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金融之家 未瀾
金評媒(https://www.jpm.cn) 編者按:隨著最近比特幣的持續熱炒,各種以「虛擬貨幣」「互助理財」「股權」等為旗號的傳銷藉助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的開展,以炒作「新概念」、鼓吹「零風險」為噱頭,靠拉「人頭」發展下線牟取虛高利潤。
7月18日訊,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迅速發展,金融傳銷也開始在各種社交工具上泛濫成災,區別於傳統傳銷的形式,以微傳銷洗腦為代表的各種虛擬、玩概念的模式也更加瘋狂起來,暴露出各種虛擬性、跨地域性、隱蔽性、金融性和更具欺騙性等新特點。甚至歪曲、篡改國家領導人講話,利用修圖軟體製作、傳播假新聞、假消息。
隨著最近比特幣的持續熱炒,各種以「虛擬貨幣」「互助理財」「股權」等為旗號的傳銷藉助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的開展,以炒作「新概念」、鼓吹「零風險」為噱頭,靠拉「人頭」發展下線牟取虛高利潤,如名聲比較大的「恆星幣」「亞歐幣」「珍寶幣」「馬克幣」等,目前為止已有上百個同樣模式的資金盤出現問題,數百億元的資金被騙。而近期的「五行幣」的瘋狂「洗腦」忽悠,又給一群深信會持幣暴富的人上了一趟教育課。
據說純金製造的五行幣,一面是頭像,刻著張健五行幣字樣,下面有一組數字編號,另一面是些裝飾圖案,看起來很普通的硬幣,卻被宣稱為:只要投資5000元購買「五行幣」,在一年後就能達到400萬的收益,若買的人越多,收益就會越大。而且發行上限為5億枚,將來會全面替代紙幣,參與者經過五輪持續投資,數字貨幣就可兌現近410萬元。同時,售幣方還承諾,五行幣所屬數字貨幣每隔兩三個月就會暴漲五倍的價格,在漲價時,售幣方將會分紅並贈送新的數字貨幣,而投資者使用贈幣繼續投入,一年中至少可以操作五次,也就是所謂的五進五出,總的計算下來,5000元買一枚五行幣,一年靜態收益就能達到400萬元!如果買的人多,價漲得再高些,收入還會更高。
有購買者表示之所以會購買五行幣,是看中了五行幣背後所屬數字貨幣帶來的巨額利潤。主要是後進入者為其帶來的獎勵提成,在藉助微信、QQ等社交平臺傳播,「每天都有大量新人註冊投資,後面每註冊投資一人,前面會員將獲得其投資額1%的數字貨幣,所以大家都搶著先註冊。」同時,在五行幣群裡流傳很廣的「層級關係圖」中,傳銷組織還設計了更誘人的提成方式,為了鼓勵會員多拉下線,推薦人的級別越高,獎金就會越多,比如介紹一個人註冊投資,就能拿到其投資額10%的現金提成,推薦兩個人註冊,可獲得額外25%的提成。
宣傳五行幣的這家名為「雲數貿聯盟」公司,在查詢時並沒有具體註冊地址,聯繫方式只有電話和微信。而根據銀行法,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印製、發售代幣票券。在國家工商總局和公安部2013年9月公布的十大傳銷典型案例中,就曾包括雲數貿聯盟傳銷案。
而這個五行幣的「創始人」張健,據五行幣推介人員表示:張建9歲上大學,12歲破解銀行密碼,被視為奇才秘密培養,精通六國語言。還曾是全國十大傑出青年,世界首富,但事實上,經查證以上信息皆為子虛烏有。
本名為宋密秋的張健,1977年生,黑龍江省五常市人,早在2012年就曾依託「雲數貿聯盟」網站,以高額返利為誘餌,要求參加者交納不同數額的費用,成為個人認證商戶、企業認證商戶和聯盟認證商戶,然後根據參加者發展下線情況支付返利和獎金。參加者按照加入時間先後及投入資金數額組成一定層級。截至案發,共發展28個省份19萬餘人,涉案金額1.6億元。而宋密秋至今還在被警方上網追逃。
隨著網際網路金融快速發展,虛擬經濟、金融創新日益活躍,傳銷組織也在不斷變化,以微信等社交平臺為途徑,投上五千,一年賺四百萬,三到五年變千萬富翁、億萬富翁,打著各種創新的幌子,但實際上並沒有改變依靠拉人頭賺錢的傳銷本質。而這種具有迷惑性的金融傳銷方式也往往在監管存在軟肋、盲區和真空地帶,立法的不足或不完備影響了有關部門的執法依據,使得騙子鑽了法律的空檔,肆意橫行。
這種吹噓個人形象,虛構實力,誘騙註冊會員、發展下線、獲得獎勵的模式,無論是以往的傳銷還是現在的五行幣,變的都是馬甲,不變的是騙人和傳銷的實質。而五行幣本身既沒有貨幣的屬性,也沒有增值的基礎,更沒有得到國家和政府的認可,只是一場打著數字貨幣旗號進行的騙局。
最後一句:這種披著外衣的微傳銷模式,你身邊一定也有人「中招」,快把這篇文章給他看,避免越陷越深~
(編輯:田躍清)
來源: 金融之家 未瀾
天樂 藍魅財經責任編輯 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的關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