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冷空氣和「晴空輻射」共同影響,1月11夜間到12日早晨,我市各地氣溫明顯下降,北部和東部山區出現了霜凍,其中龍門出現了大範圍0℃以下低溫,農作物受災較為嚴重。
今天凌晨4時,龍門錄得溫度僅為-1.8℃,為全省第五冷的地區。而在1月11日夜間到12日早晨,龍門國家氣象觀測站更是錄得-2.9℃低溫,刷新了21世紀以來該站最低氣溫記錄。目前,龍門寒冷紅色、其餘縣(區)寒冷橙色預警信號正在生效中。受此次強冷空氣影響,龍門縣的農作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在龍門蔬菜種植大戶茅先生的150多畝種植基地裡,由於採摘面積過大,搶收速度趕不上寒潮速度,地裡的茄樹全部枯萎,原本即將上市的茄子,現在成了賣不出去的「空心茄」。
菜農 茅靈聰:霜打的茄子它就蔫了,蔫了之後它的表皮就已經是這樣的了,已經乾巴了。它內部就影響不大,但是它不具有商品性,就是你拿到市場,人家就不買這個產品, 你只有運來運去的運費。
由於茄子是喜溫不耐寒的農作物,如果沒有做好防寒防凍措施,極易受寒枯死。而針對茄子等品類的蔬菜,保險公司並未推出具體的保險項目,因此,茅先生這次的虧損無法得到相應的理賠,幾個月的付出打了水漂。
菜農 茅靈聰:本來預計這個時候到年底,這個茄子衰亡之後大概有4000斤的產量。現在年底的話, 茄子的價錢又比較好, 目前推測大概損失的話是超過10萬元。
除此之外,受凍後的農作物還容易生病,處理不好會影響下一輪種植。為了幫助農戶及時挽回損失,市縣兩級農技專家深入一線,支招田間管理,降低損失。
惠州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農作物技術推广部 部長 祝升直:像他這種比較嚴重的情況,我覺得措施就是要及時地去改種,因為它恢復不過來。那在改種之前,我覺得第一個是要做好清園,把這種已經凍死的植株清理出田外,然後做一次殺菌消毒處理;第二個就是要及時的選擇一些速效性,然後比較抗寒的一些品種,比如說像我們一些小白菜、一些梅菜這些品種, 它大概是兩個月左右就可以上市了。
除了蔬菜瓜果,果樹的受損程度也不容忽視。龍門縣橫田村的「大份果園」因地處丘陵山區,且植被茂盛,在冬日裡,相較於龍門其他地方,這裡更容易出現霜凍的現象。結合往年防凍的經驗和農業部門發出的預警通知,在寒潮來臨之前,果農們快馬加鞭給果樹蓋上了薄膜。但因寒潮期間溫度低,持續時間較長,果園裡的粉蕉基本無一倖免。
加上果場面積有200多畝,且人手有限,還沒來得及覆蓋上薄膜的沃柑和年桔,也已不再具有經濟價值,過段時間它們將會自然掉落,變成爛果。經初步預估,目前損失達到了100多萬元。
果園負責人 梁嘉明:即使有這個損失,我們也一定要做這個補救措施,因為接著下來還會有陸續的寒潮霜凍,不蓋的話起碼有兩三百萬(損失), 就是一個全損的狀態。
據不完全統計,龍門縣受凍災面積4.5萬畝左右,主要以果樹為主。氣象部門預計,這個周末還會有一輪降溫過程,為了降低下一輪寒潮帶來的損失,農技專家組織果場積極開展應對工作,如覆蓋薄膜、灌水、燻煙等。
龍門縣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 高級農藝師 曾志文:一些受凍比較輕的噴一些葉面肥,促進果樹樹枝的恢復,對一些受凍比較重的,下來天氣回暖採取一些修剪,受凍比較輕的可以採取輕剪的辦法, 如果是受凍較重的,可以採取一些重剪的辦法。那麼修剪完之後 噴一些殺菌劑、殺蟲劑,結合採收之後施冬肥、清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