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英語,和學中文一樣,靠的是日積月累、不斷接觸、反覆練習,但也有一些助力提速的方法,特別是孩子在低水平「舒適區」徘徊時。
結合我家孩子和我自己學英語的經驗,從聽、說、讀、寫這四個方面,我會各分享一種好用的方法。今天,先講講「聽」和「說」。
【聽】
利用動畫片啟蒙 「可理解聽力」
在英語啟蒙裡,聽是排在第一位的,這個第一指的是重要性:語言是需要交流的,交流的第一步是先能聽懂別人說什麼。
第一指的更是學習順序:語言學習需要遵循一定的順序,聽——說——讀——寫。
如果想要孩子自然「習得」英語,在孩子3歲前,就應該給予大量的聽力輸入,可以是兒歌、童謠和英文分級讀物音頻。
沒有及早啟蒙的家長也不用著急,聽力是可以後期補救的。
只是要注意的是,到了3歲以上,磨耳朵還是要磨,但儘量要進行可理解性輸入,也就是能聽懂的輸入。(不要求100%能聽懂,一開始能聽懂50%以上即可)。
比如動畫片,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運用視覺和情節,幫助孩子理解聽到的是什麼,屬於有意義的輸入。同時,也能極大調動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
適合啟蒙的動畫片,今天推薦5部,每一集很短,可以讓孩子不過多接觸電子屏幕。難度則逐步輕微提升,可以按照從1-5的順序選擇觀看。
1、Penelope 藍色小考拉
適合年齡:2-5歲
每集5分鐘,講的是 Penelope 和爸媽的各種生活場景。句子簡短,語速也比較慢,非常適合啟蒙。
2、Peppa Pig 粉紅豬小妹
適合年齡:2-5歲
每集5分鐘,將近200集。講的是 Peppa 姐弟和爸媽的生活瑣事。非常經典的動畫片,獲獎無數,很容易贏得孩子歡心。
3、Maisy 小鼠波波
適合年齡:2-5歲
Maisy 也是5分鐘一集,適合父母引導小朋友培養生活和學習能力。
4、Caillou 卡由
適合年齡:3-5歲
每集4分鐘左右,比藍色小考拉和Peppa Pig語速稍快,屬於美音。
5、Alphablocks 字母積木
適合年齡:3-5歲
第一集是字母總介紹,其他每集各介紹一個字母的常見發音,以及如何組合元音和輔音進行自然拼讀。動畫把字母人格化了,比較有趣,是用來啟蒙自然拼讀的好選擇。
等到5歲以上,就可以看更長的動畫劇集和電影動畫片了。
我們家不習慣看中文配音的電影,一般都會挑原版看,孩子不大認字前,看字幕會有點困難,但基本的情節都能看懂。
像《獅子王》、《功夫熊貓》、《瘋狂動物城》、《飛屋環遊記》、《神偷奶爸》、《機器人總動員》、《超能陸戰隊》、《冰雪奇緣》、《玩具總動員》、《馴龍高手》……都是我們喜歡的片子。
(我們一家都很喜歡《功夫熊貓》,原版片看了好多遍。孩子10歲時,我帶他在澳門參加」功夫熊貓學堂「)
養成看原版動畫的習慣,後面接著看記錄片、電影等也會很自然。
【說】雞娃四步驟:
願說 - 準確 - 地道 - 豐富
有了大量純正的聽力輸入,到孩子3歲以後,張口說英語也會變得自然。
培養孩子的口語能力,家長雞娃的要求,建議遵循如下四個步驟。
步驟一:願說
學語言的目的是交流。和學中文一樣,孩子學說英語,一開始不用追求精準,太多的糾錯反而會打擊孩子開口的熱情。
家長要鼓勵孩子多開口,也可藉助肢體語言表達,讓他願說,敢說。
步驟二:準確
等孩子願說和敢說,也可以說上連貫句子了,才要關注「準確」這件事。
準確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發音,一個是詞彙和語法。
發音:
在孩子6歲前,發音應優先於詞彙和語法。
孩子天生有模仿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不用刻意糾正。很多時候,只要給他們多聽幾遍正確的發音,讓他們進行跟讀,本身就是一種糾錯。
對於上了小學的孩子或者是成年人,如果發音存在問題,就需要專門糾錯了,可以用兩種方法進行糾正。
口型法
我們小時候英語學習資源很有限,老師也沒怎麼教過我們正確的發音。
到上大學,我們班的英語老師是一個叫做Angela的英國外教。和我們熟系後,對我們說:你們只要改變一個發音,就可以大有起色—— it will be much much better .
她說的是高頻出現的The, This, That, They的Th的發音//。她張開嘴巴,示意我發這個音時,要把舌尖放到上下牙齒之間——這個以前真的沒人教我們 ,中文裡也沒這種發音,所以我們會誤用s 發音,現在想想真的好難聽。
Th 還能發清輔音/θ/,比如Thank, think, third, thousand, thick, thirsty,也可如法炮製,把舌尖放到牙齒中間。
我和其他同學糾正了這個口型後,發音真的是much much better 了。
另外中國人發 r 和 l 也會有問題,好的外教老師,會幫孩子糾正發音。
錄音法
把自己說的英語錄下來,和原版音頻進行比對,對提升發音幫助會很大。
可以充分利用分級閱讀這種經典讀物和配套的音頻資源。比如牛津樹,讓孩子在按照書朗讀,然後對照牛津樹配套的「英閱聽聽」小程序上的原版音頻,看看有什麼差距。
(牛津樹配套的「英閱聽聽」小程序可以用來播放原版音頻)
詞彙和語法:
口語詞彙一開始也不用刻意去背,是慢慢熟悉和積累起來的。
經典的分級閱讀,會在同一級的不同的書中不斷出現相同的詞彙,幫助孩子記憶;在更高的級別,也會重現舊詞彙,同時擴展新詞彙,促進孩子詞彙量滾動積累。
關於語法,在沒上學或小學低年級時,也不用刻意學習語法,主要是通過聽、說和讀培養語感。
對時態、單複數等可以給孩子一個基本的概念。
時態可以給孩子講講一般過去時,一般現在時,和一般將來時。
比如說,講故事和講動作都要用過去時,因為故事和動作,在我們說的時候,已經都是過去發生過的了。
(以牛津樹拓展閱讀系列L2裡的故事書《New Trainers》為例,用的都是一般過去時)
步驟三:地道
這個要求對成年人比較高,因為我們從小學的英語都不是地道。
比如說這句問候語是經常出現的:How are you ?
我們過去教科書裡教的是:I a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其實外國人都不這麼說。
不過,可以把這種回答當成一個接頭暗號——我們都是社會主義接班人嘛。
在原版資源極其豐富今天,「地道」不再是一個困難—— 一開始就讓孩子接觸原版經典就行了。
以牛津樹為例,可以一邊讀故事一邊學習地道的口語。比如下面這本自然拼讀系列L4裡的故事,We can have some fun!我們可以找些樂趣! 在日常交流裡經常可以用到。
步驟四:豐富
「豐富」是用不同的詞彙,表示出同一個意思,也就是雅思考試裡要求的Lexical Resource。
這要求孩子平時注意積累同義詞,並且了解同義詞之間的細微差別。
比如說可愛,大家張口就是cute,cute是有好玩那層意思,但如果側重點在於迷人和招人喜歡,其實英國人很喜歡用lovely。lovely應用範圍更廣泛,不僅能形容人,還能形容物。同樣是招人喜歡,還可以用adorable。
如果可愛的重點在於人品和關係,特別是形容成年人,那麼sweet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有點類似於nice,但情感會來得更強烈。
如果要形容我的讀者很可愛,我就會用 You are so sweet! 這就能很好的形容出我心裡那層甜蜜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