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關注
在天府新區建設上有新作為,加快實施一批支撐性基礎設施項目和重大產業項目,以成都新機場建設為契機,統籌規劃航空港經濟區建設。
引言
不僅是「四橫四縱」骨幹路網建設項目加快建設,同步加快建設的還有錦江生態帶綜合整治工程、中國西部國際展覽中心,四七九天府校區也將於今年開工建設……近日,天府新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喜訊頻傳。躋身國家級新區的四川天府新區,基礎性骨架正快速形成。國家經濟增長新引擎將如何發力?天府新區如何實現三步走的階段性目標,到2025年再造一個產業成都?將基礎設施、生態建設和公建配套「三個先行」的理念貫穿始終,為「現代產業、現代生活、現代都市三位一體協調發展」構築堅實載體,天府新區找到了快速起步、重點突破的著力點。
A
四條快速路全程無紅綠燈
形成通達東西南北骨幹路網
「我算了一筆帳,走213國道,免費,不堵車要用45分鐘;走成自瀘高速,不到半小時,過路費40元;如果天府大道三期通車的話,估計20分鐘就夠了,而且一分錢不用花。」家住天府新區華陽街道河畔新世界小區的汪鹹女士經常往返於華陽和眉山市仁壽縣之間,汪女士告訴記者,「從耗時和費用兩方面綜合考慮,今後回仁壽看父母,我肯定更願意選擇走天府大道了。」
成都天府新區在規劃建設之初,就提出要基礎設施先行、道路交通先行,打通天府新區城市發展的命脈,為區域經濟構建高效傳輸系統,為「再造一個產業成都」奠定良好基礎。目前「三縱一橫」道路建設已基本完成,天府大道三期建成將直通眉山仁壽,「三橫一縱」道路已陸續動工。
「『三橫一縱』工程進一步提升成都片區路網密度。」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規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三縱一橫」和「三橫一縱」這「四橫四縱」,實際形成了整個成都天府新區核心區向北連接中心城區、東西連接雙流、龍泉驛、新津等區域的骨幹路網。據了解,新區8條骨幹道路中,有4條是快速路,包括劍南大道、梓州大道、益州大道南段和廣州路。這4條道路的主車道均為雙向6車道,全程沒有紅綠燈。
路橋建設是天府新區建設的重頭戲。2015年,成都天府新區將繼續實施天府大道三期、「三橫一縱」骨架路網以及中國西部國際展覽中心、興隆湖周邊路網建設,完成伏龍橋、通濟橋民生工程以及牧華路、麗景路整治項目等重大基礎設施。
在推進續建工程的同時,成都天府新區將科學謀劃、適度超前啟動一批近期重點建設項目,加快推進深圳路、廣州路、瀋陽路等骨幹道路建設,繼續加強成都天府新區核心區與中心城區、周邊區縣的道路聯繫,完善「一城、一區、一帶、三園」和各產城單元間區域路網體系,初步形成「四橫四縱」骨幹路網以及快捷便利的交通聯繫,改善居民出行條件,支持招商引資項目選址落地。據悉,2015年將新開工建設廈門路北段、漢州路北段、創新轉化園道路等18個項目。
B
變「環境換增長」為「環境促增長」
生態環境工程建設提速
錦江生態帶整治項目正開展濱江步道和景觀示範段施工,興隆湖已經蓄水,鹿溪河生態區也正進行前期景觀梳理……記者昨日從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了解到,成都天府新區的重點生態項目正加快建設。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經濟發展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天府新區具有優越的生態本底,成都天府新區在建設中將堅持生態環境保護先行的原則,把保護生態、涵養生態、提升生態放在突出位置。
據了解,成都天府新區將以保護龍泉山脈為主的生態綠林,打造和完善生態屏障,正著力實施興隆湖生態水環境治理工程、錦江生態帶綜合整治工程、鹿溪河生態水環境治理工程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工程建設,著力提升生態環境質量,使新區人民出門就可以「看得到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起於華牧路,止於成昆鐵路貨運外繞線的錦江生態帶,約長10.8公裡,目標是形成「一江、兩岸、三區、六灣」的濱水城市形態,打造國際化現代都市。新錦江兩側還將布局生態綠地和濱江步道環線,與10餘種濱江駁岸有機組合。錦江生態帶整治項目總承包部總經理羅建林說:「遠期還規劃有碼頭,現已預留出空間,屆時河道還可能開放觀光行船,成為功能性和景觀性融合、濱江景觀和市民休閒活動有機統一的濱水空間。」
已開始蓄水的興隆湖,廣闊水面很是壯觀,到今年6月,市民就可以沿湖休憩、遊玩了,享受天府新區的自然之美。興隆湖生態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是天府新區總體規劃確定的重點項目,項目核心任務是通過新建洩洪道實現河湖分離,並利用現狀地形構建高灘溼地和生態湖泊,全面提升區域防洪等級至百年一遇,有效地降低下遊洪澇風險,不但對淨化空氣、改善地區生態環境、調整局地小氣候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可提升城市品質、美化城市景觀、優化生態本底。
不久前出臺的《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城市管理和生態文明專項改革實施方案》,就落實中央、省、市關於「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要求,作出了既方向明晰又有各種落實舉措支撐的改革計劃,為把直管區建設成為西部最具活力新興增長極提供可持續的環境資源保障,描繪出了詳細的路線圖。
「建設高端產業的集聚區、改革創新的引領區、『四化同步』的先行區、『四態合一』的示範區、文明和諧的首善區,必須正視『城市病』頻發、資源環境瓶頸制約日益加劇等突出問題。」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規劃建設局有關負責人認為,制定這一改革方案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新型城鎮化發展和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全過程,儘快實現「環境換增長」向「環境促增長」的轉變。
C
每個產城單元都有完善公建配套
「四七九」天府校區2017年招生
據了解,成都天府新區直管區擬規劃中學52所、小學94所、幼兒園157所、醫院32個,養老院30所。
「未來五年,成都天府新區直管區將以一城一區一帶三園為發展重點,按照產城一體的規劃建設思路,每個產城單元均有產業支撐和與之配套的居住、商業、公服等生活功能。加快學校、醫院布局對於完善公建配套、提升區域價值、鍛造品牌形象、優化產業發展環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社會事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保障現有學校、醫院提質發展的同時,將加快優質品牌學校、醫院布局規劃和引進建設步伐,通過「塑一流的品牌、建一流的設施、施一流的管理、薈一流的人才、行一流的服務」,整體提高新區社會事業發展的層次、水平和質量,創建國際化、現代化的高水平民生新區。
今年,成都天府新區直管區將開建中學3所、小學2所、幼兒園2所,包括成都石室中學、成都市第七中學、成都樹德中學三校的天府校區和成都市實驗小學、成都市泡桐樹小學等品牌。其中,2所幼兒園將於年內建成投用,中小學將於2017年秋季正式招生。
近期,成都天府新區直管區正在積極對接萬達國際醫院、安琪兒國際醫院等項目,加大醫療衛生資源引進力度,進一步完善社會事業公建配套設施布局。
D
引得鳳來栖 先要築好巢
快速把新區骨架搭起來
「天府新區建設,工作千頭萬緒,任務急,當前首要的是把基礎設施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切實按照新區規劃藍圖,全力以赴抓好一批既拉動當前需求又支撐長遠發展的基礎設施項目,儘快把城市骨架搭起來,展現未來城市新形象,以高標準的硬體設施吸引各類投資者到新區投資創業發展。」
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搭架子」,成都天府新區將重點做好三篇文章:完善路網體系、做優生態環境、做好公建配套。
基礎設施是集成新區形象、搭建新區骨架的基礎工程,成都天府新區將認真落實市委「交通先行」戰略,抓緊實施一批支撐新區骨架的交通幹線工程和配套區間道路,加速形成內部貫通、外部聯通的新區區域路網體系。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搶時間、趕進度,快建設、快施工、快見效,年內基本形成新區骨架路網體系。
完善的公建配套是提升區域競爭力的重要內容,成都天府新區正科學規劃布局新區公建配套,著力引進建設一批體現國際水準的醫療、教育、商貿等服務機構,努力以現代化的功能、人性化的服務聚集商氣人氣,加快構建與國際化現代新區相適應的城市功能體系。
優美的生態環境是天府新區最突出的競爭優勢,成都天府新區堅持把生態建設放在新區建設的優先位置,著力築牢「美麗天府」的生態本底。在加快重大生態項目建設方面,正著力推進興隆湖生態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全面完成濱湖景觀步道、環湖路及湖區蓄排水工程;加快推進錦江生態帶綜合整治一期工程,儘快完成無障礙段河道水工、水閘主體等建設任務;加快實施鹿溪河生態環境治理工程,啟動鹿溪河15公裡河道綜合整治,儘快再打造一條新的城市生態帶。(記者 何曉蓉 王李科)
評論
凝神聚力 推動天府新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立春破冬,乙未之始,開啟「新常態、萬億級、再出發」嶄新徵程的成都,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將天府新區建設作為破題的關鍵所在。
「萬億級、再出發」,在全國和全球的大格局中,以新作為應對新常態,以新作為擁抱新曙光。省委書記王東明對成都提出「五個新作為」的重大要求,正是成都適應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找準二次創業、二次騰飛埠,打造好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攻堅戰的重要遵循。「五個新作為」中,天府新區建設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關鍵點。
從構想到實踐,從地方到中央,從宏觀總體到微觀細化,從區域規劃上升到國家戰略,天府新區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成為中國戰略發展第四增長極的重要支撐。這意味著,天府新區建設既是四川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實現「兩個跨越」的重大突破口,又是成都發展增速換擋、結構轉型和動力轉換的重大抓手。搞好天府新區建設,抓住這一重大歷史機遇,就能在經濟新常態下先人一步,實現經濟的轉型升級、提質升位。
眼下,成都天府新區建設正一馬當先,以改革引領,以產業築基,加快發展、領先發展。「三縱一橫兩軌」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正加快實施,電子信息、汽車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集群正不斷壯大,中央商務、總部經濟、現代金融、文化創意等高端服務業正集聚發展,一批世界500強和國內大企業大集團已成功入駐。要把天府新區建設成為有較強實力和競爭力的國家級新區,率先建成多點多極支撐新興增長極,成都理應主動擔負「首位城市」的發展責任,樹立更高標準、確立更高目標,努力做到發展速度高於全省平均水平、改革開放走在前列、創新驅動先行示範、規劃建設引領時代潮流。
要集中力量打好組合拳總體戰,實現生產型服務設施、公共服務配套以及生態綠地建設和城市文脈傳承的同步建設;要著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先行先試、大膽創新,最大程度激活內生動力;要在推動創新驅動發展上取得新突破,「再造一個產業成都」,促進全民創業、萬眾創新;要積極培育區域合作和對外開放新優勢,使成都持續成為西部投資首選之地;要建立完善統一協調高效務實的管理體制,形成推動新區建設的工作合力。特別是成都新機場和空港經濟區建設,事關成都長遠發展,是成都以及四川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重大歷史性工程,必須以新的視野、新的理念、新的舉措,高水平規劃建設。
前景越輝煌,過程越艱辛。要讓天府新區這一巨型引擎全力發動,作為四川首位城市,成都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只要我們準確把握省委對成都工作的系列重大要求,進一步增強首位城市的使命意識,進一步增強推進改革發展的堅定信心,進一步做好應對困難挑戰的工作準備,進一步挖掘經濟發展的潛力動力,進一步營造幹事創業的良好環境,就沒有躍不過的坎,沒有翻不過的山,就能創造經得起實踐、歷史和人民檢驗的輝煌業績。
2015年譜寫中國夢四川篇章號角已經吹響,天府新區宏偉發展的藍圖已在眼前徐徐展開。九萬裡風鵬正舉,只爭朝夕。(評論員)
來源: 成都日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