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世界可能真實存在,一顆新發現的行星有三個太陽

2021-01-15 開眼驚奇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中描述的三體人,生活在距離太陽系4光年之外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上。最近,天文學家們也剛剛發現了一顆具有三個太陽的行星,這有可能讓科幻成為現實嗎?

這顆新發現的行星距離地球大約22.5光年,雖然比小說中的4光年要遠不少,但是它的確有三個太陽!研究人員說,這可能是我們能夠發現其他生命形態機率最大的一次!在我們深入了解這顆星球之前,先來看看它是怎麼被發現的。首先要感謝Tess,Tess並不是一個人,而是指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2018年4月由美國宇航局發射升空,致力於尋找銀河系中的那些圍繞最亮恆星運轉的行星。在整個生命周期內,這顆衛星的目標是監測20萬顆恆星,尋找任何系外行星,從氣態的巨型行星到小型的巖石行星。

我一直在說系外行星,但它到底是什麼呢?系外行星實際上就是太陽系之外所有行星的統稱,這些行星圍繞著它自己的恆星太陽運轉。雖然定義很簡單,不過,從地球上是很難發現任何系外行星的,因為它們所環繞恆星的亮度會有效地掩蓋行星的存在。到目前為止,在無盡的星空中,天文學家們也只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當然數量還會不斷的增加。順便說一句,如果你想找到一顆屬於你自己的系外行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去觀測那些看起來有些晃動的恆星。這很有可能是一顆行星繞著這顆恆星運轉,偶爾會擋住恆星光線造成的。

回到我們提到的那顆衛星Tess,天文學家希望在衛星運行的頭兩年裡,穿過1萬個未知的星域。到目前為止,Tess已經發現了幾顆新的行星,其中就包括那顆擁有三個太陽的行星。這顆星球的名稱為LTT 1445AB。如果站在這顆星球上,能看到天空中有三顆恆星太陽,它們都是處於生命後期的紅矮星,行星的軌道只圍繞其中一顆恆星太陽公轉。與太陽系裡光芒四射的太陽不同,紅矮星就像是一個發光的紅色圓盤。至於另外兩顆,它們距離行星較遠,看起來比較小也比較暗。會像是天空中兩隻紅色邪惡的眼睛。

天文學家通過對衛星Tess傳回數據的分析,得出結論,這顆新發現的行星表面非常熱,溫度高達160攝氏度。因此,如果你有機會去到這顆星球,要注意防曬和防中暑。另外,這顆行星主要由巖石構成,雖然體積只比地球大3倍,但質量是地球的8倍多。它環繞太陽恆星公轉的速度比地球繞太陽的速度快得多,大約每5天繞一整圈。最讓研究人員興奮的是,這顆行星很可能具有大氣層。這意味著在那裡的某個地方,就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很快,科學家們就能證實大氣層是否真的存在。相對而言,這個星球距離地球不遠,只有22.5光年,從太空角度來說,它簡直就是我們的鄰居。

由於這顆行星的運轉軌跡會穿過地球和它的紅矮星太陽之間的區域,所以天文學家可以藉助地球上的望遠鏡,根據偶爾觀測到的圖像分析,發現周圍可能環繞著氣體。可惜的是,儘管衛星Tess在發現新行星方面很在行,但還不能確定是否真有外星生命的存在。所以,如果確定了大氣層的存在,科學家還將發射一個深空探測器近距離觀測這個星球。儘管如此,天文學家們還是充滿了希望。雖然它的地表溫度很高,但依舊還是有可能有某些生物已經適應了這樣噩夢般的環境。

相關焦點

  • 「三體」已被發現?美國科學家發現系外行星,其天空有3個太陽
    劉慈欣科幻小說《三體》中描述的三體星或許並不悠遠,據澳洲科技新聞網(ScienceAlert)7月28日報導,美國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奇特的固態系外行星,從這顆行星上能夠看到三個火熱的紅色恆星。在廣闊的世界中,恆星經常與其它恆星共舞,圍繞著一起的重心旋轉。天文學家剛剛發現了一個這樣的系外行星。
  • 古代神話真實存在,原來真有4個太陽,探測結果令科學家感到擔憂
    古代神話真實存在,原來真有4個太陽,探測結果令科學家感到擔憂劉慈欣的名下中有幾十本書,每本書都有很多亮點,如《三體》,這本書甚至連前總統歐巴馬都是他的粉絲,顯示它的可讀性。那麼三體,你知道它意味著什麼嗎?事實上,這本書指的是來自三星系統的文明,那裡有一個高級文明。
  • 「三體」星球可能存在生命,距地4光年,各項指標比太陽系還要好
    事實上,主流科學界確實認為距離是一切的障礙,例如,宇宙中離太陽系最近的行星,離我們大約4光年遠。也許很多人不知道比鄰星和半人馬座α雙星共同組成了一個三星系統,這就是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中三體星的原型。科學家們自從知道這顆恆星存在以來,就一直在想它附近是否有行星。經過幾十年的觀察和研究,歐洲南方天文臺終於在2016年8月在其附近發現了一顆行星。
  • 半人馬座驚現擁有三個「太陽」的行星
    原標題:半人馬座驚現擁有三個「太陽」的行星   新華社柏林7月7日電 (記者郭洋)科幻小說《三體》讓很多人對三恆星系統及其行星上的生存環境著迷。歐洲南方天文臺7日說,天文學家在半人馬座發現一顆擁有三個「太陽」的行星,一個現實版的「三體世界」。
  • 三體人恐怖的亂紀元現象在宇宙中真實存在嗎?
    如果在A、B星的行星上看天空,會出現一明一暗的兩個太陽,如果這顆行星距離主星為1.25個天文單位,看到的主恆星會與太陽差不多,另一顆恆星會被比主恆星暗淡幾百到幾千倍,不過還是比月亮要亮上幾百到幾千倍。但也不會出現《三體》中的那種恐怖現象,而且是有規律可行的。
  • 太陽系真的有一顆隱形的星體,十大行星可能是真實存在的
    十數,不僅僅是有形的十個物體,還有貫穿有形到無形的十種狀態,星體的十種狀態,對應十個維度的空間,人體懷孕有十月懷胎,這裡面隱含的奧妙真是耐人尋味。關於十進位的計數系統,文史研究者,往往歸結於人類的原始計數的行為習慣,實用最方便的十個手指頭,掰著手指頭,掐著算。到底是不是真的這樣,還是要打個問號。
  • NASA發現了一顆新行星,很可能是外星人的家園(雙語)
    你有沒有想過,這個世界上可能真的有外星人的存在?   最近,NASA就發現了可能是外星人的家園--一顆和地球大小相仿的行星。一起來看看吧!   這顆恆星的質量和大小約為太陽的40%,表面溫度約為太陽的一半。   Several planets appear to orbit the star.
  • 300光年外新發現一顆行星,大小和溫度與地球相近!
    據美國宇航局NASA報導,一支科學小組通過重新審查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探測數據,新發現一顆大小與地球相近且處於宜居帶的系外行星。這顆行星名為克卜勒-1649c,距離地球約300光年,它可能是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的所有系外行星中,大小和溫度與地球最相近的——初步估測表明,克卜勒-1649c的直徑約為地球的1.06倍,從母星接收到的星光則相當於地球從太陽接收到的75%。
  • 比鄰星三體世界會有生命嗎?天上有三個太陽,外星人活得很艱辛
    它的質量只有太陽的八分之一,直徑大約是太陽的七分之一。南門二A是三顆恆星中的最大的一顆。它的質量是太陽的是太陽的1.1倍,直徑是太陽的1.23倍。它和太陽一樣是一顆黃矮星。南門二B的質量是太陽的0.91倍,直徑是太陽0.86倍。它是一顆橙矮星。
  • 半人馬座α,現實中的三體世界!有生之年我們能能見到外星人嗎?
    劉慈欣的《三體》裡的三體文明的原型就是來自於這個星系,這個星系擁有3個太陽,當然與小說不同的是,現實世界裡的這三個太陽並不是三體混沌系統,而是一個能夠預測軌跡的簡單系統。有這麼有個奇特的鄰居,所以科學家們將視線早就集中在了它身上。當然,這不是為了找尋三體人,而是為了尋找適合生命繁衍的地外行星。不出所料,科學家們真的在這裡尋找到了一顆類地行星。
  • 科學家公布關於三體問題的新發現!三體人有救了?
    三體問題伴隨牛頓運動定律而生,旨在探究三個質量、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都為任意的可視為質點的天體,在相互之間萬有引力的作用下的運動規律。然而,三百多年後的今天,三體問題依舊懸而未決,即便牛頓、拉格朗日、拉普拉斯和龐加萊等眾多大神費盡心思,也對它束手無策。
  • 冥王星有多可怕?一顆零下223℃的行星或許是病毒的天堂
    一顆零下223℃的行星或許是病毒的天堂?以前我們提到太陽系內的行星,會不自覺地想到有九大行星。但在二零零六年,天文學家們通過一次會議判定太陽系是八大行星,冥王星被驅逐出列,降為矮行星,這其中當然是有原因的。天文學家重新定義了行星,認為一個天體要滿足行星的標準必須滿足三個條件:首先是要圍繞恆星運轉,這個條件就排除了圍繞行星運轉的衛星。
  • 半人馬座「三體」星系內可能存在兩顆類地行星
    早在2012年,美國宇航局就發現半人馬座阿爾法星B擁有一顆行星,並將其命名為半人馬座阿爾法星Bb,小寫字母b代表伴星恆星所擁有的行星。雖然當時許多科學家都不認同這顆行星的存在,認為這是一場虛驚,但在最新的哈勃數據中甚至還探測到另一顆行星的信號,兩者軌道距離較近。
  • 科學家發現圍繞「三星系統」運行的行星,這代表宇宙是被定製的?
    準確的說三星系統在銀河系中並不罕見,但三星系統還存在行星需要有相當的條件,比如天狼星和它的伴星,一顆約相當於太陽質量的白矮星在距離天狼星約30個天文單位的距離繞行,看上去似乎很遠,但在恆星系中這個距離並不遙遠,兩顆恆星形成時會將兩者之間物質抽吸徹底,將沒有足夠的物質形成行星,更不要說宜居行星了!因此天狼星雙星系中沒有行星!
  • 假如太陽後面還躲著一顆行星,科學家能計算出來嗎?
    曾經這並不是假設,而且是天文學家苦苦搜索過的一顆行星,它已經被命名為祝融星,但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太陽系並不存在這樣一顆行星,而且這個失敗的結果卻證明另一個偉大理論的成功!搜索祝融星從行星的攝動來計算另一顆恆星,是勒維耶的拿手好戲!
  • 英國天文學家發現神秘信號,疑似來自比鄰星,「三體」難道成真?
    英國《衛報》發布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神秘信號。吸引人們注意力有兩個原因:一是信號來自附近的恆星;第二,信號可能不是來自大自然,而是來自人類。眾所周知,離我們銀河系最近的恆星距離太陽系4.2光年,也就是比鄰星。此外,這顆恆星也是半人類馬座三星系阿爾法的成員。說到半人馬座的阿爾法,每個人都很熟悉,這是劉慈欣科幻小說《三體》中三體的巢穴。
  • 第二地球:新發現一顆最似地球的行星
    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了一顆具有宜居區域的如地球大小的行星。新發現的系外行星在克卜勒數據中發現的大小和溫度都與地球最接近。發現該系外行星的國際研究小組在昨天的《天體物理學期刊快報》上發表了一篇有關它的論文。
  • 科學家發現神秘信號,可能來自一顆宜居星球
    根據科研小組在《天體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的研究結果,這一重大發現,得益於位於荷蘭的射電望遠鏡,通過低頻陣列在人馬座中發現了一個重要的無線電信號。發出信號的系統是雙星系統,目前已知有一顆行星圍繞它們運行。然而,從目前對無線電信號的理解來看,科學家並不認為發出無線電信號必然與外星文明有關,例如,在恆星和行星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可能通過一系列反應產生許多電磁信號。
  • 太陽背面還有一顆地球,是第九大行星?太陽中唯一看不到的地方!
    第九大行星一直是天文學家想要尋找的目標,對於科學界來說,發現第九大行星不只是令人矚目的科學榮譽,同時也是太陽系疆域和形成的重新認識,而數百年來,這顆呼之欲出的行星卻始終無影無蹤!太陽背面存在另一顆地球,它就是第九大行星?
  • 三體問題究竟是否可解?-虎嗅網
    剛才說了,牛頓發現了微積分、牛頓力學和萬有引力定律,這三個發現恰好把一個天文學問題變成了一個數學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可以根據物理定律來精確計算行星運行的軌跡。我是南京大學天文系畢業的,但是到美國以後就開始做數學,其實我所做的一部分工作跟天文、數學都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