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熱播,你知道秦始皇為什麼要統一貨幣嗎?

2021-01-09 網易

2020-12-23 20:56:28 來源: 現代快報

舉報

  現代快報訊(記者劉靜妍 文/攝)電視劇《大秦賦》熱播,帶大家走近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歷史風雲。眼看著,這部劇就要迎來「大一統」的結局了,不少觀眾直呼「沒看夠」。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隨之而來的是一大波統一的「劇情」。近日,南京圖書館放送寶藏雲講座《秦始皇為什麼要統一貨幣》,由研究中國貨幣史的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研究員孟建華主講,可以在官網、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在線看。

  

  △南京永銀錢幣博物館網紅「錢幣雨」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貨幣?

  中國貨幣是什麼時候、如何起源的?孟建華介紹,歷史記載中,「意見」都不大一致。

  《管子》認為是「先王制幣」,也就是在上古時期,賢明君王制幣。司馬遷的《史記》認為,農工商的發展產生貨幣,夏朝時就有了貨幣。班固《漢書》中記載,關於貨幣,在殷商之前少有記載。

  「中國貨幣的產生,經歷了漫長的過程。萌芽於夏代、產生於商代、完善於西周,歷時約1170年。」孟建華說,與其他物品的產生不一樣,貨幣不是由什麼人或什麼團體發明的,更不是帝王創造,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密切相關。

  孟建華介紹,中國最早的貨幣在夏代開始萌芽。作為裝飾品的海貝,成為有具有貨幣性質的一般等價物。進入商代,石貝、骨貝、蚌貝、玉貝、銅貝、仿製貝和青銅鏟的出現,中國貨幣真正開始起源。保德銅貝是至今發現最早大的中國古代金屬鑄幣。

  

  △南京永銀錢幣博物館展示的古代錢幣

  春秋戰國時錢幣「百花齊放」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繁榮,貨幣流通量越來越大,品種、數量、形制也越來越多。材質、形狀、重量、含量各不相同,幣制混亂。

  孟建華介紹,列國各自為政,自行鑄造貨幣,多幣制和多幣形長期共存並用,形成布幣、刀幣、圜錢、蟻鼻錢四大貨幣體系。

  布幣,不是布做的錢幣,而是由農具演變而來。刀幣是由青銅工具削刀演變而來。不同於布幣、刀幣都是由工具演變的,圜錢,則是專門鑄造出來,作為貨幣流通。蟻鼻錢形狀像螞蟻爬在鼻子上,是楚國通行的主要錢幣。

  各國之間通行的錢幣不同,即使同一種錢幣,比如刀幣,形制也不完全一樣。比如,楚國除了以蟻鼻錢為主,還用楚大布、楚銅牌,以及黃金做的「郢爰」。

  哪種貨幣「統一六國」?

  那麼,秦完成統一之後,選了哪一種錢幣?答案是,圜錢。

  圜錢是戰國時期圓形銅質貨幣,後來成為秦國主要的鑄幣形式。它又叫圜化、圜金,有圓形圓孔,也有圓形方孔,正面有銘文,反面無文字。後來,圓形圓孔錢逐步演變為圓形方孔。這是因為,穿上繩子之後,圓孔錢會轉,方孔錢不會轉。從此,「孔方兄」誕生,在中國流行了2000多年,一直到清末民初。

  為什麼要統一貨幣?六國的貨幣,品種不同、形制不一、重量不等、式樣各異……貨幣的兌換,還需要稱重,想想都知道,兌換起來多困難。鑄幣權的分散,更是給貨幣經濟帶來不穩定性。

  怎麼統一貨幣?「以秦法同天下之法,以秦幣同天下之幣」,廢除六國所有流通貨幣,貨幣分黃金和銅錢兩種,規定錢幣的名稱、形制、重量和幣材,珠、玉、貝、銀、錫不再充作貨幣。

  「幣制的統一是政治、軍事和文化融合的結果。」中國貨幣史專家彭信威的《中國貨幣史》中寫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大秦賦》裡的李斯,大衷還是大奸嗎?
    大秦賦最近《大秦賦》熱播,電視劇可謂良心,從劇情到演員都堪稱一流,劇集長大秦賦劇照韓非是李斯稷下學宮的好友,李斯在秦國有一定實力之後,寫下了千古名篇《諫逐客書》,也在此時嫉妒韓非的才華,害死了李斯,這也許是李斯汙點的開始。
  • 嬴駟親政用了四集,秦始皇親政用了50集,《大秦賦》只剩宮廷戲?
    嬴駟親政用了四集,秦始皇親政用了50集,《大秦賦》真只剩宮廷戲?《大秦帝國》系列講的是秦國從一開始的卑秦,再到強秦,最後一統全國的故事。這個過程好比屌絲逆襲,秦國先祖篳路藍縷,奮六世之餘烈,攢足家底,再由秦始皇發動統一戰爭。
  • 《大秦賦》評分驟降,改名叫《大秦秘史》或《大情婦》更合適
    我心目中的《大秦賦》應該是在兵戈鐵馬、鋒火狼煙四處戰亂的背景下,始皇帝如何縱橫捭闔、橫掃六國實現統一天下的宏偉目標,繼而勵精圖治實現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歷史壯舉,與此同時,他也是一個因焚書坑儒、建阿房宮、修驪山陵實施暴政的暴君,我們想看的是秦始皇從一個身在趙國的質子之後,如何逆襲成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千古一帝。
  • 《大秦賦》是搞笑片嗎?看完魔性臺詞、誇張表演,真是被笑到了
    ——《過秦論》來看《大秦賦》的諸位,想必都是奔著上面這段話來的,想看看名留青史的秦始皇,是如何收服四海,威震八方的!《秦始皇》中的少年嬴政選角導演能不能長點心?演員要形象沒形象,要氣質沒氣質也就算了,劇情更加拉垮!最先讓人忍無可忍的,不是出戲的趙姬,也不是魔性尬笑的呂不韋,而是瑪麗蘇上身的秦始皇!
  • 《大秦賦》中作為秦國統一的最大功臣,相國呂不韋究竟做了什麼?
    隨著大秦賦的熱播,傳奇商人呂不韋逐漸為更多人所知。歷史上的呂不韋從一介商賈,運用自己的投機眼光,華麗逆襲成為大秦相國,並且執掌大秦朝政十三年。作為執掌秦國朝政十三年的權臣,呂不韋為秦國統一中國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更是被後世之人認為其是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最大功臣。
  • 《大秦賦》劇中小篆太水,遭書法家質疑,離李斯真實水準差多少?
    近期,歷史大劇《大秦賦》在央視以及很多網絡平臺熱播。據說,劇中人物的以「兵馬俑」為參考,高度還原了當時人物的造型。再加上劇中的布景以及道具都是根據考古發現而製作的,所以受到很多好評。劇中的小篆在電視劇中,秦始皇嬴政讓諸位大臣以周秦文字為基礎,釐定六國文字的長處,統一文字書寫方法。最終選定李斯所整理出的篆書,並將其命名為「秦篆」。
  • 大秦賦,是誰給他們的權力把重情重義的姬丹演成無恥小人的?
    文\熊貓哥《大秦賦》播完了,作為大秦粉,還算滿意。網上槽點太多,什麼張魯一年齡太大,什麼劇情太拖沓。但在我看來這都不算什麼,畢竟秦始皇並不是一開始就是秦始皇,他也需要奮鬥,需要解決內憂和一個個困難才能著手一統天下。但讓我最不解的就是劇中隨便更改人物性格。
  • 五行漫談:大秦帝國的標誌色為什麼選黑色?與秦始皇的信仰有關?
    左龍右虎闢不祥,朱雀玄武順陰陽【引子】秦始皇崇尚「五行始終」學說,不僅表現在衣著裝扮和孩子起名上,還貫徹在其政治、經濟、文化措施上,比如興修水利,統一文字,焚書坑儒,推行法家等,都與其對金德、水德的五行信仰有關。看過《大秦賦》的朋友能發現,從皇帝到大臣,從士卒到百姓,秦國人都喜歡穿黑色。
  • 大秦賦追劇日曆更新時間表 每天更新3集還是非常耐看的
    大秦賦追劇日曆更新時間表 每天更新3集還是非常耐看的時間:2020-12-03 10:56   來源:八寶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秦賦追劇日曆更新時間表 每天更新3集還是非常耐看的 硬核史劇《大秦賦》12月1日開播,講述了秦始皇嬴政的崛起之路,全劇共有78集,從追劇日曆上來看要到12月26日大結局
  • 秦朝早夭的原因是因為秦始皇過於仁慈?
    最近因為電視劇《大秦賦》的熱播,再次掀起了一股「秦國熱」。說起秦國來,也確實很牛,從一個積貧積弱的諸侯,經過幾代國君的熱血奮鬥,終於在秦始皇這一代統一天下。秦始皇滅了六國後,建立了我國歷史上首個個封建王朝,但是就是這麼牛的一個國家,卻只存在了15年,歷經兩代君主就宣告滅亡。
  • 《大秦賦》趙姬爭議不斷,朱珠又有新劇來襲!這是要霸屏的節奏?
    由張魯一、段奕宏、朱珠主演的大型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正在熱播。這部劇以嬴政的成長為主線,講述了秦始皇在呂不韋、李斯等人的輔佐下滅六國、平天下的故事。導演通過嬴政的視角,將戰國時期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呈現在大家眼前。隨著劇集的更新,《大秦賦》遭到了不少觀眾的吐槽。
  •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秦朝滅亡的原因,古代需要統一貨幣嗎?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秦朝為什麼會滅亡。秦朝建立後,秦始皇自稱「始皇帝」,寓意統治千秋萬代,但是很不巧,很快就滅亡了,關於秦朝滅亡的原因一直以來都被大家津津樂道,但是除了那些表面上看起來的暴政或者是起義外,其實還有一些不被察覺的原因。
  • 五行漫談:大秦帝國的企業色,與秦始皇的「五德始終」信仰
    【引子】如果把大秦帝國比作一家企業,那麼這家企業集團的標誌色就是「黑」色,輔助色是「金色」和「紅色」。 看過《大秦賦》的朋友能發現,從皇帝到大臣,從士卒到百姓,秦國人都喜歡穿黑色。 這是因為,秦國人把北方黑帝顓頊尊為祖神,所以《史記》說「秦人尚黑」,換句話說,大秦帝國集團的企業色或標誌色就是黑色或玄色(紅的發黑)。
  • 大秦賦:始皇帝的緋聞父親,風險投資界鼻祖,歷史牛人呂不韋
    熱播大劇《大秦賦》一部《大秦賦》,說不盡的戰國紛爭之縱橫捭闔,一部《大秦賦》,道不完的權貴博弈之帝王心術。《大秦賦》中的大秦相邦呂不韋這個人就是呂不韋,也是秦始皇嬴政曾經的「仲父」,是對秦國嬴姓有大恩之人,更有再造之德,《大秦賦》裡呂不韋的飾演者段奕宏把這位戰國歷史上的風雲人物演繹得非常到位,活靈活現,一代大秦相邦的風度也得以盡顯
  • 《大秦賦》千古一帝秦始皇,縱橫天下莫敢擋。順者昌,逆者亡!
    李贄對秦始皇的評價,評曰:「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然而能被稱之為千古一帝的,僅秦始皇。在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了83個王朝,共有559個帝王。十八歲時,他遭遇了由楚國牽頭,楚、趙、魏、韓、衛等國組織了最後一次合縱發兵攻秦,國難當頭,烏雲密布在大秦國天空之中。此時的他,還並不能完全獨當一面,還需仰仗相國呂不韋以及其他秦國戰將。秦國的強大是從孝公時代商鞅變法開始的,經過後面的幾位優秀的秦王發展,秦國確實已經確立了國力優勢,無論是兵員戰鬥力還是糧食生產、工具使用都對東方六國佔據優勢。
  • 大秦賦申越是什麼人 歷史上有申越這個人物的原型嗎
    申越盡心盡力照顧著嬴異人的妻兒,在這段時間裡,申越把畢生所學對嬴政傾囊相授,在申越的教導下,嬴政熟讀兵法,也學習了治國要義,可以說沒有申越,就沒有後來的秦始皇。  像申越這樣的人物應該名垂青史才對,可是史書裡並沒有關於他的記載,不禁懷疑申越是否有原型。
  • 《大秦賦》之秦始皇,生肖屬虎,虎年虎日出生,又在虎年去世
    【引子】現在看來,生日佔卜是一種封建迷信,但丙寅日出生的秦始皇,虎視天下,橫掃六合,文治武功,成就千古一帝,或許是一種巧合吧!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氣吞萬裡如虎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一生與虎有不解之緣。
  • 《大秦賦》中,羋華和秦王一見鍾情,為什麼最後卻輸給了離秋
    《大秦賦》 最近熱播的《大秦賦》中,幾個古代女性的人物塑造讓人深刻。而秦王的兩個夫人羋華和離秋,也引起了不少話題。在劇中,羋華和秦王可以說是一見鍾情,劇情中透露出的秦王更是偏愛羋華更多,但為什麼最後羋華卻輸給了離秋,落得了個自閉冷宮? 羋華、離秋和嬴政的婚姻,可以說都是政治婚姻。一個是華陽太后為了奪回楚系在秦國的勢力精心安排的棋子, 另一個是趙姬為了遏制華陽太后強制給秦王安排的婚事。在當時的秦國,母系幹政已經持續多年。
  • 《大秦賦》這些劇情你...
    當下,改編自小說《大秦帝國》的歷史劇《大秦賦》正在熱播。不少細心的觀眾發現:劇中一些場景和服飾貼近秦代的歷史,古代禮儀也都細緻地呈現。青銅器是綠色的嗎?面縛銜璧是怎麼回事?什麼場合下會喝合巹酒?熱播劇裡展現了許多有趣的歷史知識,你看懂了嗎?
  • 《大秦賦》齊王棄國,換500裡封地,想安度晚年,但死相貽笑天下
    從《大秦賦》學點啥第22期齊丞相:大王為何不飲?齊王:此酒專為丞相準備,寡人不能飲!齊丞相:這酒有毒!有毒!齊丞相倒地。齊王:丞相、丞相,秦王命寡人殺了你。寡人也是無可奈何啊!《大秦賦》中的齊王建在秦國大將王賁兵臨城下之時整個人是全慌了,此刻的他從情感上說是真的不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