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星通首發28納米北鬥晶片,為支持全球信號最小北鬥晶片

2020-11-24 澎湃新聞

北鬥星通首發28納米北鬥晶片,為支持全球信號最小北鬥晶片

阮曉琴/中國證券網

2017-05-23 19:58

記者從第八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上獲悉,北鬥星通首發了28nm(納米)北鬥晶片,該晶片是支持全球信號的最小北鬥晶片。

該晶片還是國家大基金支持下首項成果。中國首顆28nm北鬥/GNSS(全球衛星導航)晶片Firebird,超小尺寸,低功耗,高性能。

據悉,目前國內北鬥晶片都是40~55納米。

北鬥星通還發布了一款支持北鬥3號的全球最小的全頻點高精度RTK模組,尺寸為30*40mm。

在更高性能晶片的支撐下,北鬥星通與共享單車OFO達成戰略合作。業內人士認為,北鬥星通與OFO強強牽手,推動北鬥加速走向大眾。

(原標題:北鬥星通首發28nm北鬥晶片)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澎湃

相關推薦

評論(25)

相關焦點

  • 支持全球信號的最小北鬥晶片發布:僅28納米
    資料圖:國產北鬥導航定位衛星模型記者從第八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上獲悉,北鬥星通首發了28nm(納米)北鬥晶片,該晶片是支持全球信號的最小北鬥晶片。該晶片還是國家大基金支持下首項成果。中國首顆28nm北鬥/GNSS(全球衛星導航)晶片Firebird,超小尺寸,低功耗,高性能。據悉,目前國內北鬥晶片都是40~55納米。北鬥星通還發布了一款支持北鬥3號的全球最小的全頻點高精度RTK模組,尺寸為30*40mm。在更高性能晶片的支撐下,北鬥星通與共享單車OFO達成戰略合作。
  • 我國首款支持全球信號的最小北鬥晶片亮相
    新華社上海5月24日電(記者李國利、劉雪)我國首款支持全球信號的最小北鬥多模晶片,24日亮相第八屆衛星導航學術年會。業內專家稱,國產晶片的迭代發展將使北鬥應用加速步入「物聯網時代」。  這款名為「火鳥」(Firebird)的28納米晶片僅有鉛筆尖大小,出自北京北鬥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北鬥星通新一代22nm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正式發布
    圖片來源: 北鬥星通集微網消息,據北鬥星通消息,11月23日,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上北鬥星通旗下企業和芯星通正式發布了最新一代全系統全頻釐米級高精度GNSS晶片——和芯星雲NebulasⅣ。據了解,Nebulas IV晶片在工藝迭代演進到22nm的同時,首次在單顆晶片上實現了基帶+射頻+高精度算法一體化,支持片上RTK,滿足車規要求,在性能、尺寸、功耗等方面都較上一代晶片取得突破性進展,滿足大眾應用需求同時更好滿足智能駕駛、無人機等高端應用需求。
  • 周儒欣:牢記北鬥星通科技強國使命
    作為中國衛星導航應用產業「第一股」,北鬥星通成為了資本市場的焦點。2020年,是北鬥全球系統建成之年,也是北鬥星通成立20周年。20年來,北鬥星通已從成立之初註冊資本只有60萬元,成長為現在的總資產逾60億元、年收入超過30億元的上市公司;從一家起初只有24人的小公司,成長為如今擁有5000多人、旗下企業遍及亞洲、歐洲、北美洲的國際化集團公司。
  • 北鬥導航:距完成全球組網僅一星之遙
    自主研發打通北鬥產業鏈北鬥提供全球服務以來,國家各行各業應用北鬥的信心倍增,全面布局北鬥產業,「北鬥+」「+北鬥」的產業生態體系進一步豐富完善,北鬥規模化、產業化和國際化應用再上新臺階。新信號催生新產品。
  • 歷時26年:北鬥全球星座部署完成,中國終於有了自己的全球導航系統
    而能實現通、導、遙一體化的,只有北鬥。 26年從0到1建北鬥,全球組網預算400-500億 北鬥系統的建設在1994年啟動,至今經歷了26年,跨越了三代。 背後不只是從無到有,北鬥也在不斷壯大:從中國到亞太,再到全球。
  • 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北鬥三號系統提供全球服務滿一周年
    圖為12月20日,觀眾在國際創新創業博覽會上觀看北鬥導航系統 陳曉根攝(人民視覺)據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 (記者張泉)2018年12月27日,北鬥三號系統開始提供全球服務。今年12月16日,北鬥三號系統完成了由24顆中圓軌道衛星組成的核心星座的部署。「讓北鬥三號在提供全球服務能力的基礎上,更加可靠,精度更高、性能更好。」冉承其說。按照計劃,2020年6月前,中國將再發射2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北鬥三號系統將全面建成。2035年,將建成以北鬥系統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進一步提升時空信息服務能力。
  • 北鬥三號全球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與新技術加速融合
    全球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與各類新技術加速融合催生新業態北鬥三號全球服務一年間「北鬥系統全球覆蓋和服務能力進一步完善,向建成世界一流衛星導航系統目標邁出堅實一步「初步形成星基增強、精密定位、短報文通信、國際搜救服務能力、已提供地基增強完全服務能力,構成了集多種服務能力於一體的北鬥特色應用服務體系,明年將為用戶提供精度更高、性能更優、功能更強的多元化服務。」冉承其說。現場,他還特意帶來了支持北鬥三號新信號的22納米工藝射頻基帶一體化導航定位晶片,但現場記者卻根本看不清。
  • 北鬥星通「上天」 11個交易日股價翻番
    根據北鬥星通三季報,2012年1-9月,公司實現營收3.8億元、淨利潤2893萬元。同時,北鬥星通預計2012年淨利潤為3250萬元至4350萬元。澄清公告難擋股價上漲國新辦近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即日正式提供區域服務。
  • 6納米全新晶片支持160HZ高刷,紅米K40首發!
    另外雖然說獵戶座2100理論上也外賣,但現在這情況國產廠商採用它可能性還是非常小的。於是大家又把期待的目光轉移轉到了最後的希望聯發科的身上。而聯發科也適時的宣布將在1月20日這天正式發布新款的天璣處理器,包括天璣800和天璣1000的後續晶片,一個是6納米工藝,一個則是5納米工藝。
  • 天基低軌星座系統擬建 北鬥將提供全球釐米級定位服務
    「北鬥三號2009年11月份啟動建設。10餘年來,工程建設歷經關鍵技術攻關、試驗衛星工程、最簡系統、基本系統、完整系統5個階段,提前半年完成全球星座部署,開通全系統服務。建成即開通、開通即服務,工程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冉承其說。據悉,北鬥三號攻克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
  • 最亮「星」:中國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成功
    從立志打造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到北鬥衛星發射升空閃耀蒼穹,再到北鬥系統迎來全球組網的歷史性時刻……經過一代代北鬥人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努力,憑藉20餘載志不改、道不變的堅守,此時此刻,終已夢圓!「復移小凳扶窗立,教識中天北鬥星」。過去,北鬥星辰如宇宙中一座燈塔,指引著人類前行的方向;今後,北鬥衛星在浩瀚星空閃耀,將為全人類作出更大貢獻。
  • 2020年6月前北鬥三號系統將全面建成
    支持北鬥三號新信號的22納米工藝射頻基帶一體化導航定位晶片,體積更小、功耗更低、精度更高,已實現規模化應用。同時,新一代北鬥高精度天線、板卡、寬帶射頻晶片等系列產品完成研發,性能指標持續提升,已具備大規模應用推廣條件。此外,國外主流廠商也紛紛推出北鬥三號新信號的基礎產品。
  • 【震撼】中國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發展史!自此後-天上星星參北鬥!
    ;也是這一年,我國開始獨立自主研製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並以祖先們用於識別方向的「北鬥星」命名 從無到有,北鬥走過的這條路殊為不易。這一方案用當時中國最成熟的航天技術,以最小星座、最少投入、最短周期,實現了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的自主可控,為後續發展堅定了必勝信心,奠定了堅實技術基礎,積累了豐富工程經驗。 是否一步跨到全球組網?這在當時引發了不小的爭議。建成覆蓋全球的導航定位系統,至少需要24顆衛星,美、俄用了20多年時間。
  • 查看自己的手機是否支持北鬥導航很簡單,但是千萬不要上當
    2020年7月31號,北鬥官方向全世界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經正式開通。很多人可能對於北鬥系統的概念理解出現了偏差,認為北鬥是個軟體APP,只有下載了才可以使用。這也就導致了許多小夥伴下載到了錯誤的軟體,而受到了經濟損失。
  • 北鬥導航產業深度報告:北三應用蓄勢待發,軍用市場將率先落地
    作為終端設備的核心,多款支持北鬥三 號信號的射頻、基帶、抗幹擾、一體化晶片發布或量產,最新一代 22nm 晶片將於 2021 年實現量產,晶片核心技術的突破帶動產業整體發展。國 家穩步推進標準化工作,北鬥廠商在各領域積極與下遊應用客戶開展密 切合作,產業鏈進一步成熟,北鬥三號應用蓄勢待發。高精度導航應用廣闊,軍用市場增長率先落地。
  • 一文看透北鬥導航,即將全球覆蓋
    3)歐盟Galileo:歐盟於1999年初正式推出伽利略計劃,現已基本實現全球信號覆蓋。  4)中國北鬥:國內北鬥系統建設「三步走」,預計2020年完成全球組網。  由於北鬥系統具有短報文通信、高精度定位等功能,在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中後來者居上。
  • 北鬥是個啥?七個問題看懂北鬥全球導航系統
    三個軌道面的星座設計,是北鬥導航系統的獨創,也具有顯著的優勢。與其他導航系統相比,最突出的特點是增加了高軌道衛星,衛星越高抗遮擋能力就越強,尤其在低緯度地區性能更有優勢。同時,利用高軌道衛星,北鬥還增添了通信功能,提供全球獨家的短報文服務。 三問:北鬥有什麼特色功能?
  • 「北鬥三號」成功發射,完美收官
    圖為最後一顆北鬥衛星發射北鬥三號的發射成功意味著中國將不再被人「卡脖子」,一直以來我們都在使用美國的GPS,而在今天我們將擁有屬於自己的系統,「北鬥」將會開啟「全球時代」。而今天也將會成為航天史的裡程碑。
  • 你是夜空中最亮的星!北鬥「收官之星」成功發射!「北鬥星座」閃耀...
    「一星通,星星通」,讓衛星也能「天上對話」位於浦東張江的中國科學院北鬥導航衛星研製團隊先後完成了北鬥三號系統中12顆衛星的研製和發射,為北鬥導航系統2018年建成基本系統、提供全球服務,2020年完成完整系統建設,也為中國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設提供出全新的解決方案。今年,這支隊伍成立剛過十年,團隊成員平均年齡不過三十多歲,可謂是航天領域的一支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