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會寧易地搬遷 「搬」出幸福好日子
易地扶貧搬遷是為貧困群眾拔掉窮根、挪出窮窩、搬出幸福的有效途徑,會寧縣通過政策落地促就業、扶持創業帶就業、精準培訓助就業等多項措施,多渠道提供創業就業機會,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切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
利辛:易地搬遷安新家 「搬」出幸福好日子
她搬來凳子坐在自家大門前,邊摘著剛買的豆芽菜,邊和鄰居樂呵呵地聊天,享受著幸福的晚年生活。2017年12月,因病致貧的張蘭俠夫婦搬進了利辛縣鞏店鎮魏碩村魏寨易地搬遷安置點B407號安置房,一套2人戶房型,一室一廳一廚一衛。「廚房用了自來水,廁所用了抽水馬桶,天黑有路燈,村裡還給我安排了公益崗,現在是住著舒心,吃穿不愁,比過去生活好太多了。」
-
搬出窮山窩 開啟新生活——化德縣易地移民搬遷讓貧困戶過上好日子
樓房規劃整齊,水泥路面寬闊乾淨,路燈造型別致……走進化德縣長順鎮啟德小區,一股幸福安居的氣息迎面撲來。三三兩兩的老人圍坐在一起拉家常,活動中心內不時傳出一聲聲歡快愉悅的笑聲,居住在這裡的人們盡情享受著搬遷後的幸福生活。
-
1517名貧困戶「搬」出幸福來!包頭市土右旗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高質量...
按照國家和自治區要求,立足我旗資源特點和搬遷群眾生產生活習慣,堅持群眾自願、積極穩妥的方針,自2016年起,我旗嚴格按照程序開展了易地扶貧搬遷工作。2020年,我旗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順利通過國家、自治區驗收,高質量完成易地扶貧搬遷任務。
-
「易」得日月換新天——江華易地扶貧搬遷見聞
一千多年後的今天,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江華瑤族自治縣用4年多的時間,實現了一項偉大工程——建成了2698套易地搬遷新房,讓全縣10126名貧困群眾從「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高寒山區搬遷到交通便捷的平地,擁有了「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廣廈千萬間」。
-
「搬」出幸福新生活
隆冬時節,走進湖北省安陸市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白牆黛瓦的房子,小區環境優雅,道路乾淨整潔。屋前菜園子裡,白菜、大蒜、菠菜等蔬菜在陽光照射下顯得分外油綠。 易地扶貧搬遷作為「五個一批」的脫貧措施之一,是重大民生工程。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崆峒:易地扶貧搬遷 新移民的幸福生活
可誰曾想,易地扶貧搬遷政策讓他們這些根本無力改變處境的貧困群眾,幾乎不花錢就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子,過上了做夢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大家感慨萬千,喜極而泣,千言萬語彙成了一句話:「感謝共產黨,感謝好政策」!人居環境大變樣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崆峒區農村,最常見的居所就是窯洞,窯洞分崖窯和地坑莊子。
-
【決勝2020】 搬了14次家的安景緒: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改變了我們一...
2018年9月,在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幫助下,一直居無定所的安景緒一家終於搬進了位於銅仁萬山城中心的嶄新樓房,並在社區的幫助下開了一間百貨店,月收入上萬。 「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改變了我們一家的人生!」從偏遠村寨搬遷到離家200多公裡外的萬山城區,有了城市戶口的安景緒說:「以後,我再也不用搬家了!
-
七星關區柏楊林街道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生活見聞
> 搬遷群眾在就業扶貧車間務工 易地扶貧搬遷是實現精準脫貧的有效途徑。近年來,七星關區按照「搬得出、留得下、能就業、有保障」的要求,通過著力發展產業、拓展增收渠道、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能力,使搬遷群眾的收入、幸福感同步提升,「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的美好願景逐漸成為現實。 增強就業幫扶 確保群眾持續增收 產業和就業是實現可持續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
-
舉一反三抓好易地扶貧搬遷整改工作 確保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本報訊(記者陳娜霖董衛紅)12月19日,區委書記黃宗華來到火爐鎮南泥坎易地扶貧集中安置市級示範點項目建設現場,專題督查檢查易地扶貧搬遷問題整改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結合主題教育把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具體行動,舉一反三抓好易地扶貧搬遷問題整改工作,確保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南泥坎安置點位於火爐鎮向前村涼水井組,涉及搬遷安置群眾30戶120人,目前已完成電線遷移、場平等工作,正在安裝輕鋼結構部分。
-
隆回:易地扶貧拆搬遷中秋茶話會笑語聲聲
隆回縣易地扶貧拆搬遷中秋茶話會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9月12日訊(記者 蔣劍平 肖祖華 通訊員 楊貴新 米揚) 一輪中秋月,誰與共團圓? 9月11日,隆回縣委副書記、縣長劉軍與易地扶貧搬遷代表歡聚在縣城集中安置點思源小區,歡歌笑語,其樂融融。
-
住進新房子 過上好日子——我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郊區楊家莊鄉原大南莊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李拉寶也是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受益者。2017年,大南莊村併入平坦鎮桃林溝村,村民搬遷到了喜來居小區居住,與桃林溝村村民享受同樣的福利待遇,村裡還為他們安排適宜的工作崗位。幾年間,他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搬出了沒產業、路不通的「窮窩窩」,融進了村集體經濟強、產業多元的「城市後花園」桃林溝村這個「大家庭」。
-
【十九大時光】貧困戶好日子搬新家 邀請鄰居收看十九大盛會實況
地點:瀘州市敘永縣江門鎮古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四川新聞網瀘州10月19日訊(記者 嶽東 攝影報導)昨日上午,黨的十九大在北京隆重開幕。在瀘州市敘永縣江門鎮,村民朱國強專門選擇這個日子搬進了古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
慈利縣許家坊鄉:讓搬遷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
,是精準扶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許家坊土家族鄉自2016年啟動該項工作以來,堅持「搬遷是手段,脫貧是目的」的原則,做到搬遷與脫貧同步,安居與樂業並重,讓搬遷群眾既住上好房子,又過上好日子。搬遷戶鄧明一家以前住在鹹水村,房屋破敗,交通不便,孩子上學、出門務工都是難題,2016年鄧明一家住進了跑馬組集中安置點的新房,說起現在的生活,他言語中充滿了感激。 搬遷戶鄧明:「搬來這裡之後,環境、新房子,各方面都感覺蠻好,周圍的鄰居也都很好,大都和睦相處,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滿意的,感謝國家的政策,感謝對我們這些貧困戶的幫助。」
-
通水修路、發展產業、易地搬遷等多措並舉——多彩貴州 奔向新未來
擰開水龍頭,望著噴湧而出的水柱,田全和洗了把臉,順勢衝洗院落…… 告別「吃水難」,還要解決「出行難」!由於「地無三尺平」,平原地區修3公裡路的費用,在貴州只能修1公裡,橋隧比超九成的不在少數。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誓教天塹變通途!
-
【中國的脫貧智慧】會寧:繪幸福美景 建安居家園
深秋的金黃裡,灑落出幸福的層層漣漪。 站在唯美古風的漢唐街邊向遠處眺望,流水潺潺,遠山含黛,一棟棟錯落有致的高樓組成了一朵巨大的「五彩蓮花」,綻放在祖厲河畔。近幾年,由於脫貧攻堅的政策越來越好,政府為我們集中規劃建設了新農村,我們全家從原來破舊的老房子裡搬出來了,現在住到樓房裡面,樓房建的也可以,好著呢,串門的親戚來看了以後,說你們的生活、居住都改變的非常好,真的很感謝黨和政府。 以五年為限,對比會寧今昔,翻天覆地的變化令人驚嘆:城市大了,樓房新了,農村靚了……
-
「動態」住進新房子、致富有路子、過上好日子——三臺:易地扶貧...
為推進易地搬遷工作落地落實,三臺縣建立健全「縣抓落實、牽頭統籌,鄉鎮為主體、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成立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任組長的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領導小組,在每年年初召開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動員會,根據項目建設進度,適時召開推進會、培訓會,有力推動了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有序有力開展。易地扶貧搬遷,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誰要搬」。
-
《喜氣洋洋搬新家》——搬遷群眾唱響新生活
《喜氣洋洋搬新家》——搬遷群眾唱響新生活 2021-01-18 1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脫貧故事」易地搬遷換新居,幸福生活敞大門丨獨山縣麻尾鎮泗...
易地搬遷添盛景,搬離僻壤斬窮根。新區安置交通便,樂業安居謝黨恩。 這就是我眼下生活的真實寫照,我叫楊珍妹,是獨山縣麻尾鎮泗亭村更哈組村民。 2018年3月15日,是我非常開心的日子,在國家易地扶貧搬遷好政策下,我不用掏一分錢,就能手提鍋瓢碗筷,頭頂被子搬進日思夜想的新家。
-
【民族團結黨旗紅】四川甘孜縣:易地搬遷住新房「日子一天會比一天...
如今走進迷峰的新家——甘孜縣斯俄鄉吉絨隆溝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寬敞的馬路,整潔的房屋,一應俱全的水電,遠處雪山皚皚,宛如一座高原上的童話小鎮。甘孜縣斯俄鄉吉絨隆溝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航拍照。藏式傳統的家具擺設,客廳還掛著幾幅山水畫點綴,讓這個漢藏家庭透著溫暖和幸福。2018年迷峰一家搬到這裡後,買了這些山水畫,妻子友呷拉姆說他喜歡書法和中國傳統文化,平時寫寫字,看看新聞。即使早年間,迷峰因中風落下了殘疾,但他聊起天來很會說道,一點也看不出對生活的抱怨和悲觀。他說國家政策,說今昔對比,偶爾還聊一點國際新聞和人生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