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參加畢業典禮看到那麼多小朋友在LILY英語把英語學成工具,筆者都打心底裡羨慕!身為一個背了十幾年單詞的「英語啞巴」,做夢都想有一口流利的英語跟外國盆友嘮嘮家常呀~
所以,筆者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成年人用LILY英語的方法能不能學會英語呢?懷揣著這個不成熟的小夢想,筆者趕緊找到LILY英語創始人Lily老師激動地說出這個「新大陸」。
Lily老師聽完後樂了,說:「你說的這個事情,前幾天恰好有位家長也問過我,你們的想法如出一轍。可不可行,你看看我和她的聊天記錄就全明白了。」
這位家長簡稱周媽媽。周媽媽是LILY英語的老家長了,大寶7歲,在LILY英語純線下班學習;二寶5歲,在LILY英語翻轉課堂學習。
前陣子周媽媽給Lily老師發了個微信,感慨到:「大寶班裡有幾個孩子呀,太淘氣了,聽隨堂錄音老師總在管紀律。二寶這個年紀的孩子更淘氣,去了純線下肯定不會好好聽課,還是適合翻轉課堂。而且我個人認為線上線下都是方法,搞清楚自己的核心訴求,我選擇、我認可、我追隨。」
Lily老師回復道:「是的,線上線下只是手段,LILY英語的教學原理和內容才是核心。LILY英語一直狠抓孩子的學習質量,就是因為孩子的語言黃金期很短,若沒培養出英語思維,孩子今後就很難擺脫漢語幹擾了。」
周媽媽又問:「那我用LILY英語的方法能學成英語嗎?」
Lily老師回答:「成年人能學好的機率太低了,因為漢語翻譯已經根深蒂固了,漢語幹擾無時不在,聽說很難突破。」
原以為周媽媽會就此打消念頭。
沒想到過了幾天,周媽媽再次聯繫Lily老師:「您想想辦法,我努力努力,萬一突破了呢?」
看來什麼都擋不住中年老母親們學習的決心呀~
Lily老師認真回復道:「方法我都在我自己身上試過,我與英語打了30年交道,英語聽力依然無法突破,歸根結底還是成年人的漢語幹擾太嚴重。所以孩子的語言黃金期太珍貴了,孩子學英語的方法不能錯,錯了就無法彌補了。」
看完這段聊天之後,筆者像周媽媽一樣又不死心地問Lily老師:「孩子們用LILY英語的方法學成了,那為什麼成年人用LILY英語的方法就行不通呢?成年人被拋棄了嗎?」
Lily老師說:「確實不可能,確實被拋棄了。」
這是為什麼呢?
成年人學英語最致命的一點的就是母語思維已經根深蒂固,就連晚上做夢用的都是漢語。所以成年人學第二外語肯定要動用漢語思維去理解,其實就是背單詞、漢語翻譯、說話也要先組織好漢語,再通過語法翻譯成英語,最後學出來的就是Chinglish(中式英語)。
與英文閱讀更是無緣了。因為英文文字特別簡單,是發音文字,但沒有英語思維,即沒有英語聽力,文字再簡單也突破不了。
因此成年人哪怕可丁可卯的跟著LILY英語的方法學習,也只能是培養語感,建立不了英語思維。
Lily老師還把她自己的切身實驗拿出來舉例。
Lily老師教出的學生能夠順暢地聽懂3個小時的英語內容,所以Lily老師一直有個願望,就是想切身體會英語思維到底是什麼感覺?真的是聽到大量的英語信號就明白了嗎?這種母語式聽力的境界到底是什麼樣呢?
所以有一年國慶節假期,Lily老師就給自己列了個計劃:連續7天、每天8小時跟英文環境死磕到底。
那時候還是使用DVD,Lily老師買了一堆光碟鬥志昂揚的準備挑戰。
第一天十點鐘,Lily老師準時進入狀態,開始看無字幕的純英文電影,但看不進去,結果第一部影片結束,就有些心煩氣躁了,第二部影片已經是咬牙堅持。
到第三個片子,Lily老師如坐針氈,看的百爪撓心。第四個片子實在堅持不下去了,總想去找點別的事幹,趕緊離開電視機前面......
最後,第一天挑戰以失敗告終,根本沒堅持8小時,就看了3部。
第二天,Lily老師開始反省,太理性,總是翻譯所以看不進去,那就調整一下自己的狀態。於是Lily老師喝了幾瓶啤酒,在一個微醺的狀態開始挑戰。
本以為人在微醺的狀態下,潛意識就不會那麼刻意的提醒自己翻譯,就可以怡然自得的去享受影片,結果第一部影片還沒看完1/3,就睡著了......
第三天,Lily老師又開始琢磨,會不會是那些影片太平鋪直敘了,有沒有什麼東西能吸引人進入情境呢?
於是,Lily老師買了一堆恐怖片回家。
這類影片確實能吸引人進入情境,但太過噁心和壓抑了,看著看著就感覺人間不值得,好像活著都沒意思了......
so~Lily老師緊急叫停了自己的計劃,感慨道成年人學英語的代價實在太大了~
Lily老師本人從事英語教育接近30年,但還是逃不開潛意識的漢語翻譯。
只要翻譯,人的注意力就全在單詞和翻譯上了,根本無法專注在別人講話內容的邏輯上,所以又累又無效,而且越翻譯越「聾」。
可見,成年人的漢語翻譯習慣已經樹大根深、無法破除,成為「頑症」。
Lily老師也曾想過,難道是自己的頭腦不夠靈活?別人也許可以?
後來機緣巧合之下,有一位經貿大畢業的學霸家長、英語專八水平,也跑來向Lily老師訴苦:「我家孩子學的六冊裡面有個講恐龍的故事,他在家聽隨堂錄音特輕鬆特高興,我側著耳朵使勁聽,怎麼都聽不太明白,上句我還沒反應過來,下句就說完了,太累了。」
我們這一代已經用事實印證了,錯誤的學習方法=荒廢語言黃金期=無法建立英語思維=學不成英語。
所以筆者也深刻地體會出Lily老師為什麼會說:「孩子的語言黃金期太珍貴了,孩子學英語的方法不能錯,錯過就無法彌補了」,希望各位家長也能深刻體會,用批判的眼光去審視錯誤的方法,真正保護住孩子的語言黃金期(4-8歲),再按照母語式先語後文的方法,建立英語思維,最後都能學成,成為雙語寶寶。
雖然筆者的英語夢碎了,但我的孩子快到四歲了,讓孩子在LILY英語完成我的夢,真正掌握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