,「三合五行」並無法作出解釋;因為甲山屬木而癸山屬金,甲木墓庫在「金羊」而癸金墓庫在「鬥牛」。(在這裡我不理解竹下翁先生為什麼要用三合五行來理解甲山與癸山,甲卯木墓在未,癸丑金墓在醜,為什麼要這樣理解學術,從這裡可知竹下翁先生基礎學術還應加油學習,什麼是正五行,什麼是雙山五行,什麼是三合五行,甲是甲,癸是癸,為什麼非要跟三合五行聯繫起來去理解王道享提示的黃泉註解,《玉尺經》有載:八幹甲丙庚壬為陽,乙辛丁癸為陰,甲木亥,乙木生午,丙火生寅,丁火生酉,庚金生巳,辛金生子,壬水生申,癸水生卯,而金羊收癸甲之交,甲生亥墓未,癸生卯墓未,癸甲之交必於未墓。為什麼竹下翁先生會以三合五行論之,從中體現出先生對基礎不牢、學術不解、故意誤導大眾之嫌呀。怎麼能把甲墓未,而癸水作墓醜呢???)
李信定在認識欣賞我帶過去的祖上幾本風水古籍
若要用四經五行來解釋,只能論朝向與水的關係,同時水之方位在「長生」宮上,只可來而不宜去。以紅囊風水納音五行來論,則論坐穴可以用上屬四句口訣;若用納音五行來演繹《夾竹梅花》「論八煞黃泉」歌訣,宜來還是宜去須作具體分析,原則在於生旺宜來、墓絕宜去。(竹下翁先生又舉於四經五行來解,論朝向與水的關係,說水之方位在「長生」只可來而不宜去,無非把艮寅、坤申、巽巳、乾亥,雙山列入內而言之,自然應證艮寅長生只可來而不宜去之說。而正解黃泉非雙山五行四經五行能及到之處的。至於李三素的《紅囊經》主導的納音七十二龍定四大局而論,基中坐三龍,二十四山共七十二龍納音,當然有的黃泉可解,而有的黃泉不能解之,而黃泉正理非七十二龍納音定四局可言,而七十二龍納音定四局本來就是一個謬論,真假可大量實踐數百案例自當明了,在下雖不才,多年實踐操作也不下萬例,並非用七十二龍定四大局之法,實踐證明很多案例用七十二龍納音定四大局斷驗陰陽宅如果斷對的基本只是重合,大半都是不能斷驗正確的。所以李三素把七十二龍放棺納氣收穴後八尺當成起四大局論山法這一點還待明了之人共感悟,莫執於迷途。)
清·姚廷鑾《陽宅集成》成書於清乾隆十六年(即1751年)。書中「坎龍坤兔」歌訣稱為「八煞惡曜」,這樣就可以清晰區別與「八煞黃泉」,但作為後來者王道亨並無採用。(「坎龍坤兔」確實是「八煞惡曜」 竹下翁先生釋李三素的「八煞黃泉斷與「八煞黃泉」可不是一個名詞,前已表達我的觀點,在此不在重複。)《黃泉經》「反覆黃泉」歌訣則有《夾竹梅花》「八煞黃泉」之意:
李定信先生欣賞我帶過去祖上留下來的清中期楊盤(說明:楊盤於2007年噴過清漆防掉清代石灰面)
甲癸憂艮艮甲癸,乙丙防巽巽乙丙;乾怕辛壬壬辛乾,丁庚坤上坤丁庚。
扼要四句,只是沒有象《夾竹梅花》一樣,把危害性表達出來。對於「反覆黃泉」,姚公只說了一句「此即向上交互,不可出水法也」,再無深入解釋。
竹下翁準備將交互者以正方向與反方向作比較,前者為朝向方位、後者為水之方位,企圖從中找到蛛絲馬跡。(姚公也是提及,未做深解,故包括竹下翁先生在內也多為迷惑,在下深感理解你們的感受,所謂術傳有緣人,山外有山人外人,金錢如糞土,人義值千金,同時在下也非常贊成王道享及姚公的作法,解注只是提示而矣,擦肩而之人素不相識,無親無情,無恩於己,良惡難分,故提示已是開明之舉何必道破於天下,良惡共習之呢?所謂無師難通,蛛絲馬跡之舉也是上蒼之德,後承細究共勉。)
正方向——甲癸→艮,乙丙→巽,辛壬→乾,丁庚→坤
上述四組,用「四經五行」解,為所立朝向見「長生水」,故水宜來不宜去;用「納音五行」紅囊風水四大局解,為甲、丙、壬、庚四五行龍坐穴見「臨官水」,故水也宜來不宜去;用「三合五行」解,則四陽幹向見「臨官水」宜來,四陰乾向見「墓絕水」宜去。
反方向——艮→甲癸,巽→乙丙,乾→辛壬,坤→丁庚
上述四組,用「四經五行」解,甲癸為「死、衰水」,乙丙為「冠帶、帝旺水」,辛壬為「衰、死水」,丁庚為「墓、胎水」,各有來去;用「納音五行」無法直接解答;用「三合五行」解,艮火、巽金、乾木、坤水各得「養、沐之水」(陰乾為「養水」、陽幹為「沐浴水」)喜憂參半(「養水」宜來,而「沐浴水」來去均有弊端)。(在下認為竹下翁先生這樣理解自然喜憂參半了,因為已脫離正解之法,自然難以理解。)
上述總共八組,即是「反覆黃泉」,也可能就是「八煞黃泉」了。至於「乙向墳前已水流」和「庚向墳前若見申」,按「四經五行」解屬「長生水」故宜朝不宜放。「辛向黃泉何處尋?朝來乾上損人丁」和「壬向墳前亥水流,少年枉死人泉囚」,同為「四經五行」「長生水」,宜朝來不宜流去,何以乾水之朝也如此逞兇則難以解讀;除非用正五行解釋辛金之向,但如此則不符合「理氣一貫原則」要求。(辛向生卯旺亥,壬向生卯旺亥,自然乾亥不能放之,竹下翁先生理解為乾亥水來,這一點從「八煞黃泉斷」細細讀之可以理解的,在下不煩麻煩再用詩斷例舉:甲向黃泉水在寅,此水逢之意便嗔;莊田花盡人丁死,何處求仙問此因?甲向黃泉當然不能流寅了,寅是六吉水生氣朝源之方,所以從寅出必是黃泉。乙向墳前已水流,此是黃泉急要修;瘟癀歲歲莊田退,災禍重重怎奈何!乙向黃泉當然不能流巳了,這裡已註明了巳水流了,巳是六吉水生氣朝源之方,所以從巳出必是黃泉。丙向黃泉巽水流,人丁先損退田牛;此是黃泉八煞水,若臨墓宅禍無休。丙向黃泉當然不能流巽了,這裡巽註明了巽水流了,巽是六吉水生氣朝源之方,所以從巽出必是黃泉。庚向墳前若見申,此水逢之不稱心;定出鰥夫並寡母,須教枉死少年人。庚向黃泉當然不能流申了,這裡只寫見申,到底是見申水來還是申水去,其實整篇「八煞黃泉斷」都是講水流去之處,也就是水口,所以庚向見申水流去,申是六吉水生氣朝源之方,所以從申出必是黃泉。辛向黃泉何處尋?朝來乾上損人丁;定出瘟癀損人口,年年人帶白頭巾。辛向黃泉當然不能流乾了,細細看看詩句,辛向黃泉何處尋,朝來這裡未指明一定是什麼水,而乾上未必就是代表朝水是乾吧,也可以指朝水來後從乾上出,整篇「八煞黃泉斷」都是講水流去之處,也就是水口,並非唯獨辛向一例乾水是來水吧,這樣不符合古代明師留詞原則,如十四進神、十退神,基本十四進神專指朝堂之水,而十退神專指流去之水。「八煞黃泉斷」是專指流去之水的,所以應以朝來之水從乾上去必損人丁,這方面還需要多看古籍,或多理解風水學術原文記載詞組方可明了,不要亂解東西,明眼人看了會抱肚長笑的。上面在下破天荒的講了辛向生卯旺亥了,自然乾衝帝旺犯黃泉。壬向墳前亥水流,少年枉死人泉囚;任是錢財難免此,年年災禍不曾休。壬向黃泉當然不能流亥了,細細看看詩句,壬向墳前亥水流,這一句對於文言文及接觸風水詞句少的讀者,可以認為是亥水流來或亥水流去,如常讀風水詞句的,一般一讀就知道亥水流是指亥方流水出去之意,整篇「八煞黃泉斷」都是講水流去之處,也就是水口,「八煞黃泉斷」是專指流去之水的,上面在下破天荒的講了壬向同樣生卯旺亥了,但不同的是壬向,乙卯為長生,壬亥為帝旺了,跟辛向一樣,辛向是甲卯為長生,乾亥為帝旺,兩者自然衝了帝旺犯了黃泉。癸向黃泉艮莫流,艮向甲癸不須求;乙丙莫教流巽上,乙丙還憂已水流。辛壬作向怕乾位,乾向辛壬切須忌;庚辛還怕坤申水,乾見庚丁亦如是。)
李公《天機貫旨》纂入「四路黃泉」,可以找到合理解讀;但纂入「八路黃泉」,竹下翁則明白「四路」、迷糊「四路」,期待風水高端者援手解困。
(在下認為竹下翁先生明白「四路」是非明白,迷糊「四路」是正迷糊。山外有山人外人,良惡忠奸實難辨,只因等待有緣人。餘諸多竹下翁先生注釋李三素的《經囊經》在下雖在學術看法上都不認同,但在下有自知之明,先生付出了那麼多的心血,學術的真真假假、對對錯錯、是是非非在下不想再書文一一參與交流了,任何事物總有存在的道理。)
吳建華先生偶見竹下翁先生釋李三素「八煞黃泉斷」一文有感而書,意在於學術交流,在下對先生尊敬有佳,只是在學術釋方面對竹下翁先生所釋學術存在很大的看法,並非對竹下翁先生不敬,文中或許多有言語得罪之處,實為在下不明先生為何如此釋解而言之,非故意冒犯之意,還望竹下翁先生包涵與見諒。
吳建華
丙申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