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極光大數據預測,2020年,中國在線婚戀市場規模將達到60億,行業潛力尚待發掘,但賽道變窄,競爭加劇,獲客成本逐年提高,諸多客觀因素影響,造成目前國內在線婚戀行業呈現兩強競爭,多家補位的局面。面對競爭,珍愛網等大品牌紛紛進行產品服務升級,增加新的拓客渠道,拓展線下市場。
一家獨大難存續 多家競爭成常態
在線婚戀受眾群體發生集體遷徙,90後,95後成為主流用戶,作為網際網路原住民,這一群體的社交訴求和使用偏好表現得更為多樣化和個性化,眾口難調,一款產品很難滿足整個群體的婚戀交友需求,這一用戶特徵,給所有婚戀社交平臺都預留了成長空間,因此,一家獨大的現象很難出現。
日前,易觀數據公布《在線婚戀交友行業年度綜合分析2018》,報告顯示,國內婚戀產品更新迭代迅速,新產品層出不窮。但目前國內在線婚戀社交應用間的用戶重合度極低,用戶在選擇各個婚戀服務品牌有自己的偏好,很少重疊。目前國內婚戀行業兩大頭部百合佳緣與珍愛網,兩個平臺之間的用戶重疊率僅為2.2%。
主流的婚戀社交應用重合率較低,給了新產品開發更多生存空間:聚焦垂直領域,定位細分市場,打造面向不同用戶群體的新功能和新玩法,都存在一定的機會。近年來,聚焦細分市場的產品層出不窮,憑藉獨特定位,分得一杯羹。「搜戀」聚焦單身定製,附近人社交,同城活動豐富,「soul」定位靈魂社交,不以貌取人,拋開顏值和外在條件,「積木」主打問清潮人交友社區,定位小眾社區的婚戀交友。「花田」則依靠網易系網際網路背景,用戶群體以IT行業為主。
目前,國內網際網路婚戀平臺發展向頭部集中,雖然珍愛網,百合佳緣兩大頭部佔據市場7成紅利,但市場也給新玩家預留了足夠的生存空間,整個市場不會存在一家獨大的局面,良性競爭,給國內婚戀市場帶來更多內在動力。
由重到輕 獲客渠道多樣化演進
從1998年中國第一個婚戀交友網站的誕生至今,婚戀社交發展歷經PC時代,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從PC、移動端網頁、App、微信訂閱號再到目前流量走高的小程序,婚戀服務的渠道變得日益多元化,這也使得婚戀交友App不再是用戶體驗產品的唯一方式。在獲客渠道賽道上,珍愛網和百合佳緣展開了多次競爭。
PC時代,中國交友中心(珍愛網前身),於1998年創立,標誌中國網絡婚戀行業進入萌芽期。2003年,隨著世紀佳緣、百合網等網絡婚戀企業相繼成立,國內行業進入探索期。PC時代,世紀佳緣、百合網、珍愛網三家瓜分網際網路早期人口紅利,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有緣網最早試水移動平臺,於2010年7月上線有緣網App,世紀佳緣緊隨其後,於1年後上線品牌App,珍愛網布局移動端稍晚,於2012年11月完成品牌向移動端的戰略調整。
服務工具創新成為業務拓展的利器,相較於PC端,網絡婚戀服務商移動端用戶爭奪更為激烈。2015年之後,在資本運作和網際網路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企業競爭格局發生變化。2017年,百合網完成併購世紀佳緣,整合兩家資源,用戶數據增量明顯。有緣網則因產品及服務創新力度不足,掉出第一梯隊。珍愛網雖入局晚,但自進入移動互聯時代開始,創新內動力強勁,從2017年7月起,珍愛網App共進行過49次產品迭代更新,App更新速率較其他平臺有明顯優勢。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App端不再是用戶接觸產品和服務的唯一選擇。新用戶的觸達和轉化,極可能因為渠道的變化發生改變,App需要安裝,需要消耗流量,佔用手機有限的桌面空間,部分App界面設置不合理,服務隱藏深,不易操作等弊端顯現,2017年開始,小程序成為在線婚戀行業巨頭爭奪流量的新入口。珍愛網, MarryU,我主良緣,愛有約等先後上線了品牌小程序,以期在7.6億的微信流量藍海中,截獲更多紅利。其中,除珍愛網上線「珍愛網同城約會相親婚戀平臺」、「珍愛名企交友」、「珍愛情感諮詢」三個小程序之外,其它頭部品牌暫未開始探索輕量級模式下婚戀交友的服務模式,而以MarryU,我主良緣,愛有約等為代表的行業新玩家,則抓住了流量契機,佔領部分市場。
產品形態革新 線下角逐成競爭主場
婚戀的服務核心是用戶情感需求滿足,必須要通過線下業務才能形成閉環,而隨著網際網路紅利空間的逐漸稀薄,國內在線婚戀平臺紛紛開始布局線下業務。
線下實體店為珍愛網特色服務項目,全國共68家實體店均為品牌直營,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證服務質量的統一性。一位珍愛網線下直營店體驗者表示,「珍愛網的環境我比較喜歡,很輕鬆,對接的老師會告訴我服務內容,帶我做測試,和我講解了我的優勢合需要調整的地方,教我使用小程序,和我一起分析我所選擇的男士,她很真誠,也對我的過往經歷表示理解。」
此外,近年來隨著情感服務賽道大熱,珍愛網在實體店增設了珍愛情感諮詢服務,通過專業諮詢團隊,打造線下服務生態鏈。2017年,百合網入局婚禮業務板塊,全國首家一站式婚禮體驗館開業。同年相繼籤約「V領地」、「函數公寓」,發力長租公寓,婚戀服務主體營收佔比進一步縮小。
目前,國內婚戀需求兼具周期性和長期性,周期性是指婚戀產品用戶人均使用周期短,這一特性迫使婚戀從業者不斷修煉內功,升級內容,提升用戶留存率。而長期性則指單身人群的市場藍海,婚戀社交需求將長期存在,更多市場潛力尚待挖掘,是頭部持續擴容,還是新手彎道超車,都需要時間的檢驗。(文/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