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譯局是 36 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 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一種印象,身邊的小夥伴十有八九都是近視眼,視力正常的人反而顯得有些另類。可別不當一回事,情況已經很不樂觀了——隨著我們的眼球變得越來越長,近視正在成為一種全球範圍內不容忽視的流行病。雖然目前研究人員還沒有徹底釐清近視大爆發的原因,但是我們可以從自己做起:少看屏幕,多去戶外走走。本文編譯自Medium,作者Robert Roy Britt,原文標題"Something Is Causing Our Eyeballs to Elongate",希望給您帶來啟發。
人類的眼球長度正以驚人的速度變長,這導致了近視發病率的激增。美國國家眼科研究所(National Eye Institute)的調查顯示,美國人的近視率已從1971年的25%上升到如今的40%以上。而在亞洲發達國家的主要城市,高中畢業生的近視率甚至超過了80%。
不少研究人員和眼科醫生認為近視正在逐漸成為一種流行疾病,但他們對其背後的機制感到困惑不已。有證據表明,在眼球生長發育成最終形狀的關鍵時期——從嬰兒期到青少年晚期,有兩個最可能的「罪魁禍首」:
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時間越來越長。
缺少戶外光照時間。
不光是近視的人數激增,近視的嚴重程度也在增加。高度近視者佔全球人口的比例從2000年的2.2%上升到了2020年的4%,幾乎翻了一番。據世界衛生組織預計,到2050年,人群中高度近視比例將達到10%。
高度近視會增加患青光眼的風險,而青光眼會損害視神經,是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還會導致視網膜中心的黃斑變性。
「只有等這些高度近視者們上了年紀,負面影響才能完全暴露出來。」休斯敦大學的驗光學研究員麗莎·奧斯特林(Lisa Ostrin)說。
美國驗光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Optometry)會長芭芭拉·卡夫瑞(Barbara Caffery)則擔心,無論是分析近視流行的原因還是尋找解決方案,人們做得都不夠多。
「我們正在目睹一種流行病的誕生,它將帶來消極、病態和抑鬱,」卡夫瑞去年在一封致同事的公開信中寫道,「但是我們無法像那些已經失去清晰視力的人那樣感同身受。」
當眼球從球形變成橢球形、或角膜變得過於彎曲時,來自遠處物體的光線就會在感光視網膜前聚焦,無法在視網膜上清晰成像,只能看清近處的東西——這就是近視眼形成的原理。
對眼球而言,看似微小的長度差可能導致巨大的影響。蒙特婁大學驗光學教授蘭吉斯·米肖德(Langis Michaud)解釋說,一個視力正常的成年人眼球的前後長度約為0.94英寸(24毫米),上下波動範圍非常小。但在近視的成年人中,眼球長度通常是25毫米左右,而高度近視者的眼球長度超過26毫米,比視力正常者足足長了兩毫米。
米肖德回憶自己35年剛開始驗光時,遇到的年輕病人通常是13歲時開始輕度近視、18歲時穩定在中等水平。他說:「這種近視被認為是良性的,戴框架眼鏡、隱形眼鏡或者做雷射手術就可以解決問題。」
然而,現在他每周都會看到近視程度堪比幾十年前18歲青少年的7歲兒童。「如果不及時幹預,他們將發展為高度近視,並可能面臨病理性後果。」米肖德說。
他認為,近視病例的數量和增長趨勢「使這一現象成為了一種流行病」。他和其他專家一致認為,雖然近視可以遺傳,但基因並不能解釋近視發病率最近幾十年裡的激增。
近視的人可以佩戴眼鏡或者專門的隱形眼鏡,這樣可以阻止近視的進一步發展。
但據《教育周刊》(Education Week)報導,患有近視的孩子很可能沒意識到看不清黑板是不正常的,所以他們在學校裡總是倍感痛苦,也讓對近視不知情的父母和老師感到沮喪不已。
美國只有40個州要求對學齡兒童進行視力檢查,各州的規定也不盡相同。美國驗光協會表示,學校的視力檢查無法確診的有視力問題的兒童比例高達75%。《教育周刊》的分析發現,在過去兩年中,三分之一的美國學齡兒童沒有接受過視力檢查;有研究發現,五歲及以下的兒童中只有40%接受過任意形式的視力檢查。
研究表明,雖然近視會讓孩子們看不清遠處的黑板,但增加上課或者做作業的時間、專注於書本或屏幕等近距離物體,可能是導致近視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眼科醫院的醫生丹妮澤·艾坦(Denize Atan)指出,這項研究並沒有論證因果關係——究竟是近視的孩子更可能在學校裡待更長時間,還是在學校裡待更長時間和「一些教育方式上存在的問題」是導致近視日益普及的原因呢?
在《英國醫學雜誌》(BMJ)2018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艾坦和同事們發現,每多受一年教育,孩子們的近視程度就會增加;相反,幾乎沒有證據表明近視導致孩子們在學校呆的時間更長。她說,她的研究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有力的證據。
由此,研究人員順理成章地得出了結論:近視大流行的原因,包括教育工作者越來越多地依賴平板電腦等技術,越來越少地使用黑板和投影儀;今天的孩子們被要求做比過去更多的家庭作業,並且經常需要近距離盯著屏幕或者其他東西。
米肖德認為,近距離觀看屏幕是「孩子的視覺系統所無法應對的」。他補充說,這會導致孩子們的眼睛疲勞、乾燥、發紅和失焦。
智慧型手機和其他屏幕在多大程度上導致了近視,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眼科與生理光學》(Ophthalmic and physiology Optics)2020年1月發表的一篇文章對15項相關研究進行了綜述,發現屏幕時間與近視之間的聯繫非常複雜,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一些研究人員表示,在明亮的日光下進行戶外活動,可以緩解近視程度的加深——明亮的白天裡,戶外光照度通常在10000勒克斯(光照度的單位)以上,而學校或辦公室的光照度則通常在500勒克斯左右。
研究也發現,如今兒童和成人的戶外活動時間要比之前少得多。很顯然,近視和戶外活動減少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道理很簡單,那些花更多時間在學習上的孩子接觸到的自然光照更少,」艾坦說,「雖然近視和學習時長有關,但各項研究都表明,戶外活動時間減少帶來的影響更明顯。」
斯科特·裡德(Scott Read)博士是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光學和視覺科學學院的研究主任,他對這種聯繫進行了深入探索。
裡德說:「我們的研究表明,明亮的戶外光線會降低眼球變長的速度,從而降低患近視的風險。」他表示,這一機制目前還不確定,但理論上明亮的戶外光線會促使視網膜釋放多巴胺和其他化學物質,這些物質會減緩眼球長度的增長。
不僅如此,太陽光照還能通過抑制褪黑素的釋放來控制人類的睡眠周期,以保持生物鐘的穩定。理論上,白天暴露在太陽光照下兩個小時以上,就足以抵消屏幕光照對晚上睡眠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裡德說:「所以,一種理論認為,明亮的光線有助於培養正常的晝夜節律,能夠促進正常的眼球發育,減少近視的風險。」
休斯敦大學的驗光學研究員麗莎·奧斯特林說,近視率的增加很可能是幾個因素「複雜互動的結果」,包括孩子們觀看屏幕等近距離物體的時間、觀看的距離、休息的時間、戶外活動的時間等等。
她和其他研究人員表示,得出確切結論的最大挑戰在於許多研究依賴於自我報告,往往不夠準確,並且缺乏對閱讀時間、距離、光線亮度和其他因素的客觀測量。因此,她的實驗室打算通過使用可穿戴傳感設備來提供更準確的數據。
奧斯特林說:「隨著這些設備投入使用,我們希望能夠發現基於確切數據的治療方法,從而降低兒童的近視率。」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出一些實際的行動,來降低近視風險,保護眼部衛生。
如果你需要長時間觀看屏幕,不妨採取「3個20法」:每隔20分鐘,應該至少觀看20英尺(約6米)之外的物體20秒鐘以上,讓眼球對焦系統得到放鬆。」
其他建議包括:
和屏幕保持一個手臂的距離;
調整房間照明、降低屏幕亮度;
調大屏幕上的字體和圖像;
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視光學學院的驗光師塔馬拉·奧克斯林(Tamara Oechslin)強調,科學家們還無法確定近視流行的原因。「這個問題目前沒有定論,」她說,「但我們所有人的直覺都認為長時間近距離觀看屏幕不是好事,但我們還不清楚導致近視成為一種流性病的背後機制。」
也許,對於我們來說,多去戶外走走是個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好方法:不僅能減少觀看屏幕的時間,直接預防近視,還能改善我們的身心健康。
譯者:胡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