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人馬座α,現實中的三體世界!有生之年我們能能見到外星人嗎?

2021-01-08 科學新視界

現代天文觀測表明,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系統是半人馬座α,距離我們地球約4.3光年。劉慈欣的《三體》裡的三體文明的原型就是來自於這個星系,這個星系擁有3個太陽,當然與小說不同的是,現實世界裡的這三個太陽並不是三體混沌系統,而是一個能夠預測軌跡的簡單系統。

有這麼有個奇特的鄰居,所以科學家們將視線早就集中在了它身上。當然,這不是為了找尋三體人,而是為了尋找適合生命繁衍的地外行星。不出所料,科學家們真的在這裡尋找到了一顆類地行星。

經過詳細的觀測計算,科學家們發現這顆行星恰好處於其所在恆星系統的宜居帶,而且其表面極有可能存在液態水。也就是說,在這顆星球上,三體文明或許不存在,但是卻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想要知道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地方,我們需要先了解下半人馬座α。這是一個簡單的三體系統,擁有三顆太陽,在這裡生活的文明或許能夠看到三日同天的狀況畫面。科學家們將這三顆恆星分為A星,B星和C星,A星和B星比我們的太陽要大,距離我們約4.3光年,這兩顆星我們相對比較陌生。

C星我們很熟悉,因為它就是我們常說的比鄰星。比鄰星距離我們最近,只有4.24光年,電影《流浪地球》的目的地就是這裡。這是一顆紅矮星,所以它比我們的太陽還要穩定,正處於青年時期,在沒有意外的情況下其壽命要大於太陽。

在2016年的時候,科學家們在比鄰星的周圍發現了一顆類地行星——比零星b,這顆比鄰星b就是我們上面說的那顆處於宜居帶的,還可能擁有液態水的行星,一些樂觀的科學家們甚至還懷疑上面擁有生命存在。

比鄰星b的發現可以說是一個振奮人心的突破性發現,因為它距離我們相對很近。這意味著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是有能力發射探測器前往這顆星球的,我們可以實地勘測這顆星球表面是否有液態水甚至生命的存在。

其實在2016年的時候,當時還未離世的史蒂芬霍金就提出了「突破攝星計劃」,這個計劃和NASA的計劃很接近,也是準備製造一個微小的光帆飛船。根據設計理念,地球上的雷射陣列能夠對光帆進行持續加速,加速後的光帆飛船最高速度能達到6萬公裡/秒,相當於0.2倍的光速。要是能夠以這樣的速度飛行,這艘光帆飛船能夠在25年內就穿越4.24光年的距離,達到比鄰星。

也就是說,如果這個計劃順利實施的話,我們這一代人將能夠在有生之年親眼看到我們的鄰居。我們將能夠看到比鄰星b的真實面貌,我們將知道這裡到底有沒有生命的存在。如今這個計劃的提出者霍金已經離開了我們,後繼的科學家們為了這個計劃的順利進行,正在不斷地努力和遊說。

如果計劃順利地話,第一艘光帆飛船將會在2050年之前發射升空,加上在路上的20多年時間,第一艘光帆飛船將會在2070年左右達到比鄰星。當然,這是在最樂觀的情況下,在突破攝星計劃完全按照預期的進程發展才會出現的局面。

但是按照如今的國際形勢,這個計劃看上去就很難實施了,NASA就曾表示,飛船至少也要到2060年才能發射。如果還出現別的意外,計劃也許會進一步推遲。所以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們的星辰大海之夢或許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了。

希望人類的航天發展一帆風順,希望人類的太空事業一日千裡,希望我們人類早日走出太陽系,希望我們人類文明永垂不朽!希望地球文明在銀河系遍地開發!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到了半人馬座α三星系,會碰上傳說中「三體問題」?
    《流浪地球》中地球去了比鄰星,比鄰星有三個太陽,那地球豈不是會遇到三體問題?三體問題所導致的恆星混亂運動軌跡就是三體文明要逃出三體星系的真正原因!也許很多朋友不太清楚三體文明從哪裡來,那麼幾句話簡單介紹下:三體文明是劉慈欣的另一部《三體》的長篇科幻小說中從未現過世的三體星系文明,他們所在的星系由於混亂的三星運動導致三體文明所在的行星時而被這顆恆星捕獲,時而又遠離恆星被另一顆捕獲,寒冷的時候堪比冥王星,酷熱的時候比金星還要熱,所以他們必須逃離這地獄一般的世界!那麼地球的目的地是三體星系中的比鄰星,也會落入「三體文明」的覆轍嗎?
  • 霍金:「星晶片」可達光速1/5,20年到達半人馬座α星系
    「如果成功,在座各位有些人在有生之年,將能看到我們向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星系——半人馬座α星系發送一個探測器。」當天,霍金在WE大會的開場報告讓現場千餘名觀眾踏上了星際旅行乃至太空移民的想像之旅。「縮水」的地球「如何才能確保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人類的未來儘可能完美?為什麼要考慮探索其他宜居星球?」
  • 比鄰星三體世界會有生命嗎?天上有三個太陽,外星人活得很艱辛
    看著天上的銀河和滿天的繁星產生無限的遐想,"我們的地球溫暖而舒適,宇宙其它恆星的周圍也會是這樣嗎?它們那裡也是不是有地球這樣生機勃勃的行星呢?"    外星信號  比鄰星星系是一個怎樣的星系呢?那裡會不會存在生命呢?
  • 外星探測器監測到來自最近恆星系統半人馬座的神秘信號
    此次檢測到的信號,距離地球2光年遠,來自於半人馬座。更吸引人的是,據報導,在被觀測到的過程中,該信號發生了輕微的偏移,其方式類似於行星運動引起的偏移。半人馬座有一個已知的比地球大17%的巖石世界,還有一個已知的氣體巨星。
  • 「三體」已被發現?美國科學家發現系外行星,其天空有3個太陽
    劉慈欣科幻小說《三體》中描述的三體星或許並不悠遠,據澳洲科技新聞網(ScienceAlert)7月28日報導,美國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奇特的固態系外行星,從這顆行星上能夠看到三個火熱的紅色恆星。在廣闊的世界中,恆星經常與其它恆星共舞,圍繞著一起的重心旋轉。天文學家剛剛發現了一個這樣的系外行星。
  • 科幻小說《三體》成真?半人馬座傳來神秘信號,或許真有外星生命
    【南方+12月21日訊】據英國媒體報導,澳大利亞帕克斯天文臺今年曾接收到來自半人馬座比鄰星(Proxima Centauri)的神秘無線電信號,正由一群搜尋外星文明的天文學家「仔細研究」。研究團隊發現,新收到的無線電波是來自半人馬座的比鄰星,這是1顆紅矮星,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比鄰星目前已知有2顆行星,1顆為類木行星,另1顆是類地行星「比鄰星b」(Proxima Centauri b),它被認為運行於恆星的「宜居範圍」,且其表面可能有流動的水,但由於比鄰星b距離恆星過近,繞行一圈僅需11天,這也讓比鄰星b受到強烈的輻射,天文學家推測上面應該沒有生命。
  • 《流浪地球》裡的那些超級科技:半人馬座α星C,真的是我們流浪的...
    在原著中,地球路過木星是一趟無驚無險的旅程,藉助木星的引力,地球很快達到逃逸速度,「向廣漠的外太空飛去,漫長的流浪時代開始了」,而最終的目的地,將是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半人馬座α星中的比鄰星。三星系統對於這顆星星,想必大多數人都不陌生。
  • 《三體》中「三星」系統其實很難存在:宇宙中「三星」都是這樣的
    《三體》中「三星」系統其實很難存在:宇宙中「三星」都是這樣的科幻作家劉慈欣在他的《三體》這部作品當中,描繪了許多的外星文明,而要說其中著墨最多的,那麼一定是作為小說標題出現的「三體文明」了。三體文明處於距離人類生存的太陽系4光年之外的半人馬座,由於它們生存的星系裡,有三顆相互作用的恆星同時存在,而且三顆恆星的運行非常沒有規律,經常會給三體文明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因而三體文明也先後滅亡了200多次,所以他們才想要在太空中尋找新的居住地。當然這些都只是小說當中的描寫,是作家天馬行空的幻想而已。
  • 科學家發現比鄰星神秘信號,只有人為能造得出來
    因為最近科學家探測到來自4.2光年外的比鄰星的神秘無線電信號,人們不得不懷疑它與外星人有關。神秘的比鄰星無論是《三體》還是《流浪地球》,可以看出劉慈欣對比鄰星非常感興趣,因為三體文明的發源地是比鄰星所在的星座,同時人類帶著地球前往的「避難所」也是比鄰星。在浩瀚的宇宙中,比鄰星是除太陽之外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它位於半人馬座。
  • 外星人發現地球,會進攻地球嗎?人類能不能戰勝外星人?
    在宇宙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如果發現了別的文明,能做的就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科技和戰爭和智慧是成正比的。想必,文化等所有領域都是十分先進的。我們連自己的小空間都出不去,奈何不了外星來客。武器的形成不單指熱兵器,聲波,能量,各種方式的擾亂思維。星體的軌道脫軌,磁極的吸收,氧氣化解。各種方式的化學改變(屬於大科技的…)。
  • 神秘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霍金的「突破攝星」計劃
    在一代人的時間內,『突破攝星』旨在研發出一臺『納米飛行器』—— 一臺質量為克級的自動化太空探測器——並且通過光束把它推動到五分之一的光速。如果我們成功的話,這個飛越任務將會在發射後二十年左右到達半人馬座阿爾法星,並發送回來在那個星系中發現的行星的圖片。
  • 半人馬座三星系真是一個混沌三星系統?
    在地球上的夜晚,肉眼能不能看到4光年之外離地球最近的那顆恆星?曾經比鄰星僅僅是比鄰星而已,儘管它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卻從來都沒有引起過注意!但從看過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之後,對於比鄰星的思考、於星空的仰望,從此將變得不再一樣!因為一直有一種期待卻又無比擔憂的矛盾心態在內!
  • 半人馬座比鄰星b是什麼,距離地球多遠,人類可以在上面生存嗎?
    當我們飛過柯伊伯帶並準備解決德雷克方程(同時可能解決費米悖論),一個關於我們種族的非同尋常的新篇章將會開始。最有可能的是,載人外行星任務的第一個目的地將是半人馬座比鄰星b,半人馬座比鄰星b是這是歐洲南方天文臺在2016年發現的一顆行星。
  • 「三體」星球可能存在生命,距地4光年,各項指標比太陽系還要好
    近代以來,科學技術的先進水平使人類對世界有了新的認識,知道自己在宇宙中是多麼渺小,同時也對未來的發展感到迷茫。在如此複雜的情感和現實需求的驅使下,人類渴望在宇宙中尋找「伴侶」,以期獲得許多問題的真正答案。然而,令人難以接受的是,進入宇宙之前預想的那種「熱鬧」景象並不存在,宇宙波瀾壯闊的景象下難掩「死寂」的氛圍。
  • 宇宙中存在像三體星系一樣的三星系統嗎,為什麼?
    三星系統在宇宙中真實存在,不過《三體》小說中的三體人故事情節都是虛構的。宇宙中的三星系統有很多,形成年代也不同。距離我們最近的半人馬座α星就是一個典型的三星系統,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系統,由3顆恆星組成,宇宙中有很多三星系統,由一個雙星系統和一個單星組成,那顆單星就是我們熟悉的比鄰星,距離我們只有4.2光年。或者是由一顆較大的恆星吸引兩顆較小的恆星,被用來作為「路標」的比鄰星也是一個三星系統,北極星較大,周圍有兩顆較小的恆星。
  • 半人馬座比鄰星!我們來了!
    與其坐等未來,不如主動創造未來——威爾&阿里爾·杜蘭特百年星艦研討會每年一度的「百年星艦研討會(100-Year Starship Symposium)」總能吸引一大票人參加——其中既有貨真價實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也不乏誇誇其談的空想家和業餘愛好者。
  • 劉慈欣《三體》中寫了那麼多物理學家,為何單單只「黑」了牛頓?
    劉慈欣《三體》中眾多的物理學家,只有牛頓形象卑劣不堪,是個十足的小人在《三體》第一部中,主人公汪淼通過VR設備六次進入《三體》遊戲,遇見了周文王、伏羲、墨子、哥白尼(自己)、馮·諾依曼、秦始皇、牛頓和愛因斯坦等重要歷史人物,用虛擬結合歷史的方式為我們解讀了人類認識天體的過程。讀過《三體》的朋友都會發現,劉慈欣在書中把牛頓描寫成了一個卑劣的小人。
  • 我們在夜空中看到的星星是否有的已經死亡?|半人馬座α星|超巨星|...
    當我們眺望宇宙時,我們也在回顧過去。光在浩瀚的宇宙空間中以有限的速度傳播,如今許多到達我們眼中的光已經完成了成千上萬光年的旅程。另一方面,每顆恆星的壽命也都是有限的。最短命的恆星可能總共只能活100萬到200萬年,其他恆星的壽命則可達數十億到數萬億年。在地球的理想條件下,大約有9000顆恆星可以用肉眼看到。最近的是半人馬座α星,距離我們4.3光年。
  • 你孤獨嗎?帶你去半人馬座阿爾法星!
    半人馬座α星是一個三體星,距離地球約4.3光年,所謂三體星就是這個恆星系有三顆恆星,我們的太陽系只有太陽一顆恆星。這三個恆星分別被命名為半人馬座α星A、半人馬座α星B和半人馬座α星C,其中A星和B星相距較近,組成了一個雙星系統,C星則在較遠處受到引力作用與這個雙星系統相互關聯。其中半人馬座α星C是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我們稱之為比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