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個月待在家裡的時間,可能比大家過去2年都要多,對於熱愛出門活動的人來說,這簡直是太煎熬了。
怎麼打發時間成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那些欠著沒看的電影,電視劇,那些放著沒看的小說,雜誌,教科書,通通翻出來。
知乎上有個「2020年春節假期,你做過的最無聊的事是什麼?」的帖子,裡面就講了大家閒在家裡沒事玩出來的腦洞,比如給小橘子做剖腹產,比如給火龍果和草莓剝籽,比如一起在線做「雲監工」。
不過畢竟是2020年了,短視頻、直播都已經普及,大家能在家裡玩的東西其實太多了,線上桌遊、線上聚會,甚至線上相親都不是問題。
根據日前諮詢機構Analysys易觀發布了2020年2月移動APPTOP1000排行榜,國內婚戀交友龍頭企業珍愛網推出的珍愛APP最新月活躍數超700萬,環比增幅1.31%,居移動婚戀行業之首;珍愛網此前發布的官方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珍愛APP活躍人數達1000萬,同比增長達到39.3%。
讓倪叔不敢相信的是,「雲相親」的主力竟然是90後和95後。
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對"相親"一詞的搜索人群分布中,20~29歲的年輕人佔比58.73%,這群依賴移動網際網路的年輕群體。
「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婚戀服務早不是大家印象中那種「媒人」的模樣,不過有的公司布局早,有的公司還沒想明白。
1
直播、短視頻助力線上互動
你別說,不查不知道,一查才知道單身群體的數量有多大龐大。
據2018中國統計年鑑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15歲以上未婚人口總數為2.15億,再加上2300萬離婚人數,我國單身人口規模已達到2.4億。
「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這樣的社會屬性決定了我們需要溝通,需要交流,對於「孤獨比一個人狂歡更難過」的單身群體來說,找個人嘮嗑比對著屏幕傻樂可有意思的多。尤其是疫情期間,外出活動受限,大家社交的需求無法被滿足,比如貓眼研究院調研結果顯示,近三成觀眾選擇在疫情結束後與「朋友、同事、同學」一起觀影。
而和異性交流、溝通,尋找另一半的需求就可以在珍愛APP的「1v1」直播裡得到很好的滿足。
為此,倪叔也特地拖了一個單身朋友註冊了珍愛APP進行了體驗。
簡單來說,用戶如果看到心儀的直播室,就可以申請與對方連麥,申請通過之後,兩人就會在在大小相同的左右兩個屏中進行互動。
這個模式基本就是將現實中的見面、約會的場景搬到線上,能夠有效拉近線上用戶的真實感,比如用戶可以在家中自如走動進行互動,也可以一邊做飯菜一邊和對方溝通和交流,全方位展示自己,也可以展現一些生活技能。
如果用戶有一些拿手的才藝,比如琴棋書畫,或者唱歌跳舞之類,就更受歡迎了。
針對直播區域,用戶還可以選擇同城專區、優質專區、待連麥專區、高學歷專區和告白專區,進行精準瀏覽,畢竟大多數人還是希望找個同城的伴侶。
且這個直播功能早在2017年7月就已經上線了,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珍愛APP很早就開始了直播的布局和嘗試。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短視頻區域。
雖然內容質量趕不上抖音、快手等匯聚大量KOL和專業人士的短視頻平臺,但珍愛APP上的短視頻內容貴在真實,一方面,用戶可以在動態頻道直接發布短視頻內容,另一方面,用戶也可以在首屏的「短視頻」頻道裡查看他人發布的短視頻內容。
再加上類似朋友圈的「動態」,通過直播、短視頻和圖文等全方位的內容展現,加快人與人之間的了解與溝通。
藉助上述三種不同的內容形態,珍愛APP打破了「看照片看眼緣」相親的固有模式,同時,用戶還可以根據自己所在的城市,或者可接受的年齡,學歷,收入等,進行篩選,進一步提升。
難怪90後和95也開始在珍愛網上活躍起來。就珍愛網的數據顯示,對比去年春節同期,參與視頻直播的90後、95後人數明顯提高,其中95後連麥人數更是比去年同期提高了95%。抖音快手上的小哥哥小姐姐都是「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但在這裡只要用戶是發自真心的「找對象」,機會總還是有的。
而用戶是不是「真心」,其實從資料填寫裡就能看得出來。
2
大數據+智能匹配
就倪叔實測經驗來看(APP註冊和流程體驗),用戶需填寫24道心理測試題,題目包含心理學、統計學、以及大數據而得出婚戀匹配的普遍規律,並通過外向、追求、自我、親密、隨性、融入6個維度體現出用戶的婚戀觀、價值觀和性格,測試完的用戶可在首頁推薦裡看到與自己匹配度較高的異性。
而且,這些問題不僅有前後關聯性、常識性,還有一定的道德考量,能夠有效測試用戶是不是「真誠」和「認真」的填寫。
比如下面這個問題,用戶如果不真誠回答,就有可能被「教做人」。
過往婚戀網站,一般僅僅通過「年齡」、「收入」等可量化指標作為篩選條件。但指標是死的,人是活的,衡量一個人是否合適的標準,也不僅僅只是一些數字,再者,找個人同度餘生,又不是找個愛豆,生活習慣,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的考慮,可能比「身高」和「有沒有車」來的更加重要。
藉助「心靈視界」和「心靈匹配」功能,珍愛APP讓每一個用戶更了解自己,也讓用戶的形象更加真實立體,並更加高效的幫助用戶匹配適合的另一半。
珍愛APP不僅利用大數據及機器學習算法,為用戶匹配到最合適的伴侶,更有AI紅娘助力婚配效率。
眾所周知的是,大數據是當前人工智慧的基礎,即數據越多越精準,越精準越能獲得有效數據。珍愛網已經成立15年,在數據和經驗兩方面都有充足的積累,註冊會員數超過2億。
這一切的前提就是實名認證,比如如果用戶沒有通過實名認證,沒有上傳與自己身份證對應的頭像,其使用功能會受到限制。
為了切實保障會員權益,夯實可靠交友和誠信婚戀,去年12月底珍愛網還與公安一所中盾安信達成戰略合作,正式接入「網際網路+」可信身份認證平臺(簡稱「CTID平臺」),建立涵蓋線下線上的網證身份認證系統,從源頭上完善企業誠信認證體系,成為婚戀服務行業首次與官方機構合作落地「網證」身份認證應用的企業。
線上的升級非常重要,線下的改造也很關鍵。
3
結合線上優勢改造線下體驗
無論朋友介紹、媒人撮合還是網上交友,兩個人最終想要走入婚姻殿堂,肯定離不開見面環節。
醜媳婦總要見公婆,醜漢子也是一樣。
所以即便網際網路再發達,線下約會作為人類「示愛」活動的載體,依然是婚戀交友環節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尤其是第一次見面。
作為頭部婚戀服務機構,珍愛網除了對App進行升級,還摸索出了「線上+線下」婚戀平臺發展模式,通過「新」的線下交互體驗式相親直營店,讓「智能互動「模式成為了其自營門店的特色。
在2019年,珍愛網將線下直營門店全面升級為「珍愛優戀空間」,並同步推出珍愛優戀空間小程序,會員可享受紅娘精準匹配和小程序算法推薦的雙重服務,打造了「專屬紅娘+智能雲相親服務」的婚戀服務新概念。
結合線下的智能化設備,珍愛網將此前積累的數位化優勢充分展現出來。
比如門店引進人臉識別技術,一旦用戶的人臉識別身份信息不匹配,將不為其提供服務,這極大提升婚戀服務誠信度。
同時,根據當下年輕人的生活場景、習慣,珍愛網打造了生活化的約會場景,通過沉浸式場景,讓約會過程能夠更直觀、深入了解相親約會對象的性格、內涵、生活態度、婚姻觀、思維方式、人際交往方式等多維相親相關信息。
不過,更重要的是,對於沒有約會經驗或者在約會中遇到問題的用戶,珍愛網還會提供專業心理諮詢服務。比如有些用戶天性害羞,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不知道如何與另一半溝通,或者是用戶雖然極其重視約會,但因為缺少經驗,不知道如何在約會中變現的得體,這些問題都可以在珍愛網的線下門店得到解決。
「線上匹配+線下約會」的模式相信會是未來的主流,但前提還是平臺先做好線上的「雲相親」,才能讓用戶實現更多線下約會的機會。
珍愛APP疫情期間的數據也體現了類似的方向。據易觀數據顯示,珍愛APP在2月最新月活超700萬,而在春節期間,珍愛APP活躍更是破千萬。從2020年除夕至今,超過10300對男女在珍愛APP成功牽手,實現「雲脫單」。
根據極光大數據預測,2020年中國在線婚戀市場規模將達到60億,同比2016年34.4億規模,5年增幅75%,而其中90後、95後正在成為其中的主力用戶。在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下成長的這一代人群,不僅標榜個性化、自主化的特點,更習慣了社交媒體和社交網絡帶來的新鮮感,這些特點都是傳統婚戀服務模式無法滿足的。
對於婚戀服務機構不僅需要結合新技術,如當下的直播、短視頻,未來的AR、VR等,更要結合過往的數據積累,提升和加速用戶的匹配效率和精準度。
雲相親的時代才剛剛開始,但可以肯定的是珍愛網有了一個不錯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