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與神話:二十八星宿的由來傳說與實際應用

2021-01-08 趣史談號外郎

作為中國古代天文成就最顯著的代表之一,二十八星宿一直被人們所熟知。根據文獻記載,目前已知二十八星宿最早現於戰國初年,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時至今日,二十八星宿的用法已十分廣泛,且有一套比較完整的使用體系。

二十八星宿代表的是古人將諸天星辰劃分而成的二十八個星區,按著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劃分為四組,每組各有七顆星宿,又稱其為四象、四獸、四維、四方神等,例如我們所熟知的「東之青龍,北之玄武,南之朱雀,西之白虎」就是依次而成的。每顆星宿都有各自所代表的動物。

隨著時代的發展,二十八星宿從最開始古人根據陰陽與五行之間的關系所選出的二十八個星宮,逐漸發展成為二十八個天區最主要的恆星。二十八星宿的廣泛應用滿足了諸多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需求,比如我們從小就在學習的「天幹地支」中的「地支」就是源自於二十八星宿的部分星象符號。

中國的天文學研究很早就開始了,並且很早就應用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每顆星宿中包含數顆恆星,古人觀測恆星之間的運行規律,從而得出某些結論,並且將其應用到天文研究、文學創造、宗教信仰以及佔卜術數等。以二十八星宿為例,被分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組,古人們根據星區的指示,辨別季節、節氣、具體時間等。

一、中國傳統紀年與公曆的換算

幹支紀法是我國自古訖今幾千年來沿用的曆法,我國開始實行現行世界公曆的時間是1912年.為了研究我國古代的曆法,發掘古代科學文化遺產,就必須有一個公曆日期與紀日幹支對應的換算方法.有不少學者、前輩曾先後發表過一些紀日幹支的換算方法,但這些方法都擺脫不了換算範圍的束縛與查表的不便.比如盧宗謀先生所著的《中國幹支換算萬年曆》(廣西民族出版社),他換算紀日幹支、二十八星宿與星期,運用了幾十個法則,而且計算起來也很麻煩.筆者能力有限,無法提供先進或更加有效的計算方法,故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黃月明老師曾提出的幾個相較簡便的算式,可以依次進行紀日幹支、二十八星宿與星期之間的相互換算。

1、紀日幹支序數計算公式

公元前紀日幹支序數計算公式
公元1年至1582年10月4日止的紀日幹支序
公元1582年10月15日以後的紀日幹支序數

2、二十八星宿序數計算公式:

公元前二十八星宿序數計算公式
請點擊輸入圖片公元1年至1582年10月4日
公元1582年10月15日以後的二十八星宿序

3.星期的計算公式

公元前星期的計算公式
公元1年至1582年10月4日止的星期的計算
公元1582年10月15日後的星期的計算公式

附:計算公式的說明

(1)G——紀日幹支序數(如果大於60則除以60得餘數即是紀日幹支序數,餘數為0時紀日幹支序數為60);

(2)S-一二十八星宿序數(如果大於28則除以28得餘數即是二十八星宿序數,餘數為0時二十八星宿序數為28);

(3)W——星期(如果大於7則除以7得餘數即是星期,餘數為0時為星期日);

(4)A——公元年數;

(5)M——月數;

(6)D——日數:

(7)C——公元年的前兩位數;

(8)Y——公元年的後兩位數;

(9)中括號裡的數截取整數;

(10)計算1、2月時要變成前一年的13、14月進行計算.

具體的推導過程這裡不做過多解釋,有興趣的讀者朋友可以了解一下相關的知識。

二、農業與星宿之間的聯結

二十八星宿中的蒼龍七宿與我國古代的農業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人們依靠蒼龍七宿判斷節氣從而採取具體的農業活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心宿與角宿,二者先後擔任了春耕開始的授時星宿。除此以外,蒼龍七宿也是如今龍形象的起源之一,龍文化與中國龍的誕生與蒼龍七宿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一)北鬥七星與二十八星宿

1、北鬥七星鍾

中國是農耕古國,農耕需要準確地把握農時,古人經過長期對日月星辰和物候變化的觀察,制定了指導農耕的「二十四節氣」,成為指導農業生產的完美時間表。但在這之前相當長的時間,在農耕萌芽之初,如何掌握春季播種時間,是古人長期探索的問題,因為春耕的早晚,直接影響農作物的收成,對仰仗天地賜予食物的先民來說,是生死攸關的大事。

古人最早確定作息時間是從觀察北鬥開始的,這與他們所處的獨特地理位置密切相關。由於華夏文明發祥於北緯36度左右的黃河流域,人們觀察到的北部天極要高出地平線36度,而在這一視野範圍內,圍繞北極星旋轉的北鬥七星正好顯示在北方夜空。

古人發現,北鬥的旋轉是有規律可循的,鬥柄或鬥魁的不同指向,居然準確地指出四時季節的變化。先秦道家著作《鶡冠子·環流》曾指出:鬥柄東指,天下皆春;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北鬥七星的鬥柄正像一個懸掛北方星空的巨大鐘表時針,不僅告知人們四季的變化,還為先民指出晝夜的時間。前者像「七星曆」,後者如「七星鍾」,只不過沒有分針,與現代鐘錶旋轉方向相反罷了。

「人們可以根據鬥杓的指向決定初昏的時間,可以根據北鬥第五星(玉衡)的位置決定夜半的時間,同時也可以根據鬥勺的指向決定平旦的時間。不啻如此,凡陰陽、五行、四時、八節都要依靠北鬥來決定,它已成為無所不紀的授時樞紐。」

2、二十八星宿定時

我國古代天文學家經過長期觀察,把天空中位置相對不變的恆星群分成二十八組,東西南北四方各七宿,共二十八宿。即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每日運行在二十八宿的不同位置,約二十八天走完一周,正好是農曆一個月。雖然北鬥七星可以標示四季,但農耕播種需要準確的時間,古人又觀察到,東方七宿蒼龍露出地平線的時間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如蒼龍七宿中的心宿和角宿春分前後在黃昏時從東方升起,正好與農耕的時間相符,這樣,二宿先後成為春耕開始的標時星象。所以,二十八宿與日月五星運行的位置配合,可以相對確定某一個節氣點,因而蒼龍七宿在春耕授時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標時作用,尤其是心宿和角宿尤為準確。

3、「龍」的來歷

古人根據二十八宿在天空東西南北分布的圖形,把它們各想像成一隻動物,又叫四象,如東方蒼龍七宿,像一條飛翔在天空的巨龍,角宿像龍角,亢宿像龍頸,氐宿為龍首,房宿為龍腹,心宿為龍心,尾宿和箕宿是龍尾。如果將七宿連線觀看,正是漢字「龍」的寫法。中華民族「龍」的形象正起源於此。如甲骨文中的龍字;金文中的龍字,都是蒼龍七宿各星座勾畫出來的「飛龍」形象。這在二十八星宿中是獨一無二的。

模擬星象,也是漢字象形字的一個重要來源,如「鬥」字,正是對北鬥七星鬥勺的描摹,「參」字則是白虎七宿中參宿的寫照。與數千年前出現的其他「龍」的形象相比,如西水坡蚌龍,紅山玉龍,「商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龍的形象顯得更有意義,從最逼真的形象看,龍的角、首、身、尾俱全,尾上揚,無鬃無足」。在遙遠的太空,蒼龍七宿構成了一條完美的巨龍形象,數千年來,從直接的農耕授時到人們的精神信仰,龍星影響著華夏先民的生產生活,更造就了中華民族獨特的性格與思維特徵。

(二)觀象授時———龍星的位置決定春耕的時節

「心宿」出現,春耕開始

最早作為春耕授時星象的是蒼龍七宿中位於龍心位置的心宿,心宿由三顆星組成,故名三星。《詩·唐風·綢繆》:「三星在天。」朱《傳》:「三星,心也,在天昏始見於東方,建辰之月也。」劉瑾曰:「心宿之象,三星鼎立,故因謂之三星,然凡三星者,非止心之一宿,而知此詩為指心宿者,蓋春秋之初,辰月末,日在畢,昏時,日淪地之酉位,而心宿始見於地之東方,此詩,男女既過仲春之月而得成婚,故適見心宿也。」

心宿二,即三星中間的那顆,亦名天王或大火,西文Antares,屬於天蠍座中的α星,一等星,色赤,是天空的第十五顆亮星,亮度為太陽的6000倍。因為又紅又亮,形同火焰,古人形象地稱之為大火星,《詩·豳風·七月》:「七月流火。」即指此星。

遠古之時,心宿二昏見於東方的時候正值春耕的開始,古人以此時為歲首,所以,有的學者把這種以大火星為授時星象的最早的自然歷稱作「火歷」。「火歷」不以冬至的建子(周代)或雨水的建寅(夏代)為歲首,而是以大火星(心宿二)昏見為一個新的農事周期的開始。對於農民來說,大火星昏見時的重要工作就是「出火」,也就是燒荒種田,把上一年田地裡遺留的農作物秸稈或雜草焚燒後開始新的春耕。《周禮·夏官》:「季春出火,民鹹從之。」《禮記·郊特牲》:「季春出火,為焚也。」可以看出,「出火」包含兩層意思:大火出現,人們要準備春耕了;同時,農民利用大火星出現之際燒火焚田。這種焚荒肥田以利春耕的習俗,後來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未必在華夏大地每個農耕區推行,但作為一種農耕禮儀活動,卻一直保留在農事祭祀中。古書記載的「社田」,也就是祭社時的田獵風俗,就是這種活動的變異。《禮記·郊特牲》:「唯為社田,國人畢作。」只有在社田祭祀時,人們才全體出動,可想而知,其禮儀的隆重程度。直到今天,西南地區一些民族的火把節和篝火節,都可以看作是「出火」這一習俗的遺留。

「原始農業以焚田為生產工作的第一步,這個時間一定要有準確的把握,過早燒田,種子發芽之後,如果沒有雨水就會枯死;過晚燒田,又會受到雨水的幹擾。古人通過長期的觀象授時活動發現,這個時間確定在心宿二昏見於東方的時候最為適宜,而心宿二恰巧為一顆紅色的一等亮星,它的顏色與焚田的烈火又如此契合,這很可能成為古人最初將心宿二名為大火星的兩個根本原因。」

大火初現,意味著一年最重要的農事活動———春耕生產的正式開始,所以古人把它當作歲首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三、結語

二十八星宿在當代人的認知中被很有目標人群目的的劃分出三種,一種廣泛應用於從事農業種植行業的人,一般以普通農民居多;一種則是專業的研究人員所從事的日常考察活動;還有一種被賦予了神話色彩,出現於各種小說、動漫、影視作品中。不同的人群對於二十八星宿的認知和應用都存在有一定的偏頗,但幸好,整體大的認證上是沒有出現混淆的。

歡迎大家關注收藏~後續為您更新更多精彩歷史文章。

參考書目:

[1]黃月明:《中國紀日千支、二+八星宿與星期的簡便計算方法》,宜春師專學報,1999.4

相關焦點

  • 智慧與神話:二十八星宿的傳說由來與實際應用
    作為中國古代天文成就最顯著的代表之一,二十八星宿一直被人們所熟知。根據文獻記載,目前已知二十八星宿最早現於戰國初年,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時至今日,二十八星宿的用法已十分廣泛,且有一套比較完整的使用體系。二十八星宿代表的是古人將諸天星辰劃分而成的二十八個星區,按著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劃分為四組,每組各有七顆星宿,又稱其為四象、四獸、四維、四方神等,例如我們所熟知的「東之青龍,北之玄武,南之朱雀,西之白虎」就是依次而成的。每顆星宿都有各自所代表的動物。
  • 神話中二十八星宿奎木狼星君也曾為愛瘋狂
    今天小靈為大家介紹的是中國傳統神話二十八星宿中的奎木狼。咱們先簡單說一下奎木狼的由來。奎木狼,屬木,為狼,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二十八星宿之一。其為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一宿,意思為天之府庫,所以奎宿多吉。這也是古代人民對星辰的崇拜所以賦予其諸多神話傳說。
  • 這些關於二十八星宿的神話傳說故事你都聽說過嗎
    在上古時代,我國古人在靠近地球黃道面的一帶仰望星空,將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成28個區域,稱之為二十八星宿,又將這二十八星宿按方位分為東、南、西、北四宮,分別由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各七宿組成。這二十八星宿相傳分別由28位星官掌管,自古以來,有很多關於他們的神話傳說故事。下面就讓我們一一道來吧。
  • 星星名字由來:中國二十八星宿與西洋十二星座
    謎樣的二十八星宿2 星星名字由來:中國二十八星宿與西洋十二星座浩瀚的宇宙中,是什麼讓你心動了?
  • 二十八星宿你知道多少?
    在2016年一部神話電視劇《山海經之赤影傳說》火了起來。相信大多數朋友都應該看過這部張翰、吳磊、古力娜扎主演的電視劇。該劇以先秦名著《山海經》為藍本,講述了上古時期,朱雀、青龍兩大陣營尋找玄女,召喚神獸的神話故事。兩大陣營的星宿使者每個人都代表了二十八星宿的一個星宿。
  • 二十八星宿的由來和他們所代表的吉兇內涵
    二十八星宿最早的記載是出現夏商時代,後來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得到進一步發展,最初它們是古人用作觀測日、月、五星運行坐標的二十八組恆星,在《尚書》、《左氏春秋》中都有記載。早期的二十八星宿主要是用於農業,主要是用來觀測天文和氣象,對中國日曆的發展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古人通過觀察,發現恆星間的位置不會發生變化,於是就用恆星做標誌來觀察日、月、星運行所到的位置。
  • 陝西一漢墓發現國內最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圖
    陝西一漢墓發現國內最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圖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近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陝西靖邊縣渠樹壕漢代墓群考古研究最新成果。
  • 戰二十八星宿,贏高級物品獎勵
    水漫金山、六道傳說都不能阻擋你的腳步?來試試二十八星宿吧,少年。二十八星宿屬於中高難度的挑戰玩法,遊戲中,每個整點會在野外地圖刷新二十八星宿,玩家尋找到NPC後,對話挑戰,成功擊敗NPC後,獲得獎勵。玩家達到40級即可開啟玩法,只要集齊3名小夥伴,即可去野外地圖尋找二十八星宿二十八星宿刷新的場景有:南疆、鳳凰山、西湖、通天途、建御城,整點會刷新若干。
  • 陝西一漢墓發現二十八星宿圖 系目前最完整的一幅
    陝西靖邊漢墓內發現的目前全國最完整的一幅二十八星宿圖西部網訊(記者 敬澤昊)為了觀測日月星辰的運轉,中國的古人把廣袤的星空劃分為28個星區,即所謂的二十八星宿。
  • 二十八星宿之參商:古人是如何看待星宿的?理清角色與命運的迷思
    後代出土陶上刻畫的月亮和太陽,喻示著新石器時代中國人對天文認知的雛形;戰國時期楚國隱士鶡冠子在其著作《冠子 環流篇》中載:「鬥柄東指,天下皆春;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到這時人們對天文在各個領域的應用都已經達到了相對成熟的階段。東有十二次二十八星宿之分,西有日心說和星座之說。
  • 陝西省靖邊縣漢墓內發現的目前全國最完整的一幅二十八星宿圖
    西部網消息(記者 敬澤昊)為了觀測日月星辰的運轉,中國的古人把廣袤的星空劃分為28個星區,即所謂的二十八星宿2015年5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靖邊縣渠樹壕漢代墓群發現一座被盜的磚室墓,墓室裡繪製的包括二十八星宿在內的星空圖,震驚了考古專家。  經過考古發掘與研究修復,日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這座墓葬的最新成果。
  • 關於二十八星宿,你知道多少,不知道的進來看看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二十八星宿其實一直被神化,籠罩了一層神秘的色彩。所以很多人便不知道二十八星宿到底是什麼?今天,小編就在這裡簡單的和大家說說關於二十八星宿的知識。於是,就把它們選出來作為「坐標」,稱為「二十八星宿」。
  • 陝西漢墓發現迄今最完整二十八星宿圖
    &nbsp&nbsp&nbsp&nbsp中新社西安3月28日電 (記者 田進)記者28日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人員在該省靖邊縣渠樹壕漢代墓群發現一座被盜磚室墓,墓室裡繪製了包括二十八星宿在內的星空圖,這是中國首次發現的星形、星數、圖像、題名四要素齊備的二十八星宿圖,也是目前已發現內容最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圖
  • 丹霞源風水培訓之羅盤二十八星宿
    作者:丹霞源二十八宿是天上的二十八個星區,是古人為了觀察日月五星的運行而設。二十八宿是坐標。二十八星宿距今至少有2500年歷史,是古人仰觀天文的智慧總結。二十八星宿按東西南北四方劃分如下:東方青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 為您極簡說,二十八星宿到底是什麼?
    一句極簡的話:二十八星宿實際上相當於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星座。它們也基本處在黃道上,與西方所說的十二星座比較類似,但其中的內涵或許大有差異。稍微研究一下,你會發現中華古人的想像力與智慧其實比西方人更廣、更深。二十八星宿,分為四七二十八個。
  • 中國二十八星宿傳奇
    我國歷史悠久的28星宿,卻少有人知曉。據傳古天地初現時,天帝派下四獸鎮守衛人間,它們分別是: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四神獸完成使命後,以聖獸之血,血祭,獻身於人間,從此四方之獸傳說開始。二十八星宿得四獸之寶得天下,持有四獸之寶可稱王天下。具體什麼是四獸之寶,天下間無人知曉,據說一本「四獸天地書」記載了四獸如何獻身於天地,以血祭祀,其中記載:天下四分五裂之時,天地意象,星相大變,人間四獸之靈將重現人間。
  • 二十八星宿東方青龍星座的寓意
    星宿十二宮中,角宿星屬女宮二足,秤宮二足。龍角,乃鬥殺之首衝,故多兇。 此星宿在春末夏初夜晚,出現在南方天空,是閃爍著銀白色的光芒的星鬥,日本古代稱其為"真珠星",中國則稱"圖星",亦稱"角星"。開關如絲緞。主春生之權。亢金龍,屬龍,為亢。大角相護,中國神話中的二十八宿之一,東方之第二宿。
  • 先有四象還是先有二十八星宿?何為「參商永不相見」?
    而拋去三垣四象的概念,實際古代把星空分成了31個星宿,三垣是3個星宿,四象共二十八個星宿。了解了這一點,就知道,是先有了星空星宿劃分;而後分布再東西南北的星宿又組成了「四象」,即四種動物圖案。四象圖案·網絡供圖對於二十八星宿的名稱,就不一一羅列了。與星宿相關的文化很多,比如由四象到四時,還有古代行軍打仗的隊列——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另外對應金木水火四大元素等等。
  • 山海經星獸系列,二十八星宿中的牛郎織女傳說!
    這一篇,就來說說二十八星宿中有著牛郎織女傳說的牛宿和女宿。牛宿全名叫做牛金牛,包含著牛郎星(牽牛)和織女星, 代表牛郎一方的是三顆星,叫做河鼓三星,就如同傳說中牛郎和一雙兒女一樣。牛郎織女之間的愛情故事可謂家喻戶曉,老少皆知,每年在農曆的七月初七,蹭著七夕節的熱鬧,年輕男女在這一天走上街頭,勇敢地追尋屬於自己的愛情。
  • 《山海經》中四大神獸與二十八星宿有什麼關聯?
    而總結星星規律的時間遠遠超過西方的國家是我國古代,那個時候有種專業叫佔卜觀星看相,有一種星星的排布叫星象,也就是我們在很多神話中見到的二十八星宿(星象)。二十八星宿每一個都是一座神,而他們的領導就是我上一期所說的四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二十八星宿所屬四象,於是也就形成四個方位,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