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夢想、友情或愛情,必須二選一、有所捨棄時,此刻,無論怎麼選擇都會有遺憾,但我們可以遵從內心的意願,盡力減少這種遺憾。
今天看到《共讀繪本那一年》提到「蒂科與金翅膀」的故事,一個叫瑞妮的幼兒園小朋友的想法,讓我對選擇有了不一樣的思考。
小鳥蒂科生來就沒有翅膀,它會蹦躂、會唱歌,但不會飛,幸運的是它的朋友們一直很愛它、照顧它,但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擁有一對強壯的金翅膀。
一天夜裡,一隻許願鳥幫他實現了願望,但是擁有了金翅膀的蒂科卻受到了同伴的排斥。他們說,你以為你有了金翅膀就比我們了不起了嗎?朋友們卻不能接納現在的蒂科都飛走了,剩下它孤獨一人。
有一次蒂科為了幫助窮苦的手藝人,拔下了一根金羽毛,驚奇的是,原先長金羽毛的地方竟然長出了一根真正的羽毛!當蒂科把所有的羽毛送出後,終於擁有了和同伴們一樣的翅膀,也最終回到了同伴們的身邊。
之前,看到這個故事心裡會有一絲遺憾,失去了金翅膀的蒂科看似得到了來自他人的善意,但那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接納,只是它現在的樣子符合別人想看到的而已。
為了不孤獨,為了合群,為了挽回曾經的友誼、讓朋友接納自己,放棄自己夢寐以求的金翅膀值得嗎?雖然它的金翅膀救助了很多人,失去的也有意義,但因為變得和大眾一樣,才會被朋友接納,一番奇特的經歷後,蒂科還是之前的蒂科嗎?它和朋友的友誼還會像從前那樣單純溫暖嗎?
放棄了金色夢想的蒂科會快樂嗎?朋友喜歡的到底是蒂科,還是他們習慣中的那個平凡熟悉的蒂科呢?
《共讀繪本那一年》中的瑞妮給了我一個全新的視角,看她的觀點之前,也反問自己,到底是朋友重要還是讓自己飛的更高、更遠的金羽毛更重要呢?難道真的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法嗎?若是我,我會選擇自由的飛翔,因為自由對我來說更重要。
蒂科呢?在瑞妮看來,當然是它的朋友們更重要,最主要的是,它也沒覺得自己長了金羽毛有多厲害,只是它的朋友們會這樣認為,所以它選擇了朋友,把金羽毛送人。小瑞妮共情到了蒂科內心的需求,所以她說出這個結論時,我也釋然了。
如同我們的人生,很多時候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按內心的需求去選擇,去斷舍離,就沒有什麼可惜和遺憾了,很多時候,放棄也是另外一種選擇。
如蒂科所說:「如今我的翅膀是黑色的,」我想,「可我還是和朋友們不一樣。
我們都是不同的。
各自都有屬於自己的回憶,和看不見的金色夢想。」
人生最怕的不是選擇,而是心未老,頭已白;眼未花,淚已無。 食不缺,品無味;時間少,事無盡。 上有老,不能常伴左右;下有小,無法伴其成長。 中有妻,無心好言三句;外有友,不能一醉方休。
柏拉圖說,人生最遺憾的,莫過於,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
當夢想、友情或愛情,必須二選一、有所捨棄時,怎樣選擇呢?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內心已經有了答案,太多的權衡和顧慮,反而讓我們看不清、甚至迷失自己最真實的需求。順勢隨心,等風來不如追風去,選擇自己想走的路,自己選擇的路,好好走下去。
心若花木,向陽而生,願你往後餘生,被歲月溫柔以待,笑裡全是坦蕩,內心光芒萬丈。
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一起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