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寫字遇到含有「包」字頭的字時,注意好這些細節的處理可以讓我們的字得法而且漂亮。
首先,含有「包」字頭的字,平時常用的一般有兩種寫法。
第一種寫法是橫折鉤(橫豎鉤)的右邊豎鉤下來這個地方要短且稍微向左傾斜下來再出鉤。
第二種寫法是橫折鉤(橫豎鉤)的右邊豎鉤下來這個地方要長且直。
上圖左邊是第一種寫法,右邊是第二種寫法。
接下來面臨的問題是我們寫到含有「包」字頭的字時,什麼時候要寫成第一種(豎鉤短且向左傾斜)呢?什麼時候寫成第二種(豎鉤長且直)呢?
具體要看這個「包」字頭它所包的左邊部件的筆畫多與少來決定使用第一種寫成還是第二種寫法。
如果它左邊所包的部件筆畫數少,那麼我們就用第一種寫法(豎鉤短且向左傾斜),如果它所包的左邊部件筆畫數多,那麼我們就用第二種寫法(豎鉤長且直)。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在練字時要用心,用心記住這些字,首先要心中有字,我們才能知道如何去安排這些字的結構以及在書寫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像第一種寫法的字如圖:勿、句、勺
上圖中勿、句、勺的豎鉤部分都是處理成短且向左傾斜的形式。因為它所包的左邊部件筆畫數少。
第二種寫法的字有如圖:葛、萄、蜀
上圖中葛、萄、蜀的豎鉤部分都是處理成長且直的形式。因為它所包的右邊部件筆畫數多。
總結與拓展:勿、句、勺、葛、萄、蜀在寫的時候要注意它所包的左邊部件要儘量靠左,因為右邊已經有豎鉤來平衡和支撐,所以勿、句、勺、葛、萄、蜀這六個字的所包的左邊部件要靠左而且靠左的參照是看字的上部對齊下來。
在結構上我們一再提倡上下結構的字,下邊部件要以上邊部件作為參照。希望對大家練字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