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男兒沒性,寸鐵無鋼,那女人呢?道出老祖宗的智慧
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兩片樹葉,也不會有一模一樣的兩個人。而人的個體差異更多的是源於個性,當然,個性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更多是因為後天生長環境與教育培養方向。
那麼個性是什麼呢?個性其實就是一個人可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想做的事情,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去追求夢想,可以制定屬於自己的計劃,並能夠承擔相應的後果。
假設人們都喜歡千篇一律的做自己的事情,沒有激情,欲望與衝動,那麼這個社會將不會有任何的進步和發展。所以,沒有個性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很早以前,老祖宗們就認識到了這一點,為了警示後人,他們總結成了一句俗語,上半句是這樣說的,男兒沒性,寸鐵無鋼。
意思就是說男人要是沒有自己的個性,就像不剛硬的鐵。大家都知道鐵,這種材料對於農民意味著什麼,它代表著農具,能夠更快速獲取食物的重要工具。
最初,原始農業時期,農具的材料以石、骨、蚌、木為主,很不方便,效率極低,知道商周時期出現青銅農具,春秋時期出現鐵農具,才漸漸提高了生產效率,使大面積開墾農田成為可能。
那為什麼鐵農具會受到廣大民眾的歡迎呢?就是因為它的硬度。若是沒有這個優點,它就相當於失去了靈魂,也不過是如同街邊石頭一樣,被棄之如敝屣。
男人就如鐵一般,要是沒有個性,就如同沒有靈魂,一個沒有靈魂的人,就是行屍走肉。這樣的男人不會有任何成就,因為他沒有目標清晰的追求,沒有銳意進取的決心,沒有破釜沉舟的勇氣,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沒有勇於擔當的勇氣。
那女人呢?是這樣形容的,女人無性,爛如麻糖。道出了老祖宗的智慧。
麻糖估計很多人小時候都吃過,現在確實比較少見。它是每年臘月二十三,也就是祭祀灶王爺的日子上必供奉的一種食物。
因為這種食物,咬起來覺得脆脆的,但隨著人們咀嚼,會變得越來越軟,十分黏,粘到牙齒上,難以清除。可以粘住灶王爺的嘴巴,不讓他上天告狀,這樣自己家明年就能一帆風順了。
當然這種說法只是舊時人們的一種封建迷信,現在我們雖要尊重這種習俗,但也不用過於在意。只是想讓大家明白,沒有個性的女人,就像這麻糖一樣,越咀嚼,越了解,就反而沒有初識的感覺,黏黏膩膩的,只想讓人趕緊清除,遠離。
個性是每個人彰顯自我思想的一個表現,是很重要的衡量一個人的標識。而沒有自己的思想,永遠模仿別人的人,只會被別人越落越遠,因為他不堪大用。
但現在社會上很多隨波逐流,喜歡人云亦云的人,追求潮流沒有錯,但追趕潮流就有問題了,只有敢於走在時代的前端,才不會被時代淘汰。大家又是如何認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