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去年自然災害損失是98年以後最為嚴重一年
2006年中國突發公共事件應對情況評估報告顯示,去年中國自然災害總體偏重,受災人口、死亡人口、農作物受災面積、倒塌房屋數量等均較常年明顯偏高,災害損失是1998年之後最為嚴重的一年。根據《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有關規定,中國國務院應急辦會同公安部、民政部、衛生部和安全監管總局,對中國2006年突發公共事件應對工作進行了分析評估,形成了這一評估報告。報告顯示,去年中國自然災害總體偏重:一是颱風登陸早、強度大、頻率高,洪澇、滑坡和泥石流等災害多發頻發,造成嚴重人員傷亡。
-
中國暴雨100年,我們真的無法阻止洪災嗎?
這是該站自1940年建站以來的第一次。 7月12日,鄱陽湖已超歷史最高洪水位,中國最大淡水湖已全線告急,比98年還嚴重,江西省防汛應急等級已提升至Ⅰ級(最高級別)。 安徽黃山
-
幾千年來,中國人一直在跟災難作鬥爭,所謂災難更讓國人越挫越勇
從那時起,四千多年中有過很多次水災記載,歐洲最早的洪水記載也遠在公元前1450年。在西亞的底格裡斯—幼發拉底河以及非洲的尼羅河關於洪水的記載,則可追溯到公元前40世紀。中國是一個水災頻繁的國家。據史料記載,從公元前206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的1949年,共發生洪水1029次,幾乎每兩年一次。據說,四五千年前原始社會末期,中國中原地區發生了一次特大洪水。
-
應急管理部公布2019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
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乾旱、地震、地質災害為主,森林草原火災和風雹、低溫冷凍、雪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經應急管理部會同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紅十字會總會、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等國家減災委成員單位會商核定,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
-
1998年特大洪水:4150人死亡,警鐘長鳴
1998年特大洪水,至今很多人對那場災害仍然歷歷在目,98年出生的孩子,今年也已經21歲了,而對很多中國人來說,98年這場特大洪水刻骨銘心。當年這場特大洪災席捲包括長江、嫩江、松花江等多個流域。長江洪水是繼1931年和1954年兩次洪水後,20世紀發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之一;嫩江、松花江洪水同樣是150年來最嚴重的全流域特大洪水。
-
寧鄉土花豬「跑步」上國宴(組圖)
寧鄉地處湘中東北部,是長沙通往湘中、湘北之要衝;是全國聞名的「魚米之鄉」、「生豬之鄉」、「茶葉之鄉」,先後被列為全國優質米、瘦肉型豬、水產品生產基地,生豬和糧食產量分列全國第五位和第九位。 名片 《寧鄉縣誌》和傳說中談到的寧鄉豬就是現在的「流沙河土花豬」,系國家重點保護物種,中國四大名豬種之一,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湖南省名牌農產品。
-
「2019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發布,災害防治該怎麼做?
中國歷來自然災害頻發。位於北半球中緯度環球自然災害帶與環太平洋災害帶交匯處,使得我國災害種類豐富、地域分布面廣;另外,受不穩定季風氣候影響,極易發生氣象、水文等自然災害。近日,應急管理部公布「2019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
-
於澤遠:今年中國再遇多災之年!
同時,持續不斷的強降雨讓中國南方部分地區變成一片澤國,江西、湖北等地或面臨1998年以來最大洪水的威脅。 目前洪災最嚴重的當屬江西省。截至昨天早晨,江西先後有四個水文站突破歷史極值,並且水位仍在上漲。截至昨天7時,江西饒河鄱陽站水位達到22.74米,超1998年水位0.13米;鄱陽湖康山站水位也超過1998年歷史實測最高水位達到22.44米;鄱陽湖星子站水位超過1998年洪水位22.52米,達到22.53米。
-
甘肅清水縣遭60年一遇最嚴重災害 萬餘民眾大轉移
甘肅清水縣遭60年一遇最嚴重災害 萬餘民眾大轉移 甘肅清水縣白沙鄉魯溝村臨時安置點民眾吃上了麵條
-
十堰輝煌50年大事記|1975年鄖縣戰勝特大洪災
1975年夏天,豫西、陝南和鄂西北普降大到暴雨,鄖縣(今鄖陽區)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在各級政府努力下,兩年時間,全區不僅全部恢復水毀工程及設施,還治土60.96萬畝。1976年,糧食產量達到最好水平,1977年邁上新臺階,實現了在恢復中有所發展的目標。
-
這3個原因,導致長江近年來頻繁爆發特大洪水,每個你都很熟悉!
可為何長江發生特大洪水的機率現在是越來越大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到底是哪些原因導致了特大洪水頻發的原因吧!第一,人水之爭使湖泊面積減少古時候,長江流域有許多支流,所以即使從漢代起就有洪水記錄,但並沒有什麼破壞力。這主要是因為自然湖泊對水資源具有很好的自動調蓄作用,降雨量大,支流水量大,長江水位上升後,江水便流入湖泊,就會降低洪災發生的可能性。
-
縱觀寧鄉歷史1759年:帶你揭秘歷史悠久的寧鄉
3年(1914) 8月,全縣小學運動會在驛馬洲舉行。 是年,《寧鄉旬刊》創刊,宣傳新思想,評論時政。 2月,日軍1000餘人犯高露鄉成文德公祠一帶,7天內殘殺民眾29人,姦淫婦女60多人,焚毀』房屋20餘間。
-
寧鄉豬有了"身份證" 獲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12月27日上午,寧鄉豬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進行公告。這也是全國唯一獲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保護的畜牧養殖產品。 「寧鄉豬」是我國少有的地方優良豬種和重要的生物資源基因庫,與武岡銅鵝、湘蓮並稱湖南農業「三寶」。「寧鄉豬」有近千年的養殖歷史,因其早熟易肥、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等特點享譽中外。
-
應急管理部發布2020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
自然災害以洪澇、地質災害、風雹、颱風災害為主,地震、乾旱、低溫冷凍、雪災、森林草原火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591人因災死亡失蹤,589.1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0萬間房屋倒塌,30.3萬間嚴重損壞,145.7萬間一般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9957.7千公頃,其中絕收2706.1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701.5億元。
-
不想回首的2020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會商結果出爐
近日,經應急管理部會同其他國家減災委成員單位會商核定,2020年,我國氣候年景偏差,主汛期南方地區遭遇1998年以來最重汛情,自然災害以洪澇、地質災害、風雹、颱風災害為主,地震、乾旱、低溫冷凍、雪災、森林草原火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
-
《2019年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發布:我國綜合防災減災能力排名上升
光明日報北京5月8日電(記者姚亞奇)在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2019年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報告》由應急管理部-教育部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等單位完成,對2019年全球和中國自然災害、近30年全球自然災害及中國災害在全球和亞洲的排名情況等進行了分析評估。
-
豬肉中的愛馬仕,肉海參寧鄉土花豬
據了解,肉海參豬種選自純種寧鄉土花豬,系國家重點保護物種,中國四大名豬之一,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湖南寧鄉地處湘中丘陵,洞庭湖南緣,其特有的水土條件和自然植被資源,孕育出土花豬的優良品種和風味。因為其肉質緊緻,又富含象雪花牛肉一樣的肌間脂肪,吃起來Q彈軟糯,有一種類似海參的膠質口感,因此得名「肉海參」。
-
特大暴雨
事件從2007年7月16日下午開始,一場罕見的特大暴雨突襲山城,最大 降雨量近300毫米,目前已造成 重慶25個區縣受災, 沙坪垻區、 璧山縣、 銅梁縣城區進水受淹,300餘萬人受災。面對這次今年以來範圍最大、持續時間最長、強度最強的災害性天氣過程, 重慶市幹部群眾萬眾一心, 抗擊洪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