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富和炫廉,結果殊途同歸。無論當事人是為了滿足自己物質或道德層面的優越感,最終都無一例外演繹成為「反腐劇」
文/張楓逸
近日,一名女網友在水木社區發帖感嘆父親為官廉潔,結果遭到網友的人肉搜索,被曝光在北京和老家有多套住房,她也被稱之為「水木坑爹女」。14日,事件當事人、發帖者方某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否認父親是網友口中的高官,稱北京的房產系與丈夫兩家共同購買,「清者自清」。(7月15日《南方都市報》)
炫廉帖變坑爹帖,劇情的逆轉令人大跌眼鏡。面對圍觀,這位「水木坑爹女」擺出了一副「清者自清」的架勢,但這顯然不能打消公眾心中的一連串問號:如果心裡沒鬼,為何在引起關注後匆匆刪掉原帖?倘若父親從未貪腐,在北京和老家購置的多套住房資金從何而來?網友搜索出其父親供職於遼寧省政協,且「有圖有真相」,當事人卻矢口否認,到底誰在說謊?
雖然最近消息稱,當事人用戶「pangjiaqiao」方女士回應「網傳消息不屬實」,而這些關於自己的不實信息被隨意發布給自己帶來很大困擾。這類傳播不實信息的新聞應該承擔法律責任,而相關情況會有紀檢部門來調查。但是不論怎樣,眼下此事已經不單單是個體行為,而是已經上升為公共事件,引發公眾對於貪腐行為的焦慮。同時,人肉搜索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任由網友東突西就,很容易出現「張冠李戴」,對他人的隱私和信譽造成誤傷。因此,當事人要想證明清白,必須拿出有力證據,逐條回應公眾質疑。紀委部門也要介入調查,究竟背後那位父親是清官還是貪官,要給社會一個交代。
與炫廉坑爹相比,此前我們更多見識的是炫富坑爹、坑夫。比如,天津市西青區副區長之女李穎,在微博上發布自己購買的LV皮包、香奈兒化妝品等奢侈品的照片,並爆料自己系「特招」進入國土局。事後,其父李治陽不得不向媒體承認,在女兒入學和工作方面確實施加了影響。三亞市公安局民警王鵬飛的女友在微博曬出幾張照片,炫耀與男友開警車去泡溫泉及大吃大喝,最後累及男友被停職接受調查。
炫富和炫廉,看似天壤之別,結果卻是殊途同歸。無論當事人是為了滿足自己在物質或是道德層面的優越感,最終都無一例外演繹成為「反腐劇」。儘管的確揪出了一些「蒼蠅」、「老虎」,但逢炫必疑並不是一種正常現象。這一方面折射出公眾監督的困境。在無法掌握充分信息監督官員廉潔狀況的情況下,每一個網帖的「春光乍洩」都會觸動公眾的敏感神經,每一個當事人都會被置於「有罪推定」的語境下去審視。無論其財產是否屬於合法所得,都會被打上腐敗的標籤。
另一方面,靠炫富炫廉發現反腐線索,畢竟屬於旁門左道。正如網友所言,如果自己被指是「貪二代」,「我是眼睜睜地看著群眾網絡暴力呢,還是趕緊列一個清單,把自己這幾年的工資單都列上去接受網民的審閱呢?」倘若更多的官員子女、親屬對網絡反腐望而生卻,行事更加低調,從網絡世界消失,則公眾安能辨我是「貪廉」?
炫廉變坑爹不能「清者自清」,這裡面包涵兩層含義。除了當事人和紀委部門的回應外,更需要加快推進官員財產公示,只有充分滿足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才能走出逢炫必疑的怪圈,不冤枉一個清官,不放過一個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