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上海書評》劉衍文先生文章提到顧頡剛看手相事。從已出版的日記看,顧頡剛一生多次算命,他的朋友沈剛伯就精通子平之術。他還曾有兩次摸骨,一次是1942年1月22日在重慶時,顧頡剛與友人同往新民路郭四海處摸骨算命,他在日記中說:「郭四海系一瞽者,以摸骨相馳名,予友人多稱道之。今日往相,謂予聰明果斷,聲名赫奕,自五十一歲以後二十五年間,只能進,不能退,退則有禍。年壽甚高,七十八有病,過得此關則可至九十四。五十後可得子,子之成就比我為大。」(《顧頡剛日記》卷四,633頁)1947年4月24日在給妻子張靜秋的信中又提到這次摸骨:「民國三十年,我也曾與陳可忠一塊去訪重慶的摸骨專家郭四海,他是沈剛伯最佩服的,他說我是 中華民國第一等的人物 ,又說我 若在軍界該作上將 。」(《顧頡剛書信集》卷五,71頁)後來的事實,「年壽甚高」、「五十後可得子」,基本應驗,但只活到九十歲,兒子的成就也沒他高,稍有偏差。
1946年4月10日,顧頡剛在南京時又去大同路平民旅社舒瞎子處摸骨相。在當天的日記中這樣記道:「舒瞎子一摸予左手,即知予有長眉,且眉有彩。一摸振宇之面,即知其背上有紅痣。人生【身】各部之相關若是。中國有不少科學知識埋藏在民間,若此骨相學與若干靈驗之單方及針灸皆是也。」(《顧頡剛日記》卷五,639頁)
顧頡剛可稱民國第一號懷疑主義者,但不僅如劉衍文先生所說,「雖善 疑古 ,在事實面前也不由得不 信今 了」,更是把骨相學視為埋藏民間的「科學知識」。這句話恐怕劉衍文先生都不敢說出口吧。 公孫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