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拿起法律武器 維護名譽不能僅靠「清者自清」
9月6日,原告委託代理人在開庭前展示相關證據。 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北京9月6日電 近日,中石化「非洲牛郎門」謠言製造者傅學勝被上海警方依法刑拘,警方查實傅學勝系洩私憤所為。而因為這則謠言深陷輿論漩渦的謠言受害人張某,在事後選擇起訴相關網站為自己維權。6日上午,這起備受關注的名譽權糾紛案件在北京市朝陽區法院開庭審理。
「法律武器是最好、最有公信力的途徑」
張某起訴稱,2013年1月3日、4日,被告網站上出現名為「中石化女處長身陷『非洲牛郎門』」等報導,被告未對其在網站上發布的信息進行任何審查核實,造成全國甚至更大範圍內的惡劣影響。
為此,張某向法院提出了以下訴訟請求:立即刪除並停止刊發對其名譽權造成損害的相關帖子信息;判令被告在自己網站及全國有影響力的報刊、媒體上向其公開賠禮道歉,以消除影響,恢復其名譽;判令被告賠償其精神損害撫慰金人民幣10萬元;中華網和IT商業新聞網分別按70%和30%承擔按份責任。
「雖然清者自清,但我覺得拿起法律武器對所有人來說是最好的、最有公信力的途徑。」9月5日下午張某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原、被告雙方激辯
在庭審中,雙方代理律師就張某是否為案件的適格原告、網站行為是否構成侵權進行了激辯。
針對起訴,IT商業新聞網的代理律師認為,原告不能證明轉發的報導中所稱的女處長就是張某本人。「報導中只是使用網友爆料,也沒有使用張某名稱,是張某自己對號入座。如果不是張某起訴,我們都不知道張某是誰。」
而張某的代理律師則表示,2月26日以後,中華網論壇上連續出現後續的謠言帖,把張某名字明確寫在了上面,使得社會公眾也都通過這個帖子知道了就是張某本人。此外,IT商業新聞網在轉發相關報導時,為了吸引眼球,增加點擊量,將一張2007年的不雅圖片進行配發,並以技術手段遮擋了圖片來源,存在著主觀惡意。而中華網在收到原告要求刪帖的通知後,怠於刪除相關帖子,造成損害後果進一步擴大,兩家網站應當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6日的庭審持續了兩個多小時,鑑於雙方爭議較大,並對相關證據真實性及效力存在分歧,審判長宣布休庭,擇期開庭繼續對相關證據進行質證辯論。
(來源: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