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線上的綠色守護者_藏區動態_中國西藏網

2021-01-08 中國西藏網

他們沒有豪言壯語,沒有豐功偉績,他們來自五湖四海,不求回報,只求這裡的環境更加美好;為了消除青藏公路沿線的垃圾,他們默默付出,任勞任怨;為了高原的天更藍、水更綠,他們努力工作,傾情守護,他們就是青藏綠色驛站的環保志願者。

在格爾木市南郊十公裡處的109國道旁,由十幾個綠色貨櫃組成的驛站格外醒目,這裡就是青藏綠色驛站的首站格爾木驛站。這是由青海省政府與「綠色江河」合作共同在青藏公路沿線建立的環保驛站,驛站以回收功能為主,兼顧長途貨車司機、自駕車遊客短暫休息,並開展生態環保宣傳。除讓公路垃圾有了「新歸宿」外,驛站還接受周邊牧民用垃圾交換生活用品,讓草原上的垃圾從源頭上減量。這樣的驛站在青海境內有8個,目前運營有6個,分布在青藏線沿途,成為青藏公路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五月的高原春寒料峭,109國道兩旁,格爾木驛站志願者手拿垃圾鉗、編織袋,撿拾道路兩旁的礦泉水瓶、廢紙、菸蒂、包裝袋等垃圾。看著分裝好的一袋袋垃圾,一位大學生志願者感嘆道:「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來到青藏高原,能參加這麼有意義的環保活動非常值得,回到學校後,我一定會將在這裡的所見所聞告訴身邊的人,帶動大家一起保護環境。」

青藏公路上,車輛來回奔馳,美麗的玉珠峰腳下,由綠色貨櫃組成的崑崙山驛站耀眼奪目,驛站工作人員在公路兩側撿垃圾,路過的司機和遊客紛紛為志願者的行為點讚。「我在青藏線上已經跑了十五年的車,近年來,沿途不時會看到志願者撿拾垃圾,真心稱讚志願者的行動。車跑累了,我們也會到驛站休息,跟志願者們接觸久了,我的感悟也很深,車窗外亂丟垃圾的習慣慢慢改了,我也時常提醒身邊跑車的駕駛員師傅們不要往外亂扔垃圾,我們要學習志願者的精神和行動。」青藏線上拉貨司機祁師傅說。

在格爾木驛站已工作了一年多的站長劉洋對驛站發展深有感悟,他說:「我每天主要負責我們驛站的運轉運營、志願者的管理分工、驛站的物資調配和整個青藏驛站之間的後勤保障。目前,正在建設格爾木驛站二期工程,從去年驛站一期的六個貨櫃到今年二期的十四個貨櫃,我們進步是非常大的。我為守護青藏線上的潔淨而自豪,也為志願者們無私的奉獻而感動!」

綠色江河,我們在行動

採訪對象:青藏綠色驛站格爾木驛站志願者劉孟姍

我叫劉孟姍,來自浙江台州,現在是四川大學博士一年級學生。認識「綠色江河」這個環保組織得益於資深志願者、我的導師的介紹。他曾和「綠色江河」合作開展調研,大約兩年前我通過一些資料認識到「綠色江河」的具體工作,今年恰好時間合適,我就加入了這個大集體。我們每天的工作是撿拾垃圾、打掃清潔、整理清點驛站物資,接待從其他驛站帶垃圾過來的遊客。

參加公益活動非常有意義

採訪對象:青藏綠色驛站格爾木驛站志願者石玉鑫

我是這期志願者當中年紀最小的一員,目前就讀於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從小我就喜歡參加公益性活動,但是一直沒有這樣的機會,因為我導師之前就參加了「綠色江河」的志願者活動,經導師的宣傳,我義無反顧地來到了這裡。

在這裡,我見到了更多的志願者,也見到了很多長期駐紮在高原的工作人員,感覺他們特別偉大,以後有機會我還會參加這樣的公益活動。

讓青藏高原的美麗永存

採訪對象:青藏綠色驛站崑崙山驛站志願者李嘉雯

我叫李嘉雯,來自陝西西安,是一名在讀研究生。來這之前,看到王文良導演拍攝的紀錄片《垃圾圍城》,第一次意識到垃圾問題對中國的巨大影響,內心深深震動,從而萌發了做環保志願者的想法。

在這裡我看到了青藏高原的美麗聖潔, 「萬山之祖」崑崙山脈,我們「綠色江河」所做的只是一點點微小的事情,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守護這片淨土,讓崑崙山脈的美麗、青藏高原的美麗永存,就是我的夢想。

希望「綠色江河」行動能影響更多人

採訪對象:青藏綠色驛站崑崙山驛站志願者王權振

我叫王權振,來自大連,今年三十一歲,2018年4月1日參加的「綠色江河」行動。我參與了「綠色江河」格爾木驛站、崑崙泉驛站、崑崙山驛站、三江源驛站的建設,主要工作是貨櫃吊裝、太陽能組件。剛來崑崙山驛站的時候有很多困難,雖然身體上出現了各種不適,但是心情很愉悅,看到眼前美麗的景色,發自內心地感到震撼。希望我們「綠色江河」倡導的行動能影響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提高保護意識。

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採訪對象:青藏綠色驛站三江源驛站志願者羅存勇

我來自湖南,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2016年行走青藏線經過沱沱河保護站,接觸到了「綠色江河」組織,了解到這個組織是為保護綠水青山而組建的,特別敬佩,那時我就中了「綠色江河」的「毒」。所以,今天我來到這裡,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守護長江源,守護我們的家園。

讓生態環境得到更好保護

採訪對象:青藏綠色驛站三江源驛站志願者汪玉彬

我來自湖北武漢,很榮幸能成為「綠色江河」的一名志願者,來自五湖四海的志願者為了同樣的理想,跋山涉水相聚在這裡,一起在驛站服務、一起生活,共同經歷、共同分享,感覺這種日子特別難得。做志願者的這段日子,我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願我們的生態環境能得到更好保護,每一個生命都能和諧生存在這個美麗星球上。。

記者感言

我們深知:人類與環境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係,人類活動影響了環境,反過來環境也會制約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環境問題是當代人最關心的問題之一。近年來,青藏高原的環境逐步改善,雪豹、藏羚羊、野犛牛等一些動物經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因此,關心周圍的環境以及變化是每一個人的責任。

在青藏公路沿線,來自五湖四海的志願者放棄節假日休息或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在高原上默默奉獻,拾撿垃圾,他們最終的目的就是消除公路兩邊的垃圾,讓公路沿線的環境得到改善。在志願者的默默付出中,我們看到了青藏高原環境的脆弱性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社會已處於一個歷史性轉變的關鍵時刻,我們必須不失時機地解決好當代的環境問題,使人類與環境的關係走上協調發展的軌道。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幹涉西藏事務,美國限制部分中國官員籤證
    他決定依據所謂「西藏旅行對等法」,對實質「參與制定或執行外國人進入藏區相關政策」的相關中國官員實施籤證限制。 蓬佩奧無端指責稱,中國西藏存在「侵犯人權事件」,且中國疏於制止「藏區江河源頭周圍的環境惡化」。他根據上述荒謬理由聲稱,美方能否進入西藏對區域穩定日益重要。
  • 為百姓描繪好日子_生態_中國西藏網
    繼續推進文化旅遊、淨土健康、綠色工業、現代服務、數字經濟「五大產業」發展,以集群化發展為載體、推動從規模擴張向結構優化轉變,從資源拉動向創新驅動轉型,從產業化初期向價值鏈高端邁進,加快構建具有較強產業規模、鮮明市場導向、富有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十三五」成就回顧  經濟發展質量邁上新臺階。
  • 專訪四川省美協副主席劉正興:奔走藏區只為夢中格桑花
    《滇藏線上的春色》劉正興簡歷劉正興,1952年出生於四川成都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成都市美術家協會主席作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成都市美術家協會主席,成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成都文藝志願者協會主席,他還是藝壇頗負盛名的「高原畫家」。2015年,劉正興驅車往返藏區9次,全程上萬裡創作了大批新作,這個系列被他命名為「夢中的格桑花」。他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採訪時說:「我畫格桑花已經很多年了,這是首次把它提煉成一個新的主題。」
  • 小技能開啟幸福路_扶貧_中國西藏網
    他一邊按照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認真維修,一邊通過維修中遇到的難題開展自學,不懂的地方就電話諮詢技術人員。  在他的不斷努力下,維修技能越來好,店裡的生意也越來越火紅。擁有了致富技能,扎西次仁家的脫貧步伐按下了「加速鍵」。  在開辦維修店2年後,扎西次仁家的經濟狀況大幅改觀,已經從精準扶貧中脫貧了,吃穿不愁還有3萬多元的存款。
  • 西藏千年藏曆準確推算出中國本世紀首次日全食
    新華社拉薩7月31日電(記者胡星)西藏自治區藏醫院天文歷算研究所的研究表明,8月1日,也就是藏曆土鼠年5月30日中國將迎來本世紀首次日全食。    西藏自治區藏醫院天文歷算研究所研究員貢嘎仁增說,早在一年前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就通過獨有的藏曆歷算方法推算出了這次日全食。
  • 走路沒勁兒,要查下血管_疾病診療_中國西藏網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楊紅霞解答:患者描述的這種情況醫學上稱為「間歇性跛行」,大多數情況是由於下肢動脈狹窄或閉塞引發的,合併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吸菸的老年患者較常見。(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
  • 中國教育考試網:2018年6月西藏英語四級成績查詢入口_CET6成績查詢
    廣東華圖今日新聞頭條頻道免費發布中國教育考試網CET4-6查分:2018年6月西藏英語四級成績查詢入口,更多中國教育考試網四六級查分:2018年6月西藏英語四級成績查詢入口相關信息請訪問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網。
  • 20輛金旅客車駛向西藏 將為昌都人民出行帶來便利
    上周四,「福建省支援西藏昌都市發展城市公交項目交車儀式」在廈門金旅舉行,由廈門金旅生產的20輛純電動考斯特公交車正式交付給昌都市。綠色發展、綠色出行,高品質的金旅新能源客車將為昌都市民帶來便利的公共出行。
  • 康巴漢子丁真到底是四川人還是西藏人?「康巴漢子」又是什麼?
    康巴漢子丁真 什麼是康巴漢子 康巴藏族,是指主要生活在康巴地區(四川甘孜、西藏昌都一帶 處於四川西藏連接處的康巴地區 也就是說丁真應該算是生活在四川的藏族人
  • 至為優雅:充滿著神秘色彩的西藏天珠
    天珠的分類、紋飾、圖案、符號、眼紋的含義   天珠的分類從開頭上可分為:長形天珠、短形天珠、橢圓形天珠、線珠、羊眼天珠、天珠旁系。從圖案符號組合上說,一個○紋樣的天珠,稱為一眼珠,兩個圓○形紋的天珠稱為兩眼珠。
  • 西藏,美到讓人窒息
    在西藏,有個布達拉宮,這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宮殿,被稱為「世界屋脊明珠」,也是拉薩乃至青藏高原的標誌。 ▲轉湖 在西藏,有座「冰山之父」——南迦巴瓦雪山,在中國最美的雪山
  • 中古建交60年 古巴友人冀與上海開啟更多經濟合作_民生_中國西藏網
    古巴駐華大使卡洛斯·米格爾·佩雷拉·埃爾南德斯在中國古巴建交6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說。  這場研討會由古巴共和國駐上海總領事館、上海社會科學院舉辦,上海社會科學院智庫建設基金會支持。  上海社科院院長王德忠表示,中國與古巴雖然相隔萬水千山,但兩國人民的交流、交往源遠流長。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預計2月10日左右實施近火制動_文化_中國西藏網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6日消息,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一個多月後(2021年2月10日左右),在臨近火星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  截至1月3日6時,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約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距離地球接近1.3億千米,距離火星約830萬千米。  天問一號任務是中國獨立開展行星際探測的第一步,將通過一次發射實現對火星的「繞、著、巡」,即火星環繞、火星著陸、火面巡視。天問一號探測器總重約5噸,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組成,著陸巡視器主要包括進入艙和火星車。
  • 天象預報|11月17-18日陪你去看獅子座流星雨_文化_中國西藏網
    獅子座流星雨的母彗星是坦普爾-塔特爾彗星(55p/Tempel-Tuttle),它在自己的軌道上散落了大量碎石塊和塵埃碎片。每年11月,當地球通過這顆彗星遺留的碎片帶時,獅子座流星雨便如約而至了。這些流星,看似源自獅子座內靠近γ星的一個點,我們稱這個點為該流星雨的輻射點。
  • 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最早2019年9月或已在義大利出現_文化_中國西藏網
    全文摘編如下:  米蘭癌症研究所和錫耶納大學的科學家本周在《腫瘤雜誌》上發表了這項新的開創性研究的結果。這項研究基於對959人血液樣本的分析,這些血液樣本是在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進行肺癌篩查時採集的。  研究顯示,超過11%的被檢測者——111人——有專門的冠狀病毒抗體。所有被檢測的人都沒有症狀,也沒有任何發病跡象。
  • 去西藏過藏曆新年,竟這麼有意思!
    年到現在,每一年我們都會去西藏在不同的季節遇見過不同的景色在不同的節日遇見過不同的旅行2012年,南迦巴瓦的日照金頂2013年,納木錯的水波星空2014年,曬大佛的摸頂儀式2015年,羊年轉山、轉湖.1、  藏曆新年與漢族的新年相同,是藏曆的辭舊迎新,也是最有藏式人文氣息的節日2、  相比所熟知的「雪頓節」,藏曆新年並沒有人頭湧動的場景3、  它代表著最濃鬱和最原味的雪域文化,代表著結束和開始4、  藏曆新年通常都在冬季,沒了遊人的湧入,藏區回歸原本的面貌,我們有了充足的時間和心情來體會一個真實而原味的西藏
  • 中國西藏網:這個藏曆年 達賴喇嘛打算怎麼過?
    ,籍表無上頌禱。」毛澤東在宴會上發表祝酒詞,向達賴、班禪和西藏、藏族人民祝賀節日,並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和鞏固我國各民族間的團結,進一步加強和鞏固漢藏民族間以及藏族內部的團結」,共同建設偉大祖國。  最後患無窮的藏曆年  1959年是藏曆土豬年,在藏曆新年前夕的「破九跳神大會」上,達賴喇嘛對應邀前往的西藏軍區政委譚冠三和副司令員鄧少東表示想要看西藏軍區文工團的新節目。不過,由於達賴喇嘛要在藏曆新年期間的傳召大法會上考取格西學位,此事就暫時擱置了。當時人們大概沒有想到,這個看似簡單的事件引發了多麼深遠的影響。
  • 西藏神仙夫妻同年考入同一所985,還擔任同一所大學領導
    在《國家寶藏》的舞臺上,「當代文成公主」——北京師範大學校友張廷芳,始於愛情,為愛奔赴的故事,讓不少觀眾紅了眼眶。《國家寶藏》第三季第三期海報張廷芳在《國家寶藏》節目與張國立、楊紫同臺上世紀70年代,張廷芳因為愛情,隨藏族丈夫次旺俊美遠赴西藏,從事藏區教育事業40餘載,參與創辦和建設西藏師範學院、西藏大學。
  • 山南歷史上有著眾多的西藏第一,這座寺院的地位更是舉足輕重
    山南,一直被譽為西藏文化的發源地,在山南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著眾多的西藏第一,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座桑耶寺,就是西藏歷史上的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院,也被稱為「建築史上的佳作」。桑耶寺這頭淡定的神羊,每天閱人無數,被遊客拍照時淡定的眼睛都不眨一下。
  • 《六十種曲》的版本遞嬗與序言收錄_文化_中國西藏網
    如《六十種曲評註》(2001),以山西省圖書館藏清代重印本為底本,又希望更接近初印本原貌,編排上和文學古籍刊行社印行的體現明代初印本面貌的《六十種曲》排印本相同,以《琵琶記》為首。該書《出版說明》說不收原書弁語,事實上五篇序言全部影印收入,放在相應劇目之前。這樣處理,會讓讀者誤以為清刊本和明刊本沒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