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人類文明的高速發展,不僅僅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條件,也在不斷增加人類的平均壽命,對於現代人來說,活到80歲不算困難,但是在古代八十歲的老人十分少見,科學家認為,人類在原始社會時,平均壽命只有15歲,發展到了公元前也只是增加到了20歲,在1800年時世界平均壽命才堪堪達到了37歲,直到二十世紀初人類的平均壽命才達到了六十歲,今天人類平均壽命達到了將近七十歲,科學家估計在未來人類的平均壽命還會不斷增加。
那麼人類的極限壽命是多少?是否有可能實現「永生」呢?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科學家已經給出了答案,並且計算出了人類有希望達到的「壽命極限」,在世界紀錄中最長壽的老人來自印度尼西亞,146歲高齡讓人不由得驚嘆,從很多新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許多年齡超過一百歲的老人,由此可見80歲的平均年齡並不是人類的極限。
延長自己的生命是生物本能,人類擁有智慧和自我意識,對於長久生命的渴望比其他生物更高,人類的歷史上,很多人都試圖用各種方法延長壽命,可是這些人都失敗了,「死亡」是所有生物都不能避免的結局,那麼在一切正常順利的情況下,人類可以活多久?
科學家計算人類壽命極限的方式很簡單,今天我們就來說三種不同的方法,你認為那個答案更靠譜?
第一種方法是生物學家判斷哺乳動物的成長過程和生長周期判斷出來的,在大部分哺乳動物中都存在這樣一個現象,從出生到成年的這一段生長周期是這個物種平均壽命的六分之一左右,就拿人類身邊常見的寵物狗來說,大部分狗狗兩年時間就發育完全了,它們的平均壽命正好是12年左右。
人類的成長周期在18~20歲之間,從這個理論來看,人類的平均壽命應該可以達到120歲左右,現代人卻很少可以活這麼久。
第二種方法知道的人更多,「端粒」是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科學家認為端粒的存在就是人類無法永生的罪魁禍首,因為細胞的每一次分裂都會導致端粒縮短,在分裂一定的次數後,細胞就無法分裂了,人類也會慢慢的衰老。
正常情況下,細胞的分裂周期是兩年半,分裂平均次數是51次,計算後就可以得到人類的極限壽命在100歲~150歲的區間內,和現實中人類記載的最長壽老人相差不大,由此可見,在忽略疾病和意外的前提下,人類的壽命應該遠比我們想的要長,或許在未來人類的平均壽命真的可以達到一百歲。
最後一種方法是「孕育周期」,科學家認為嬰兒在母體中成長的時間乘以15.15後,再次乘以15.15,我們知道人類嬰兒平均在母體中孕育10個月左右的時間,計算後得出的極限是170歲,這種計算方法並沒有上面兩個精準。
從科學家給出的答案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人類的極限壽命超過了100歲,無法達到200歲,這個答案很現實,人類並不能永生。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現在人類無法達到預估的平均壽命呢?
人類科學的發展,讓我們的平均壽命增高了很多,不用直接和其他動物競爭,不用面對可怕的捕食者,這些因素都是增加人類生命關鍵,但是有利就有弊,人類的生活方式也被改變,運動量大大降低,身體素質下降導致身體負荷增加,這樣的亞健康狀態可能就是人類平均壽命無法達到極限的原因。
在未來人類科學的進步,是否可以改變這個結局,甚至修改基因讓人類實現「永生」呢?確實存在這樣的可能性,只不過需要人類的社會結構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才可以承擔每個人都永生的後果,或許在無數年後,人類已經擁有了許多星球作為殖民地,才可以開展永生的計劃。
人類的未來肯定是星辰大海,並且對於生物來說,永生或許並不美好,「衰老」是無法避免的,身體機能的減弱會讓人感覺很不好,對於人類來說,生如夏花之絢爛未必是詛咒,或許是我們的幸運,在短暫的一生中探索更多的未知,是我們的追求。
你認為人類的極限壽命是多少?歡迎留言討論!