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可能遍布類似地球的宜居行星

2020-11-23 澎湃新聞

銀河系可能遍布類似地球的宜居行星

一項新的研究結果已經公布,研究人員研究系外行星數據後表明,銀河系中可能存在至少3億顆潛在的宜居行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熱新聞

澎湃新聞APP下載

熱話題

Copyright © 2014~2020 The 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 滬ICP證:滬B2-20170116 |

滬ICP備14003370號

| 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X

相關焦點

  • 銀河繫到底有多少顆類似地球的星球?科學家:10億顆都可能少
    我們的銀河系體積很大,大到擁有數以億計的恆星和大量的星雲,星團,小行星等,行星更是多的令人咂舌,那麼銀河系有那麼多的星球,又有多少顆星球類似地球呢?科學家說,像類似地球一樣的行星10億顆都不止。克卜勒望遠鏡發現銀河系有大約15%到25%的恆星擁有潛在的宜居行星,粗略的估計了一下大概有140億顆,而進一步研究發現,在這140億顆行星中大約有10億顆與地球真正的相似。這10億顆行星的大小以及他們所圍繞的恆星位置都與地球和太陽的位置非常的相似,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在這麼多宜居星球中會有多少星球上有生命存在呢?
  • 地球並不特殊!直徑20萬光年的銀河系,有多少宜居星球?
    在之後的若干年裡,人類又發射了若干個探測器探索了太陽系所有行星,連後來被降格成矮行星的冥王星都被新視野號抵近拍攝過了,但在「尋找地外生命」這一項上還是一無所獲。種種證據都表明,太陽系目前只有地球存在生命,也只有地球是宜居星球。
  • 天文學家估計:銀河系中存在60億顆類地行星
    所謂類地行星,指的是由巖石組成的、與地球大小相近且圍繞著類太陽恆星或G型恆星公轉的行星。此外,它還必須處於該恆星周圍的宜居帶內,與恆星保持合適的距離以保證星球上留得住液態水。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迄今為止所探測到的系外行星,大多數都是像海王星大小,且遠離宜居帶的行星。
  • [圖]NASA:銀河系中至少有3億顆宜居的類地行星
    根據近日發表在《天文期刊》(The Astronomical Journal)上的研究論文,銀河系中大約有這項研究是 2009 年至 2018 年期間對系外行星調查收集分析的結果,表示在這些潛在的宜居星球上存在液態水。美國宇航局發布的新聞稿中也表示,這只是保守估計,實際數量可能會更多。
  • 大約一半的類太陽恆星存在宜居的巖石行星
    根據最新發表在《天文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結果的最保守解釋,我們的銀河系至少擁有約3億個此類潛在宜居世界。其中一些系外行星甚至可能是我們的星際鄰居,其中至少有四個可能在距太陽30光年的範圍內,而最接近的距離可能是距我們最多20光年的範圍。這些是根據最保守的估計,即7%的類似太陽的恆星擁有這樣的行星而得出的此類行星的最少數量。
  • 外星人「致電」地球?科學家發現神秘信號,可能來自一顆宜居星球
    發出信號的系統是雙星系統,目前已知有一顆行星圍繞它們運行。然而,從目前對無線電信號的理解來看,科學家並不認為發出無線電信號必然與外星文明有關,例如,在恆星和行星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可能通過一系列反應產生許多電磁信號。比如這個系外行星如果磁場很強,在恆星的輻射下會出現電磁信號。當然,如果這個推測成立,另一個猜想就會隨之而來:距離地球51光年的星球可能是一個宜居星球。
  • 鯨魚座星存在宜居行星 超級地球或可孕育生命
    日前,科學家宣稱該恆星系統中存在著5顆行星環繞恆星運行。雖然這些系外行星尚未進一步證實,但這項研究具有深遠意義,「鯨魚座星e」行星作為超級地球可能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它位於該恆星的宜居地帶。鯨魚座星僅距離地球12光年,最新研究顯示這顆恆星包括著5顆行星  宜居地帶被認為恆星系統軌道中能夠存在液態水資源的理想區域,水資源是生命進化形成的至關重要因素。
  • 又發現一個地球2.0?編號TOI 700d行星可能存在液態水
    來源:經濟日報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編號為TOI 700d,並宣稱這顆行星可能存在液態水。消息一出,「首個可能宜居的地球大小行星被發現」這一話題便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一時間,行星TOI 700d佔盡了風頭。令人好奇的是,它究竟有哪些「資本」可與地球相提並論?
  • 比地球更宜居!科學家找到24顆「超宜居星球」,上面會有生命嗎?
    人類搜尋地外宜居星球已經長達70年的時間,之所以要花如此長的時間去尋找宜居星球,是因為人類始終相信茫茫宇宙中應該還存在著和地球擁有類似自然環境的星球,科學家們將這類行星稱為「類地行星」。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超過一千顆行星,那麼這些行星有哪些是適合居住的呢?
  • 超級宜居星球終於現身:外星文明程度令人類吃驚!
    它們遍布在其他恆星系統中,在其他系外行星上,也有所謂的太陽和月亮,唯一不同的是行星的表面環境與地球不太一樣,有些是1000多攝氏度的酷熱世界,有些是極度嚴寒的星球。&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瑪吉斯-斐樂認為整個銀河系內總的行星數量會達到千億規模,類地行星的數量偏少,到數量也非常龐大,目前發現的克卜勒- 438 b、克卜勒- 442 b和克卜勒452 b都是潛在宜居行星,一旦生命的種子抵達這樣的行星,就會開始繁衍
  • 天體生物學家說,這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居住
    正如新研究指出的那樣,比地球年齡稍大的行星更有可能變得更宜居。這組作者寫道,當行星變老時,「內部產生的熱量耗儘可能會導致最終的冷卻,從而影響全球溫度和大氣成分」。地球已有45億年的歷史,但從概率的角度來看,年齡在50億至80億年之間的行星可能更適合居住。 可居住的行星更大,更重,大約是我們行星質量的1.5倍,大約大10%。
  • 同樣處於太陽系宜居帶,為什麼金星和火星卻成了人間煉獄?
    在太陽系的幾大行星中,處在宜居帶中的行星就有三顆,分別是地球、火星和金星,而在這幾顆行星當中,目前只有地球適合人類生存和居住。很多朋友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既然都處於宜居帶中,為什麼只有地球上有海洋和生命,而金星和火星上面卻是一片荒蕪呢?
  • 八大行星擬人化:天王星像是銀河系的小天使,但敵不過最美的地球
    導讀:八大行星擬人化:天王星像是銀河系的小天使,但敵不過最美的地球大家好,歡迎來到動漫迷世界~「擬人」這一詞語源自日漫,所以很多畫師筆下的擬人化作品,都自帶著日漫風格;然而阿迷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八大行星擬人化的美圖,區別於一般的擬人化萌妹子,而是看不見五官的喲!
  • 地球不一定是最宜居的星球?科學家發現太陽系外24顆更宜居星球
    科學家發現24顆比地球更宜居星球。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同時就職於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和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的教授德克·舒爾策-馬庫赫牽頭這項研究,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和美國維拉諾瓦大學天文學家合作,確定「超宜居」標準,例如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他們最終從4500顆已知地外行星中篩選出24顆「超宜居」行星。
  • 地球軌道上若有多個星球會怎樣?地球不再是行星,將來或真會如此
    首先,如果再有一個地球,那麼這兩個星體就都不能稱為行星了。其實關於行星的定義就是圍繞主恆星運行,並已經清空所在軌道其他天體的星體,如果地球的軌道上還有一個地球,那麼顯然就是地球還沒有清空自己的軌道,這樣也就無法說地球是行星了,只能叫做矮行星。
  • 金星離地球最近,處在宜居帶上,為何沒有出現生命
    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也是離地球最近的類地行星。因為其質量與地球類似,有時也被人們叫做地球的「姐妹星」。而且它也處在所謂的宜居帶上,為何只有地球發現了生命呢?其實在太陽系中處在宜居帶的行星數量不再少數,但毫無疑問目前真正發現生命存在的星球只有地球。當然我們不排除未知生命體的存在,確切的說在其他類地行星中沒有發現類似地球生物的生命體存在。
  • 地球在太陽系內,太陽系在銀河系內,銀河系又在哪裡?
    地月系在地月系之外,還有三顆和地球靠得比較近的行星。它們是水星、金星和火星。這幾顆行星就像是地球鄰村的。地球和這幾顆行星共同組成了內太陽系。以小行星帶為界,內側是內太陽系,外側是外太陽系。但是我們知道銀河系非常的大,直徑至少有10萬光年。太陽只是銀河係數千億顆恆星中的普普通通的一顆。因此,從太陽繫到銀河系我們還可以再具體地劃一下片兒。目前太陽位於本星際雲中。這是一個太陽系運行其中的星雲,直徑大約30光年。科學家認為太陽在大約15萬年前就進入到了本星際雲。今後可能還會在這裡待上一兩萬年。
  • 金星是地球的過去,火星是地球的未來?經鑑定,後半句部分正確!
    金星是地球的過去嗎?那麼說是不是進行的未來是地球?而火星是地球的將來?是不是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早期的火星適合宜居?當然這樣理解儘管有些偏頗,但大意如此!不過種花家要提醒一下的是,前半個觀點是一派胡言,而後半個觀點則有些道理!一、金星未來會成為地球那樣的宜居行星嗎?
  • 超級地球:NASA發現了一顆不同於其他任何行星的已有100億年歷史行星
    根據發表在《天文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這顆被稱為TOI-561b的行星圍繞著TOI-561恆星系統運行。它大約比地球大50%,但考慮到兩顆行星之間的距離,繞其恆星公轉需要一半的時間。
  • 金星、火星和地球同樣位於太陽系宜居帶,為什麼只有地球生機勃勃?
    一個更形象地比喻是: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雞蛋的話,萬米深鑽連雞蛋皮都沒鑽破!  「天問一號」探測器正在奔向火星的路上。人們對這一壯舉充滿期盼——邁向火星,人類將努力把它改造為宜居家園。天文學家認為,行星的宜居性取決於它與恆星之間的距離。但金星、火星和地球同樣位於太陽系宜居帶,為什麼只有地球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