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愛奇藝深度訪談節目《立場》主持人易立競,走進了中國傳媒大學,舉行了專場公開課,揭開《立場》背後的故事。課上,易立競與傳媒大學的同學進行了深度互動。
「故事大王」、「中國最好的人物訪談記者」、前《南都人物周刊》高級主筆……易立競身上的標籤很多,但最深入人心的無疑是她直指人心的深談能力。從事記者職業多年,對話各色知名人物,易立競一直試圖打破被採訪者身份地位的局限,努力將每一位受訪者還原為一個又一個似異實同的生命樣本。人物身上所發生的不同事件或新聞猶如過眼雲煙,惟有人性是永恆不變的,可供觀察和探討。
曾有人這樣評價易立競,「人的性情在她的訪談中無聲閃現。」「不迴避、不迎合、不盲從、不輕薄」是易立競的節目理念,也是她的採訪理念。因為此,才有楊冪在面對提問時的直接回應、陳楚生的尬笑搓手、郭敬明的「下一題」當即截斷話頭……看似有些冒犯的提問方式,營造出一種壓迫感,迫使受訪者深入思考,給出真答案。
突破傳統訪談節目的空間限制,《立場》與受訪者來到了與他們人生經歷息息相關的場景中。這些空間自帶的磁場,加上易立競努力為受訪者建立的能讓對方感覺安全的「場」,讓身處其中的受訪者有重新打量自我的願望。易立競在公開課上分享了《立場》的許多幕後故事。
第一期對話俞灝明的場景選在了上海的「醒來死亡體驗館」,對一個有著曾經與死神擦肩而過經歷的嘉賓,做這種體驗,本身就是一場冒險。不明就裡的人會以為這是在博眼球,易立競也擔心受訪嘉賓會有此誤解。向嘉賓徵求意見時,她給了對方備選方案,真誠向對方解釋這個選擇的初衷,其實是想讓對方在這個空間裡看到一些可能被自己忽略,但一直存在心裡的情緒。俞灝明欣然答應。在體驗和採訪的過程中,俞灝明重新梳理了自己的內心。
在這堂為時2個小時的大課上,易立競與在場的傳媒學子交流了媒體從業者「探究人性」的信念,也讓年輕一代的傳媒後備力量近距離感受到這位「靈魂拷問者」的個人魅力。在場的同學說,「哪怕同一個嘉賓被易老師多次採訪,也能從每一次採訪中得到對此人新的認知。」
有新聞界前輩說,易立競完美的融合了職業記者的肅穆感和一個女性的敏銳,從幕後的文字記者走到鏡頭前,易立競始終堅持著一個記者的初衷——無限地接近真相,無論是新聞真相,還是人性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