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大才子顧頡剛:妻子剛去世15天,他寫情書給學生稱暗戀20年?

2021-01-11 蜀黍趣觀史

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民俗學家——顧頡剛先生,也是我國「古史辨」學派的創始人,提出了「層累的造成的中國古史」學說,可以說是民國實實在在的大才子。不僅如此,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更是應主席,總理之請,負責校點過《資治通鑑別》等巨作,可能現在的人們對這樣的學術大師充滿更多的死板呆滯的印象,其實不然,大師們也是有真性情的,生活也是像我們這樣普通和有趣的。就像顧頡剛先生,他和他的三任妻子都有著一段感人的故事。

一 幼時經歷

顧頡剛,出生於江蘇省蘇州市有名的書香門第,康熙皇帝曾贈之「江南第一讀書人家」的稱號。這樣的書香門第,當然渲染了幼時的顧頡剛,祖父祖母家僕都極能講故事,讓顧頡剛在往後的學術生涯中順風順水,成功考入北大本科,後又在北大任教,一生撰寫了不少著作,頗獲學界好評,後又為祖國做出了很多文學上的貢獻。

其實年少的顧頡剛也是擁有很大的政治志向的,他非常熱愛祖國的,也很熱心祖國的革命事業,與他相交其十餘年的好友章原善曾評價他從小就不是一個「塞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人,他曾滿腔熱血一心報國,伴隨著辛亥革命前後一系列社會的巨變,顧頡剛深受影響,並確立了強烈的社會改造意識,在政治激情消退之後,顧頡剛經過深深地思考,選擇了走學術的道路來改造社會,後來他的學術研究也收穫學術界的好評,也是擁有極其傳奇輝煌一生。

雖然顧頡剛家裡四代同堂,卻數代單傳,因此長輩們對顧頡剛給予了厚望,從小對他嚴加管教,這對他後來的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在顧頡剛8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父親很快就又娶了一位年輕漂亮的姑娘,繼母性格陰晴不定,心情時好時壞,經常趁其父親不在的時候打罵顧頡剛,年幼的顧頡剛也不敢反抗,以至於養成了膽小謹慎的性格,從來不敢違背長輩們的意思。都說童年生活會影響一個人一輩子,在顧頡剛身上也不例外,這在他後來的第一段婚姻生活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二 坎坷的婚姻生活

眾所周知,顧頡剛先生一生是有過三段婚姻的,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顧頡剛先生的這三段婚姻故事。

顧頡剛先生的第一段婚姻可謂是「日久生情」。1911年,剛年滿18歲的顧頡剛娶了一位大他四歲的純粹舊式女子吳徵蘭,舊時社會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了那時大多數人婚姻的枷鎖,對於這種包辦婚姻,顧頡剛不敢反抗,只有從命。沒有所謂的感情基礎,沒有共同語言,沒有相同的愛好,甚至之前連面也沒見過,卻要一起攜手共度餘生,肯定是很難的。而婚後顧頡剛卻刻意去培養和夫人之間的感情,他教她識字,讀書,書法,婚姻生活過得也到還算好,可惜的是在吳徵蘭生下次女後因為體弱而離開人世。顧頡剛心痛不已,但父親和祖母因後續無人為由,要求顧頡剛續弦。

顧頡剛先生的第二段婚姻可謂是「志趣相投」。顧頡剛好友為了幫助他從喪妻之痛中解救出來,邀請他去蘇州遊覽,在這段期間,好友王伯祥向他談到過畢業生殷履安,並推崇其才德,好友葉聖陶也對此女好評不斷,就這樣,顧頡剛產生了對素未謀面的殷履安的敬慕之意,並且難以忘懷。在回去徵得祖母的同意後,派人前去求親,得到女方同意後立即與殷履安結為夫妻。

婚後兩個人的生活還算美滿,即使殷履安不能生育,顧頡剛也沒有因此嫌棄他,反而為妻子高興,可以免受生兒育女的痛苦。顧頡剛夫婦頗愛寫信,兩人約定兩天內必須寫一封信,必須有來有回,妻子溫柔淑賢,和顧頡剛興趣一致,兩人的生活寧靜淡泊,但天有不測風雲,殷母的突然病逝,讓原本身體就不好的殷履安更加虛弱,不久之後殷履安就因病身亡了。

顧頡剛先生的第三段婚姻可謂是「伴隨餘生」。獨身一人的顧頡剛生活無人照顧,再次在好友蕭一山,羅根澤的介紹下,認識了張靜秋。張靜秋是一位有志向的才女,創辦了立達女中,35歲才開始考慮自己的婚姻,1944年,兩人才結為夫妻。張靜秋作為新時代的要強女性,非常支持丈夫的事業,不惜為其放棄了自己的校長職務。所以說,「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優秀的女人」,顧頡剛先生為祖國做出的貢獻與其妻子默默的鼓勵和支持是分不開的。

三 愛了20年的女人

雖然顧頡剛先生有過三段婚姻生活,但是其最愛的女人始終沒有娶回家,這個女人名叫譚慕愚。

其實在顧頡剛先生和殷履安成婚後,譚慕愚闖進了他們的生活。兩人的緣分得從1924年說起,顧頡剛在《歌謠》原刊上發表了文章,震驚了整個文壇,一時名聲大噪,並受邀去高校講課,從而認識了女學生譚慕愚,且對他一見鍾情,但是此時的顧頡剛先生已經結婚了,即使心裡很喜歡,也沒有表明其心意,但是他的心裡始終放不下譚慕愚,腦海裡總是浮現她的笑臉,顧頡剛也總是參加學校組織的每一次師生活動,只為了見到心上人。

1943年,殷履安因病逝世15天後,顧頡剛寫下了千字情書向譚慕愚表白,告知她自己已經愛了她20年了,這份感情很真摯也很感人,但是譚慕愚明白這一切後心中卻毫無波瀾,並且拒絕了他深深的愛意,即使顧頡剛很悲傷但也無可奈何。愛情向來如此,分手只需要一個人同意,而在一起卻需要兩個人認可,可能也就是因為「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所以譚慕愚成為了顧頡剛最愛的女人。

1978年,85歲的顧頡剛,想到了心中的白月光,他寫下了「五十年來千斛酒,可憐隔項即天涯」來抒發內心苦悶,可能沒有和自己的摯愛結婚,是顧頡剛先生一生的遺憾吧。

相關焦點

  • 結婚24年,精神外遇19年,妻子去世半月後,他寫下10頁情書表白
    顧頡剛,中國著名歷史學家,出生於1893年。可能很多人不熟悉這個名字,顧頡剛師從胡適,後來成為了國內的古史辨派創始人,作為民國時期重量級國學大師,他享譽中外學術界,備受推崇。看到妻子這麼賢惠,顧頡剛認為不能對不住她,便克制了一下感情。不過,他還是會忍不住給譚慕愚寫信,目的是探討學術。 顧頡剛和妻子殷履安結婚24年,期間有19年暗戀著譚慕愚。這些殷履安不是不知道,但她也沒辦法改變。1943年,殷履安去世了,恢復單身的顧頡剛無意間聽說譚慕愚要遠走,急得不得了。
  • 楊絳:錢鍾書並非只愛我一人,還暗戀過民國第一白富美,名字耳熟
    世間有一種愛情,叫做錢鍾書和楊絳,他們兩人勢均力敵,都是民國著名的文學家,更難得的是,民國才子多風流,但是他們兩人卻從始至終相濡以沫,堪稱模範夫妻。但是楊絳先生在回憶當年的愛情往事時卻透露,說錢鍾書曾經暗戀過民國第一白富美,只不過最後愛而不得,這位白富美是誰呢?
  • 寫最美的情書,做最渣的渣男,五百封情書後的婚姻是一地雞毛
    寫最美的情書,做最渣的渣男,五百封情書後的婚姻是一地雞毛在民國時期,我國出現了不少才子,徐志摩、魯迅等,當然這些才子的愛情故事也是令人津津樂道的一個點,就像徐志摩和陸小曼,和自己原配張幼儀,再說他和自己的女神林徽因,其實很多人都覺得徐志摩是一個會說情話寫情書的人。我有你什麼都不要了。文章、事業、榮譽,我都不要了。詩、美術、哲學、我都想丟了。
  • 顧頡剛摸骨
    11月24日《上海書評》劉衍文先生文章提到顧頡剛看手相事。從已出版的日記看,顧頡剛一生多次算命,他的朋友沈剛伯就精通子平之術。
  • 沈從文特別會說情話,寫情書搞定愛慕之人,婚後卻不知怎樣去愛
    早期的一些文人很多都是通過寫情書來含蓄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我國的文學大家沈從文在這方面的表現就頗為突出,他寫出來的情話足以秒殺現在很多網絡用語,絕對更容易打動人心,就連胡適先生都被他寫得情詩所感染,繼而成為了沈從文和妻子之間的撮合人。
  • 瞿駿:辛亥革命後青年學生顧頡剛、葉聖陶的失望與希望
    顧頡剛和顧氏一起讀報的同學少年中有他的摯友葉紹鈞,葉氏詳細地把那段時間在學堂、茶樓等各處閱報的情形和感想一一寫進了日記,從其中一則我們就能充分看出當時學生和其他人物對紙上革命「雲和景從」的程度。午後報紙來,則各種互有異同……聞不利之消息,則悶鬱特甚。
  • 苦戀才女10年,結婚僅2年去世,宋清如:他不結婚,會長命百歲
    這一段文字,是朱生豪寫給宋清如的情書。有人看了朱生豪的情書,愛上了朱生豪。愛上他的情書,愛上他的痴情,愛上他與宋清如的愛情。朱生豪,一個名震江南的才子。曾有人說,他一生只做兩件事,翻譯《莎士比亞全集》和寫情書。如今看來,確實如此。張愛玲曾說過一句話:「喜歡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裡,然後開出花來。」
  • 民國「性情才子」邵洵美,62年的人生究竟活出了怎樣的真性情?
    作者:李大奎(邵洵美)在民國四大才子中,"多情才子"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另類才子"鬱達夫的《沉淪》,"抒情才子》戴望舒的《雨巷》,均如雷貫耳,名聲遠揚,似乎"性情才子"邵洵美不怎麼知名,被冷落了許多。其實,邵洵美的顏值、才華與成就並不亞於他們三位。
  • 民國最漂亮的名媛,徐志摩是她粉絲,聞一多為她痴迷,1968年去世
    民國最漂亮的名媛,徐志摩是她粉絲,聞一多為她痴迷,1968年去世文 | 史哥哥民國時期還是有很多才子才女的,其中最著名的幾個莫過於徐志摩、林徽因、陸小曼等,當然除了這幾個最為著名的個,還有不少才女,雖然可能名氣比不上什麼林徽因,但是論美貌,或許咱們今天說的這個她算的上是民國最漂亮的名媛吧
  • 他是民國才子,19歲喪妻,拒絕再娶,一個人孤獨活到84歲
    民國時期,很多文人的愛情婚姻都很浪漫,一再戀愛、結婚、離婚、再婚,可是有一位著名學者用情專一到情痴的地步,他一生只有一位妻子,婚後三年,妻子病故,他才20歲,卻拒絕再娶,一個人孤獨活到84歲。這位民國著名學者就是馬一浮,馬一浮出生於1883年,他是。浙江會稽(今浙江紹興)人。
  • 沈從文跟妻子張兆和坦白愛上了別人,妻子的反應令他絕望
    沈從文是湖南鳳凰縣人,出生於1902年,比張兆和大8歲。他家很窮,而且只有小學學歷,相貌也一般,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他會寫小說。《長河》《邊城》等小說都是他的代表作品。經過多年摸爬滾打才進到到文壇界,並認識好友徐志摩。1929年在文壇界上小有名氣的沈從文經過好友徐志摩推薦給胡適。胡適是當時中國公文大學的校長,由此沈從文被破格錄用為中國公文大學的老師。
  • 她愛上已婚老師,私奔後與父母斷絕關係,一年後便去世,年僅15歲
    文樹新1915年12月25日出生在名門望族,父親文宗淑是民國外交官,母親萬佩蘭是北京的才女,爺爺文明欽是光緒年間的舉人。楊晦1899年出生在遼寧,大文樹新整整16歲,與她相反的是,楊晦家境貧寒,只能靠讀書改變命運。1917年,他憑藉一手好文章被北大破格錄取,從北大畢業後在給地教書,直到1923年才到孔德學校。楊晦不只是孔德學校的老師,還是作家郝蔭潭的丈夫,兩人結婚多年並有一個女兒。
  • 失而復現的半部書稿——鄭德坤與顧頡剛的一段學術往事
    1926年,鄭德坤北上進入燕京大學,一開始學醫科,後轉入國文系。在大學時代,鄭德坤即已展示了相當深厚的學術功底,得到國文系諸教授賞識。1929年1月24日,時任燕大國文系教授容庚先生在日記中寫下了「閱學生試卷,以鄭德坤為佳,餘平常」(《容庚北平日記》,第166頁)。黃文宗曾回憶,時任燕京大學國文系教師的冰心與鄭德坤關係也相當親密,甚至認他為義子。
  • 郭沫若:民國渣男之首,沾花惹草從不負責,魯迅稱他天才加流氓
    民國渣男之首,他稱第二沒人敢當第一,到處沾花惹草卻從不負責,魯迅說他是天才加流氓。1912年,郭沫若剛新婚不久,就因嫌棄新娘張瓊華外貌醜陋,且毫無氣質可言,於是偷偷前往日本,丟下妻子一人在家照顧自己的父母。
  • 民國才貌雙全姐妹花,愛上同一才子雙雙自縊而死,才子活到了86
    民國時期出現了許多才子佳人、大師文豪,他們的成就備受關注,情感生活也為世人所津津樂道。那時候有從一而終的愛情,如楊絳和錢鍾書;有師生戀,如魯迅許廣平;有不幸的包辦婚姻,如徐志摩和張幼儀;甚至有讓丈夫將情人接到家的「大度妻子」,如傅雷之妻朱梅馥;此外還有擅長說情話的沈從文、朱生豪等。
  • 櫻桃姐|32歲離世,譯莎才子寫下540封情書,愛妻守寡半世紀替他完成...
    他是著名的譯莎才子,她是「不下於冰心女士之才能」的女詩人,他們因詩結緣,10年異地苦戀,他為她寫下540封情書,終於等來相聚相守的日子,一場重疾卻將年僅32歲的他帶離了這個世界,留下她,在漫長坎坷的歲月中完成他未盡的事業,這份孤獨執著的愛,讀來令人動容……1他叫朱生豪,翻譯了31部莎士比亞戲劇,生前寂寂,死後出名。
  • 那時候,我們這樣寫情書
    首首情書皆是詩◆寫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王偉鋒中學時代,朦朦朧朧的青春期裡,我喜歡上了班裡的女生楊。她中等身高,圓臉,腦後一條烏黑髮亮的馬尾辮,眼睛大而明亮,如兩汪清澈的秋水。雖然喜歡,但我只是暗戀,卻沒有勇氣向她表白。她對班裡的每個男生都很友好,對我似乎沒有特別的不同。直到後來,她考上了洛陽的中專,我去鄭州上了大學,從此天各一方。
  • 最尬的對聯,喜事喪事一起發生,才子巧寫對聯化解窘境
    家中的兒子是當地有名的大才子,剛寫了一副喜聯想掛在門前,院內傳來大管家的哭聲,原來家中的祖父沒有熬過年初的病去世了。他癱坐地上冥思苦想,既然是當地有名的才子自然是飽讀詩書多年,過了一會兒,才子已經想好了怎麼辦,他準備寫一副紅兼白事的對聯。
  • 河南85歲老人珍藏民國結婚證60年(圖)
    老人說,現在他年事已高,妻子也已去世,他想把這兩張見證60個春秋的美好婚姻的結婚證書,捐贈給民政部門。  崔守志的結婚證上一塵不染,昨日,他從臥室裡拿出來,放在客廳的桌子上,慢慢展開,雙手輕撫。結婚證書長約50釐米,寬約40釐米,表面微微泛黃。鳳凰、蝴蝶、相思鳥被印在四周,很是喜慶。  結婚證書內文的祝福語寫得文雅且朗朗上口。
  • 民國奇人林庚白:孫中山的得力助手,算出自己結局卻無法阻止
    他曾無意間算出自己將命不久矣,卻無力同命運搏鬥,最終只得歸降於自己的命運,也算是民國一代奇人。 後來,十五歲的林庚白參加「辛亥革命」,成為這次革命中年紀最小的成員,在此之後他就一直在孫中山身邊進行工作。到民國六年,他又被推舉為眾議院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