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氣溫刷新21世紀以來最低紀錄 茄子橘子等農作物受災嚴重

2021-01-19 騰訊網

受冷空氣和「晴空輻射」共同影響,1月11夜間到12日早晨,我市各地氣溫明顯下降,北部和東部山區出現了霜凍,其中龍門出現了大範圍0℃以下低溫,農作物受災較為嚴重。

今天凌晨4時,龍門錄得溫度僅為-1.8℃,為全省第五冷的地區。而在1月11日夜間到12日早晨,龍門國家氣象觀測站更是錄得-2.9℃低溫,刷新了21世紀以來該站最低氣溫記錄。目前,龍門寒冷紅色、其餘縣(區)寒冷橙色預警信號正在生效中。受此次強冷空氣影響,龍門縣的農作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在龍門蔬菜種植大戶茅先生的150多畝種植基地裡,由於採摘面積過大,搶收速度趕不上寒潮速度,地裡的茄樹全部枯萎,原本即將上市的茄子,現在成了賣不出去的「空心茄」。

菜農 茅靈聰:霜打的茄子它就蔫了,蔫了之後它的表皮就已經是這樣的了,已經乾巴了。它內部就影響不大,但是它不具有商品性,就是你拿到市場,人家就不買這個產品, 你只有運來運去的運費。

由於茄子是喜溫不耐寒的農作物,如果沒有做好防寒防凍措施,極易受寒枯死。而針對茄子等品類的蔬菜,保險公司並未推出具體的保險項目,因此,茅先生這次的虧損無法得到相應的理賠,幾個月的付出打了水漂。

菜農 茅靈聰:本來預計這個時候到年底,這個茄子衰亡之後大概有4000斤的產量。現在年底的話, 茄子的價錢又比較好, 目前推測大概損失的話是超過10萬元。

除此之外,受凍後的農作物還容易生病,處理不好會影響下一輪種植。為了幫助農戶及時挽回損失,市縣兩級農技專家深入一線,支招田間管理,降低損失。

惠州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農作物技術推广部 部長 祝升直:像他這種比較嚴重的情況,我覺得措施就是要及時地去改種,因為它恢復不過來。那在改種之前,我覺得第一個是要做好清園,把這種已經凍死的植株清理出田外,然後做一次殺菌消毒處理;第二個就是要及時的選擇一些速效性,然後比較抗寒的一些品種,比如說像我們一些小白菜、一些梅菜這些品種, 它大概是兩個月左右就可以上市了。

除了蔬菜瓜果,果樹的受損程度也不容忽視。龍門縣橫田村的「大份果園」因地處丘陵山區,且植被茂盛,在冬日裡,相較於龍門其他地方,這裡更容易出現霜凍的現象。結合往年防凍的經驗和農業部門發出的預警通知,在寒潮來臨之前,果農們快馬加鞭給果樹蓋上了薄膜。但因寒潮期間溫度低,持續時間較長,果園裡的粉蕉基本無一倖免。

加上果場面積有200多畝,且人手有限,還沒來得及覆蓋上薄膜的沃柑和年桔,也已不再具有經濟價值,過段時間它們將會自然掉落,變成爛果。經初步預估,目前損失達到了100多萬元。

果園負責人 梁嘉明:即使有這個損失,我們也一定要做這個補救措施,因為接著下來還會有陸續的寒潮霜凍,不蓋的話起碼有兩三百萬(損失), 就是一個全損的狀態。

據不完全統計,龍門縣受凍災面積4.5萬畝左右,主要以果樹為主。氣象部門預計,這個周末還會有一輪降溫過程,為了降低下一輪寒潮帶來的損失,農技專家組織果場積極開展應對工作,如覆蓋薄膜、灌水、燻煙等。

龍門縣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 高級農藝師 曾志文:一些受凍比較輕的噴一些葉面肥,促進果樹樹枝的恢復,對一些受凍比較重的,下來天氣回暖採取一些修剪,受凍比較輕的可以採取輕剪的辦法, 如果是受凍較重的,可以採取一些重剪的辦法。那麼修剪完之後 噴一些殺菌劑、殺蟲劑,結合採收之後施冬肥、清園。

相關焦點

  • 視頻|最低-23℃ 淄博市四區縣氣溫刷新歷史同期最低紀錄
    寒潮天氣再次來襲,淄博市4個區縣的氣溫創下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的1月上旬新低。1月7日上午,記者從淄博市氣象臺查詢氣溫數據發現,各區縣最低氣溫驟降。從大監站(國家氣象觀測站)數據來看,6日晚上8點~7日上午9點,張店區-18.8(單位℃,下同),周村區-21.6,臨淄區-18.4,淄川區-19,桓臺縣-18.2,高青縣-18.9,博山區-19.9,沂源縣-18.6。在各區縣分布的自動監測區域站,測得了比大監站更低的氣溫,區域站最低氣溫出現在博山區池上鎮,為-23。
  • 5個區最低氣溫60年同期最低 市區最低氣溫1986年以來同期最低 今冬...
    天津北方網訊:受強冷空氣影響,我市6日到7日出現了一次比較明顯的寒潮天氣過程,為我市帶來大風和降溫,我市5個區最低氣溫均出現60年以來1月歷史同期最低值,市區最低氣溫低至-17.7℃,成為1986年以來1月份歷史同期最低值。
  • 氣溫達1966年以來最低 北京能源保供持續加碼
    來源:北京商報作者:陶鳳 呂銀玲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呂銀玲)北京氣溫再創新低。1月7日早晨,北京迎來最低氣溫-19.6℃,達到1952年之後的1月氣溫最低值,1966年之後的氣溫最低值。全國冰凍大風也仍在持續,1月7日18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預計西南地區南部、華南大部等地氣溫將下降6-8℃。低溫致使多省取暖用電負荷激增,隨著電煤運輸告急,鐵路部門採取措施強化運輸。為應對此輪寒潮,電力、天然氣等能源企業也在持續加大保供力度。
  • 上海明晨氣溫最低-7℃:或破本世紀同期紀錄,只降溫不降雪
    本文圖均為上海預警發布微信公號 圖上海預警發布微信公號1月7日消息,強冷空氣速凍全國,北京氣溫跌至1966年以來最低,昨夜冷空氣抵達申城後,上海市也自北向南開啟降溫模式,數據記錄了上海「凍到發紫」的過程。
  • 北京氣溫達1966年以來最低
    北京氣溫達1966年以來最低 時間:2021-01-07 16:19:43 來源: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 中央氣象臺7日發布,7時,北京-19.1℃,天津-19.2℃,呼和浩特-29.7℃,
  • 鄭州出現1994年以來最低氣溫
    根據天氣預報,鄭州的氣溫將低至-12℃到-11℃。那麼這次寒潮作用下,鄭州的最低氣溫到底有多低?是不是傳說中的60年最低溫?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從今日上午市氣象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鄭州氣象站過去24小時測到的最低氣溫是-11.1℃,這是自1994年以來最低的,也就是說鄭州出現近27年以來最低氣溫。
  • 寧津迎來1981年以來最低氣溫,看看最冷是哪個鄉鎮
    眼下是隆冬時節尤其1月中下旬全國氣溫處於全年最低的階段可以說我們現在經歷的正是這個冬天最冷的一段時間1月6日下午寧津發布寒潮橙色預警受強冷空氣影響7日早晨全市最低氣溫一般在-22~-20℃極端最低氣溫-23.9℃出現在樂陵大孫寧津最低氣溫-22.5℃出現在大柳鎮與 1981 年以來極端最低氣溫持平。
  • 創1994年以來最低氣溫
    根據天氣預報,鄭州的氣溫將低至-12℃到-11℃。那麼這次寒潮作用下,鄭州的最低氣溫到底有多低?是不是傳說中的60年最低溫? 記者從今日上午市氣象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鄭州氣象站過去24小時測到的最低氣溫是-11.1℃,這是自1994年以來最低的,也就是說鄭州出現近27年以來最低氣溫。
  • 最低氣溫-19.6℃ 北京能源保供持續加碼
    北京氣溫再創新低。1月7日早晨,北京迎來最低氣溫-19.6℃,達到1952年之後的1月氣溫最低值,1966年之後的氣溫最低值。全國冰凍大風也仍在持續,1月7日18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預計西南地區南部、華南大部等地氣溫將下降6-8℃。低溫致使多省取暖用電負荷激增,隨著電煤運輸告急,鐵路部門採取措施強化運輸。
  • 昨夜今晨濟南普降大雨 刷新1962年以來濟南11月降水量極值
    昨夜今晨濟南普降大雨 刷新1962年以來濟南11月降水量極值  預報中的大雨、局部暴雨赴約了!1951年以來濟南11月降水量的歷史極值,上一輪紀錄出現在1962年11月19日,濟南市區曾降下32.5毫米大雨。
  • 上海明天最低零下7℃,明晨氣溫或破本世紀同期紀錄
    強冷空氣速凍全國,北京氣溫跌至1966年以來最低。1月6日晚,冷空氣抵達後,上海本地也自北向南開啟大降溫模式,1月7日白天的最高氣溫只有零下3.3℃,且出現在早上8時,此後氣溫呈現倒掛態勢,一直在走下坡路。
  • 廣州氣溫幾近探底,2月初還有溼冷天氣
    今天廣州各區最低氣溫仍只有7℃~9℃,有機會再一次打破今年入冬以來的最低氣溫紀錄。未來三天,廣州依然是白天小幅回暖,夜間持續清冷的天氣,到2月1日後才稍微好轉。昨天白天到今天上午,受到冷空氣影響,廣州多雲到晴;今天早晨各區最低氣溫7~9℃,與昨日持平。2019年,廣州觀測站錄得的最低氣溫是6.1℃,也是出現在1月份,最近幾天氣溫一路下滑,說不定今年的最低氣溫要低過去年。
  • 嚴寒警報:明天最低氣溫-4~-6度,有嚴重冰凍!
    持續的冰凍體感還在延續今晨全市大部最低氣溫再次跌至-6℃左右(市區-6.4℃)預計白天最高氣溫將抬升至4℃上下寒意較昨日稍有緩和近期晴到多雲天氣主導氣溫將緩慢爬升但早晚依舊冷徹骨保暖工作切勿鬆懈另外小編外公家的水管昨天爆了大夥也要關注用電、用氣、用水安全
  • 武漢最低溫刷新今冬紀錄
    8日早間武漢市的最低溫刷新今冬以來新紀錄。截至下午4時,最高氣溫才緩慢升至3.7℃,早間到午間有很多地方依舊呈結冰狀態,說明氣溫仍然較低。1月8日晨,受低溫天氣影響,武漢金銀湖部分湖區封凍。記者喻志勇 攝根據市氣象部門天氣預報,預計未來三天,受高空偏北氣流控制,我市以晴或多雲天氣為主,最低溫會緩慢回升,但總體來看,氣溫仍然較以往要低,需注意防寒保暖。
  • 北方氣溫大面積創新低 明晨南方「接力」挑戰嚴寒
    中國天氣網訊 寒潮來勢兇猛,1月6日夜間至7日早晨,北方最低氣溫大面積創下今冬新低,多地氣溫甚至刷新了觀測史紀錄,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冷。預計明天(1月8日)早晨,南方即將「接力」創新低,中國天氣網提醒公眾「天寒地凍,保暖為重」!
  • 2013年中國洪澇災害致774人死亡 1.2億人受災
    >   中新網1月9日電 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網站消息,2013年全國31省(自治區、直轄市)均遭受不同程度洪澇災害,部分地區山洪災害嚴重。有340餘條河流發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65條河流發生超保證水位的洪水,23條河流發生超歷史實測紀錄的大洪水,其中松花江發生1998年以來最大流域性較大洪水,黑龍江發生1984年以來最大流域性大洪水,遼河流域渾河上遊發生超50年一遇特大洪水,珠江流域北江發生超20年一遇洪水。全國31省(自治區、直轄市)均遭受不同程度洪澇災害,部分地區山洪災害嚴重。
  • 多個省市自6月起暴雨成災1122萬人受災長江沿岸900座水庫洩洪
    安徽六安市裕安區西河口鄉水浸多個省市自6月起暴雨成災,中央氣象臺周三(24日)繼續發布暴雨黃色預警,截至目前已連續23天發布暴雨預警;暴雨導致貴州、廣西、湖南、江西等地出現嚴重水浸, 預計未來幾天仍有大暴雨。
  • 吉林省春季氣溫高、降水多利於農作物生長
    6日上午,吉林省氣候中心副主任劉玉英表示,2008年吉林省春季呈現出氣溫特高、降水特多的特點,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劉玉英介紹,今年春季吉林省平均氣溫8.8攝氏度,較常年同期高2.4攝氏度,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同期第3高溫。全省各地春季平均氣溫均明顯高於常年。全省平均降水135.5毫米,較常年同期多39%,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同期最高。其中白城、松原、遼源和延邊較常年同期多51%—80%。
  • 10月16日邢臺市區最高氣溫僅11.5℃,創今年下半年以來新低
    10月16日市區最高氣溫僅11.5℃,創今年下半年以來新低今起天氣轉為多雲到晴氣溫稍有回升 一場場秋雨,讓邢臺市氣溫持續走低。據市氣象臺預報,今天起,邢臺市天氣將逐漸轉為多雲到晴,氣溫也隨之逐步回升,預計10月19日最高氣溫將升至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