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用神,古代命理學說法並不統一。有的把間接起抑扶作用的也看作用神。有的又把用神分為大用神、中用神和小用神。有的喜用並論,不分喜神和用神等。本書則把喜神、用神加以區別,且用神只指八字中最需要之神,亦無大中小之別。除喜神、用神之外還有忌神、閒神。下面就對喜神、忌神和閒神作些簡要介紹。
喜神,又叫相神,「輔格助用之神」就是喜神。如果把用神比為君,那麼,喜神就相當於輔佐君主的丞相。如以正官為用。違官看財,以財為,財就是喜神。若用印護官,印就是喜神,其它依此類推。另外,合去忌神或制化忌神之神亦為喜神,如甲日生人,以西為官為用,有丁傷官。若八字中有壬合丁,壬就是喜神;若有癸水制丁,癸就是喜神。總之,輔助用神者就是喜神。
忌神,「破格損用之神」就是忌神。顯然,忌神是傷害用神之神。如甲日生人以官為用,丁火傷官即是忌神。
忌神在八字中是最令人討厭的。若忌神根深透出而無制,必為貧天之命。行運或流年遇到忌神,也會遇到麻煩。當然忌神被制被合,可以逢兇化吉。
閒神。顧名思義,它是用神、喜神、忌神之外的閒散之神。當著閒神不傷體用,不礙喜神時,可以任其閒著。
分析八字時,亦可不問閒神。但鬥轉星移、幹支變化,經常會發生閒神不閒的情況。當歲運損用時,閒神可以制化歲運之兇,閒神就等於與我合為一家;同時,閒神又可以助兇為虐,幫助忌神破壞喜用格局等。總之,閒神具有兩面性,可以制兇,亦可以助兇;可以助喜用,亦可以制喜用。助喜用為吉,助忌為兇。
庚寅
戊子
甲寅
丙寅
仲冬之木,印旺生身。三坐祿地,木旺且堅,參天雄健。年幹庚金臨絕,無克木之力,反為忌神。寒木喜火,恰丙火透出,菁英吐秀,丙火為用。冬火虛弱,喜木來生,木為喜神。戊土能生金,又能止水,故為閒神。水為忌神所生,與金同類(有的書上稱為仇神)。據喜用忌閒神的分析可知,木火歲運為佳,金水之地,若有閒神制合,亦可;若忌神無制則兇。
精氣神分析舉要
日幹又叫日主,也叫元神、命主。
日主代表已身,日主的精神如何,決定人的窮富、貴賤、壽天、窮通、吉兇等方方面面的人生,所以,分析日主,觀其精氣,神氣是八字的重點,矛盾的主要方面。
那麼,怎樣分析日主精神?現以例說明。
乾造:甲申 1 甲戌 41 戊寅
癸西 11 乙亥 51 已卯
癸卯 21 丙子 61 庚辰
辛酉 31 丁丑 71 辛巳
第一,要把握日幹的基本性質。日幹癸水,癸水是陰水,是雨露之水,而且是秋天的雨露,晶瑩剔透。「癸水至弱,達於天津;得龍而運,功化斯神。」雖然八字中沒有辰龍運化,卻有金來生化。透過日幹癸水及其八字環境,我們好像看到了這個人的形象和氣質:修長的個兒,白淨的臉兒,溫柔的話兒,流轉的神兒……總之,有良好的精神狀態,溫文而儒雅。
第二,結合月令,看是否得時。「得時為旺,失時為衰。」秋天的癸水,得時得令。假若是壬水,就是汪洋之水了。雖然癸水臨旺地,但並不能說癸水是旺水,因為癸水的本質就是至弱之水。也只有仲秋之月,才能彰顯癸水雨露的價值。酷夏寒冬,怎容露水的存在?所以,癸水這個人出生得恰到好處,就像秋天的露珠一樣閃爍著五彩晶瑩的人生光華,當然也就會有自己崢嶸的存在(這是位知名度很高的畫家)。假若生於冬夏,那就生不逢時了。
第三,看日幹與其他天幹的關係。月幹癸水為比肩,說明上有長兄,而且關係不錯。秋天的露珠爭芳鬥豔,相互映襯,能與兄弟以及其他朋友和平共處。甲木為傷官,是秀神,又是一顆藝術星,一方面鑄就了帥氣的個人形象,另一方面,藝術才華會得到充分綻放。辛金是生我之物,「精者,生我之神也」。沒有辛金。則精氣不足。可見,出生的辛酉時,又是恰到好處。若晚生一個時辰到了壬戌時,壬水淹沒了癸水,哪還能出人頭地?這位畫家似乎從出生那一刻起,就註定了未來的光輝。
第四,看地支構成及其相互關係。日坐卯木為食神,食神為用神,終身之福聚集在卯木上。卯木是藝術星,又是福神星,近在坐下,一生受用。居於妻宮,還是桃花,妻子漂亮而且感情非常融洽。男伯選錯行,女怕配錯郎,男人找個好媳婦,也是千年修來的福緣。
或有人問:兩酉夾衝日支卯,不是應當離婚或對妻子不利嗎?否。因為有了癸水通關而解除了衝剋。所以,看八字宜活,不能教條死板。再說,癸水是柔和的陰水,不管多麼激烈的場面,都能溫良恭檢的化解,正所謂以柔克剛。
第五,千支合看。申、酉、辛,八個字金佔四位,金氣過盛。最喜癸水洩金生木,洩其有餘而補其不足,達到了新的平衡。由此可以斷定,水為用神,木為喜神、金、火為閒神,土為忌神。代表精氣的是水,代表神氣的是木。再看大運,仍是恰到好處:41歲前,30年的水運,金印受洩,反得金神之福。印為權力,走了近20年的行政道路。41歲後轉到東方木運,秀神有力,藝術上大放異彩。60年一路通達,學業、事業,步步為營;婚姻、家庭,和諧美滿。70歲後轉到南方火地,閒神之地,安閒處之,並無大礙。福祿壽俱全的八字,難得啊。
上述幾個步驟,是把分析日幹的過程加以分解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並不能機械的這樣照搬照套。熟練地掌握了分析日幹的看法、步驟後,也沒有必要搞得如此繁瑣,這裡僅是為了初學者的方便,以理清思路罷了。
分析日幹是如此,分析其他幹支也是如此。經過詳盡分析、反覆揣摩,才能
得出基本符合其人生實際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