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市前兩月降水偏多利於春耕生產

2021-01-09 中國甘肅網

記者 趙曉燕

為推動我市春耕生產,近日市農業農村局開展了冬小麥苗情調查。調查顯示,由於冬前我市土壤蓄墒較好,1月和2月降水偏多,土壤水分得以補充,利於即將返青的冬小麥生長發育和春耕生產,全市冬小麥苗情總體長勢較好。

據2月29日各縣(市、區)自動土壤水分監測顯示,我市10-50cm土壤相對溼度為76%-95%。目前,全市大部分地方土壤墒情適宜春耕生產。最新氣象資料分析預計,3月全市降水正常略多,氣溫正常略高;4月降水偏多,5月降水接近常年。春季總體降水偏多,氣溫偏高。

氣象部門建議,3月冷空氣活動仍較頻繁,且多吹風天氣,設施農業要根據天氣變化做好保溫防風工作。同時,要加強麥田管理,追施農家肥和溝施化肥,並進行鎮壓耙耱保墒,及時噴施藥劑,防止條銹病等病蟲害發生。對於地膜玉米落實工作,要及早安排,組織群眾開展覆膜,做好播種準備。除此之外,由於去年冬季氣溫偏高,日照偏多,果樹物候進程提前,受春季凍害的風險加大,果農要注意防禦果樹春季凍害的發生,加強果園土肥水管理,科學修剪,合理負載,增強樹勢,提高果樹自身抗病能力。

相關焦點

  • 河北:小麥長勢良好 降水較往年偏多利於返青
    河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相關專家開展春耕摸底調查。河北省農業農村廳供圖 人民網石家莊2月17日電(袁志廣)為了推動河北春耕生產,近日,河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會同相關專家和技術人員進行了摸底調查。調查發現,當前河北省小麥長勢良好,冬季降水較往年偏多4成,墒情適宜利於適時返青。 該摸底調查顯示,目前河北省主體麥田處于越冬期,長勢均衡,整體苗情明顯好於去年,接近常年。
  • 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 山東降水偏多利於農田病害發生
    齊魯網濟南7月17日訊省農業廳消息,7月下旬~8月上中旬,我省降水偏多,有利於外地粘蟲遷入、產卵孵化和幼蟲存活;同時,降水偏多,氣溫偏高,田間高溫高溼的氣候條件對病害發生較為有利,對蟲害發生無明顯不利影響,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 中國氣象局發布《2019年中國氣候公報》2019年氣溫偏高、降水偏多...
    中國氣象報記者崔國輝報導2月25日,中國氣象局發布的《2019年中國氣候公報》(以下簡稱《公報》)指出,2019年我國氣溫偏高,降水偏多,颱風、暴雨洪澇、乾旱、強對流、低溫冷凍害和雪災等氣象災害均偏輕。
  • 本周氣溫高降雨多利於農業生產
    降水稍多,全省平均降水量43.6毫米,比常年多9%。預計本周(8月5-11日),全省平均氣溫23.0℃左右,比常年稍高;全省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比常年稍多。5日東南部有分布不均的陣雨或雷陣;6-7日全省大部有陣雨或雷陣雨,西北部部分地方有大雷陣雨;9日前後中東部有中到大雨,部分地方有暴雨,其他地區有小到中雨;11日全省大部有陣雨或雷陣雨。
  • 吉林省春季氣溫高、降水多利於農作物生長
    6日上午,吉林省氣候中心副主任劉玉英表示,2008年吉林省春季呈現出氣溫特高、降水特多的特點,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劉玉英介紹,今年春季吉林省平均氣溫8.8攝氏度,較常年同期高2.4攝氏度,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同期第3高溫。全省各地春季平均氣溫均明顯高於常年。全省平均降水135.5毫米,較常年同期多39%,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同期最高。其中白城、松原、遼源和延邊較常年同期多51%—80%。
  • 乙木生巳月,春耕時節
    在北方巳月正是春耕的時候,乙木生十二個月,巳月是最為特殊的月份,春耕似乎跟乙木不發生關係,因為人們都在整理田園之土,或翻地、或犁田、或施肥料等,所對應處理的都是土,那麼乙木是指什麼呢?在中國古代可是一個純粹依靠農業生產的國家,比如在宋朝隨便殺耕牛是犯法的,可見古時候人們對農業生產非常重視。當春耕來臨一切都得給春耕讓路,季節是不能耽誤的,否則就會影響糧食的收成,此時人們的注意力大都移向春耕,特別是在農村,基本上全部都在進行春耕生產。這個時候自然界就不那麼重要了,人們的生產實際才是當務之急,從而命學也隨之轉化為人們的生產實際。
  • 黑龍江哈爾濱市市場監管局局長呂北罡調研脫貧攻堅、春耕備耕生產...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4月15日至16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市場監管局局長呂北罡在雙城區蘭稜街道永發村調研脫貧攻堅、春耕備耕生產工作。呂北罡一進村,許多忙碌的村民就認出他,紛紛走上前打招呼,有的村民還熱情邀請他到家裡坐一坐,看一看家裡的變化。
  • 沿灘區:服務「三農」踐初心 春耕農資送上門
    原標題:沿灘區:服務「三農」踐初心 春耕農資送上門四川新聞網自貢4月22日訊(劉慿彬 陳啟平)「感謝你們送來的『及時雨』,我們的春耕生產正需要化肥。」近日,在沿灘區沿灘鎮汪壩村辦公室門前的院壩裡,村黨總支書記、村主任易明祿緊緊握著區供銷社主任鄭斌的手連聲感謝。
  • 2018年5月4日未來三天全國天氣預報:江淮江南等地將有一次強降水過程
    江淮江南等地將有一次強降水過程  一、昨日廣東廣西等地部分地區出現強降雨  昨日,廣東西南部和中部沿海、廣西西部和東南部及雲南紅河州出現大到暴雨,廣東部分地區及廣西玉林、百色等地降大暴雨,廣東江門市開平和恩平局地降特大暴雨(250~285毫米),上述地區最大小時雨量
  • 2018年7月雲南降水量總體偏少 8月雲南主汛期最後一個降水高峰期已...
    7月氣溫迪慶州東部、麗江市北部、大理州西部、普洱市西南部和東南部等地略低,其餘大部地區正常至偏高;降水量總體偏少且分布不均,迪慶州、西雙版納州、怒江州大部、大理州大部、昭通市大部、麗江市西部、臨滄市西部、普洱市中南部等地略多至偏多,其餘地區正常至偏少;日照總體分布北少南多,全省平均接近常年。月內部分地區強降水引發的洪澇等災害嚴重。
  • 2021年全年降水、氣溫詳細預測!今年是澇是旱?準確消息來了!農民早...
    來源: 農業技術 舉報   最新了解到:各地區預計2021年生長季熱量高於常年,對農業生產有利
  • 雨蘊萬田綠 風來滿眼春——南方水稻主產區春耕備耕見聞
    幹群合力大幹3天,把水溝加寬加固,又調來4臺抽水機從附近水塘引來「及時雨」,春耕用水難題迎刃而解。  「今年情況特殊,需要更多幹部沉下去幫助農民。」海口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梁其海介紹,全市今年計劃種植早稻13.5萬畝,目前已種植9.5萬畝,本月內將完成播種。
  • 防控春耕兩手抓,武漢新洲破月村,全村實現了「零撂荒」
    4月8日武漢正式「解封」武漢市新洲區邾城街道破月村復工復產正當時,通過農業合作社的形式、引進無人機驅蟲技術,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既貫徹了防控疫情的要求,也促進了農業生產有序進行。武漢市新洲區邾城街道破月村耕地面積1800畝,主要種植水稻,小麥,玉米,西瓜等農作物,在冊人口1463人,有錦春紅、金浦源、破月家庭農場3家農村合作社。
  • 7月以來降水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少--大河網
    根據河南省氣象局統計,全省平均高溫日數(日最高氣溫≥35℃)為7.0天,較常年同期偏多3.0天,沿黃及以北地區大部高溫日數在10天以上。    未來一周,高溫少雨的天氣仍將持續。7月底前,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影響,全省仍維持高溫悶熱、午後多局地對流天氣,降水整體偏少,旱情持續發展。
  • 吉林市2019年12月氣溫降水創歷史新低
    2019年12月年終歲末,吉林市天氣呈氣溫偏低、降水偏多的態勢。我市12月平均溫度-19.8℃,比常年-12.6℃低7.2℃;降水量30.2毫米,比常年8.5毫米多21.7毫米(降水距平多255%)。氣溫偏低,降水特多,位於史同期第一位,創歷史新低。
  • 國家統計局:前兩月國民經濟經受住疫情衝擊 3月份會有明顯起色
    來源標題:前兩月國民經濟經受住疫情衝擊昨天(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1-2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今年1-2月份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運行帶來較大衝擊,消費、投資、進出口等主要經濟指標出現明顯回落,物價、調查失業率則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