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它迎寒早開,豔麗而不妖,清幽而淡雅,蒼古而清秀。百花凋謝時,它踏雪而來,冬去春來又追雪而去,迎著漫天飛舞的雪花,它傲然挺立在雪地中,股股清香,沁人心脾,給寒冷的冬天裡加了絲絲暖意。
梅花因其所處環境惡劣,卻仍在凌厲寒風中傲然綻放於枝頭,故而受到很多詩人反覆詠唱。
生活在齷齪塵世,懷才不遇的詩人們與梅花都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看到在寒霜季節盛開的梅花,傲雪耐寒,獨入清香,於是就把它詮解為一種孤高絕俗,貞潔自愛的君子情操,以梅隱喻自身的美德。
1、《卜算子·詠梅》宋代:陸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著 同:著)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這首詞的上半闋著力渲染梅的落寞悽清、飽受風雨之苦的情形,在驛站之外的斷橋邊,梅花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無人過問。暮色降臨,梅花無依無靠,已經夠愁苦了,卻又遭到了風雨的摧殘。
下半闋寫了梅花的靈魂及生死觀。梅花生在世上,既不與爭奇鬥妍的百花爭奪春色,也不與菊花分享秋光,而是孤獨地在冰天雪地裡開放。梅花並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豔鬥寵,對百花的妒忌與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塵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樣散發出縷縷清香。
陸遊一生酷愛梅花,寫有大量歌詠梅花的詩,歌頌梅花傲霜雪,凌寒風,不畏強暴,不羨富貴的高貴品格。詩人以物喻人,託物言志,巧借飽受摧殘、花粉猶香的梅花,比喻自己雖終生坎坷,絕不媚俗的忠貞。
2、《白梅》元代: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裡春。
詩中前兩句寫梅花冰清玉潔,傲霜鬥雪,不與眾芳爭豔的品格。白梅生長在冰天雪地的寒冬,傲然開放,不與桃李相混同。
後兩句借梅喻人,寫自己的志趣、理想與抱負,表達了詩人自己的志趣和品格。
詩人以梅自況,借梅花的高潔來表達自己堅守情操,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格遠志。
3、《清平樂·年年雪裡》宋代:李清照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此詞是李清照晚年所作,上片憶舊,小時候每年下雪,我常常會沉醉在插梅賞梅的興致中。後來雖然梅枝在手,卻無好心情去賞玩,只是漫不經心地揉搓著,不知不覺淚水沾滿了衣裳。
下片傷今,今年又到梅花開放的時候,我卻漂泊天涯,兩鬢稀疏的頭髮也已斑白。看著那晚來的風吹著開放的梅花,大概也難見它的絢爛了。
這一首小詞,把個人身世與梅花緊緊聯繫在一起,在梅花上寄託了遭際與情思,構思甚巧而寄託甚深。
4、《早梅》唐代: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一首絕句,僅二十八個字,就能將梅花寫得如此之美,除立意新穎之外,還在於詩人從現實生活的觀察中,能捕捉住早梅的顏色、地點、季節、氣質、姿態等特徵,鮮明、傳神地塑造出早梅的品貌和氣質,使人生發出美不勝嘆的感覺。
這是一首構思奇巧的詠梅詩,意在詠贊。雖然作者在作品中沒有一處議論和禮讚的詞句,卻巧妙地刻畫了早梅凌寒傲雪的高貴品格。
5、《早梅》唐代: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豔來。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
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人以清麗的語言,含蘊的筆觸,刻畫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顏的風韻,並以此寄託自己的意志。其狀物清潤素雅,抒情含蓄雋永。
全詩詠物寫景,語言清麗傳神,為讀者描摹出一幅風韻十足的「寒雪早梅圖」,萬木禁受不住嚴寒快要摧折,皚皚的白雪籠罩著山村鄉野,昨夜一枝梅花欺雪傲霜綻開。微風吹拂攜裹著淡淡的幽香,素雅芳潔的姿態令鳥兒偷偷貪看。明年如果梅花還能按時綻放,希望它先開到人們喜歡的望春臺。
這首詩突出了早梅不畏嚴寒、傲然獨立的個性,創造了一種高遠的境界。詩人也借物喻己,含蘊深藉,表達自己懷才不遇、清高孤傲、堅貞不屈、執著自信的節操情懷。
6、《山園小梅》宋代: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百花凋零,獨有梅花迎著寒風昂然盛開,那明媚豔麗的景色把小園的風光佔盡。
稀疏的影兒,橫斜在清淺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動在黃昏的月光之下。
寒雀想飛落下來時,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會失魄。
幸喜我能低聲吟誦,和梅花親近,不用敲著檀板唱歌,執著金杯飲酒來欣賞它了。
第一首詩開頭先寫梅花的品質。頷聯從姿態和香氣上完美地表現出梅花的淡雅和嫻靜。頸聯從霜禽、粉蝶對梅花的態度,側面加強前一聯描繪出來的梅花的美。最後說可以親近梅花的,幸喜還有低吟詩句那樣的清雅,而不酒宴歌舞這樣的豪華。
7、《霜天曉角·梅》宋代:範成大
晚晴風歇。一夜春威折。脈脈花疏天淡,雲來去、數枝雪。
勝絕。愁亦絕。此情誰共說。惟有兩行低雁,知人倚、畫樓月。
春寒凜冽,寒氣已漸漸離去,傍晚時天晴雨住。幾枝寒梅立在風中,浮雲在天上來來去去,梅花白如勝雪。
這景致真是絕美,人的愁情也無限。空對這如此的美景,我無比寂寞孤單,想傾訴心中的惆悵?只有那兩行低飛的鴻雁,知道我獨坐在高樓上,思念伊人。
這首詞以「梅」為題,寫出了悵惘孤寂的幽愁。上闋寫景之勝,下闋寫愁之絕。
從境界上來說,與上片淡淡的雲,疏疏的梅,恰好構成了一幅完整和諧的畫面,與畫樓中之人以及其孤寂獨處的心情正復融為一體,從而把懷人的感情形象化了。越是寫得含蓄委婉,就越使人感到其感情的深沉和執著。以淡景寫濃愁,以良宵反襯孤寂無侶的惆悵。
8、《梅花》宋代: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此詩前兩句寫牆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後兩句寫梅花的幽香,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華橫溢。亦是以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格喻示那些像詩人一樣,處於艱難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的人。全詩語言樸素,寫得則非常平實內斂,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
9、《山中雪後》清代: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簷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
這首《山中雪後》詩人用短短四句詩描繪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圖。
清晨,詩人推開門,看到的是滿山的皚皚白雪。外面天寒地凍、銀裝素裹,院子裡,屋簷下長長的冰溜子沒有融化的跡象,牆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凍住了,這裡突出了梅花堅強不屈的性格,作者託物言志,含蓄地表現了作者清高堅韌的性格和潔身自好的品質。
在這首詩歌中,鄭板橋由大雪之後的寒冷,寫到自己內心深處的悽涼,看似寫景狀物,實則見景生情,將景和物交融一起,對歷經苦難的身世發出深深的感嘆。
10、《憶梅》唐代: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這首詩寫在百花爭豔的春天,寒梅早已開過,所以題為「憶梅」。
一開始詩人的思緒並不在梅花上面,則是為留滯異鄉而苦。久久滯留在遠離家鄉的地方,依依不捨地嚮往著春天的景物。這裡,有強烈的苦悶,有難以名狀的厭煩,也有無可奈何的悲哀。
看著眼前的春色,詩人不禁想到了梅花。它先春而開,到百花盛開時,卻早花凋香盡,詩人遺憾之餘,便不免對它怨恨起來了,由憶梅而恨梅,是一層曲折。
這首《憶梅》,意極曲折,卻並不給人以散漫破碎、雕琢傷真之感,關鍵在於層層轉折都離不開詩人沉淪羈泊的身世。這樣一來,便顯得此詩潛氣內轉,在曲折中見渾成,在繁多中見統一,達到有神無跡的境界。
感謝關注,與你一起愛上韻律之美。
長按點讚,每天詩詞陪伴!喜歡文章可以一鍵三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