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黃橋:「東方小提琴之鄉」(14)

2021-01-08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照片,南京,2018年4月20日

江蘇黃橋:「東方小提琴之鄉」

江蘇省工匠、高級技師、企業首席制琴師徐小峰在工作室幫助其他技師整修製作中的提琴(3月29日攝)。

江蘇省泰興市黃橋鎮是個革命老區,近年來,這座曾以燒餅聞名的小鎮卻悄然有了新的稱號——「東方小提琴之鄉」。

「這裡有220多家提琴生產及配套企業,3萬多名樂器行業從業人員,每年生產各類提琴70餘萬隻,約佔世界總量的30%,全國總量的70%」,黃橋鎮鎮長王曉雲說,黃橋提琴目前銷往歐美90多個國家,年產值約24億元人民幣,已成為當地支柱產業。

黃橋鎮經過50多年的發展,從生產提琴配件開始,實現了從無到有,從配角到主角的轉變。樂器藝術的普及教育也同時在黃橋鎮5所小學全面展開。不僅能使孩子了解家鄉的產業,更能在學提琴的過程中培養孩子藝術愛好。

「黃橋人不僅要會造琴,還要會拉琴、會賞樂,我們計劃投資50億元,打造一個3.8平方公裡的樂器主題小鎮,集樂器文化、創新創業、教育培訓和生活體驗於一體,到2020年成為產值百億元的『愛樂之城』。」王曉雲說。

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相關焦點

  • 2015國際樂器展「中國提琴產業之都」黃橋組織38家企業參展
    圖片說明:黃橋鳳靈集團參展的樂器  東方網記者蔣心予10月14日報導:2015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覽會於2015年10月14日至10月17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佔中國市場70%,世界市場30%的
  • 江蘇泰興:「提琴之鄉」趕製訂單忙
    江蘇省泰興市黃橋鎮被譽為「東方提琴之鄉」,提琴生產加工成為帶動群眾致富的支柱產業。目前,該鎮共有200多家提琴生產及配套企業,3.5萬名樂器行業從業人員,年生產各類提琴70餘萬把,約佔世界總產量的30%,產品銷往90多個國家和地區。 新華社發(湯德宏 攝)本文轉自【新華網】; 11月3日,在泰興黃橋鎮一樂器公司,工人在製作大提琴。
  • 2020泰興市民政局所屬黃橋、宣堡殯儀館招聘企業用工人員領取體檢...
    2020江蘇泰興市民政局所屬黃橋、宣堡殯儀館招聘企業用工人員領取體檢通知書公告已公布,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整理如下:   泰興市民政局所屬黃橋、宣堡殯儀館公開招聘企業用工人員領取體檢通知書的公告   根據《泰興市民政局所屬黃橋、宣堡殯儀館公開招聘企業用工人員公告
  • 臨川--才子之鄉
    早在唐朝,著名才子王勃在他所寫的傳世名作《滕王閣序》中,就發出過「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的由衷讚嘆,「臨川之筆」成了「臨川才子」的代稱。至宋,又因科舉連捷,流光溢彩,被著名學者董震譽為「人才之鄉」(見《候鯖錄》)。到了明朝中葉,隨著贛東民謠:臨川才子金溪書的廣泛傳播,「人才之鄉」便被人民大眾改稱為「才子之鄉」。長期以來,臨川人民既引以為榮,又深感過譽,一直把它作為鼓勵鞭策、奮勇上進的精神力量。
  • 名家探討中小提琴教學之道 如何讓小提琴變得簡單易學
    原標題:名家探討中小提琴教學之道 如何讓小提琴變得簡單易學   如何讓小提琴變得「簡單易學」?12月9-13日,中央音樂學院將舉辦中小提琴藝術節。該活動將特別邀請重慶市小提琴教育新生代實力派張又教授現場講解。
  • 音樂無國界,二胡有小提琴有區別沒差距
    比如常見的論調,拿民族樂器和西方樂器進行對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小提琴與二胡。他們說:「小提琴有四根弦,音域要比二胡來說比較寬,在演奏同樣的樂曲時,二胡需要頻繁的換把而小提琴則不需要。小提琴音色比較明亮,可以演奏和聲。但是二胡的音色相對來說比較單薄,陰柔,不能演奏和聲,音量上也比不上小提琴。但是和西方樂器進行對比,就僅僅憑三兩個技術指數就可以得出結論了嗎?
  • 不懂五線譜的農民,卻造出了世界級的小提琴
    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世界上90%的小提琴是在中國生產的,而80%以上的中高端提琴都出自駐馬店確山一群農民之手。 確山提琴賣全球確山有著紅色的基因,是中原地區革命搖籃,素有「小延安」之稱。而現在,站在確山縣樂器行的車間內,眼前是即將運往歐美的一把把以優雅著稱的「樂器皇后」小提琴,身邊是一個個制琴的樸實河南農民。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二者,被全球化緊密連在一起,不由想起那句著名的話:世界是圓的。一群壓根不識五線譜的普通農民,是怎麼學會這樣一門手藝,並把小提琴製作發揚光大的?
  • 為夢想而執著——河北六旬農民36年巧手製作小提琴(7)
    新華社照片,邢臺(河北),2020年7月2日為夢想而執著——河北六旬農民36年巧手製作小提琴7月1日,崔法晨在家中為自己製作的小提琴調音。今年61歲的崔法晨是河北省臨城縣鴨鴿營鄉西瀆村村民,由於母親曾是當地河北梆子劇團的演員,崔法晨自幼便與樂器結緣。
  • 為夢想而執著——河北六旬農民36年巧手製作小提琴(1)
    新華社照片,邢臺(河北),2020年7月2日為夢想而執著——河北六旬農民36年巧手製作小提琴7月1日,崔法晨展示自己製作的小提琴。今年61歲的崔法晨是河北省臨城縣鴨鴿營鄉西瀆村村民,由於母親曾是當地河北梆子劇團的演員,崔法晨自幼便與樂器結緣。
  • 俞麗拿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及中國小品
    俞麗拿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及中國小品》(上海交響樂團協奏陳燮陽指揮),正反兩面膠木唱片,正面是由她首演的《梁山伯與祝英臺》,次面是其演奏的小提琴中國小品:牧歌、在西北草原上、夏夜、良宵、新春樂、二泉映月。「梁祝」家喻戶曉。
  • 出自科學家手中的中國第一首小提琴曲
    提到中國小提琴曲,我想各位應該都會想到那首耳熟能詳的《梁山伯與祝英臺》,這部充滿東方色彩的作品讓小提琴開始了解,說起「中國話」,讓世人看到,中國的小提琴力量。
  • 如何挑選優質小提琴?手工小提琴與機械小提琴的區別
    小提琴不是一種普通的樂器,它不僅可以用來演奏音樂具有使用價值,而且它還是一種藝術品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小提琴最早在大約16世紀時出現於歐洲的義大利。從16到18世紀,義大利相繼出現了阿瑪蒂、斯特拉迪瓦裡、瓜奈利等三位制琴大師,他們做的琴確定了現代小提琴的製作標準。現代的制琴師基本上都是仿造他們的琴型來製作小提琴。
  • 小提琴的把位劃分
    小提琴的把位及其劃分,是從演奏和教學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主要是為了便於學習和掌握它。所謂把位,是指左手手指在指板按弦上相對隱定的按音位置。在一個把位上,左手4個手指能奏出一組音,每變換一個把位就會產生新的一組音。把位的劃分,通常以左手第一指(食指)在琴弦上的按音位置為準,並以自然音級往上推算。
  • 這位中國小提琴家「講述」的東方故事令美國觀眾如痴如醉——
    6月21日,在美國洛杉磯好萊塢杜比劇院,中國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前左)在舞臺上表演。(新華社) 觀眾沉浸在「東方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悽美愛情中。小提琴演奏時,西方觀眾能聽到他們熟悉的和弦、音樂結構、演奏技法,會有似曾相識之感。這首樂曲歌頌了人類最真實、最珍惜的一種情感,所以能打動人心,得到全世界聽眾的認同。」呂思清在接受採訪時說。他的演奏讓許多美國觀眾如痴如醉。好萊塢知名編劇和導演庫爾特·保羅·麥卡利告訴記者,呂思清演繹的《梁祝》讓他內心流淚,並激發了他的靈感,要在自己正拍攝的電影《上海灰姑娘》中與中國音樂人合作。
  • 學小提琴,為什麼一把位那麼重要?
    小提琴常用的基本把位是第一把位至第七把位,其中1-4把為低把位,5-7把以上為高把位。在一個把位上,左手4個手指能奏出一組音,每變換一個把位就會產生新的一組音。把位的劃分,通常以左手第一指(食指)在琴弦上的按音位置為準,並以自然音級往上推算。
  • 自學小提琴培訓教程,是否能學會小提琴?
    隨便在網上一搜,就可以找到眾多的小提琴培訓教程,有些同學希望能通過這些小提琴教程自學小提琴,那麼小提琴是否能自學成功呢?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小提琴培訓這個行業,一千個小提琴老師就會有一千個小提琴學習的方法。
  • 江蘇落馬高官之子「趙衙內」的房產帝國
    其成長之土壤何在?於此,盤點其成長史,非為痛打落水虎落水蠅,非為政府反腐歌功頌德,而旨在以審視中國房地產業20年之煙雲黑幕,中國實行市場經濟以來,某些領域政商共生之畸形生態,以及種種世相人生,以為世鑑。「趙衙內」的房產帝國之一南京:父蔭下的原始積累南京,虎踞龍盤之地,溫柔富貴之鄉,趙晉的起家之地。
  • 如何選擇一把好的小提琴?老朱手工小提琴音色、音質怎麼樣?
    什麼樣的小提琴才是好琴?又如何能夠選擇一把好琴?很多愛琴之人都會有這樣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很像問讀完哈姆雷特的感受一樣,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種不同的答案,但是真正實用和幫助性的建議缺失很少。所以很多人到最後唯一選擇根據品牌來選決定。那麼一把好的小提琴會具備哪些條件呢?
  • 小提琴難度練習之換把技巧
    在小提琴演奏中,左手的技巧練習同樣至關重要,左右手的熟練配合是小田演奏的關鍵。今天就介紹一下關於左右練習的其中一個技巧。什麼是換把?小提琴的四條弦都有其各自獨特的音色,為了把小提琴的優勢特點發揮出來,需要在演奏中採用一些換把的技巧,按照不同音樂的要求,通過演奏者對音樂本身的特點理解,藝術欣賞和趣味,來把握各琴弦與換把技巧之間的運用。換把技巧是難度相對較高的技巧,對演奏者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練習項目。在演奏時需要有相當高的技術才能通過我們的表現力充分表達出豐富的情感。
  • 詳解小提琴把位與小提琴換把技巧
    在演奏小提琴的整個過程中,小提琴換把和小提琴把位是最常用的技巧之一。同時也是貫穿於學習和演奏始終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