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上的龍都是什麼樣?華夏圖騰「龍」在元明時期的意義有哪些

2021-01-11 歷史小白說歷史

我們常說,自己是龍的傳人。在元明兩代,龍的身影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史書上。今天,我們就以「龍」為引子,帶領大家進入元明的世界。

龍的非凡意義

龍在中國歷史上意義非凡,從最初紅山文化中出現的龍形玉器,到後來元明時期頻繁出現的龍的記載,龍越來越多的進入到我們的生活。考察了大量史籍,我們發現元明兩代有大量龍的記載,不過在本書看來,龍並不存在,它更可能是一種集體癔症,但通過「龍」,更有利於我們去了解那個時代的風貌和特徵。

元代首次記載出現龍是在至元29年,這是元朝建立後的第22個年頭。這條龍出現在太湖邊,隨著蛟龍騰空,洪水便從龍口傾瀉而下,淹沒了鹽湖的莊稼地,良田瞬時變成了沼澤。隨後,龍的出現越來越頻繁。

元順帝至元五年,一條惡龍撲向福建省的某處山谷,惡龍攜帶著疾風暴雨橫掃了800戶民宅,衝毀了1300公頃農田,此後的17年,有關龍的記載不斷出現。

見龍事件不斷d增加,使蒙古人大為恐慌,但在蒙古統治下的漢人們卻用自己的邏輯,毫不費力地解釋了這些奇怪的事件。他們聯繫帝國境內叛亂四起的背景,認為這是元朝即將衰亡的天兆。

果不其然,1836年,朱元璋在一眾叛亂者中脫穎而出,並最終建立了明朝,元朝走向了滅亡,此後在朱元璋統治的洪武年間,再無龍的禍患。

明代的見龍事件

明朝第一次有龍的記載是在1404年,那是永樂帝登基的次年。永樂帝就是我們熟知的明成祖朱棣,他通過發動靖難之役將自己的侄子朱允炆推下皇位,自己登基為帝。

永樂年間的見龍相比於元朝,所帶來的危害略有不同,元朝見龍以風暴、洪水等自然災害為主,到了明代則演變成了瘟疫。當時的人們猜測,這是永樂從自己的侄兒建文帝手中篡奪了帝位,遭到了天譴。永樂駕崩後,直到15世紀80年代,整個王朝內才基本沒有龍出現的記載。

之後,見龍的記載漸漸多起來是在弘治年間,首次的官方記載是弘治九年5月25日,那天京城附近突降雷暴雨,一龍突然從一名士兵的刀鞘內騰起。第二次是在九年後,紫禁城宮殿內忽然旋風大起,人們看見風中有幻影,正馭風升空而去,史家後記載為

「若有人騎龍入雲者」

可能龍是上天的造物,也是皇帝個人的象徵。儘管如此,民間還是想方設法要與皇家保持一致。在明代,官民模仿皇家風氣更甚,繡匠們常常去掉一隻龍爪,使其不能被算作龍,藉此繞過官民限用的禁令。

龍也可以是不滿皇帝統治的徵兆。正德皇帝在位期間,龍見變得頻繁,有人猜測,這是上天對正德皇帝的警示。在歷史上,正德皇帝是明代最荒唐的皇帝之一。他對市民的生活十分感興趣,於是就在禁內設立市場,讓宦官扮成商人,還要裝作討價還價的樣子,他自己則扮成富商,買進賣出,以此取樂。

不久他又迷上了軍事訓練,於是把皇宮變成了練兵場,炮聲震天。中國的皇宮都是土木結構,極易引起火災,結果有一次竟將皇帝的寢宮乾清宮燒得乾乾淨淨。最終正德皇帝醉酒墜水後得了重病,20天後就死去了。

水是龍的標誌性元素,因此有人大膽暗示,正德之死是龍所為。到了萬曆年間,龍的出現一樣十分頻繁。有史書記載,萬曆年間有158條龍驚現南京西郊空中,旋崩地陷溺死者無數。到了崇禎年間,依舊有龍的出現。不久,明朝滅亡。

龍作為氣象符號

龍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同樣他們也是元明這段歷史的一部分。不過他更多的只是當時人們描述極端氣候的符號。

海岸上的龍,可能就是在海洋上掀起的海嘯,飛掠長江流域的龍則是暴漲的洪水,黑龍劈裂房屋、拋撒瓦礫,也就是我們說的旋風,把將水吸入天空的龍,稱作水龍捲。不過我們又不能以偏概全,僅僅把龍解讀為氣象。這種解讀即便正確,也會忽略龍在古人心中的心理狀態和政治影響。

元明時期,人們對惡劣天氣的判斷能力與我們現在一樣好,當他們看見龍的時候,他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惡劣的天氣,他們還能聯想到被擾亂的宇宙秩序。

這或許就能夠幫助我們理解,何以皇帝必須聲稱自己控制得住龍,龍使普通民眾感受到自己的脆弱性,面對不可預測的上天和時而冷酷無情的國家,百姓只能選擇服從。對於皇帝來說,無論龍是氣象符號,還是一種心理狀態,它都是各路君王竭力爭取的對象,通過它才可以證明自己繼承大統的資格。

相關焦點

  • 華夏民族是在什麼時候開始崇拜龍圖騰的?上古時期就可能有了
    大家知道,在我國古代,龍紋服飾是身份尊貴的人的象徵,皇帝被稱為真龍天子,一般人是不能隨便用龍圖案的,龍是存在於神話中的一種生物,龍圖騰一直是華夏民族崇拜的主要圖騰,但是,華夏民族又是在什麼時候開始對龍圖騰開始崇拜的呢?
  • 有趣的甲骨文,談談華夏的龍圖騰
    歷史車輪緩慢的前行,來到距今大約3600年左右的夏商時期,終於出現了中國文明史上的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因此,從甲骨文中還是能夠找到三皇五帝時期的一些影子的,因為甲骨文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象形的特質!三皇五帝時期的傳統風俗是否流傳到了夏商時期,已經難以考證。但是在三皇五帝時期,最最神聖和最最重要的事情應該只有一件:那就是祭祀。
  • 龍為何能成為整個華夏民族的圖騰
    龍或起源於北方地區,而北方地區一直是華夏文明的政治文化中心,這對於起源於北方的龍文化有積極的推廣作用。遠古時期的部落經過吞併、融合,勝利者往往會將被降服的部落文化抹除一部分,吸收融合一部分。而龍這個形象恰恰無比幸運的一直在被融合、發展、變化和擴散。直到奴隸制王朝的建立,人口基數進一步擴大,這個時候再想要完全抹除某一個文明的文化,已經變得不太可能。
  • 《龍圖騰》弘揚龍的精神 追溯華夏文化根源
    中廣網北京1月16日消息(記者鄭佳林、通訊員韓偉華)大型上古傳奇小說《龍圖騰》近日由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描述了軒轅黃帝從一個「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孩童,成長為一個英明睿智、博愛關懷、包容豁達,受萬民愛戴的君王的傳奇故事;再現了上古時期,熱血豪情的先民們在中原大地上,用智慧和汗水掀起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農業技術革命的浪潮;闡述了龍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而不朽的因緣,為龍的精神做了深刻的文化概括。
  • 考古重大發現,華夏民族龍圖騰來源終於破解,真實而現實
    著名學者聞一多在 20 世紀 40 年代便探討了龍的原型,據其考證,龍圖騰的最初原型是蛇圖騰,在消滅了牛圖騰、鹿圖騰的氏族之後,就把牛角或鹿角加在了蛇的頭上,後來又加上了豬的頭或馬的頭,再加上了虎或鱷魚的腿、鷹的爪子、魚的鱗、花的尾巴,經過長期的發展,眾多圖騰的集合就形成了中華龍圖騰的形象。聞一多之後,不少學者也都認為龍的原型是蛇。
  • 千年古遺址,挖出約19米「龍的圖騰」,上古時期是否真有龍?
    五千多年前,華夏民族的先祖黃帝打敗各部實現了統一,於是就從當時的九個強大部落中分別取了部分的圖騰標誌,組成了「龍」的形象,從此以後這種神獸就被華夏子孫世代奉為神明,用來祈福消災。這就是關於「龍」的最早記載,但是這是否就是真相呢?
  • 龍真的存在嗎?簡析中華龍圖騰,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龍在咱們中華民族心中,是神聖的,至高無上的,我們都自豪的自稱龍的傳人。那究竟有沒有龍存在過?看到網上有人說,龍是人類祖先看到恐龍化石而假想出來的。小編真是無力吐槽,恐龍雖然帶個龍字,但其身形外表跟咱中國龍沒有一點相像的地方。再說恐龍一詞是19世紀英國古生物學家發明的,原意是恐怖的蜥蜴,國人簡潔翻譯為恐龍,而中國龍的形象早在幾千年前就已出現。而數千年來,並未發現真正意義上的龍的骸骨,19世紀40年代曾名噪一時的墜龍事件,後來經過考證,結果證明可能是一種海洋生物。
  • 中華民族的圖騰—龍
    圖騰來由龍的形象的來源有多種說法,一說來源於鱷魚,一說來源於蛇,也有人認為來源於豬,甚至有說法稱最早的龍就是下雨時天上的閃電。現在多數專家認為龍是以蛇為主體的圖騰綜合物。它有蛇的身、豬的頭、鹿的角、牛的耳、羊的須、鷹的爪、魚的鱗。
  • 《QQ華夏》創意海報詮釋新時代「龍圖騰」
    QQ華夏 畫面:2.5D 題材:神話 模式:角色扮演 收費:道具收費 運營:騰訊  騰訊旗下經典2D PK網遊《QQ華夏》自公測以來,與新老玩家同舟共濟已六年之久。難為可貴的是,《QQ華夏》品質始終如一,經過六年時間的精心打造,連續推出的資料片為廣大玩家帶來一個越來越波瀾壯闊的華夏戰鬥史詩。近日,官方正式推出第九卷資料片「縱橫四海」,以概念龍圖騰演繹四種自強不息的華夏精神,今天就為廣大玩家介紹一下以龍圖騰來詮釋的遊戲中簡單與原始的特色。
  • 歷史上如此多「墜龍」事件,龍真的存在嗎?龍又代表何種意義?
    歷史上墜龍事件屢見不鮮,比如營口墜龍、松花江墜龍等等,但關於「龍」是否存在,我持否定態度。以下是考古學家在內蒙古挖掘出的遠古人類製作的龍形玉石:【被譽為華夏第一龍的紅山玉龍】一、龍圖騰的由來龍這種事物,最早的記錄出現在三皇五帝時期,它最初的原型便是古人崇拜的——蛇。關於龍的原型是蛇這點,不論是考古發現,亦或者文獻記載中,都能找到資料。
  • 貨幣上的龍圖騰,你見過多少?
    龍: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特徵是有鱗、有須、能興雲作雨,亦乃萬獸之首,後來成為華夏民族的圖騰象徵。下圖是明代萬曆年間鑄行的折十大錢,背 面正是一條戲珠的飛龍,距今已有四百四十多年的歷史。由於我國的古錢一般只有正面的文字,背面基本都是光的,因此這枚大錢已經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帶有龍圖案的通用貨幣了。
  • 龍圖騰文化的千年變遷,文化歷程很複雜,大部分人不知道
    五千年來,龍的觀念與信仰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例如「龍的傳人」、「龍子龍孫」等文化觀念世代相傳;民間各種的龍舞、龍燈、龍舟活動;以及以龍命名的水域名稱、地名等等。在中國的歷史上,龍是吉祥如意的化身,是華夏民族的標誌。
  • 我們是龍的傳人,最原始的龍圖騰是什麼樣你知道嗎?還有豬的參與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化傳承,並且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延續了五千年的民族,我們有著悠久的歷史,璀璨的文化,只是我們最為驕傲自豪的,我們自稱龍的傳人,生活在中華大地上,在這片土地上薪火相傳,那麼你知道問什麼我們會自稱為龍的傳人嗎?龍這種神話生物又是如何演化而來的呢?
  • 龍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說起龍來,相信所有的中國人都不陌生,可是要說誰真的見到過現實中的龍,卻又沒有,龍這個形象被認為大概率為虛構想像的,據說是黃帝統一華夏部落後,將各部落的圖騰匯聚融合而成華夏部落的新的圖騰,其實從龍形象我們也能感受得到,龍有九似,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鬼,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
  • 中國古代各部落圖騰,黃帝部落的圖騰並不是龍
    文/曉夢閣主圖騰一詞最早來自於北美印第安人鄂爾吉布族的方言,後來被西方人類學家所採用。圖騰是原始民族的族徽的標誌,是最早的原始崇拜對象。我們中國人經過幾千年的不斷融合形成的一個大集體——華夏,華夏的圖騰是我們崇拜的龍。在古代圖騰崇拜是氏族制度所特有的宗教形式,其主要特徵是在相信本氏族同某種動物或植物之間存在超自然的關係,該動物或植物就叫圖騰。
  • 「龍鳳呈祥」傳說,原來最早來自龍圖騰和鳳凰圖騰
    在傳統國學中,龍和鳳各代表著吉祥如意,龍鳳組合更是表示吉慶之事,其組合中,龍一般是升龍,張口旋身,回首望鳳,而鳳則是翔鳳,展翅翹尾,舉目眺龍,龍鳳周圍更有瑞雲朵朵,一派祥和之象,這一組合圖案被稱為「龍鳳呈祥」,常用於當代人婚慶場合,以及年畫、吉祥物等。
  • 龍圖騰的變遷:起源於天象崇拜
    龍是我們的圖騰,也是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圖騰。「我們都是龍的子孫!」「我們都是龍的傳人!」很多中國人和海外華人都這樣說。然而,這種精神圖騰是如何形成並隨著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延續到現在的呢?在龍年到來之際,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學與文化人類學研究所所長萬建中從龍圖騰的變遷上為人們進行了闡釋。
  • 《QQ華夏》龍圖騰詮釋戰鬥之魂 遊戲變成精神
    圖騰自古以來一直是一種民族力量的象徵,是偉大的華夏戰士們守護家園的信仰之力。在新版本「縱橫四海」,《QQ華夏》中億萬生靈繁衍生息的家園即將面臨空前的浩劫。面對敵人的入侵,龍圖騰對所有華夏玩家喊出了最終的召喚:「堅守 不被遺忘的圖騰」,在新世界中狩獵、探索、體驗全新的華夏世界。
  • 龍圖騰,息息不滅的華夏精神
    龍是中華文化裡的主要圖騰、主要象徵,很多華人等自稱龍的傳人。在華人文化圈裡,龍文化蘊涵著中國人所重視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觀、陰陽交合的發展觀、兼容並包的多元文化觀。龍圖騰至今約有八千年的歷史。在中國古代,龍與鳳凰、麒麟、龜一起並稱「四瑞獸」,青龍與白虎、朱雀、玄武則是中國天文的四象。神話傳說裡龍是神異動物,能行雲布雨、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太空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
  • 為什麼自稱是炎黃子孫、華夏兒女、龍的傳人?有什麼含義?
    現在我們常自豪地稱自己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龍的傳人、這些之間有什麼關係,他們由來是什麼?今天小編根據自己的理解給大家分享一下: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而中華帝國和其它古文明帝國一樣,從小小的原始部落和小小的地區,不斷的和其它的部落融合擴張,形成一個規模龐大的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