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基因肝癌去世 從「慈雲山十三太保」到香港資深藝人

2021-01-09 騰訊網

2014年香港慈雲山,李兆基(左)和陳慎芝 圖/方迎忠

知名香港藝人李兆基,前黑幫「慈雲山十三太保」成員李兆基,因肝癌擴散至肺部,搶救無效,2019年6月2日下午六時三十分在香港伊利沙伯醫院病逝,終年69歲。

李兆基加入娛樂圈前曾是「慈雲山十三太保」成員,曾有吸毒紀錄,後來戒毒成功,重新投入社會。機緣巧合之下,基哥加入娛樂圈,成為資深藝人。近年他因病已經淡出演藝圈,加上兩度中風而身體變得極瘦。

李兆基好友陳慎芝對「睇View」說,「基哥走的時候都已經瘦得變形了,今年12月4號他才70歲,(好遺憾)他69歲半就離開了。」

臨去世前陳慎芝緊握著李兆基的手

李兆基從影生涯多飾演惡人,與黃光亮、成奎安、何家駒並列為「香港影圈四大惡人」。基哥演活了不少江湖惡人、古惑仔的角色,成名作品包括《慈雲山十三太保》、《古惑仔》系列、《黑獄斷腸歌之砌生豬肉》、《紅燈區》、《至尊三十六計之偷天換日》、《食神》、《喜劇之王》及《奪命金》等。

陳慎芝說:「是的,基哥今日離開了。肝癌擴散到去肺部。」陳慎芝透露基哥在一星期前入院,離開時家人包括太太、姐姐、弟弟都在場陪伴。陳慎芝說:「我去看望過他兩次,基哥一直昏迷,都知道這次可能邁不過這關了。但我喊他,基哥還是睜眼看了看我,我跟他說:『既然要死,事情已經無力挽回,只要走得不辛苦就行。』最起碼這40年李兆基都是一個好人,不再是道友、不再是壞人。」

陳慎芝稱基哥近年已加入教會,但沒有正式受洗,暫時不知道其家人決定會用什麼儀式舉殯。今年2月香港媒體發現基哥與拍拖超過二十年的女朋友登記結婚,陳慎芝當時受訪承認為基哥安排結婚,又透露基哥身體狀況已經不太好,雖然「頭腦清醒,但身體好弱。」

2015年,陳慎芝探望因為中風而入院的李兆基

周潤發太太陳薈蓮接受採訪時說:「認識基哥好多年,發哥都同他一起合作了好幾部電影,雖然最近幾年沒有機會合作,但偶然會在九龍城的茶餐廳遇上,會聊一下天。沒想到今天聽到基哥離開的消息,真的非常惋惜!」

演藝人協會主席古天樂今日接受香港媒體採訪回覆:「兩天前已接到華哥(陳慎芝,江湖人稱「茅躉華」)電話知道基哥情況很差,已經有心理準備。我會跟他家人保持聯絡,看他們有什麼需要,我會盡力提供一切幫助,希望基哥一路好走!」

道友、傑青、拆彈專家,香港黑社會昔日大佬陳慎芝的人生轉身

香港黑社會昔日大佬陳慎芝的人生轉身:道友、傑青、拆彈專家

「道友」、傑青、「拆彈專家」,香港黑社會昔日大佬陳慎芝的人生轉身

陳慎芝像香港社會歷史的一顆活躍細胞。他滲入社會生活的肌理,穿行過不同的器官、管道。他經歷過這個身體系統的黑暗,也看到生命力的奇蹟和光明。從兩年前認識他以來,與他的交流多是在路上走著,他指著一處地方,回想一個片段往事,見到一個人,街坊式的寒暄,轉過身告訴你,那個人曾經是(不那麼磊落正義的)傳奇,現在失勢了、衰老了,敗給了時局。而他自己,也在這樣的講述中成為故事情節大反轉的客體。他的人生戲劇,充滿了香港的煙火氣,讓人看到一個既張揚又隱蔽的社會階層。

人物簡介:

陳慎芝,江湖人稱茅躉華(茅躉,潑皮無賴;華,取自母親名),1960年代加入香港黑幫14K,曾經的慈雲山十三太保。後走正途,1987年獲評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從事戒毒工作,調節幫派矛盾,遊走於黑白兩道之間。

5月7日這天,香港人陳慎芝召集了一些朋友,在尖沙咀附近的福門海鮮酒家聚會。這些朋友中,有商人、社工、牧師、江湖人和退隱者。其中的牧師也是曾經吸毒的「道友」,戒毒後從事勸戒工作。

這天的飯局基本是陳慎芝的獨角戲,他的talk show裡飽含著對人生各個階段的回憶。他也因此幾乎沒有吃東西。朋友們都聽著,不時輔助他回憶一些細節。

根據陳慎芝的人生經歷改編的電影《毒。誡》5月12日開始在全國公映,影帝劉青雲飾演陳慎芝。

「主要覺得他的一生很精彩。他從一個十三太保、黑社會的小混混,變成大佬、販毒的,然後變成戒毒的,是做戒毒(工作)最成功的一個人,能夠拿到十大傑出青年,這個變化不是一般人吶。後來他變成黑白兩道中間的一個人,這個角色也不是一般人可能做到的。現在在香港是沒有一個人能做到。絕無僅有。他整個人生都多姿多彩。」《毒。誡》導演劉國昌這樣解釋劉青雲想接這個角色的理由,「作為一個演員,哪裡找一個類似的角色去演呢?」

道友、傑青、拆彈專家,香港黑社會昔日大佬陳慎芝的人生轉身

獨家視頻—— 香港「拆彈專家」陳慎芝:江湖恩義,時間情仇

————混江湖————

威風大佬,被「白小姐」玩9年

「那個時候都不知道為什麼喜歡打架,就很喜歡打架。就很喜歡撩是鬥非。你知不知道那個青山道的高佬明啊?很出名的。有一日,九龍城寨下大雨,我打著一把雨傘,然後在一個屋簷下碰到他。嘭!他動手動腳,就說我撞到他了。一拳一拳打過來,還粗口罵我撞到他了。我沒有說我是茅躉華。等到他停手沒打了,我才把傘移開收起。高佬明說怎麼是茅躉你啊!?我拿起雨傘就抽上去:讓你打我啦,讓你打我啦……」

說起往事,69歲的陳慎芝像在遙望一個孩童。

「有次很好笑。在一個地方吃飯,買了個西瓜,叫廚房佬幫忙切開。廚房佬走出來問,華哥,怎麼切啊?啊!切西瓜都不知道怎麼切來問我?雕龍雕鳳啦!怎知道他真的把西瓜雕龍雕鳳後端了出來,我開玩笑的嘛!他們說華哥是你說要雕龍雕鳳的。大哥,我是開玩笑的啦。原來我開個玩笑也有人會當真的。」

「廚房佬肯定在抱怨你太麻煩了。」海仔說。他戴著墨鏡,已經退隱江湖。他曾被人用三角銼插中肺部,撿回一條命。

「我都承認,當年我是比較麻煩的,比較暴躁。」陳慎芝說。

「我又能打,又能說。還有一樣最重要,跑得快。」茅躉華名副其實。在夜總會看到人家比他的金鍊子招搖,他氣不順就動手打。在餐廳看人不順眼就敲一個玻璃瓶,拿紙袋包住,還叫人家站著別動,人家問為什麼,他冷酷又傲慢,說:免得我捅錯地方。

「他們個個都知道不要惹我,我很麻煩。我不是打得好,而是喜歡打,跟你打幾年都行。一見面就打。」提到跟打架有關的往事,他也會搖頭,不明白自己為什麼熱愛打架,像個精神病。

1978年,香港,陳慎芝(左二)和剛剛戒毒成功的李健明(右二)、蕭智剛(左一,香港著名編劇蕭笙之子)

「其實我知道很多事情我沒辦法解決,我就拿著玻璃瓶發洩。我不知道前面怎麼做,又怕別人欺負我。我沒有顧慮,我還能打,其實我心裡是怕死。我不斬他,怕他斬我,所以趕快斬他。」有一次他突然把自己解釋通了。

陳慎芝的人生從慈雲山起步。慈雲山位於黃大仙區,有很多公共屋邨。底層的少年們不願憋屈在家中狹小的空間,便到街上閒晃。晃著晃著,就成了不良少年。從山上走下來的不良少年們,光顧了九龍城寨的白粉檔,親臨了芝麻灣、赤柱等各地監獄,然後走向了不同的人生路。

「當時我們在九龍城寨的煙檔——煙檔都在二樓。那個時候華哥真的是話多,口水多過茶,從巷頭露個頭,二樓的人聽聲就知道華仔來了。他又不是上來的,就聽到他一路在那裡叨逼叨叨逼叨,嘴巴說個不停,好過癮的。年輕人真的很多笑話的。」海仔說。

潮州幫找到茅躉華的時候是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他們欣賞他的能力,要他來看九龍寨城裡的白粉檔,然後再逐步從14K轉投到他們幫派。

所謂白粉檔,就是一個一個的帳篷,不同的帳篷分屬於不同的社團。帳篷裡售賣白粉,15塊錢一包;也可以進入帳篷內吸食、注射,入場費是3毛或7毛。

九龍寨城原南大門上寫明其建於「道光二十七年春季吉日」,是1898年九龍割讓給英國時,清政府要求保留的中國領土。後經戰亂變遷,演變成中、港、英「三不管」地帶。住宅密集,人口稠密,生存條件極端低下,黃、賭、毒橫行,魚龍混雜。

小弟李兆基(綽號高飛)比陳慎芝早一步「墮落」。華哥初見其吸毒時大怒,上手就打。高飛委屈地說:「華哥,我們沒有明天。」

華哥染毒是因為自認大佬,「只有我玩白小姐(白粉),沒有白小姐玩我」,卻一下被玩兒了9年。

他應承潮州幫說自己要考慮考慮,先接過白粉檔「睇館」(看場,巡視)之職,一天收入30塊錢。一直「考慮」了一年多,人家問他考慮好了沒有,他說,考慮好了,你們還是找別人吧。腳底抹油,遁了。

1967年香港 陳慎之(左)與哥哥參加姐姐的婚禮,隨後將身上的西裝以40港幣當掉買白粉

茅躉華說自己雖然賴皮,但忠誠,既然投了一家幫會,就不會「叛變」。就像今天很多建築公司找他,他只做其中一家的董事,避免利益衝突。

如今的九龍寨城已是一座開放的公園。陳慎芝踩在塑膠跑道上,說下面不知道「埋」了多少「英雄好漢」,「下面挖出來的針筒數量相當於幾支龐大軍隊的人數。」

「那時候阿基幫我打針。你別看阿基長得那麼粗曠,手臂又粗,但是打針很有一手,手勢非常柔軟細膩。有一次到了酒樓,我的毒癮上來了,就拿著匙羹裝著水就打,打完後渾身打哆嗦,我問阿基這是怎麼回事,阿基說:華哥,匙羹有油啊,半個小時就好了。哇!要熬半個小時,牙齒都哆嗦掉了!那次真是難受死了,阿基說要不然打多一針蓋住它。哇!當然好啦,但是哪有那麼多錢可以多打一針啊?」

「那個時候感覺命都不是自己的。」一位前道友、現牧師感慨道。

李兆基展示身上的紋身 圖/方迎忠

————走正途————

勸人戒毒,功高蓋主,好人難當

1970年父親臨終時對陳慎芝說:我救不了你,香港也救不了你,不如你去美國吧。陳慎芝回答:對不起爸爸,我有案底,沒法移民。趁父親沉浸在震驚中,這位芝麻灣資深獄友2449號趕緊溜走了。

在靈堂,他兜裡還揣著白粉。人前守夜,人後吸毒。

「他還是比我好,他還可以看他爸爸最後一面,我沒有。」兩年前在與李兆基聊天時,他這麼跟我說。

李兆基在影視圈頗有名氣,是著名黑道電影《古惑仔》系列的顧問之一。因為頻繁往來大陸演出,李兆基的普通話比陳慎芝好。父親去世時,家人對李兆基的存在都很漠然,他也考慮一旦毒癮發作就無法堅持守靈或抬棺上山,缺席了父親的葬禮。

陳慎芝覺得自己不能一輩子做「道友」,正好看到有人福音戒毒(即依靠基督教信仰而非外物的力量戒毒的方法)成功,也跑去聽耶穌。他在教堂時,李兆基正拿著地圖在山上幫他買白粉。

「很諷刺的。」陳慎芝用普通話艱難地批判自己。1975年復活節,戒毒成功的陳慎芝受洗,正式成為信徒。此後他從事戒毒工作17年。

《古惑仔》裡,有一個牧師的角色。陳小春與牧師同乘電梯,出故障被困,不耐煩敲打電梯時,砍刀掉了出來。牧師問他跟哪個大佬,不如「放下屠刀,立地信耶穌」,大佬說罩你一輩子,轉眼就被重案組抓去了,而耶穌即使被殺,三天後也會復活。

編劇文雋曾在回憶牧師的扮演者、「阿叔」林尚義的文章中說,設計牧師這個角色,「靈感來自李碧華的一篇散文:她在茶座廳聽到一位神職人員如何勸導古惑仔向善。創作劇本時,我們覺得這場面很荒謬卻又十分可信,就創造了牧師這角色。」

這種荒謬又真實的場面,陳慎芝有切身體會。

戒毒時,渾身發冷發熱,有蟲蝕骨、針穿心之感。教會的弟兄教他祈禱,要他認罪悔改。陳幾乎抓狂,除了殺人、強姦、製毒三樣之外,其他都做過,「打劫、賣毒、偷車、打架、走私、制私酒……你叫我認錯,我犯了那麼多怎麼認啊。」

進黑社會時,入會儀式是給大哥利是。沒錢的給36,有錢的給360、3600,因為「三六加起來就是九,大家長長久久」。

他人生第二個重要的儀式是受洗,戒毒出來之後,他決定一心事主。在浸信會,一位牧師,一位執事,一場專門針對茅躉華的問答。

問:你是第一個「這種人」加入我們教會的,你來我們教會做什麼?

答:我想得到豐盛的生命。

問:教會沒有奶粉派的。

答:我知道。

問:你加入我們教會,如若有人看不起你,你怎麼做?

答:我不看這些,只看鼓勵我的人。

問:你怎麼看不鼓勵你的人?

答:我會用時間和行為去證明,我真的改了。

香港慈雲山,劉國雄(中)綽號「搞事雄」,曾與綁架李嘉誠兒子的張子強結拜兄弟,入獄18年,2013年出獄,現在希望陳慎芝(左)與李兆基(右)多介紹商界人士給他認識 圖/方迎忠

在黑社會,如果你不想繼續跟這個大佬了,「一刀切」,要回封利是,這叫「回馬籌」,數額是108或者10008,「因為大家都是一條好漢(一百單八將)」。有的大佬會要個理由,有的會問:「過底」還是「過面」?「過底」就是跟第二個黑社會,「過面」就是同一個幫會第二個大佬。有的大佬則手一揮,不說那麼多。

陳慎芝對他的大哥說,包哥,我信耶穌了,我退出來了。

「他摸摸我了,看了看我有沒有病。」然後大哥就信了,「我調皮是瞞不了他的。」

跟小弟的告別麻煩些。他對他們說:「我出來了,你們全部都去教會,不要再搞黑社會了。」小弟們都笑他,之後人員開始分流,有人跟他去了教會,有人轉投別的大佬,還有的自認大佬,但願意承認茅躉華「你一世永遠都是我大佬」。

不過,心魔沒那麼容易收服。陳慎芝戒毒出來做過「一件錯事」。他滿懷熱情地回到慈雲山,要帶那裡的不良少年們戒毒,一個小弟問:華哥,你是不是真的信耶穌?陳說,真的。小弟說,那我就可以打你左臉再打你右臉。邊說邊輕蔑地做出掌摑的手勢。茅躉華一把抓住他的手,拖進慈雲山的公共浴室,那是他以前打人的熟悉場所。

「這頓打真是打得飽啊。右四,八四,右雞翼……打完他那一頓,好幾天我的手都都動不了,麻的。」時至今日,陳慎芝還記得當時暴怒之下打人的拳法。

在座的有人不解:什麼是右四,八四,右雞翼?

就有人出面解釋:就像現在的MMA格鬥一樣,膝頭撞胸口,嘭嘭……現在沒什麼人這樣講了。為什麼呢?

當年打得小弟忙不迭地求饒:華哥,對不起啊,我以為你真的信耶穌了……

回到戒毒中心,陳慎芝給牧師寫信,要求辭去助理幹事一職。牧師聽了原委之後攔著他:沒砍人的話,以後改過就好。

「那時我覺得我還沒有放下面子。」

警察也不信他,「茅躉華你信耶穌?你騙耶穌呢吧?」

「我覺得這是正常的。你歪了十多年,只不過改變了兩三年,時間太短,所以我說用時間證明。所以到現在40年了。」

63歲的李健明牧師現在香港建道神學院修讀教牧學博士。他15歲加入黑社會14K,吸毒十年,後來在陳慎芝的帶領下退出黑社會並戒毒成功。現在他是香港懲教署牧師,經常在監獄為犯人布道 圖/方迎忠

小弟阿基和貓仔(陳振輝)都追隨他改邪歸正。

貓仔的外號是因為小時候喜歡唱「貓王」的歌而得來。其實他不懂英文,但總能唱得有板有眼。他是十三太保中「最打得」的成員,曾經手下過千,以自制斬刀砍人聞名。陳慎芝最感念貓仔講義氣,幾次打警察的罪都由他一人頂下。他也吸毒,然後跟著陳慎芝福音戒毒,新生後信奉了基督教,在老人院工作29年,直到終老。

2014年貓仔肺癌去世,陳慎芝在給友人的悼念簡訊中說:「人這輩子很大的問題就是死後是不是留下疤痕。」

「貓仔走了,在我心裡永遠都有一個紀念,永遠有一道痕在心裡。」基督徒陳慎芝說,「貓仔,我跟你出生入死,一起打架,但是我們在信仰裡已經出死入生。」

三年前,陳慎芝搬到何文田山道豪宅區居住。當時貓仔很驚訝:「你還記不記得,我們之前在這裡打劫?」

四十多年前,陳慎芝、貓仔、李兆基開著偷來的車埋伏在斷頭路的交叉點,看到哪邊來車就撞過去,然後搶劫。那個交叉點正在一所神學院門口。20年前,向好的陳慎芝曾來這所神學院講學兩次。後來,神學院把地賣給了地產商,蓋起豪宅。現在,陳慎芝住在裡面。

「人就這麼奇妙。」

離開這裡又回到這裡的路,陳慎芝自認走在陽光下,但並非全是喜劇。

在戒毒中心全職工作17年,身為副會長,最後被逼離開。他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全心全意也遭此下場?朋友的一句「功高蓋主」讓他躲起來哭,「未穿袈裟已多事,想不到穿了袈裟事更多」。他難過得差點復吸毒品。

「1990年到現在,27年了。如果我不說就沒有機會說。(當年)很多傳媒都說,你做得那麼好,為什麼後來登報要離職?大哥,我英文不好,你給我一封信調我去加拿大,你這不是叫我走嘛?……一個主席和一個老總,很大的(權力),我只是副老總怎麼跟他們較量?我說沒有問題沒有問題,我走我走。」辭職後的陳慎芝得知,很多戒毒機構都收到了舉報信,稱其復吸,沒資格再做相關的勸戒工作。

在飯桌上,陳慎芝第一訴說離開戒毒中心的始末。

「我離開機構都有原因,我拿了傑青後驕傲講了一些大話。但是難過的是我離開後機構還追殺我,這是我最難過的……」舉報信使得相關機構在聘用陳慎芝時充滿顧慮,他也選擇忍下來,不予爭辯,但對無法再親自從事戒毒服務的全套工作充滿委屈,只能通過轉介來幫助別人。

「黑社會很多東西是可以看見的,商界是看不見的。商界才毒,個個都是念過書的人,很高明。黑社會要打你就打你,是看得到的,但是商界找人打了你,第二天還來看你,都不知道他是好是壞。雖然我不是說全部,可是商界是這樣的。」

還好身邊真正接觸他的人信任並認同了他。

「劉青雲可以。他說,』華哥,我很願意做(這部電影),因為我都收到風說你重新吸毒了,現在你出來籌備拍電影說明你沒有復吸。』他都收到風。我說我沒有(復吸)。……瞳孔收縮是吃了海洛因,瞳孔擴大是吃了安非他命。你看我的瞳孔,很機靈,講話沒有尾音,沒有小動作,有沒有吸毒一看就知道啦。」

陳慎芝與《毒。誡》部分主演在拍攝現場

————中間人————

社會潤滑劑成為時間的朋友

眾人安慰陳慎芝,雖然不能如願從事戒毒工作,但是,「你服務了其他範疇的人。」

導演劉國昌就認為,陳慎芝「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朋友」。

兩人結識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劉拍片,找陳提供一些青少年吸毒的資料和題材。在拍攝期間,陳慎芝的作用更為重要,各處取景的地點是不同幫會、不同大佬的地盤,「他是幫我們說通說通,反正是找人保護我們拍。沒有他,那個片拍不到的。」劉國昌說,「保護費還是小問題,不讓你拍,或者你拍的時候給你造成生命危險,都有可能。……有的時候是為了面子,他有他的方法去講了,因為每一個團體、每一個大佬,你跟他的交情不一樣,(他)需要的東西也不一樣,談的方式不一樣。我去某一些地方,就請那個地方的(幫派中)人,請他們做(攝製)組裡面的一部分,工作多一份人工,同時間也可以保護我們。這是其中一個方法。最好的當然是跟最大的大佬講好了,他就讓下面的人去看就好了。」

香港彈丸之地,勢力劃分卻如織網般錯綜複雜。「同一個地方,可能隔幾條街,就是另外一幫人的世界了。」劉國昌說,現在的黑社會跟以前不一樣了,以前打打殺殺,現在都是企業化管理運作,「黑社會也上了軌道,他們也變成商人,就是一個生意啦。沒有以前那種(兄弟情義)……我也不能說的太浪漫。就是有那種感覺,大家靠在一起,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大家都是為了利益看著。」

「(無論)什麼社會,表面看起來是一個(形態),下面還是有一層,不是普通人能接觸的(形態),這個永遠都會存在的。」劉國昌說,華哥對新時代適應得也很好,「因為他是從下面上來的嘛,某些東西是我們現在社會制度上做不好、不可能做的,需要有渠道方法去做,去幫。他是明白那些事的。他也知道怎麼去運作。」

「現在在江湖,他們叫我八達通(香港的交通一卡通,亦可在便利店等多處商家通用消費)、江湖肥皂、潤滑劑。」起初聽說自己被稱為「肥皂」,陳慎芝還很納悶:肥皂不是讓人滑倒的嗎?後來才明白,人家是說他能起到潤滑之效。

2014年8月3日,陳慎芝在九龍灣百樂門設壽宴,到場賓客有黑道社團、宗教界、義工和戒毒服務社、知名醫生、警監會、演藝界、商界等各路人士,他根據賓客的不同屬性,精心劃分了落座區域。據香港媒體報導,社團方面,雲集了香港8個幫會:14K、勝和、水房、新義安、福義興、和義堂、和合圖、聯英社的前任和現任「坐館」(話事人)和「揸數」(財務主管),「黑幫鮮有露面的元老,如新義安總教頭林江、水房總指揮白花蛇、勝和太上皇囝囝、14K教父鬍鬚勇也紛紛到場。」場面也頗為有趣,「身穿西裝的名流紳士溫文爾雅地舉著紅酒杯social,而古惑仔卻一手握著白蘭地樽,單腳站在椅上,豪邁地吹喇叭」。

2013年香港尖東,深夜,身患絕症的14K油尖旺話事人鬍鬚勇(潘志勇)安靜地吃著宵夜。他剛剛在麻將桌上輸掉了7萬港元 圖/方迎忠

「最難得的是一個警察都沒到……因為警察部知道我叫大家來都是開心的,那雜誌寫過如果警察來拉人了,香港會有10年的太平。你知不知那些大哥怎麼說?他們說如果真的拉了,香港30年都不會太平,大家爭著做大哥。」

生日宴上,開場第一句,陳慎芝即吟詩:「一封家書為重牆,讓人三尺又何妨。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陳慎芝借擺酒之機主張和解,這不是第一次。勝和大華與新義安泰龍之間的恩怨,糾纏4年,陳慎芝此前調解未果,直到2006年他的婚宴。

「他們兩人都很大方,『我們講和,當是你的結婚禮物。』泰龍還說了個笑話,他說華哥,你會否再結幾次。當時在現場我說,多謝『龍華酒店』送出一隻『和平鴿』。」

只是泰龍身邊「炸彈」太多,2009年被勝和紋身忠伏擊,死於香格裡拉酒店停車場。

「可惜他對頭人(紋身忠)我不認識,如果雙方我都認識,我就會調停,因為對方我跟他不熟,沒辦法去調停。」陳慎芝也承認,有些糾紛超出他的能力範圍。

有黑幫大佬認為,泰龍用啤酒瓶插了紋身忠脖子的動脈,傷得很深。泰龍方面需要跟紋身忠談判,要麼逼和,要麼繼續追殺,總之「不可以停下來」。陳慎芝最終未能將此和平進行到底。

荃灣與土瓜灣線的小巴經營線路從2002年開始起紛爭,互相指責對方偷偷加開班次,雙方曾於2003年起過嚴重衝突。

香港廟街,一位江湖中的老人抱怨:淫業現在利潤很低,十年前嫖資350港幣,現在還是這個價 圖/方迎忠

「那條線的司機開車沒有安全感,都跑了,開著開著車就被人砍了。」在雙方都同意的情況下,陳慎芝出面做調停人。前後耗時一個月,在元朗談了一次,荃灣談了兩次,佐敦道又談了兩次。每次談判,陳慎芝兜裡都揣著1萬塊錢,作為一旦警察來抓黑社會聚會時的擔保金。2013年6月5日,雙方終在陳慎芝的見證下簽訂「合作協議書」,商定早班與晚班時間,雙方從此再不互相干擾。

「我的地位我想講清楚,不是指我是什麼大哥,他們是欣賞我生命的轉變,而又積極去幫到我能力所及的人……而且我不分界限。很多人問這個問題,你是否用社團身份去說,舊時的社團,我說不是,我用什麼呢,我是基督徒,基督徒是講愛,和平。」

「茅躉華不是很好鬥的人,就是曾吸毒。但是他的人緣不錯,對人很好。」已故14K教父鬍鬚勇(潘志勇)曾回憶說,自己因患癌症吃化療藥而說不出話來,陳慎芝打來電話,想盡辦法逗他開心。

「他叫我潘先生,我叫他陳先生,他就講啊講啊,見我說不出話來,突然哭起來。他說,潘先生啊,我很捨不得你啊。我也哭起來。他很自然地表現出來的。我很感動,我是性情中人嘛,他也是。我跟我的小弟說,我們是好人中的壞人,壞人中的好人。」只不過,「我們的道路不一樣,我是有很多小弟幫我,他是沒有小弟幫他,他是朋友(幫忙),他也是14K的,所以他有什麼事情,我也幫他。」

陳慎芝終究覺得,自己跟鬍鬚勇是已經退出江湖和始終在江湖的區別。可鬍鬚勇對於茅躉華是否「屬於黑道中人」的界定卻感覺為難:「你說不是吧,看起來又是。你說是吧,看起來又不是。他是中間人。他兩方面(都在)。」「如果他說他跟我們的兄弟沒有關係,他很多地方不行的。拆什麼彈啊,沒有能力沒有背景拆什麼拆,人家不給你面子。所以你不可以脫離,脫離了沒有關係,你就沒有力量。」

陳慎芝(左一)在葬禮上為鬍鬚勇扶靈 圖/方迎忠

5月7日飯桌上,活躍於旺角的14K新大佬金毛偉跟「老爹」陳慎芝談論起自己此前因臥底告發而入獄,感謝華哥安排人在裡面關照了他。

「……(無論誰來都是)按章辦事。唯一能幫的忙就是讓下面安排個好的期數(監獄下設的不同工場)。」陳慎芝說。

對金毛偉來說,陳慎芝是「爺爺輩」的大佬。江湖已經迭代數次,「我們從前這幫人是帶刀的,現在都帶拐杖。我說,什麼武器最厲害呢?就是光陰。」陳慎芝說。

陳慎芝和金毛偉(右),曾在2015年香港警方O記的「破璧「行動中被臥底揭發而被抓,被判入獄70多天 圖/方迎忠

「最近我們走了不少兄弟。好多兄弟不知為什麼,戒毒戒了三十多年,突然就患上了肺癌、肝癌。一知道就末期,沒得救。」這是陳慎芝近來最愛發的感慨。

那天下午,在慈雲山一家有著40多年歷史的食檔,陳慎芝請我們喝最地道的老香港奶茶。他突然對我說,「人生講戒毒,我是絕對百分百成功。在我人生處理的事情當中,有些事我處理得不好,這是我的遺憾,但是……我都不知道怎麼說好。我曾經說過一句話:人,問心有愧。別人問,有什麼問心有愧?我說有一件事情處理的不是很好。真的。始終都是遺憾。」

晚飯接近尾聲時,他又提起這話,但他的朋友沒有像我一樣追問,而是說:「留待下期分解?」

遊走於黑白兩道40多年的陳慎芝說:「對。」

——————END——————

版權聲明

本文為睇View公號原創內容

未經一休文化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相關焦點

  • 香港電影四大反派,他們曾撐起邪惡半邊天
    這輩子再也不想進監獄的他,出獄後到邵氏電影公司混武行。混武行,錢多,還不用坐班,也不是每天都上班,很適合一個想要補償兒子的父親。大傻的第一句臺詞是:「上!上啊!」李兆基 慈雲山十三太保在道上,「大傻」成奎安只能算是小混混,而「四大惡人」中最晚進入演藝圈的李兆基是曾做到黑幫中層的大哥。
  • 香港電影圈四大惡人今何在?唯一健在黃光亮
    告別媒體行業後,何家駒開始走向演藝圈,從最底層的雜工做起,曾經做過香港最紅的經紀人,也做過導演、編劇和製片。1997年,香港金融危機爆發,電影行業開始不景氣,何家駒離開演藝圈幾年後,又重出江湖,開始演戲,前前後後一共演了十多年,一共拍了300部片子。2015年1月27日凌晨4時53分,何家駒病逝,享年66歲。十幾個個人儲蓄帳戶裡面的數額加起來總共不到300元港幣,令人唏噓不已。
  • 香港資深藝人李香琴去世!老戲骨紅了一生 橫掃大半個娛樂圈備受寵愛
    香港資深藝人李香琴去世!老戲骨紅了一生 橫掃大半個娛樂圈備受寵愛時間:2021-01-04 17:56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香港資深藝人李香琴去世!老戲骨紅了一生 橫掃大半個娛樂圈備受寵愛 1月4日,據香港媒體報導,香港資深藝人李香琴因病在家中去世,享年88歲。
  • 香港昔日「江湖大佬」獲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這正是因為年輕時候的他們,其實也曾經和「貓仔」一樣正是成長在黑道中的兄弟,大哥,五十多年前,十幾歲的他們和一幫兄弟組成了當時香港黑社會當中名震一時的「慈雲山十三太保」,他們憑藉出手兇狠,「小弟」眾多,曾經在黑道江湖中隻手遮天,時至今日,有關「慈雲山十三太保」的傳說,仍然在香港坊間還有電影當中廣為流傳。
  • 遠大前程十三太保順口溜怎麼說 十三太保是什麼意思
    《遠大前程》中,十三太保順口溜是:「南小杜,北老九,十三太保無敵手;乞丐教頭納三少,車夫師爺小阿俏,瞎子酒鬼黑白無常龍虎豹!」  電視劇《遠大前程》再敘上海灘故事,20年代的上海灘,江湖風起雲湧,其中十三太保個個都是傳奇。  1921,軍閥割據、聲色犬馬,每個人都想上位,每個人都要求生。
  • 遠大前程十三太保順口溜是什麼? 十三太保是什麼意思都是好人嗎
    遠大前程十三太保順口溜《遠大前程》中,十三太保順口溜是:「南小杜,北老九,十三太保無敵手;乞丐教頭納三少,車夫師爺小阿俏,瞎子酒鬼黑白無常龍虎豹!」電視劇《遠大前程》再敘上海灘故事,20年代的上海灘,江湖風起雲湧,其中十三太保個個都是傳奇。1921,軍閥割據、聲色犬馬,每個人都想上位,每個人都要求生。
  • 遠大前程十三太保瞎子是誰 遠大前程十三太保瞎子第幾集出現
    劇中的一些列新的任務開始浮出水面,先是十三太保未出面的乞丐和瞎子,接著是三大亨老大霍天洪的原配和老大,相信後面的劇情是越來越精彩了。遠大前程十三太保:十三太保:乞丐、教頭、納三少;車夫、師爺、小阿俏;瞎子、酒鬼;黑白無常;龍虎豹;乞丐:楚天樞,丐幫幫主。教頭:沈達,武藝高強,義薄雲天,是洪三元的結拜大哥,與小阿俏成為夫妻。
  • 《畫江湖之不良人》十三太保介紹
    晉王李克用手下有十三太保,除二太保嫡子李存勖,其餘十二人皆為義子。天佑四年,朱溫簒唐,李克用拒不歸順,仍用唐朝年號,以復興唐朝為名與朱溫爭霸。他以手下十三太保中義子十二人組織通文館,以李嗣源為統領,暗中對抗朱溫和李茂貞。李克用好武成痴,將通文館全都交給李嗣源打理,自己則專心閉關修煉。
  • 香港電影十大惡人專業戶 你認識嗎?
    李兆基是80年代之前的香港三合會中層成員,在1960年代為香港黃大仙區慈雲山邨最著名的青少年朋黨組織「慈雲山十三太保」的主要成員。黃光亮第七屆金像獎最佳新人獎提名黃光亮,1952年出生於廣東佛山,香港電影演員。
  • 遠大前程十三太保順口溜是什麼 排名第一的是誰
    電視劇《遠大前程》正在熱播,在劇中十三太保的順口溜是什麼呢?十三太保按理來說也是應該有十三個人,那麼排名第一的又是誰呢?一起來看看吧!,在那個人民生活艱難的時代,還是站穩了腳跟,各自打出了自己的名堂,來看看,遠大前程十三太保排名是什麼?
  • 香港電影中的「四大惡人」,個個晚景悽涼
    「大咪」何家駒與他們不同,其他演員只不過是一臉惡相,他是從頭惡到腳,有時候他一出場,總覺得不死幾個人都對不起他演的角色。2015年何家駒因器官衰竭去世,他膝下並無子嗣,身後事和遺產都有親妹妹一手打理。他的妹妹曾為了何家駒的遺產爭得頭破血流,可是,在整理時卻發現,他的幾本存摺裡僅有幾百塊。
  • 「香港罪案電影」第一導演鄧衍成去世!Cult片折悍將
    7月1日,有「香港罪案題材電影」第一導演之稱的鄧衍成在香港離世,終年69歲。鄧衍成太太對外公布了他去世的消息,並表示:「多謝你們對鄧衍成的厚愛,他在天國也記得你們的。」如果你是90後影迷或者資深港片迷,倘若沒有聽過這個名字,尚且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沒有看過他的電影,就實在是太過孤陋寡聞,或者觀影口味太過清純。
  • 娛樂圈又一巨星隕落,香港資深演員及電視劇監製梁天病逝
    據悉22日晚,從導演李力持在微博中得知香港知名老演員梁天老先生去世。得知該音訊的粉絲不敢相信,在評論區表示悲傷哀悼之情。在演藝圈的朋友得知老先生去世音訊,更是不能承受,鍾景輝聽到消息後特別沉痛。老友邵音音稱梁天是一個和藹的人,永久都掛著笑臉。
  • 香港TVB著名藝人李香琴病逝,享年88歲,我們還有多少老戲骨?
    據港媒消息,香港TVB著名老戲骨李香琴於2021年1月4日因病去世,享年88歲。#李香琴去世#對於港劇熟悉的影迷,肯定認識李香琴,她通常飾演祖母或者奶奶的角色,演得非常到位,令人印象深刻。4日下午,李香琴的女兒已經向親屬通知了母親病逝的消息,相關的後事處理也會提上日程。
  • 和瑞基因宣布將肝癌確診時間至少提前6個月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瞿依賢 9月19日晚,貝瑞基因(000710.SZ)成員企業和瑞基因在2019年中國臨床腫瘤學年會上公布了肝癌早篩項目PreCar(Prospective suRveillance for very Earl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進展:與現有常規診斷方法相比,PreCar可通過基因檢測技術提前
  • 江蘇十三太保,散裝背後是硬核實力!
    「散裝江蘇」、「蘇聯邦省」:疫情中帶給我們溫馨的歡樂「江蘇十三太保」登上熱搜,網絡上關於「散裝江蘇」、「蘇聯邦省」的討論熱度極高,在疫情沉悶的氣氛下,給我們帶來了溫馨的歡樂,顯得格外可愛。「蘇大強」:硬核實力,低調高效「1月25日,首批江蘇援鄂醫療隊的勇士們背上行囊,奔赴抗擊疫情一線!」「1月28日,江蘇第二批醫療隊出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