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東曉和媽媽接到了錄取通知書。受訪者提供
近日,青島大學副校長劉彩雲將該校第一份新生錄取通知書親自送到了「輪椅女孩」蔡東曉的家中。
在今年的高考中,蔡東曉以專業錄取分第一名的成績進入了青島大學應用心理學專業,超過該校理科普通批錄取分數線34分。
十五年前,3歲的蔡東曉被診斷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從小就與輪椅相伴。但母親並沒有放棄讓女兒像普通學生一樣讀書的想法,從小學到高中,母親每天早午晚接送蔡東曉上下學,堅持了整整十二年,一直將蔡東曉送進了大學的校門。
據青島大學招生辦介紹,在得知蔡東曉的情況後,學校不僅為蔡東曉母女提供了單間宿舍、減免了學雜費,還給其母親在學校裡安排了一份臨時就業崗位,讓蔡東曉能夠「帶著媽媽上大學」。
坐上輪椅,卻未放棄學習
家住山東平度的劉淑玲還記得,女兒蔡東曉在一歲時就已經顯現出與其他孩子的不同之處,「她學走路比較晚,而且走路姿勢非常奇怪,等到其他孩子都走路走穩了,她還走不穩,容易摔倒。」
2003年,父母帶著蔡東曉去北京看病。在醫院裡,3歲的蔡東曉被確診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一種幾乎無法治癒的「常見」的「罕見病」。
隨著年齡的增長,病症也越發明顯,看起來可愛正常的女孩,卻因為下肢力氣不夠,抬不起前腳尖,常常走著走著就會摔倒,生活也幾乎無法自理。為了照顧女兒,劉淑玲辭掉了工廠的工作,全天陪伴女兒進行肢體鍛鍊,希望能夠延緩病症的惡化。
然而在蔡東曉6歲那年,原本已經困難重重的家庭,再次遭到了重擊。因為車禍,身為家中頂梁柱的父親意外離世,讓整個家庭失去了經濟來源。當時,蔡東曉已經快到了讀小學的年齡,曾有身邊人建議把孩子送到特教學校讀書,能夠有人照顧,但劉淑玲一口回絕,「想讓她和正常的孩子一樣讀書上課。」
7歲的蔡東曉成功進入了片區內的小學。因為下肢力量不夠,蔡東曉無法自主離開座位,母親只能一邊掙錢一邊照顧女兒。「我找了一份能在家裡做的手工活,抽空就趕緊做,早中晚就能接孩子。」
從小學開始,只要進入了學校,蔡東曉就只能一直待在自己的座位上,不能上體育課,不能出去玩,每當其他孩子在操場玩耍的時候,她就自己在教室看書,她還記得:「當時經常會有好奇的同學問我為什麼不出去玩。」為了減少必須的活動,蔡東曉經常整個上午都不喝水,等到中午下課時,母親來帶她回家,再背她去洗手間。
從確診後,劉淑玲就會有計劃地陪蔡東曉訓練下肢力量,做完作業就要在家裡練習走路和蹲起,以期能夠稍微恢復一些力量。但在10歲那一年,因為一次意外的摔倒,蔡東曉再也離不開輪椅。「當時她摔得很嚴重,因為血液循環不好,兩個腿腳都腫脹了,一動就會很疼,就不敢鍛鍊了。長期不活動再加上身高不斷增長,四肢的力量就越來越少了。」劉淑玲覺得很難過,「如果能夠像以前一樣堅持訓練,多少還是能恢復一些的。」
初中後,劉淑玲找了一份物業保潔的工作,一天工作6個小時,依然每天早午晚接送蔡東曉,一直持續到蔡東曉高考結束後,蔡東曉在接受採訪時說:「當時看著媽媽打工覺得很心酸,自己也會更加努力學習。」
順利錄取,帶媽媽上大學
在高中時,蔡東曉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還在班裡擔任物理課代表。劉淑玲告訴澎湃新聞,雖然身體不太方便,但女兒平時對自己要求很高。「她的肢體力量比較弱,寫字也比正常人慢很多,別的孩子差不多一個小時能寫完的作業,她要用兩個小時才能完成。」 劉淑玲還記得,在一次高中考試中,女兒因為寫字慢沒有完成試卷,成績不理想,而在家中落淚,「我就只能在旁邊安慰她。」
為了解決這個一個難題,蔡東曉開始私下總結自己的答題技巧,「我拿到試卷後先看一遍,從寫字比較少的題目開始做,這樣就能夠稍微爭取一下。」但她坦言,每次考試依然都做不完題目,讓她很難受。課餘時間,蔡東曉也會有意識地練習寫字速度,雖然很累,但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心裡就一個想法,好好的學,考上自己喜歡的學校。」
今年高考,蔡東曉還是遇到了做不完題的情況,最終考了592分。
在選擇專業時,蔡東曉原本想填報藥學類專業,她的爺爺很喜歡中醫,受到爺爺的影響,自己在高中階段就很喜歡化學,目標一直是中國藥科大學。但後來在填報專業時才了解到,藥學專業需要經常做實驗,而她因為肢體力量不足,完成不了,只能放棄。說到這個,劉淑玲也有些難過,「她之前說過,學好了藥學能為病人減輕痛苦,想幹這一行。」
最後,蔡東曉選擇了青島大學的應用心理學,她說:「藥學是從病症上治療病人,應用心理學是從心理上開導病人,目標實際上是一樣的。希望能成為一個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幫助更多的人。」?
8月2日,在家中焦急等待的蔡東曉,收到了青島大學副校長一行專門送來的錄取通知書。更讓她高興的是,之前一直擔心讀大學後距離遙遠,母親無法繼續照料她,學校得知情況後,不僅給蔡東曉母女提供了一樓的單間宿舍、減免了學雜費,還給劉淑玲在學校裡安排了一份臨時就業崗位,以解決母女倆的生活和經濟問題。
青島大學招生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蔡東曉高考成績理科592分,第一志願填報了青島大學,而且是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在今後教室安排等事項中,我們都會充分考慮她的實際情況,儘可能的調度資源來幫助這個學生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希望她能學有所成。」
對此,劉淑玲說起來難掩感激之情,「我沒想到學校會對我們那麼照顧,想得那麼周到。」她說,在女兒12年的讀書生涯裡,母女二人經歷了許多想像不到的困難,但從來都沒有放棄過繼續讀書的念頭。「未來我也會繼續陪伴女兒,她如果願意學習,我就陪她一起讀研、考博,甚至出國都沒有問題。」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