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降水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少--大河網

2021-01-12 大河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劉瑞朝

    7月以來,我省的天氣,可謂是上蒸下烤。不僅全省降雨量嚴重偏少,高溫天數也比常年同期要多出不少。未來一周,我省將維持高溫少雨天氣,氣象乾旱還將持續發展,不過從下周中後期開始,我省將迎來一次明顯的降雨過程。

    高溫天數比常年多3天未來一周仍高溫少雨

    記者了解到,7月以來我省氣溫偏高,高溫日數多。7月以來全省平均氣溫為27.9℃,較常年同期偏高1.0℃。與常年相比,除豫西及豫南局部略偏低外,其餘地區平均氣溫均偏高,其中豫北、豫東、豫中地區大部偏高1.0℃以上,局部偏高2.0~2.7℃,林州和湯陰2站平均氣溫為建站以來歷史同期最高值。

    根據河南省氣象局統計,全省平均高溫日數(日最高氣溫≥35℃)為7.0天,較常年同期偏多3.0天,沿黃及以北地區大部高溫日數在10天以上。

    未來一周,高溫少雨的天氣仍將持續。7月底前,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影響,全省仍維持高溫悶熱、午後多局地對流天氣,降水整體偏少,旱情持續發展。

    厄爾尼諾持續影響降水為1961年以來最少

    高溫少雨的原因何在?根據分析,這主要受厄爾尼諾氣候事件持續影響。今年以來我國天氣氣候異常,而我省的降水明顯偏少,為2012年以來近8年同期最少值。

    特別是7月以來,全省平均降水量29.3毫米,較常年同期(135.8毫米)偏少78%,較去年同期(69.5毫米)偏少58%,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少。

    據7月1日以來農業乾旱站點比例統計,全省農業乾旱快速發展,7月26日自動土壤水分監測網208個測站0~50cm資料顯示,目前全省有73個(佔35%)測站出現輕-重度乾旱,其中重旱站點有23個(佔11%),中旱站點19個(佔9%),輕旱站點31個(佔15%)。

    針對入夏以來最強、最廣、最長的高溫天氣,氣象部門建議:一要防範高溫。供水、供電、交通管理等部門應提前做好應對準備,戶外作業人員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老人、孩子儘量減少戶外活動。二要關注對流。近期多局地強對流天氣,需加強防範短時強降水可能誘發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及其引發的地質災害、城鄉內澇。在做好抗旱工作的同時,做到防汛抗旱兩手抓。

相關焦點

  • 11月中旬內蒙古氣溫、降水均為1961年以來最高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馬麗俠) 記者從內蒙古氣象局了解到,11月中旬,內蒙古氣溫、降水均位列1961年以來第一。其中,全區平均氣溫為0.6攝氏度,比常年同期平均值偏高5.6攝氏度,比去年同期高5.8攝氏度,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
  • 今年是1961年以來我國氣溫第二高年份 預計今年大部氣溫偏高
    今年是1961年以來我國氣溫第二高年份 預計今年大部氣溫偏高 2020-03-27 17:24:25 來源:大眾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今年是1961年以來氣溫第二高年份】3月27日,中央氣象臺副臺長魏麗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發布會上介紹,今年以來整個氣候呈現的特徵是暖溼比較明顯。
  • 今年是1961年以來我國氣溫第二高年份,入汛時間偏早12天
    3月27日,中央氣象臺副臺長魏麗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發布會上介紹,今年以來整個氣候呈現的特徵是暖溼比較明顯。根據資料統計,整個氣溫是偏高的,降水是偏多的,從1月1日到3月27日,降水比常年同期偏多24%,比去年這個時候多8%,氣溫比常年同期偏高1.6度,比去年這個時候高0.7度,是1961年以來氣溫第二高的年份。魏麗介紹,當前,寒潮天氣發生在3月下旬,也正是春耕春播最關鍵的年份。
  • 遼寧中北部連續低溫天數或為1951年以來同期最長
    遼寧省氣象臺預計,未來十天遼寧低溫天氣將持續,中北部地區最低氣溫為-26~-18℃,東西部山區局部可達-30~-28℃,連續低於-20℃左右的低溫天數將為1951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最長。同時,遼寧省仍無明顯降水,中北部地區連續無降水天數將達51天,為 1984年以來最長。
  • 元旦哈爾濱部分地區氣溫低於1961年以來歷年同期極低
    東北網12月28日訊(方麗娟 記者 劉嘉) 28日,記者從哈爾濱市氣象臺獲悉,本周(12月28日-2021年1月3日)哈爾濱市氣溫持續偏低,2021年元旦期間(1~2日)早上氣溫最低,其中巴彥、木蘭、通河、延壽、雙城最低氣溫為-39~-35℃,主城區、呼蘭、阿城、賓縣、尚志、方正-34~-32
  • 安徽省2019年氣候特徵回顧 去年有這幾件重大氣候事件還記得嗎?
    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冬季偏多且為1961年以來最多,春、夏、秋三季連續偏少,其中秋季為1961年以來第二少。根據氣候學四季劃分標準,全省平均入春(3月9日)和入夏(5月12日)時間分別較常年提早10天和8天,入秋(9月27日)和入冬(11月24日)均推遲6天。2、年降水量為2001年以來最少2019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944毫米,較常年偏少2成,為2001年以來最少,蒙城和靈璧為1961年以來最少。
  • 開年以來黑龍江平均氣溫比常年低3.9℃ 排在1961年以來歷史第八位
    2021年1月1日至10日黑龍江省平均氣溫距平圖。黑龍江省氣象臺供圖俗話說「熱在三伏,冷在三九」。眼下正值中國東北地區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黑龍江省個別地區更是連續出現-40℃以下的極寒天氣。記者12日從黑龍江省氣象局獲悉,今年1月以來黑龍江省平均氣溫-23.5℃,比常年同期低3.9℃,為本世紀以來同期第二低溫(第一低溫為2013年-25.3℃),排在1961年以來歷史第八位。據黑龍江省氣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10日,黑龍江省平均氣溫為-18.1℃,比常年同期低0.6℃。
  • 福建有40個縣(市、區)城區最低溫度低於0℃ 1961年以來共經歷96次...
    據了解,2020年12月,全省平均氣溫12.6℃,較常年同期偏高0.8℃,較去年同期偏低0.7℃。全省大部平均氣溫均偏高,其中30個縣(市)偏高1.0℃以上,以漳平和南靖偏高2.0℃為最。月極端最高氣溫27.3℃,12月27日出現在華安;月極端最低氣溫-7.0℃,12月31日出現在屏南。
  • 江西省2017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出爐 鄱陽湖洪水和7月高溫入選
    6月21日至7月2日出現了持續12天的連續暴雨過程,過程雨量較同期偏多1.6倍。此次連續暴雨過程綜合強度指數為1961年以來第3強,僅次於1998年6月12~26日和2010年6月14~25日的暴雨過程。
  • 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超1998年同期
    預計7月14至16日,長江中下遊幹流大部面雨量達50~100毫米,長江上遊幹流宜賓至宜昌段面雨量達40~60毫米。  4 近期雨情與1998年同期相比如何?  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  6月1日以來,南方出現6次強降雨過程,截至7月12日,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達403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49%,並超過2016年(395毫米)和1998年(358毫米)成為1961年有完整氣象資料以來同期最多。
  • 首次出現1957 年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最高降雨量
    南方網訊 (全媒體記者/李楠 羅瓊)受第四號颱風「艾雲尼」外圍環流影響,7日20時至8日20時,佛山各區都下了特大暴雨,本次強降雨具有影響時間長、範圍廣、降雨強度大的特點,這是佛山有氣象記錄以來出現的最強暴雨。
  • 2019年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2倍,浙江、江西降水量均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二多;江淮南部、江南、華南北部及貴州東南部降水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多8~12天,日照時數偏少5成以上,蘇皖鄂浙滬5省(市)日照時數均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少。
  • 1月7日我市局部出現2000年以來同期最大大雪
    據市氣象臺最新統計,今年 1 月上旬市區累計降雪量創下 2000 年以來最大。降雪實況旅順出現大雪市區仍為小雪家住旅順開發區的李先生望著窗外白茫茫的世界,不無感慨地說:"這是一場好大的雪呀!"中午時分,李先生帶著一顆好奇的心,走進揚風飄雪的室外,進入了雪地。由於積雪很厚,每邁出一步,都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這種久違的聲音仿佛又將他帶進童年的過去。
  • 全球變暖下的「鋒前增溫」 湖南5月以來較往年同期平均氣溫高3.4℃
    華聲在線5月19日訊(記者 賴泳源 通訊員 張婷婷 謝益軍 黎燚隆)5月以來,湖南的氣溫整體偏高,入夏感十分明顯。記者今天從湖南省氣候中心了解到,5月1至10日,全省平均氣溫24.5℃,較常年同期偏高3.4℃,為1951年有連續氣象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高。
  • 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超98年同期 未來3天仍有強降雨
    6月1日至7月13日,長江流域中下遊幹流流域大部面雨量大於500毫米,漢口至九江流域面雨量超過800毫米,超過1998年同期。預計7月14至16日,長江中下遊幹流大部面雨量達50~100毫米,長江上遊幹流宜賓至宜昌段面雨量達40~60毫米。4、近期雨情與1998年同期相比如何?
  • 2020年氣象年終成績新鮮出爐 「劣跡斑斑」獲專業評審團差評
    根據氣象數據顯示,全省平均氣溫16.6℃,較常年偏高0.8℃,僅次於2006年(16.7℃)和2007年(16.9℃),為1961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簡稱「歷史」)第三高,與2017、2018、2019年持平。此外,我省靈璧、明光、霍山、舒城、肥東、蕪湖及宣城7個縣市氣溫也創了新高。
  • 黃河上遊唐乃亥水文站8月流量創建站以來最大
    今年入汛以來,青海省黃河上遊地區降水整體偏多,導致黃河上遊流量持續偏豐。 孫睿 攝中新網西寧9月4日電 (孫睿)記者4日從青海省氣象局獲悉,今年入汛以來,青海全省平均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3.7%,導致黃河上遊流量持續偏豐,其中黃河上遊唐乃亥水文站8月流量創建站以來最大。
  • 中國氣象局:今年我國氣溫是1961年以來第二高的年份,氣候澇重於旱!
    我們調度一二類苗比例87.2%,比上年提高3.5個百分點。總的來說,今年夏糧情況可以概括為四句話:土壤墒情充足,苗情總體較好,豐收很有基礎,田管切勿放鬆。 現在距離夏糧收穫大概還有70天左右的時間,從氣象災害來看,奪取夏糧豐收還要過「倒春寒」、倒伏等關口。
  • 2020年安徽氣候年景「差評」
    1月6日上午,安徽省氣候中心公布了2020年安徽氣候特徵。超長的梅雨季,歷史罕見的洪澇災害,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綜合全年氣候要素、極端氣候事件及其災害影響,2020年屬於「差」的氣候年景。 據統計,2020年安徽省年平均氣溫16.6℃,較常年偏高0.8℃,為1961年以來第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