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其實……

2021-01-10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訊)

近日,關於拼音字詞的修改再度引發熱議。

網傳許多曾經的「錯誤讀音」因為「讀錯的人多」,如今成為了「正確讀音」。不少網友感嘆到「書都白讀了」、「怕自己上了個假學」。

不過,《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表示這可能是條「假新聞」。首先,詩詞中部分讀音的修改是古音和今音的不同造成的;其次,網傳詞語讀音修改內容中,大部分來自2016年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徵求意見稿》,但這個《徵求意見稿》至今尚未正式發布。

「注意!這些字詞的讀音被改了!」

觀察者網注意到,昨天晚上,由微信公眾號「普通話水平測試」發布的一篇名為《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刷屏社交網絡。

隨後,「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登上熱搜榜。今天早上9時許,微博@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整理髮布了部分被修改了讀音的字詞。

例如,語文老師曾經千叮嚀萬囑咐的「鄉音無改鬢毛衰(cuī)」、「遠上寒山石徑斜(xiá)」,網傳文章中稱「由於讀錯的人較多,現已更改拼音,現在新教科書上的注音都變成了衰(shuāi)、斜(xié)。」

確鑿(zuò)改為確鑿(záo),蕁(qián)麻疹改為蕁(xún)麻疹。

「呆板」本來讀 ái bǎn,但是為尊重大眾習慣,從 1987 年開始,這個詞的讀音更改為 dāi bǎn。

鐵騎(tiě jì)是古代發音,在類似動詞詞義時讀作qí(例如,騎兵),其他類似名詞詞義的均讀jì(例如,驃騎)。但現在全部都讀qí,已取消jì 這個讀音。文章稱,據《新華字典》第 11 版,2005 年起,「騎」統一廢除「jì」「jí」,讀「qí」。

諸如此類的還有,說服(shuì fú)改成(shuō fú),唯(wěi)唯(wěi)諾諾改為唯(wéi)唯(wéi)諾諾,靡靡(mǐmǐ)之音改為靡靡之音(mímí),簞食(sì)壺漿為 簞食(shí)壺漿……

對於所謂「多數人讀錯就改變讀音」的做法,網友大多是持反對意見的,認為不應該為了方便而放棄原本正確的讀音。

有人認為修改詩詞中部分字的讀音,不僅破壞了作者的韻腳,也改變了詩詞的意境。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改得好」,部分發音統一之後,就不用浪費太多時間糾結某個字該念什麼,「本來語言就是為了方便而生的」。

詩詞中古音、今音不同引爭議

目前的爭論焦點主要集中在兩部分內容,即詩詞中讀音的修改和詞(成)語中讀音的修改。

對於前面一部分,《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這種差異實際上是由古音和今音的不同造成的,而所謂古音與今音之差並非只發生在當代。

黃安靖提到,古詩詞講究平仄押韻,從先秦到漢、唐、宋存在讀音變化,最早宋人就已經發現某些字的讀音在一首詩中不合韻腳了。於是,宋人通過臨時修改字的讀音來押韻,這在語音學中稱「葉(xié)音」 也稱「叶韻」「葉句」,「葉」也作「協」。明清以後,「叶音」之法逐漸被淘汰。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孟蓬生曾在《光明日報》刊文稱,「叶韻」起源很早,周代人編的《詩經》到了南北朝時期,由於語音的變化,一些原本押韻的詩詞讀起來不再押韻,所以就有人發明「叶韻」。

他表示,從語言研究的角度來看,明清以來許多學者已經對「叶韻」說進行過批判,現代人當然不應重蹈覆轍,在面向中小學生的工具書或教材中標註此類讀音。但是,作為一種文化傳統,「遠上寒山石徑斜」中的「斜」讀作「xiá」,以與「家」押韻,在特定場合中使用,是應該得到允許的。

詞語讀音的更改尚未正式發布

至於「確鑿(záo)」,「蕁(xún)麻疹」等讀音的修改,黃安靖表示,網傳文章中大部分內容來自國家語委2016年6月6日發布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徵求意見稿》,而這個《徵求意見稿》至今尚未正式發布。今後正式發布的《審音表》應該不完全和《徵求意見稿》一樣。

教育部網站截圖

據觀察者網查詢,教育部今年1月10日發布的《關於印發<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2019年工作要點>的通知》中顯示,今年將會推進重要規範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其中就包括發布《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等重要普通話語音標準。

黃安靖補充到:「也許網友擔心的『讀音改動』根本就不會出現在正式發布的《審音表》中,有什麼好擔心的呢?」他認為,從網友對讀音改變的熱議看來,正好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社會各界對《徵求意見稿》的態度。「其中某些字的讀音是否改變是有爭議的,有關方面應該聽取這些意見,或者不公布《徵求意見稿》也要做出說明。」

他還提到,例如「紀」作姓用時本應讀「jǐ」,而在《徵求意見稿》中將這個字統讀為「jì」,如果真的如此審定,那姓「紀」人豈不是改姓了。

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截圖

不過,他還表示語言也是約定俗成的,對於部分字的語音變化還是需要作出相應的調整。例如「說服」的「說」,「原先shuì這個讀音的含義『勸說別人使聽從自己』,和shuō這個讀音中『解釋,解說』的含義是有聯繫的,因而這個字統讀為shuō,是符合語音發展規律的。」

是否應該修改部分讀音?

觀察者網注意到,對部分漢字讀音的修改曾在去年引發一大波討論。

據《北京晚報》報導,在去年5月舉辦的紀念《漢語拼音方案》頒布6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不少專家也表示既要尊重、適應拼音隨著社會發展而出現的新變化,也不能盲目隨波逐流,丟失漢字拼音原有的表意語言魅力。

當時,南開大學語言學教授馬慶株表示,語言是社會交流的工具,隨著社會發展,語言發音也會出現變化,「進行普通話審音也是為了適應大眾的需要」。但他同時認為,漢字語音的調整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應該符合字面本身所有的意思。

對於漢字統讀發音,也不少專家提出了異議。北大中文系圖秀教授王理嘉和蘇培成都明確表示,絕對不能弱化、丟棄拼音,減少漢語拼音的教學時間,否則漢語學習就會是「夾生飯」。

就此問題,上海某高中語文老師跟觀察者網分享了她的看法。

她認為如果只是因為有人會讀錯就修改讀音,那這個理由本身就有問題。「不能因為人們的錯誤,就改變『真相』。學習本身就是一個求真的過程,而不是一個把錯誤固化的過程。多音字的存在有其合理性,有些是歷史典故,有些是約定俗成,有些是古音的延續,輕易的改變,可能會拋棄一些本身所蘊含的文化。」

在她看來,這樣的一種修改也許是一種妥協,是對真與假,對與錯的混淆。

另外,對於說(shuì)服因語義重複而改成說(shuō)服,她也覺得不是很合理,「如果只是因為這兩個解釋有一些關聯,就改變讀音,理由並不充分。因為這種關聯的緊密與否,又是很難評價的。既然放在兩個義項中解釋,那兩者間一定是有區別的。」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最新字詞讀音修改匯總哪些字詞讀音被改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  文章提到,「不少網友查字典發現,許多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已經成為了對的……」  如: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 「字詞拼音被改」刷屏!怎麼改幾個讀音,就能牽動千萬國人的心了...
    &nbsp&nbsp&nbsp&nbsp近日,一篇題為《請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網文上了「熱搜」,文中指出部分教材和工具書中一些常見字的讀音變化,引發網友大討論。
  •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註:衰在詩中本讀cuī,斜在詩中本讀xiá,騎在詩中本讀jì。由於讀錯的人較多,現已更改拼音。現在新版教科書上的注音是衰(shuāi)、斜(xié)、騎(qí)。
  •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說文解字》、教育部都站出來了
    有朝一日可能你也想不到一些在讀書時候自己讀錯的讀音現在居然變成了正確的讀法「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 「部分字詞改拼音」是舊聞仍引熱議,專家:讀音不要一刀切
    「部分字詞改拼音」近日登上微博熱搜,引起網友討論。有微信公號2月18日發文《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稱,不少網友查字典發現,許多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已經成為了對的。
  • 「字詞拼音被改」刷屏,學白上了?別急,教育部發話了
    原來,近日#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登上了微博熱搜,許多網友「後知後覺」地發現,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更多人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卻已經成為了對的……「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
  •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規範讀音成謬誤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規範讀音成謬誤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 遠上寒山石徑斜(xi),白雲生處有人家。 一騎(q)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註:衰在詩中本讀cuī,斜在詩中本讀xi,騎在詩中本讀j。
  • 這些拼音,早在三十多年前,就被悄悄改了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成為熱點話題。文中指出,一些常被糾正的讀音已經被修改,例如,鐵騎(jì)變成了鐵騎(qí),說(shuì)服變成了說(shuō)服。其中還包括一些古詩文的修改,比如「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深處有人家」。對此我們該如何看待?外灘君聯繫到了一些專家學者和一線教育工作者們,看看他們如何評論本次刷屏事件。
  • 因太多人讀錯導致字詞拼音被修改?網友吵翻了
    這些字詞的讀音被改了!」 觀察者網注意到,昨天晚上,由微信公眾號「普通話水平測試」發布的一篇名為《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刷屏社交網絡。 隨後,「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登上熱搜榜。今天早上9時許,微博@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整理髮布了部分被修改了讀音的字詞。
  • 粳(jing)米變geng米 這些字詞拼音改得科學嗎?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文章提到,「不少網友查字典發現,許多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已經成為了對的……」圖片來源:網絡截圖比如——「說客」的「說」原來讀「shuì」,但現在規定讀「shuō」,另外還有說(shuō)服;「粳米」的「粳」原來讀「jīng」,但現在要讀「gěng」;原來是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 這些字的拼音改了?網友大喊拒絕!教育部回應來了……
    「這些字的拼音被改了!」最近這個話題在網絡引發熱議網友紛紛表示拒絕:我!不!同!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點擊播放 GIF 0.0M對於改拼音,多數網友明確表示:拒絕」記者求證:有些讀音改了,有些沒改記者今天專門跑了趟書店,在2016年9月最新修訂的第七版《現代漢語詞典》裡,發現網上流傳的確實有真有假,有些字的讀音是在之前的版本就改了,有些到目前還沒改。
  • 這些字詞的讀音被改了,表意的漢字語音能否按約定俗成改動?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由於讀錯的人較多,現已更改拼音。現在新版教科書上的注音是衰(shuāi)、斜(xié)、騎(qí)。作者:「我老人家費盡心思完成的押韻,好不容易成了千古名句,就這麼被改了?」
  • 緊隨課堂內容,每次練習一張表,輕鬆搞定拼音和字詞
    這些課文以兒童的視角,對自然界、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進行了生動的描摹,充滿兒童情趣,能激發學生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我們分四個模塊來學習本單元的內容。第一模塊,學習本單元的主題;第二模塊明確本單元學習的識字和寫字的學習目標;第三模塊對本單元學習拼音字詞做專項訓練。
  • 說(shuō)客、鐵騎(qí)...這些字的拼音被改了!網友:這是在向...
    作者:「我老人家費勁心思完成的押韻,好不容易成了千古名句,就這麼被改了?」為何字詞的讀音會不斷變化呢?南開大學語言學教授馬慶株表示,語言是社會交流的工具,隨著社會的發展,語言的發音也會出現變化。教育部回應「古詩改讀音」:還未通過審議據@時間視頻報導,19日,教育部有關部門回應稱,改後的審音表尚未通過審議,還應以原讀音為準。
  • 這些字的拼音被改了?網友大喊拒絕 《咬文嚼字》主編:先別急還沒定呢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在朋友圈裡刷屏,文中舉了一大串讀音改變的例子,並寫道,「不少網友查字典發現,許多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已經成為了對的……」  這篇文章迅速登上微博熱搜,網友紛紛驚呼「上了個假學」,「當時好不容易糾正過來的讀音,現在因為大部分人讀不對就改了?」不少網友還表示拒絕這些字的讀音被修改:「這事還有少數服從多數的?」
  • 這些字的拼音改了?切勿聽信這些二月份熱傳網絡謠言
    【謠言甄別術】·謠言套路:斷章取義 歪曲事實·闢謠關鍵:權威解讀 正確引導NO 3 「粳(jing)米變geng米等字詞拼音改了」相關信息:36350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刷屏社交網絡,文中舉了一大串讀音改變的例子,比如,「遠上寒山石徑斜(xiá)」要讀成「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等。【真相】這則「新聞」中的大部分內容,來自國家語委2016年6月6日發布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徵求意見稿》,而這個《徵求意見稿》至今尚未正式發布。
  • 「一些字改讀音」竟是假的?教育部回應來了!
    據界面報導,小學語文課上的字詞拼音登上了微博熱搜,不少網友發現,小時候被語文老師改正的錯誤讀音,現在卻被「官方」認證,變成了現行的規範讀法。近日,網上熱傳一篇《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越來越多的字詞讀法開始引發困惑。教育部回應「古詩改讀音」:還未通過審議據@時間視頻報導,19日,教育部有關部門回應稱,改後的審音表尚未通過審議,還應以原讀音為準。
  • 開學第一天,「字詞拼音被改」刷屏,語文老師哭了,網友也吵翻了!你...
    小編其實不是一個學霸但由於工作都是跟文字打交道以致於辦公桌上時常擺著一本字典今天,小編看到一個問題說是「為什麼要背單詞」還不如說這是我們對漢字認知的問題就別說這些不認識的就連我們一直在用的漢字怎麼突然——
  • 鬧得沸沸揚揚的「古詩改讀音」,你怎麼看?
    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刷屏社交網絡,讓許多人感慨當年的學白上了,一夜之間變回「文盲」。   不久官方回復稱,網傳的改拼音內容只是2016年至今尚未正式發布的《徵求意見稿》。雖證明該事為烏龍,不過卻也藉此看到了大多群眾的意見。近年來拼音改來改去,對學生也造成很大影響,究竟從何種角度出發的更改才是符合語音的變化規律,也能維護詩詞文化的傳承呢?
  • 高級語文老師整理的三年級語文字詞專項突破,建議讓孩子多練習
    這份專題中主要是圍繞字詞的專題進行練習和學習,在看拼音寫詞語中,孩子首先需要能正確的發音,只有明確拼音中的聲調,才可以根據兩個拼音聯想出正確的字詞,否則讀音看不準確肯定會答錯題目。同時還建議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列印這些練習題,讓孩子考前練一練,幫助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