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春季氣溫高、降水多利於農作物生長

2021-01-09 搜狐網

  新華網長春6月6日電(記者宗巍、齊海山)「對於吉林省來說,今年的春季是一個雨水充沛的春季,有利於作物生長。」6日上午,吉林省氣候中心副主任劉玉英表示,2008年吉林省春季呈現出氣溫特高、降水特多的特點,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劉玉英介紹,今年春季吉林省平均氣溫8.8攝氏度,較常年同期高2.4攝氏度,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同期第3高溫。全省各地春季平均氣溫均明顯高於常年。全省平均降水135.5毫米,較常年同期多39%,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同期最高。其中白城、松原、遼源和延邊較常年同期多51%—80%。

  充沛的雨水不僅增加了水庫的蓄水量,保障了農業灌溉用水,還對大田作物的播種有利,使吉林省西部乾旱地區的旱情得到明顯緩解。目前,吉林省大田作物出苗整齊,長勢較好,全省水稻移栽完畢,多數縣市已經返青。

(責任編輯:趙健)

相關焦點

  • 平涼市前兩月降水偏多利於春耕生產
    調查顯示,由於冬前我市土壤蓄墒較好,1月和2月降水偏多,土壤水分得以補充,利於即將返青的冬小麥生長發育和春耕生產,全市冬小麥苗情總體長勢較好。據2月29日各縣(市、區)自動土壤水分監測顯示,我市10-50cm土壤相對溼度為76%-95%。目前,全市大部分地方土壤墒情適宜春耕生產。最新氣象資料分析預計,3月全市降水正常略多,氣溫正常略高;4月降水偏多,5月降水接近常年。
  • 本周氣溫高降雨多利於農業生產
    上周(7月29日-8月4日)我省氣溫明顯偏高,全省平均氣溫25.1℃,比常年高2.0℃。降水稍多,全省平均降水量43.6毫米,比常年多9%。預計本周(8月5-11日),全省平均氣溫23.0℃左右,比常年稍高;全省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比常年稍多。
  • 2021年全年降水、氣溫詳細預測!今年是澇是旱?準確消息來了!農民早...
    穩定通過≥10℃活動積溫2650—2850℃,比歷年高25.0—85.0℃。無霜期151—153天,初霜在9月25日—10月2日左右。  春季(3-5月份)  平均氣溫比歷年偏高,降水與歷年基本持平或略少。平均氣溫5.4℃—5.8℃,比歷年高0.1—0.6℃。降水量90—120毫米,比歷年偏少5—20毫米。
  • 中國氣象局:今年我國氣溫是1961年以來第二高的年份,氣候澇重於旱!
    後期夏糧還要注意防倒伏,因為今年溫度比較高,小麥長得比較旺,群體比較大,抗倒伏的能力比較弱,如果灌漿成熟期遭遇大風的話,可能會發生倒伏。 今年以來整個氣候呈現的特徵是暖溼比較明顯,根據資料統計整個氣溫是偏高的,降水是偏多的,從1月1日到今天,降水比常年同期偏多24%,比去年這個時候多8%,氣溫比常年同期偏高1.6度,比去年這個時候高0.7度,是1961年以來氣溫第二高的年份。
  • 中國氣象局發布《2019年中國氣候公報》2019年氣溫偏高、降水偏多...
    中國氣象報記者崔國輝報導2月25日,中國氣象局發布的《2019年中國氣候公報》(以下簡稱《公報》)指出,2019年我國氣溫偏高,降水偏多,颱風、暴雨洪澇、乾旱、強對流、低溫冷凍害和雪災等氣象災害均偏輕。
  • 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 山東降水偏多利於農田病害發生
    齊魯網濟南7月17日訊省農業廳消息,7月下旬~8月上中旬,我省降水偏多,有利於外地粘蟲遷入、產卵孵化和幼蟲存活;同時,降水偏多,氣溫偏高,田間高溫高溼的氣候條件對病害發生較為有利,對蟲害發生無明顯不利影響,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 2018年7月雲南降水量總體偏少 8月雲南主汛期最後一個降水高峰期已...
    氣溫  7月全省平均氣溫為22.5℃,較常年同期偏高0.7℃。迪慶州東部、麗江市北部、大理州西部、普洱市西南部和東南部等地7月氣溫略低,其餘大部地區正常至偏高,其中昭通市大部、曲靖市中部和東北部、昆明市北部、楚雄州北部、臨滄市北部、玉溪市南部、紅河州西南部等地偏高1.0~2.3℃(圖1)。月內上、中旬大部地區氣溫正常至偏高,下旬總體正常。
  • 今年冬天氣溫多高?有哪些氣候災害?官方發布預警圖,農民早準備
    ,低溫天氣讓人不寒而慄,目前北方氣溫已經降到個位數,很多人已經穿上厚厚的棉衣,以應對寒冷的天氣。  一、官方發布氣候預警   前不久氣象局副主任賈小龍表示,今年我國的冷空氣影響比較頻繁,且勢力比較強,北方極可能會出現大範圍的低溫雨雪氣候,今冬北方氣溫總體上比較寒冷,且降水呈現出「北多南少」的局面,氣候變化比較強烈。  如今赤道中東太平洋的拉尼娜狀態很是活躍,預計今年冬季可能會有弱到中強的拉尼娜事件,對氣候的影響有不確定性,對農業上也會帶來一定影響。
  • 吉林市2019年12月氣溫降水創歷史新低
    2019年12月年終歲末,吉林市天氣呈氣溫偏低、降水偏多的態勢。我市12月平均溫度-19.8℃,比常年-12.6℃低7.2℃;降水量30.2毫米,比常年8.5毫米多21.7毫米(降水距平多255%)。氣溫偏低,降水特多,位於史同期第一位,創歷史新低。
  • 今年有兩個立春 降水和氣溫並未出現異常
    以2004年、2012年、2014年這三年的雙立春節氣前後十天(1月31日至2月9日)氣候資料為例進行分析,發現降水和氣溫並未出現異常。氣溫方面,4日省內最高氣溫回升至13至15℃;7日前,湘東南有望回升至20℃以上;8日受強冷空氣影響,湖南大部有一次強降溫過程,過程降溫幅度8至10℃,局部可達12℃以上。
  • 鹽城公布2017年重大天氣氣候事件 氣溫創新高
    中國江蘇網3月22日訊 3月20日,鹽城市氣象部門發布2017年度鹽城市重大天氣氣候事件:年平均氣溫創1971年來新高、3月初鹽城突遭強風襲擊、梅雨期間多發強對流天氣、連續高溫日數和高溫極值創新高、秋季遭遇歷史少見連陰雨……去年最熱。
  • 11月中旬內蒙古氣溫、降水均為1961年以來最高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馬麗俠) 記者從內蒙古氣象局了解到,11月中旬,內蒙古氣溫、降水均位列1961年以來第一。其中,全區平均氣溫為0.6攝氏度,比常年同期平均值偏高5.6攝氏度,比去年同期高5.8攝氏度,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
  • 2016年濟南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夏季暴雨,年初超級寒潮,春季少雨
    4日,濟南市 氣象臺發布十大天氣氣候事件,2016年降水偏多,氣溫偏高,日照 偏少,災害性天氣頻發。全市年平均降水量776.6毫米,為歷史同 期第11位,較常年(623.0毫米)多153.6毫米,偏多24.7%;全市 年平均氣溫14.7 ,並列歷史同期第3位高值,較常年(13.9 ) 偏高0.8 ;全市年平均日照時數2260.0小時,為歷史同期第12位 少值,較常年(2405.8小時)偏少145.8小時。
  • 讀我國七月平均氣溫分布圖,尋找我國夏季氣溫最高和最低的地方
    自然地理環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氣候是自然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氣候通常由氣溫、降水、光照等多種要素組成。不同的氣候要素特徵組合形成了不同的氣候特徵,其中溫度和降水特徵是氣候特徵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我國東部季風區的氣候特徵多可以表述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雨熱同期」。
  • 全國大部地區降水稀少氣溫回升 華北等地多沙塵天氣
    中新網1月13日電 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13日至14日,全國大部地區降水稀少,氣溫顯著回升,回溫幅度4~8℃,局地可達10℃。內蒙古東北部、東北地區受冷空氣影響氣溫將下降3~6℃,局地8~10℃。
  • 農作物看天吃飯 糧價要暴漲?
    歷史經驗表明,拉尼娜對全球氣候的影響每次都不盡相同,雖不如厄爾尼諾的破壞力強和頻率高,但卻因持續時間長而對農作物的生長更具破壞性,拉尼娜期間的糧價波動幅度遠大於厄爾尼諾。近50年的冷暖事件分析發現,厄爾尼諾與拉尼娜期間的糧食價格波動幅度進行統計,發現厄爾尼諾期間小麥價格的波幅為26.3%,而拉尼娜現象期間小麥價格波幅達到56%,遠高於厄爾尼諾期間的波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