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未來十天將出現兩次重汙染天氣過程

2021-01-09 全景山東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6日訊 閃電新聞記者今天從山東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未來十天,山東將出現兩次重汙染天氣過程。

  第一次:16日-18日,全省大氣擴散條件較差,山東內陸部分城市可能逐步出現中至重度汙染。19日,受弱冷空氣影響,汙染略有緩解,西部地區改善至輕中水平,東部地區改善至良輕水平。

  第二次:20日-23日,受本地汙染疊加汙染物的區域輸送影響,山東大部地區可能再次出現中至重度汙染。隨著24日、25日擴散條件轉好,持續多日的重汙染天氣過程可能結束。

  12月5日到12日,山東迎來進入秋冬季以來持續時間最長、影響區域最廣的一輪重汙染過程。除威海外,全省15市均出現了中至重度汙染。自12月5日起,全省16市相繼啟動應急響應。全省生態環境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7.4萬餘人次,檢查企業6萬餘家次、施工地2.8萬餘個次。省生態環境廳組織了16個檢查組開展了執法監督檢查活動,共發現存在環境問題企業(點位)259個。

   

  記者了解到,今年,山東將繼續實施差異化分級管控措施,指導企業科學制定「一企一策」應急減排方案。績效分級重點行業指標評定分A、B、C、D四個等級。A級企業為國家標杆企業,在重汙染應急期間可以不停產限產,自主採取減排措施;B級企業為省級標杆企業,在重汙染應急期間可少實施減排;C級和D級企業在重汙染應急期間按照《技術指南》規定加大減排措施力度。省級以上重點建設工程在嚴格落實揚塵汙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不要求全面停工。「今年,我們按照生態環境部工作部署,將績效分級,重點行業由15個增加到39個,堅持差異化的應急管控,應急減排措施落實到具體的生產線,具體設備具體汙染物,降低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應急減排更加務實。」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處長張金智向記者介紹。

   

  「十三五」期間,國家下達山東生態環境領域的9項約束性指標已有4項提前超額完成,其餘5項也將在年底前全面兌現,環境質量改善效果明顯。「據監測和分析,山東2020年PM2.5濃度比2015年降幅超過1/3,重汙染天數預計可降低2/3,空氣品質指數大於500的爆表天數在2017年以前很常見,近兩年基本上消失了。其中重汙染天氣應急發揮了重要的『削峰降頻』作用,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則從根本上降低了汙染物的排放總量。」清華大學駐山東省生態環境廳技術團隊負責人劉輝向閃電新聞記者介紹。

相關焦點

  • 湖北多地發布重汙染天氣預警!未來幾天儘量少出門
    鑑於未來一段時間我市大氣擴散條件較差,湖北省生態環境廳武漢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預測AQI日均值大於200將持續2天(48小時)及以上,且未達到高級別預警條件。根據《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武漢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的通知》(武政規﹝2020﹞4號),我辦決定於2021年1月5日11時發布重汙染天氣黃色預警並啟動Ⅲ級應急響應。
  • 北京首發重汙染紅色預警
    北京將於12月10日12時解除空氣重汙染紅色預警,解除機動車單雙號行駛、施工工地停止室外施工作業等應急措施。預計未來三天,內蒙古河套地區、中東部偏南及西部偏南地區霧、霾天氣仍將持續,空氣品質以輕度汙染至中度汙染為主,部分時段可能出現重度汙染。建議公眾減少戶外活動,相關部門做好大氣汙染防控工作。
  • 黃潤秋:春節期間極端不利的氣象條件造成了重汙染天氣的發生
    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出現的重汙染天氣,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說,從重汙染天氣的變化情況來看,治理的途徑是正確的,也取得了合理的治理效果。但是大家一定要看到,京津冀地區或者別的一些重點地區,排放仍然偏重。遇到不良天氣條件的影響,特別是極端不利的氣象條件,就會影響大氣的質量,重汙染天還會回來。今年1月底到2月中旬,在春節期間,連續出現了兩次重汙染天氣過程,就是典型的案例。
  • 決戰秋冬防 打贏攻堅仗,太原市連續50天未出現重汙染天氣
    太原日報 舉報   11月20日獲悉,10月份我市開展秋冬防攻堅行動以來,市區連續50天未出現重汙染天氣
  • 環保部:11月4至8日京津冀及周邊有重汙染天氣
    環保部昨天(2日)通報,11月4日至8日,也就是本周末到下周中期,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將出現一次區域性重汙染天氣過程。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會同氣象部門的最新預報結果顯示,自11月4日起,京津冀中南部地區將出現持續時間較長的區域性強逆溫過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垂直擴散條件非常不利。
  • 1月11日零時,四川這13市啟動重汙染天氣黃色預警
    四川在線記者 殷鵬1月8日,四川在線記者從四川省汙染防治攻堅戰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成都、自貢、瀘州、德陽、綿陽、內江、樂山、南充、眉山、宜賓、廣安、達州、資陽等13市將於1月11日零時啟動重汙染天氣黃色預警。
  • 空氣重汙染呈現四大變化 PM2.5的主要組分變了
    這兩天,霧霾又來了,北京處於空氣重汙染橙色預警之下,全市PM2.5平均濃度在200微克/立方米上下。這一次重汙染過程將持續三天,「比起以前動不動就長達一周的重汙染,現在的重汙染『溫柔』了不少。」市民薛女士調侃道。經過5年的大氣治理,雖然目前的北京仍有重汙染發生,但實際上霧霾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 12月19日零點,成都啟動重汙染天氣黃色預警!限行有變!
    成都市決定於2020年12月19日零時啟動重汙染天氣黃色預警!也就是說幾個小時後預警就生效了預警生效後成都市限行將發生變化!12月18日,四川省汙染防治攻堅戰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於啟動重汙染天氣預警的函》,根據四川省生態環境監測總站和省氣象臺聯合會商,12月19日起,盆地部分城市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汙染累計,預計12月20至25日成都市將出現一次汙染過程,有輕度至中度汙染風險,要求包括成都市在內的有關城市採取針對性措施,必要時啟動應急預案,減少汙染排放,減緩重汙染天氣影響。
  • 若天氣允許 阿壩今日山體爆破阻斷涪江汙染
    加緊構築擋渣壩  30小時內,  將涪江內礦渣清理乾淨,防止繼續汙染  48小時內,  疏通攔水壩的導流隧道,防止二次汙染  3天之內,  爆破山體堵塞潰壩,為此次搶險重中之重  華西都市報記者趕赴汙染源頭松潘深入調查
  • 市生態環境局督導檢查三臺縣重汙染天氣應對工作
    1月11日,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龐捷帶隊到三臺縣督導檢查重汙染天氣應對工作,三臺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參加。 龐捷先後檢查了五裡梁基礎設施一期項目、武侯智谷項目、梓州府項目、臺北國際二期項目,蔓琪家具廠、安文頁巖磚廠、新德鎮新渡村砂石堆場等點位落實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情況。龐捷指出,在重汙染天氣黃色預警期間,相關部門要強化屬地管理責任、行業監管責任,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嚴肅處理違反管控要求違法違規生產的企業,確保重汙染天氣管控工作取得實效。
  • 京津冀及周邊經歷同期極端不利氣象條件,明起汙染形勢將緩解
    3月14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環保部獲悉,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最新空氣品質預測預報結果,預計14當天,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區域擴散條件持續不利,重汙染天氣過程將持續。而從15日起,冷空氣將自北向南影響京津冀地區,區域汙染形勢將有所緩解。
  • 四川達州重汙染天氣預警再升級:12月27日零時起升級為橙色預警
    封面新聞記者 羅軒12月25日下午,達州市重汙染天氣應急指揮辦公室發出通知,從26日起零時起,達州將啟動重汙染天氣黃色預警。26日下午,該指揮辦公室再發通知,27日零時起,在僅過24小時後,達州將升級為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
  • 太原遭遇大範圍高強度多頻次沙塵天氣過程
    1月10日中午前後起,蒙古國南部和我國內蒙古西部交界地區出現起沙現象。在較強西北風作用下,第一股攜帶高濃度沙塵的氣團在10日夜間至11日早晨沿陝甘寧一帶南下,並在11日波及河南大部、山東中西部和江蘇北部。 第二股沙塵在11日下午至12日上午經內蒙古中部向華北平原進發,並在12日白天影響到山西大部和京津冀中北部地區。
  • 四川發布預警:1月12日至16日將現區域性汙染過程 11日零時13市啟動...
    1月8日,四川省汙染防治攻堅戰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函表示,根據四川省生態環境監測總站與省氣象臺聯合會商,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擴散條件轉差,1月12日至16日將出現一次區域性汙染過程,成都平原、川南和川東北部分城市有輕度至中度汙染風險,個別城市有短時重度汙染風險。
  • 10月23日12:00時起,邢臺啟動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
    邢臺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啟動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的通知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有關部門(單位):經省生態環境應急與重汙染天氣預警中心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省環境氣象中心聯合會商,23日起,受近地面逆溫及溼度上升影響,區域擴散條件轉差,預計我市將會出現重度汙染過程。
  • 2018年山東有多熱? 出現1951年來最熱夏天
    1月9日,山東省氣候中心發布2018年山東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諸如盛夏三個颱風過境、夏季高溫持續等入圍。一,盛夏三個颱風過山東,歷史罕見。7月下旬至8月中旬,颱風「安比」「摩羯」「溫比亞」相繼穿過山東。三,年末寒潮大風,半島出現暴雪。12月6~9日、26~29日,全省出現2次寒潮大風天氣,偏北風6~7級,降溫幅度8℃~10℃,魯西北、魯中山區和半島內陸地區最低氣溫分別達到-13℃~-10℃和-16℃~-12℃,半島部分地區出現暴雪。四,初冬大範圍霧和霾,出現嚴重汙染天氣。
  • 大範圍 高強度 多頻次 太原遭遇近五年最早的沙塵天氣過程
    三股沙塵天氣來襲 一大早,許多出行的市民發現,昨天還晴朗的天空,今天卻變成灰濛濛的一片。那些騎電動車的稍不注意,沙塵可能就會眯了眼。 1月10日中午前後起,蒙古國南部和我國內蒙古西部交界地區出現起砂現象。
  • 上海正修訂汙染天氣應急預案 研究機動車限行政策
    上海環保部門今天透露,他們正在修訂新空氣重汙染應急預案,希望讓臨時管控措施常態化。  1986年以來最強厄爾尼諾促重汙染連現  上海市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副主任許建明表示,今年入冬以來,申城一共出現三次明顯霧霾天氣過程,分別為12月14-15日、21-23日、25-27日,特點是間隔時間短、水汽含量高、影響程度重。
  • 霧霾殺「回馬槍」,9個監測站8個亮紫燈 我市再啟重汙染天氣Ⅲ級...
    株洲晚報記者 楊凌凌昨日我市空氣品質指數一路下降至重度汙染,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再次啟動重汙染天氣Ⅲ級黃色應急響應。而距離上次解除Ⅲ級黃色應急響應剛過去5天。1月4日,記者登錄株洲市空氣品質實時發布系統,城區9個監測站點有8個呈現輕度汙染、1個良好水平。到了1月5日,空氣品質迅速「變臉」。昨日下午14時,城區9個監測站點,除開淥口區自來水公司這個監測點為「中度汙染」外,其餘8個監測站點全部呈現紫色「重度汙染」,AQI最大值出現在雲田中學監測站點,數值達到了258。各站點的首要汙染物都是細顆粒物PM2.5。
  • 西安18日0時啟動重汙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 學校彈性停止戶外課程
    1月16日,西安市重汙染天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從1月18日0時起啟動重汙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通過多種措施,降低大氣汙染強度,縮短重汙染時長。1月14日,受兩輪沙塵汙染侵擾,西安以空氣品質指數(AQI)117出現輕度汙染,終結了持續8天的空氣品質連續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